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建校、领导、师资、各科教育等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952-1992
出版时间:
2000年03月
目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志1952~199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志》编委会
彩图
--
1958年10月,周恩来总理在北航第一任院长武光陪同下参观了在国防部举办的北航科技成果展览会。
--
朱德元帅为北航题词
--
彭德怀元帅为北航题词
--
陈毅元帅为北航题词
--
叶剑英元帅为北航题词
--
李鹏总理为北航题词
--
198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为北航题写新校名
--
1985年9月29日,彭德怀元帅、它东少将与参加北航“十一”献礼展览会的师生国防部大楼前合影
--
1962年,聂荣臻元帅视察北航,并与师生代表和校友合影
--
1985年1月,党和国宵领导人胡耀邦、方毅等接见高歌教授
--
1900年5月,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24位科学家共商科技发展大计,校长
--
1986年元旦,李鹏以及莫文祥、何东昌、朱开轩等国家教委、航空部领导同志亲临北航与教师、干部们商讨理
--
1996年2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朱育理陪同下,来北
--
1995年7月1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尉健行,市委副书记李志坚等领导同志视察北
--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元教授
--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为炳教授
--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镇同教授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教授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教授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启先教授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椿萱教授
--
①周天行1954年11月至1956年8月任党委书记
--
②臧伯平1958年4月至1960年11月任党委第二书记
--
③王恒1960年7月至1962年12月任党委第一书记
--
④李世安1971年6月至1974年1月任党委书记
--
⑤王振乾1974年2月至1977年11月任党委书记
--
陈达明1977年11月至1982年11月任党委书记
--
朱开轩1982年11月至1985年6月任党委书记
--
胡孝宣1985年6月至1988年4月任党委书记
--
陈忠1988年5月至1989年3月任党委书记
--
朱万金1989年3月至1996年9月任党委书记
--
①武光1952年6月至1963年7月任院长
--
②王大昌1963年9月至1965年11月代院长
--
③沈元1980年10月至1982年11月任院长
--
④曹传钧1982年11月至1988年4月任院长
--
⑤沈士团1988年7月至今任校长
--
中央教育部下达的成立北京航空学院的批文
--
1953年初,北航建校时的校址所在地柏颜庄
--
1953年,校领导与苏联专家视察建校校址
--
1953年,我国第一所航空高等院校开始兴建。图为开工时举行奠基典礼大会会场
--
院长顾问、苏联专家杜巴索夫在北航奠基典礼在会上讲话
--
柏颜庄,北航基建地大门
--
1959年11月,北京航空学院领导同志与苏联专家合影
--
固体力学家王德荣教授在辅导学生
--
流体力学家陆土嘉教授在辅导研究生
--
自动控制学家林土谔教授和他的学生们
--
何庆芝教授指导研究生做断裂力学实验
--
飞行控制与仿真实验(七十年代)
--
飞行器结构强度的静动力实验(六十年代)
--
发动机部件实验(七十年代)
--
柔性制造实验(八十年代)
--
电教中心演播室(八十年代)
--
五六十年代,新生入校时的情景
--
博士生论文答辩
--
北京航空馆停机坪
--
1992年10月,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北航校友
--
计算机房一角
--
校机械厂金工实习车间
--
免监考考场
--
1958年10月,在国防部举办的北京航空学院“十一”献礼展览会上,周恩来总理在认真观看“北京二号”探
--
昼夜奋战的“北京一号”飞机装配车间
--
1958年9月22日,“北京二号”发射成功的瞬间
--
1958年9月22号,“北京一号”试飞成功后作为北京航空馆的藏品被永久保留
--
高空无人驾驶照相侦察机--无侦5在母机带飞投放中。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67年至1972年研制的高空高速靶机
--
1959年1月研制成功的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正在自动着陆
--
蜜蜂超轻型飞机完成首飞实验
--
蜜蜂超轻型飞机
--
蜜蜂6热气飞艇,1988年参加卢森堡第一届世界热气飞艇锦标赛,获特别奖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张其善教授发明的沃尔什遥测体系,198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
由何国瑜教授主持设计的高分辩率二维成像系统,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国家级有空出贡献专家高歌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时发明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1984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为民教授在飞机延寿及可靠性设计上做出重要贡献
--
由陈矛章、蒋浩康、徐力平教授等设计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室的低速大尺寸压气机试验台,1993年获国家级科技
--
以北航为主研制成功的歼6飞行模拟198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
习行模拟器实验室(九十年代初)
--
星体跟踪实验(八十年代)
--
制造工程系研制的20吨数控旋压机床(八十年代末)
--
电磁工程实验室的实验型紧缩场系统
--
空调制冷工程环境模拟实验室(六十年代中)
--
1985年11月23日,朝鲜军事友好代表团来北航参观访问,受到师生员工热烈欢迎
--
1958年10月3日,苏联高等教育代表团来北航参观访问
--
改革开放之初,王敬明副院长和陆土嘉教授会见外宾
--
1987年11月9日,法国高等工艺学院院长与北航签订协议
