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指导思想 《本溪满族自治县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记述本溪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旨在“资治、教化、存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目录
封面
本溪满族自治县志(上卷)
第一届本溪满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二届本溪满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三届本溪满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四届本溪满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五届本溪满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六届本溪满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七届本溪满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本溪满族自治县志》终审领导人员名单
本溪满族自治县地方志编辑人员名单
图片
--
本溪满族自治县政区图
--
本溪满族自治县交通图
--
1.10万年前犀牛牙
--
2.10万年前李氏野猪牙
--
3.30万年前熊牙
--
4.30万年前虎牙
--
5.旧石器时代古人牙
--
6.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鉴定庙后山文物
--
1.10万年前狍子角
--
2.10万年前马牙
--
3.专家鉴定古迹
--
4.4千年前陶器
--
5.庙后山考古挖掘现场
--
6.庙后山遗址
--
抗日民族英雄邓铁梅
--
抗日英雄黄拱宸
--
抗日将领宋铁岩
--
抗日将领苗可秀
--
第二次西征会议遗址纪念碑
--
外三堡抗日民主政府标志碑
--
和尚帽子抗日联军密营
--
抗联战士在雪地中浴血奋战
--
抗日义勇军列队出发
--
杀向敌阵的义勇军
--
抗联战士伏击日本侵略军
--
坚持抗战的义勇军
--
本溪县保安战士
--
翻身农民参军
--
南阳岗子敲响翻身钟
--
翻身农民欢庆土改
--
本溪县担架队支前
--
欢庆本溪解放
--
县城节日盛火
--
杯中“黛玉”天女木兰花
--
县城夜景
--
铁刹山雄姿
--
铁刹山摩崖石刻
--
铁刹山石刻·乾坤正气
--
铁刹山风月洞
--
铁刹山古碑
--
云台卷舒山摩崖石刻
--
铁刹山正殿
--
本溪水洞奇景
--
关门山五彩湖
--
大石湖秋色
--
温泉寺努尔哈赤塑像
--
汤沟笔架山
--
绿石谷
--
1.刺龙芽
--
2.苦龙芽
--
3.枪头菜
--
4.山蘼子
--
5.蕨菜
--
6.猫爪子
--
7.山苞米
--
8.大叶芹
--
9.猴腿
--
香菇
--
榆黄蘑
--
趟子蘑
--
猴头蘑
--
榛蘑
--
杏树蘑
--
松蘑
--
人参
--
五味子
--
贝母
--
桔梗
--
细辛
--
黄芪
--
尖把梨
--
山核桃
--
山葡萄
--
白桃
--
山李子
--
猕猴桃
--
榛子
--
板栗
--
獾子
--
狍子
--
野猪
--
黑熊
--
紫貂
--
山鸡
--
县委办公楼
--
县政府办公楼
--
县城鸟瞰
--
农业银行
--
建设银行
--
检察院办公楼
--
财政干部培训中心
--
邮政局办公楼
--
税务办公楼
--
中国电信办公楼
--
育才路
--
林业局办公楼
--
河畔花园
--
滨河路一景
--
观音阁宾馆
--
长江路
--
沈丹高速公路草河口段
--
小草线公路
--
新开岭隧道
--
溪田铁路田师傅铁路大桥
--
本溪县客运站
--
南甸酒厂装酒车间
--
榨油机
--
长岭水泥
--
冶炼厂铝合金
--
火柴系列产品
--
曲轴
--
农业专家育种
--
刺楸
--
百年银杏
--
良种大豆
--
水稻丰产
--
观音阁水库大坝
--
实验小学
--
新的医疗队伍
--
实验幼儿园
--
学前儿童学电脑
--
课间体操
--
县高中教学楼
--
吴彦卿·书法
--
周培敏·书法
--
周培敏·篆刻
--
吴彦卿·书法
--
徐强·书法
--
张广志·希望的田野
--
王玉凯·田妞
--
彭庆枫·春归
--
景殿龙·正月
--
满乡二人转
--
满乡狮舞
--
秧歌·社火
--
满族高跷秧歌
--
老年木兰扇
--
首届全民运动会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行政建置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设置隶属
------
一、建县前隶属
------
二、建县后隶属
----
第二节 疆域与区划
------
一、位置
------
二、疆域
------
三、区划
----
第三节 县署职名
------
一、县首称谓
------
二、县署驻地
--
第二章 乡镇
----
第一节 中部乡镇
------
一、小市镇
------
二、泉水镇
------
三、山城子镇
----
第二节 东部乡镇
------
一、田师傅镇
------
二、南甸子镇
------
三、碱厂镇
------
四、东营坊乡
------
五、蓝河峪乡
----
第三节 南部乡镇
------
一、草河掌镇
------
二、草河城镇
------
三、草河口镇
------
四、连山关镇
----
第四节 北部乡镇
------
一、高官乡
------
二、偏岭镇
------
三、清河城镇
------
四、富家楼乡
--
第三章 地名
----
第一节 地名特征
------
一、地理特征命名
------
二、姓氏命名
------
三、方位命名
------
四、物体命名
------
五、象形命名
------
六、数序与数字命名
------
七、战争遗址命名
------
八、色彩命名
------
九、民族语言命名
------
十、名胜或庙宇命名
----
第二节 地名考略
------
一、本溪湖
------
二、小市
------
三、田师傅
------
四、碱厂
------
五、清河城
------
六、蓝河峪
------
七、温泉寺