--
1998年3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代表团访问北航
--
199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办在北航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铝合金会议开幕式
--
六十年代初,陈容整齐的院学生军乐团在演出
--
五六十年代的北航业余话剧团演出了多部大型话剧,图为多幕剧《枯木逢春》的剧照
--
校学生男排多次获得全国高校比赛的冠军
--
北航学生自编的大型舞蹈“黄河魂”获得首都第一届大学生文化节一等奖
--
荣获第一届全运会航模冠军的北航代表队
--
1992年全国大学生首届飞行夏令营
--
在北京市多次大学生合唱比赛中,北航大学生合唱团获得桂冠
--
庆祝大会主会场
--
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在庆祝大会主席台上
--
航空航天部副部长朱育理、科技委副主任孙家栋,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在庆祝大会主席台上
--
空军副局令员林虎、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叶正大、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曹传钧在大会主席台上
--
顾诵芬院士在作学术报告
--
广东、香港校友分会捐赠的“粤港亭”揭幕式
--
逸夫科学馆外景
--
绿园春色
--
图书馆之晨
--
晨读园的晚霞
--
校园初雪
--
校志图片拍摄
目录
总述
一、建校篇
--
第一章 建校之前
----
第一节 解放前的航空高等教育
------
表1-1 解放前设立航空系的大学统计表
------
表1-2 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历届学生统计表
------
表1-3 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1~4年级学生修学的课目与学分数
------
表1-4 清华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研究生修学的课程
------
表1-5 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3~4年级学生修学的课目与学分数
----
第二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
------
图1-1 8所院校航空系的合并过程
------
表1-6 清华、京工、川大航空系合并到北航的教师人数统计表
------
表1-7 清华、京工、川大航空系合并到北航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
第二章 领导决策
--
第三章 筹建与成立
----
第一节 筹建过程
----
第二节 成立时的北京航空学院
二、领导篇
--
第一章 上级领导部门
--
第二章 学校领导体制
--
第三章 党政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建校初期的组织机构
------
图2-1 1953年试行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 1962年的行政组织机构
------
图2-2 1962年行政组织机构
----
第三节 1966年的党政组织机构
----
第四节 1970年的党政组织机构
----
第五节 1978年的党政组织机构
------
图2-3 1978年党委组织机构
------
图2-4 1978年校行政组织机构
----
第六节 1988年的党政组织机构
------
图2-5 1988年党委组织机构
------
图2-6 1988年校行政组织机构
----
第七节 历任正副校(院)长和校(院)党委正副书记
------
表2-1 历任院长、副院长、校长、副校长任职变更表
------
表2-2 历任书记、副书记任职变更表
--
第四章校(院)务委员会和校(院)长办公室
----
第一节 校(院)务委员会(革委会)和学术委员会
----
第二节 校(院)长办公室和院部办公室
三、本科生教育篇
--
第一章 教育改革
----
第一节 向苏联学习
----
第二节 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
第三节 教育革命
----
第五节 拨乱反正
----
第六节 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
------
表3-4 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与毕业人数
------
表3-5 本科生的毕业去向
------
表3-6 1985年版和1990年版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
--
第二章 教学管理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系、专业(学科)的设置
------
表3-7 1957年12月确定的北航发展规模和专业设置
------
表3-8 1960年4月北航上报的专业设置方案
------
表3-9 1968年校体制小组提出的专业设置方案
----
第三节 教学计划
------
一、北航初期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订
--------
表3-10 1953年发动机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名称及学时分配
--------
表3-11 北航与上海交大航空系8门课程学时数对照表
--------
表3-12 飞机设计专业1960年数学计划与1956年教学计划对照表
--------
表3-13 航空发动机工艺专业教学计划表 1962年4月30日
--------
表3-14 时间分配总表(以周计)
------
二、培养工农兵学员的教学计划
------
三 、恢复统招后教学计划和1990年版北航本科教学计划的形成
--------
表3-16 航空制造工程专业类机械制造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1980年12月
--------
表3-17 制造工程系开设的任选课参考目录
----
第四节 课程和教材建设
------
表3-18 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类本科基准教学计划(1985年版)
------
表3-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类本科基准教学计划(1990年版)
------
学时、学分分配及学分百分比
------
表3-20 1961~1962学年使用教材情况统计表
------
表3-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按90级教学计划统计)
------
表3-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1~1992年教材建设规划统计表
----
第五节 教学实习与生产劳动
------
一、建校初的生产实习
------
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1977年以来对生产实习的改革
--------
表3-23 北航各专业类与部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情况表
--
第三章 德育工作
----
第一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
表3-24 1989~1992年人民奖学金全校统计表
------
表3-25 1990~1992年各种奖学金全校统计表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
------
表3-26 1982~1990年思想品德课课程建设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 教书育人
--
第四章 本专科招生与毕业分配
----
第一节 招生工作
------
表3-27 1952~1965年北航招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
表3-28 1971~1976年招收工农兵学员统计表
------
表3-29 1971~1976年各种进修班招生情况统计表
------
表3-30 1977~1992年北航招生基本情况统计表(一)
------
表3-31 1977~1992年北航招生基本情况统计表(二)
----
第二节 毕业分配
------
表3-32 1973年~1980年工农兵学员毕业人数统计表
------
表3-33 78级本科毕业生在招生来源和分配去向上的变动
------
表3-34 北航1981~1992届本科毕业生分配情况统计表
------
表3-35 北航1986~1992年大专、夜大、函授毕业生统计表
--
第五章 北航分院
四、研究生教育篇
--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沿革
----
第一节 初建时期(1952~1959年)
------
表4-1 1952~1959年研究生招生及毕业人数统计表
----
第二节 独立培养研究生时期(1960~1966年)
------
表4-2 1960~1967年研究生招生及毕业人数统计表
----
第三节 恢复时期(1978~1980年)
----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
第二章 学位制度
----
第一节 学位的分级
----
第二节 学位的授予
------
首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
------
第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
------
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
------
表4-3 授予博士学位统计表(1984~1992)
------
表4-4 授予硕士学学位统计表(1981~1992)
----
第三节 博士后流动站
--
第三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学科、专业设置
------
一、博士专业点的指导教师
------
二、硕士专业点
----
第二节 导师制度
----
第三节 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
------
一、培养方案
------
二、培养计划
------
三、教学管理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
------
表4-5 1985~1992年研究生评优、获奖项目及人数统计表
----
第五节 招生、学籍管理和毕业分配
------
一、招生
--------
表4-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1~199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班情况统计表
--------
表4-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1~199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情况统计表
------
二、学藉管理
------
三、毕业分配
--------
表4-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届研究生班毕业分配情况统计表
--------
表4-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届硕士毕业研究生分配情况统计表
--------
表4-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历年分配情况统计表
--------
表4-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历届硕士毕业研究生统计表
--------
表4-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博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人数统计表
五、成人教育篇
--
第一章 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
第二章 继续教育
----
表5-1 1981~1992年部分办学模式继续教育的毕(结)业人数统计表
--
第三章 夜大与函授教育
----
第一节 夜大学
------
表5-2 北航夜大招生录取成绩统计表
------
表5-3 北航夜大恢复后4届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
第二节 函授
------
表5-4 历年函授毕业人数统计表
六、师资篇
--
第一章 师资建设的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建校时期的教师队伍
----
表6-1 1952年7月刚建校时的教师人数统计表
--
第三章 1966年以前的师资队伍建设
----
表6-2 1954~1957年北航教师组成情况统计表
--
第四章 拨乱反正恢复师资队伍的建设
----
表6-3 1979~1989年被派出国学习与科技合作人员情况统计表
----
表6-4 1979~1989年被派出国人员分布情况统计表
--
第五章 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
七、体育篇
--
第一章 管理体制与体育课
----
一、管理体制
----
二、体育课及体育教学改革
------
表7-1 体育教学(课内)按层次公类表
------
表7-2 专项化加试安排表
----
三、本科体育教学计划
------
表7-3 体育学时、学分配表
------
图7-1 体育学分分配图
------