------
八、连山关
------
九、陈英村
------
十、马骥村
------
十一、张其哈喇甸子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演变与构造
------
一、演变
------
二、构造
----
第二节 地层
------
一、太古界
------
二、元古界
------
三、古生界
------
四、中生界
------
五、新生界
----
第三节 岩浆岩
------
一、前震旦纪岩浆岩
------
二、早侏罗纪基性岩
------
三、晚侏罗纪岩浆岩
------
四、白垩纪岩浆岩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类型
------
一、山地地貌
------
二、岩溶地貌
------
三、河流地貌
------
四、其他地貌
----
第二节 山脉
------
一、东部山脉
------
二、中部山脉
------
三、北部山脉
------
四、西部山脉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水系
------
一、太子河水系
------
二、草河水系
----
第二节 水文观测
------
一、太子河水文
------
二、太子河水质
------
三、地热水质
--
第四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形成因素
------
一、成土母质因素
------
二、气候及水文因素
------
三、人为因素
----
第二节 类型与分布
------
一、暗棕壤
------
二、棕壤
------
三、草甸土
------
四、水稻土
----
第三节 理化状况
------
一、物理性质
------
二、化学性质
----
第四节 土壤分级
------
一、土壤评价
------
二、土壤等级
--
第五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
------
一、春季
------
二、夏季
------
三、秋季
------
四、冬季
----
第二节 日照
------
一、日照年际变化
------
二、太阳总辐射量
----
第三节 温度
------
一、气温
------
二、地温
----
第四节 降水
------
一、降水量及分布
------
二、降水量年季变化
------
三、积雪
----
第五节 无霜期与冻土
------
一、无霜期
------
二、冻土
----
第六节 湿度与蒸发
------
一、湿度
------
二、蒸发
----
第七节 风与物候
------
一、风
------
二、物候
----
第八节 自然灾害
------
一、水灾
------
二、旱灾
------
三、风灾
------
四、雹灾
------
五、低温霜冻
------
六、虫害病害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
------
一、耕地
------
二、林地
------
三、其他土地
----
第二节 水
------
一、地表水
------
二、地下水
------
三、地热水
----
第三节 野生动物
------
一、分布
------
二、野兽
------
三、飞禽
------
四、鳞介
------
五、昆虫
----
第四节 野生植物
------
一、应用类植物
------
二、药用类植物
------
三、山野菜类植物
------
四、食用菌类植物
----
第五节 矿产
------
一、金属矿产
------
二、非金属矿产
第三篇 人口·民族·宗教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一、自然因素变动
------
二、社会因素变动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一、性别构成
------
二、年龄构成
------
三、文化构成
------
四、婚姻构成
------
五、民族构成
------
六、职业构成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一、县城人口
------
二、乡镇人口
------
三、人口密度
----
第四节 婚姻与家庭
------
一、婚姻
------
二、家庭
------
三、生育
----
第五节 人口控制
------
一、管理机构
------
二、计划生育
------
三、生育政策
------
四、节育技术
--
第二章 民族
----
第一节 满族
------
一、族源与现状
------
二、语言及文字
------
三、信仰
----
第二节 汉族
------
一、族源
------
二、信仰
----
第三节 其他少数民族
------
一、回族
------
二、蒙古族
------
三、朝鲜族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道教
------
一、道教传人
------
二、宫观分布
------
三、道教活动
----
第二节 佛教
------
一、佛教传人
------
二、寺院分布
------
三、佛教活动
----
第三节 基督教
------
一、基督教传人
------
二、基督教活动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一、伊斯兰教传人
------
二、伊斯兰教活动
第四篇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一、封建土地占有方式
------
二、封建剥削方式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一、反奸清算与减租减息
------
二、土地改革运动
----
第三节 农业生产体制变革
------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四、人民公社
------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四节 农业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农业区划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农业耕地