表7-4 本科体育教学典型进程计划
------
表7-5 日常锻炼成绩评分表
------
表7-6 体育课成绩评分表
------
表7-7 高校比赛奖励学分表
------
表7-8 体育课程设置表
------
图7-2 人体工程与专项化教学系统图
--
第二章 运动会
--
第三章 竞技运动与群众体育活动
----
一、北航男排的崛起和其他球类代表队
----
二、北航的航模、摩托车和射击运动
----
三、北航的体操和武术运动
------
表7-9 北航体操男队在历年高校体操比赛中的成绩
------
表7-10 北航体操女队在历年高校体操比赛中的成绩
----
四、群众体育活动
------
表7-11 学生群体运动计划表
------
表7-12 北航学生达到《锻炼标准》的人数统计表
八、科学技术篇
--
第一章 发展过程
----
第一节 初创时期
----
第二节 型号研制时期
----
第三节 调整时期
----
第五节 科研发展新时期
--
第二章 科技工作的组织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一、北航科技工作的上级领导机构
------
二、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科技组织与计划管理
------
一、科技组织
------
二、计划管理
--------
表8-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北航分院 科研组织机构
----
第三节 科技协作与科技开发
------
一、科技协作
------
二、科技开发
------
三、校办产业
--
第三章 重大成果
----
第一节 型号研制
----
第二节 课题研究
------
一、1965年以前的研究成果
------
三、全国科学大会后(1978年以来)的课题成果
--------
表8-2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科研项目
--------
表8-3 获国家发明奖的科研项目
--------
表8-4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科研项目
--------
表8-5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研项目
--
第四章 教育研究
----
第一节 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与高等教育学会
----
第二节 1986~1992年期间北航获奖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
第五章 学术交流
----
第一节 挂靠在北航的学会与刊物
------
一、中国航空学会
------
二、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
三、北京电镀学会
------
四、北航高等教育学会
------
五、80年代以来挂靠在北航的学会和编辑部
----
第二节 学术交流
------
一、沿革
------
二、学术活动
--------
表8-6 1981~1992年北航在国外发表论文情况统计表
--------
表8-7 1986~1992年北航在校外参加学术讨论人数和论文数统计表
------
三、科技情报
--------
表8-8 1972~1992年北航出版的科技资料分类统计和兄弟单位回赠科技资料数
--------
表8-9 北航1988~1991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统计
--------
表8-10 北航1992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统计
------
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九、实验室建设、物资设备管理与校办工厂篇
--
第一章 实验室建设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表9-1 北航实验室发建制一览表 (1992年)
----
第二节 教学实验室
----
第三节 科研实验室
----
第四节 计算中心
----
第五节 电化教育中心
------
一、筹建过程
------
二、基本规模和设施
------
三、承担的服务项目
--
第二章 物资与设备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设备与物资供应
------
表9-2 全校仪器设备(固定产)逐年净增及累计情况统计 单位(台/万元)
--
第三章 校办工厂
----
第一节 工厂的兴建
----
第二节 大跃进前后
----
第三节 由调整到“文革”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
------
表9-3 1987年校办工厂的生产情况
------
表9-4 1988~1992年校办工厂情况统计表
------
图9-1 1988年北航机械厂的行政机构
------
图9-2 1992年北航机械厂的行政机构
--
第四章 环境保护与技术安全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环保技安状况与治理工作
十、图书出版篇
--
第一章 图书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一、历任领导
------
二、业务组织机构
------
三、协作和交流
----
第二节 规模
------
一、藏书
--------
表10-1 历年购进图书统计
------
二、人员
------
三、馆舍
----
第三节 服务项目及基本设施
------
表10-2 历任图书馆领导
--
第二章 出版社
----
第一节 成立
----
第二节 机构与干部
----
第三节 办社方针与整顿评语
----
第四节 特色与效果
----
第五节 出版规模与资金积累
--
第三章 印刷所(厂)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图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印刷厂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设备建设
十一、外事篇
--
第一章 五六十年代的外事工作
----
第一节 北京航空学院的建立与苏联专家的聘请
----
第二节 全面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
------
表11-1 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过的苏联专家名单
----
第三节 向科学进军学习苏联航空航天尖端技术
------
表11-2 1953~1961年接收苏联技术资料统计
----
第四节 其他外事活动
--
第二章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前后的外事工作
--
第三章 成立外事处以后的外事工作
--
第四章 外事工作的新进展
----
一、与前苏联和独联体的联系
----
二、与中东地区的科技合作
----
三、聘请短期理工专家讲学
----
四、授予名誉称号
------
表11-3 北航由外国和港台地区聘请的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及其他职称人名录
----
五、国际会议
----
六、建立合作联系
----
七、出国留学管理工作
十二、人事、档案与治保篇
--
第一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学校初建时期
----
第二节 发展与调整时期
------
表12-1 北航教职工厂人数(接承担的工作分类)统计表
------
表12-2北航教职工人数(按教师的职称分类)统计类
----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
------
表12-3 学校的总编制方案
------
表12-4 教职工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
--
第二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建立与发展时期
----
第二节 动乱与停滞时期
----
第三节 恢复与整顿时期
----
第四节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
表12-5 1956~1992年党政工团档案收集情况统计表 (单位:卷)
------
表12-6 1952~1992年科技档案统计表 (单位:卷)
--
第三章 保卫、保密与治安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政保工作
----
第三节 保密工作
----
第四节 治安工作
十三、财务审计篇
--
第一章 财务工作
----
第一节 财务管理
----
第二节 财政收支增长情况
------
表13-1 1952年6月~1957年学校的财政支出主要项目
------
表13-2 1956年学校财务预算及支出决算表
------
表13-3 1952~1969年北航职工人数及工资总额统计表
------
表13-4 1960~1966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费以及建筑面积和图书数量统计表
------
表13-5 1967~1976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费以及建筑面积和图书数量统计表
------
表13-6 1977~1992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费以及建筑面积和图书数量统计表
------
表13-7 “六五”期间学校经费收支情况表(单位:万元)
------
表13-8 1987年学校的主要经济效益统计表
------
表13-9 1985~1987年科研经费情况表(单位:万元)
------
表13-10 1988~1992年创收增长情况表(单位:万元)
--
第二章 审计与监察
十四、后勤篇
--
第一章 后勤机构沿革
--
第二章 基本建设工作
----
第一节 1952~1957年的基本建设
------
表14-1 1953~1957年北航基建进展情况统计
----
第二节 1958~1965年的基本建设
----
第三节 1966~1978年的基本建设
------
表14-2 1966~1978年完成基建任务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
----
第四节 1979~1992年的基本建设
--
第三章 总务行政工作
----
第一节 建立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
--
第四章 中学、小学与幼儿园
----
第一节 中学
------
表14-3 北航附中历届高中生毕业情况统计表
------
表14-4 北航附中获奖简要统计(只统计前二名获奖者)
----
第二节 小学
------
表14-5 北航附小历年学生人数统计(1953~1992年)
----
第三节 幼儿园
------
表14-6 幼儿园定额补贴标准表
------
表14-7 1973年~1992年幼、托儿人数增长情况
--
第五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校医院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人员组成及医疗设备
------
一、人员组成
------
二、医疗设施
----
第三节 医疗管理制度与公费医疗改革
------
一、医疗管理制度
------
二、公费医疗改革
----
第四节 医疗与保健
------
一、医疗工作
------
二、保健工作
--------
表14-8 1989~1992年体检工作情况统计表
--------
表14-9 1990~1992年献血情况统计表
----
第五节 计划生育工作
----
第六节 业务培训、科研工作与对外开放
------
一、业务培训
------
二、科研活动
------
三、横向联合,对外开放
--
第六章 居民工作
----
第一节 居民工作机构与居民情况
------
表14-10 北航居民户与居民的增加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 家委会与居管会(居管处)的任务
----
第三节 开办第三产业概况
十五、政治生活与校园文化篇
--
第一章 学校的政治生活
----
第一节 形势、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与贯彻
----
第二节 人民代表与政协委员
------
一、各级人大代表
--------
表15-1 北航历届区人大代表名单
--------
表15-2 北航历届市人大代表名单
------
二、政协委员
--------
表15-3 北航历届市政协委员名单
--------
表15-4 北航历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
----
第三节 政治运动
--
第二章 校园文化
----
第一节 建校初期的校园文化
----
第二节 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
----
第三节 从挫折走向新的繁荣
十六、民主党派与群众团体篇
--
第一章 民主党派与侨联
----
第一节 民主党派
----
第二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一节 历届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教职工代表会议与恢复后的工代会
----
第三节 工会工作
--
第三章 共青团、学生会和研究生会
----
表16-1 历年来科生、研究生、共青团员人数统计表
--
第四章 科协
----
第一节 科协建立的背景
----
第二节 科协的建立
----
第三节 科协的办事机构与分工
----
第四节 退科协、研究生科协与大学生科协
--
第五章 校友会
----
第一节 成立
----
第二节 地区校友会
----
第三节 活动
十七、中国共产党篇
--
第一章 领导机构
----
第一节 北航党组织的建立与建校初期党的工作
----
第二节 历届党代会、党委会、常委会与纪(监)委会