------
一、耕地
------
二、耕地经营
----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
------
一、区域分布
------
二、粮食作物
------
三、油料作物
------
四、经济作物
------
五、杂粮作物
------
六、蔬菜瓜果
----
第三节 农技农艺
------
一、耕地改良
------
二、肥料使用
------
三、良种繁育
------
四、耕作
------
五、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 农业机具
----
第一节 农机种类
------
一、传统农具
------
二、机械农具
----
第二节 农机经营
------
一、经营形式
------
二、农业机械化
----
第三节 农机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农机监理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饲料
------
一、放牧饲料
------
二、精饲料
------
三、粗饲料
------
四、青饲料
----
第二节 畜禽种类
------
一、家畜
------
二、家禽
----
第三节 饲养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畜禽饲养
------
三、品种改良
------
四、畜牧业生产
----
第四节 畜禽疫病与防治
------
一、传染病
------
二、寄生虫病
第五篇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森林结构
------
一、森林面积
------
二、资源结构
------
三、珍贵树种与古树名木
----
第二节 分布特点
------
一、分布
------
二、特点
--
第二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一、采种
------
二、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一、造林形式
------
二、造林技术
--
第三章 森林经营与保护
----
第一节 森林经营
------
一、抚育间伐
------
二、低产林改造
------
三、主伐更新
----
第二节 森林保护
------
一、护林防火
------
二、整治滥砍盗伐
------
三、封山育林
----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
一、病虫害防治
------
二、植物检疫
------
三、森林灾害共济
----
第四节 野生动物保护
------
一、保护管理
------
二、驯养利用
--
第四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果树
------
一、果树品种
------
二、果树栽培
----
第二节 中药材
------
一、药材种类
------
二、栽培与加工
----
第三节 养蚕
------
一、柞桑蚕放养
------
二、品种及技术
----
第四节 食用菌
------
一、野生食用菌
------
二、食用菌培植
--
第五章 林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林政机构
------
二、国有林场
----
第二节 林政管理
------
一、依法治林
------
二、山林权属
------
三、林木采伐
------
四、木材购销
------
五、木材运输检查
------
六、森林资源调查
------
七、育林基金管理
----
第三节 农村能源
------
一、能源资源
------
二、能源开发
第六篇 水利·电力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管理
------
一、机构设置
------
二、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
------
一、引水工程
------
二、蓄水工程
------
三、提水工程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一、水土流失
------
二、水土流失治理
----
第四节 水域资源与利用
------
一、水域资源
------
二、苗种繁育
------
三、淡水养殖
------
四、捕捞
----
第五节 防汛抗旱
------
一、组织机构
------
二、防洪措施
------
三、抗洪救灾
------
四、抗旱保收
--
第二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力管理
------
一、机构设置
------
二、电力管理
----
第二节 电力建设
------
一、火力发电
------
二、水力发电
------
三、线路建设
------
四、电气化县建设
----
第三节 电力供应
------
一、工业用电
------
二、农业用电
------
三、生活用电
第七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工业
------
一、私营工业演变
------
二、主要私营企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一、县营集体工业
------
二、乡镇集体工业
------
三、村队办集体工业
------
四、街道与校办集体工业
----
第三节 全民工业
------
一、县营工业
------
二、市营工业
------
三、其他国有工业
--
第二章 行业结构
----
第一节 煤炭工业
------
一、煤炭资源
------
二、煤炭生产
----
第二节 钢铁工业
------
一、铁矿资源
------
二、钢铁生产
----
第三节 采掘工业
------
一、有色金属矿生产
------
二、非金属矿生产
----
第四节 建材工业
------
一、砖瓦生产
------
二、石灰生产
------
三、水泥及水泥制品生产
------
四、陶瓷生产