------
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会议
------
二、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
三、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
------
四、第四次党员代表在会和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
------
五、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
------
六、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
------
七、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
------
八、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
------
九、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
------
十、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十一、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总支、支部与党员发展
------
表17-1 1970~1979年发展党员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 组织生活
----
第三节 党委组织部与党的干部工作
------
表17-2 北航历年党员人数统计表
------
表17-3 北航党员和积极分子分布情况 1991年12月31日
----
第四节 党校
--
第三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宣传机构的建立
----
第二节 党的宣传工作
------
一、建校时期(1952~1956年)
------
二、整风、反右、大跃进时期(1957~1960年)
------
三、渡过困难时期,贯彻毛主席教育革命指示(1960~1965年)
------
五、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2年)
------
六、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1983~1992年)
--
第四章 统战工作
----
第一节 建校初期的统战工作
----
第二节 统战工作出现起伏与挫折
----
第三节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政策的贯彻
--
第五章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建校初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二节 监察委员会时期
----
第三节 “文革”时期
----
第四节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时期
------
一、中共北航记律检查委员会筹备经过
------
二、北航纪委成立以来的工作
--
第六章 武装部与军事教研室
----
第一节 武装部的建立及其任务
----
第二节 步入正轨充实提高
------
一、安排理论教学
--------
表17-4 军事理论课实施情况
--------
表17-5 空军指挥学院参训教员情况
------
二、组织军事训练
--------
表17-6 到部队组织集中训练实施情况
------
三、巩固军训成果
------
四、完善基础建设
十八、院系篇
--
第一章 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表18-1 历届系领导名单
------
图18-1 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1992年的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一、专业、学科设置
------
二、教学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表18-2 1985~1991年科研经费统计表
------
表18-3 1985~1992年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二章 动力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表18-4 历届系领导名单
------
图18-2 1992年系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一、教育改革
------
二、学科建设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表18-5 1978~1992年主要获奖项目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一、本科生
------
二、专科生
------
三、研究生
--------
表18-6 自动控制系各硕士、博士点批准年度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四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图18-3 1992年系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表18-7 各学科点的组成及人员配备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五章 管理学院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一、创建、调整、恢复与发展
------
二、组织机构与管理学院董事会
--------
图18-4 管理学院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一、教学改革
------
二、学科建设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六章 宇航学院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表18-8 1958年火箭系建立前后成立的专业教研室和研究室统计表
------
图18-5 1992年宇航学院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一、科学研究
------
二 、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七章 电子工程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图18-6 1992年电子工程系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一、本科生