----
第五节 制造工业
------
一、机械制造
------
二、冶炼生产
------
三、金属加工业
------
四、造纸业
------
五、印刷业
------
六、木制品加工业
----
第六节 化学与医药工业
------
一、化工生产
------
二、塑料制品生产
------
三、橡胶制品生产
------
四、涂料生产
------
五、中药生产
----
第七节 轻纺工业
------
一、纺织业
------
二、缝纫业
------
三、制鞋业
------
四、皮革加工
------
五、火柴生产
------
六、烟花爆竹生产
----
第八节 粮油食品加工业
------
一、粮米加工
------
二、油料加工
------
三、食品加工
------
四、酿酒业
------
五、饮料加工
------
六、饲料加工
--
第三章 管理与经营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机构设置
------
二、管理形式
----
第二节 企业内部管理
------
一、生产管理
------
二、技术与质量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第四章 工业企业改革
----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
------
一、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变
------
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全民、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改革
------
一、县营工业企业改革
------
二、乡镇工业企业改革
第八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公路运输
------
一、道路
------
二、桥涵隧道
------
三、运输
------
四、运具
------
五、管理
----
第二节 铁路运输
------
一、线路
------
二、运输
----
第三节 水路运输
------
一、水路
------
二、运具
------
三、运输
------
四、运费
------
五、渡口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驿站
------
二、大清邮政局
------
三、本溪湖邮政局
------
四、本溪县邮电局
------
五、本溪县邮政局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一、函件业务
------
二、包裹业务
------
三、快递业务
------
四、汇兑业务
------
五、报刊发行业务
------
六、机要通信业务
------
七、邮政储蓄业务
------
八、集邮业务
----
第三节 邮政网络
------
一、邮路
------
二、投递路线
----
第四节 邮政设施
------
一、运输设施
------
二、营业设施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电话局
------
二、邮电局
------
三、电信局
------
四、移动通信分公司
------
五、联通分公司
----
第二节 电信业务
------
一、电报
------
二、电话
------
三、移动电话
----
第三节 通信设备
------
一、电报电路设施
------
二、电话电路设施
------
三、移动电话设施
第九篇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体制与管理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一、私营商业演变
------
二、私营商业发展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一、公私合营商业
------
二、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农村商业
------
一、农村合作社
------
二、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第四节 国有商业
------
一、碱厂贸易公司
------
二、百货公司
------
三、商业企业公司
----
第五节 机构与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管理体制
--
第二章 商品流通
----
第一节 采购
------
一、工业品采购
------
二、粮油征购
------
三、粮油调拨
------
四、农副产品收购
------
五、废旧物资回收
----
第二节 供应
------
一、日用商品供应
------
二、副食品供应
------
三、粮油供应
------
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五、工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三节 出口贸易
------
一、管理机构
------
二、对外贸易
----
第四节 集市贸易
------
一、集市种类
------
二、集市分布
------
三、集市规模
--
第三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一、个体饭店
------
二、集体饭店
------
三、国营饭店
----
第二节 服务业
------
一、旅店、客栈、大车店
------
二、理发业
------
三、照相业
------
四、浴池业
--------
附:
一、商幌
二、旧商业行话与行俗
三、旧商业术语
四、商业谚语
五、商业楹联
第十篇 工商·物价·技术监督
--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机构设置
------
二、行业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工商业务管理
------
一、市场管理
------
二、个体与私营企业管理
------
三、企业登记管理
------
四、经济合同管理
------
五、商标管理
------
六、广告管理
----
第三节 行业组织活动纪略
------
一、个体协会
------
二、私营企业协会
------
三、消费者委员会
--
第二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工商科与物价委员会
------
二、物价局
----
第二节 物价政策
------
一、自由物价
------
二、“廉价政策”与“经济统制”价格
------
三、平抑物价
------
四、计划价格
------
五、市场价格
----
第三节 商品价格
------
一、农产品价格
------
二、主要日用工业品价格
------
三、非商品收费价格
----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
一、依法管理
------
二、物价监督
------
三、价格调节 基金
------
四、价格评估
--
第三章 技术监督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计量管理所
------
二、标准计量管理局
------
三、技术监督局
----
第二节 计量监督管理
------
一、计量制度
------
二、计量器具
------
三、计量器具检定
------
四、计量器具修理
------
五、计量标准认定
------
六、工商企业计量定级与升级
------
七、开展物价计量评比活动
------
八、计量监督检查
----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
------
一、产品质量鉴定
------
二、开展产品创优活动
------
三、开展质量评选活动
------
四、质量监督检查
----
第四节 标准化监督管理
------
一、企业普查
------
二、组织机构代码管理
------
三、食品标签管理
------
四、标准化检查
第十一篇 财政·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管理机构
------
二、财政管理体制
------
三、财政监督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一、熟地与田赋
------
二、企业税收
------
三、债券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一、行政事业费类
------
二、经济建设类
----
第四节 审计
------
一、管理机构
------
二、财务收支审计
------
三、专项资金审计
------
四、财政资金审计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务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税务检查
----
第二节 税种
------
一、田赋杂捐杂税
------
二、工商税
------
三、国家税种与地方税种
----
第三节 税收
------
一、税收收入
------
二、税收减免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私营金融机构
------
二、官办金融机构
------
三、人民金融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一、货币种类
------
二、货币流通
------
三、货币管理
----
第三节 存款
------
一、财政存款
------
二、企业存款
------
三、储户存款
------
四、农村存款
----
第四节 贷款
------
一、工商贷款
------
二、农业贷款
------
三、建设贷款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本溪县支公司
------
二、中保(集团)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县支公司
------
三、本溪县社会保险公司
----
第二节 保险业务
------
一、财产保险
------
二、人身保险
------
三、劳动保险
第十二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房屋
------
一、设计施工
------
二、技术设备
------
三、建筑面积
------
四、建筑结构
------
五、房产管理
------
六、工程监督
----
第二节 基础设施
------
一、街
------
二、路
------
三、路灯
------
四、供水
------
五、排水
------
六、供暖
------
七、供燃
------
八、环境卫生
------
九、县城绿化
--
第二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房屋
------
一、宅地管理
------
二、民宅建筑
------
三、公共建筑
----
第二节 基础设施
------
一、饮水
------
二、照明
------
三、乡道建设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
------
一、大气污染
------
二、水质污染
------
三、噪声污染
------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
----
第二节 治理
------
一、大气污染防治
------
二、水质污染防治
------
三、噪声污染防治
------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与规划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城乡建设管理机构
------
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建设规划
------
一、县城建设规划
------
二、乡镇建设规划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