------
二、研究生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八章 制造工程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图18-7 系行政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一、本科生
------
二、专科生
------
三、研究生
--------
表18-9 制造工程系各硕士、博士学位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批准年度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九章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图18-8 1992年系组织机构图
------
表18-10 历届系领导人及其任职时间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一、本科生专业
--------
表18-11 1978~1992年历届本科生招生及毕业人数统计表
------
二、硕士学科专业
--------
表18-12 计算机1978~1992年历届硕士生招生和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统计表
------
三、博士学科专业
--------
表18-11 1978~1992年招收博士生及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统计表
------
四、博士后流动站
------
五、重大教学建设和改革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表18-14 计算机系1982~1992年的重大科研成果统计表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十章 应用数学与应用物理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图18-9 1992年应用数理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表18-15 应用数理系各硕士点1983~1992年招生人数统计表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
第十一章 机械工程与电气工程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图18-10 1992年机电工程系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第三节 科研成果与实验室建设
------
一、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
------
二、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
--
第十二章 社会科学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图18-11 1992年社会科学系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一、全校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
------
二、社科系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
三、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资料室建设
------
一、注重教材编写
------
二、结合教学撰写论文
------
三、科研方向
------
四、资料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三、著名校友
--
第十三章 外语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图18-12 1992年外国语言系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一、英语专业
------
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
------
三、公共外语课程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
--
第十四章 工程系统工程系
----
第一节 创建与沿革
------
图18-13 1992年工程系统工程系组织机构图
----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著名教授与校友
------
一、著名教授
------
二、著名校友
十九、人物篇
--
第一章 人物小传
----
一、王德荣教授
----
二、陆土嘉教授
----
三、林土谔教授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文传源
----
王大昌
----
王绍曾
----
王俊奎
----
王洪星
----
王裕齐
----
宁晃
----
伍荣林
----
李寿同
----
李哲浩
----
吴云书
----
吴礼义
----
何庆芝
----
沈元
----
宋丽川
----
宋懿昌
----
张桂联
----
张锡圣
----
武光
----
饶国璋
----
闻诗
----
徐华舫
----
高为炳
----
高镇同
----
曹传钧
----
崔济亚
----
屠守谔
----
董寿莘
----
瞿渭
--
第三章 名人录
--
第四章 教授、研究员、编审等名录
----
一、习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
----
二、动力系
----
三、自动控制系
----
四、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五、管理学院
----
六、宇航学院
----
七、电子工程系
----
八、制造工程系
----
九、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十、应用数学与应用物理系
----
十一、机械工程与电气式程系
----
十二、社会科学系
----
十三、外语系
----
十四、工程系统工程系
----
十五、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
----
十六、校党政机关等单位
附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事记(1988.5~1998.12)
--
一九八八年大事记
--
一九八九年大事记
--
一九九零年大事记
--
一九九一年大事记
--
一九九二年大事记
--
一九九三年大事记
--
一九九四年大事记
--
一九九五年大事记
--
一九九六年大事记
--
一九九七年大事记
--
一九九八年大事记
后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