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财政说明书是清宣统年间清理财政局奉度支部颁行各省清理财政章程第十条规定,将财政沿革、如何兴利除弊等,分别性质,酌拟办法,编订的说明书。本编包括江苏宁属财政说明书、江苏苏属财政说明书以及江北财政说明书。
目录
封面
江苏财政史料丛书(第一辑第四分册)
江苏财政史料丛书
前言
总目录
第一编 财政说明书
--
编辑说明
--
江苏宁属财政说明书(宁属清理财政局编写)
----
弁言
----
第一章两江总督衙门
----
第二章江宁藩司衙门
----
第三章江安粮道衙门
----
第四章金陵关
----
第五章淮扬海道衙门
----
第六章淮安关
----
第七章江南财政公所
----
第八章江南财政公所代收各捐
----
第九章江南财政公所代收两项部捐
----
第十章裕宁官银钱局
----
第十二章驻京文报局
----
第十三章两江矿政局(现已归并劝业道办理)
----
第十四章金陵关道经管栖霞山石税锤租
----
第十五章江宁复成仓
----
第十六章金陵谷米局
----
第十七章南洋劝业会
----
第十八章金陵电灯官厂
----
第十九章金陵厘捐局(现已归并财政公所)
----
第二十章木厘局(现已归并财政公所)
----
第二十一章江南公园
----
第二十二章金陵洋火药局(现已归并陆军饷械局)
----
第二十三章扬州堤工局(现已归并淮扬海道办理)
----
第二十四章海州商埠局
----
第二十五章江南审判研究所
----
第二十六章江南模范监狱
----
第二十七章万顷湖屯垦局(现已改归皖南道兼办)
----
第二十八章南洋官报局(现已归并印刷厂兼办)
----
第二十九章两江督练公所教练处附设军事书报印刷所
----
第三十章咨议局
----
第三十一章自治局
----
第三十二章中西医院
----
第三十三章盐巡道兼管中西医院经费
----
第三十四章江南机器制造局
----
第三十五章金陵机器制造局
----
第三十六章江南军械局(现已归并陆军粮饷局)
----
第三十七章江南船坞
----
第三十八章金陵水师船厂
----
第三十九章驻芜米厘局
----
第四十章皖南茶税局
----
第四十一章宁省铁路局
----
第四十二章江南工艺局
----
第四十三章清江工艺局
----
第四十四章徐海两属厘金
----
第四十五章徐州道经管铜沛新涸湖租
----
第四十六章徐州道学善外销各款
----
第四十七章江宁省城普育堂
----
第四十八章江宁调查局
----
第四十九章江南图书馆
----
第五十章徐防支应所
----
第五十一章江南巡警路工局
----
第五十二章江南商务局(现改劝业公年)
----
第五十三章金陵关商埠局
----
第五十四章江南官电局
----
第五十五章南洋印刷官厂
----
第五十六章两江禁烟公所
----
第五十七章扬州巡警局
----
第五十八章湖口船厂
----
第五十九章各厅州县正款
----
第六十章各厅州县杂款
----
第六十一章各厅州县未报部各款
----
第六十二章督练公所
----
第六十三章陆军第九镇
----
第六十四章陆军粮饷局
----
第六十五章陆军混成协(现已奏裁)
----
第六十六章陆军讲武堂
----
第六十七章陆军警察营及练习所
----
第六十八章金陵卫戌司令部
----
第六十九章两江督标各营
----
第七十章两江督标城守协各营
----
第七十一章两江督中协备役队
----
第七十二章两江督标江城守协备役队
----
第七十三章江北提标各营
----
第七十四章江宁驻防旗营
----
第七十五章江宁巡防队
----
第七十六章江常巡防队
----
第七十七章镇扬巡防队
----
第七十八章淞沪巡防队
----
第七十九章巡防营务处
----
第八十章徐州道督捕巡防队
----
第八十一章南洋徐淮步队
----
第八十二章徐淮巡防马队
----
第八十三章狼山镇标各营
----
第八十四章督辕随员先锋戈什
----
第八十五章徐州镇标各营
----
第八十六章江阴要塞工程局
----
第八十七章陆军军医局及军医学堂兽医研究所
----
第八十八章调查陆军财政局
----
第八十九章长江水师提督衙门
----
第九十章长江水师提标各营
----
第九十一章盐巡道经理长江水师正杂各款
----
第九十二章南洋续备水师营
----
第九十三章长江巡洋舰队
----
第九十四章长江巡缉基本营
----
第九十五章沿江四路炮台
----
第九十六章长江水师瓜州镇标各营
----
第九十七章沿江巡防队
----
第九十八章宁防水师加饷擦炮费
----
第九十九章金陵巡警水师营
----
第一百章南洋鱼雷营
----
第一百一章江宁学务公所
----
第一百二章两江师范学堂
----
第一百三章高等学堂
----
第一百四章法政学堂
----
第一百五章商业学堂
----
第一百六章蚕桑学堂
----
第一百七章方言学堂
----
第一百八章暨南学堂
----
第一百九章实业学堂及农事试验场
----
第一百十章宁属初级师范学堂
----
第一百十一章粹敏第一女学堂及幼稚园
----
第一百十二章江宁府中学堂
----
第一百十三章四区模范小学公所
----
第一百十四章四区小学总汇处
----
第一百十五章两江督署模范小学堂
----
第一百十六章上元高等小学堂
----
第一百十七章扬州府中学堂
----
第一百十八章江宁高等小学堂及简字学堂
----
第一百十九章陆军测绘学堂
----
第一百二十章海军学堂
----
第一百二十一章陆军小学堂
----
第一百二十二章江南高等巡警学堂(现已归并巡警局办理)
----
第一百二十三章江宁驻防开通中学堂
----
第一百二十四章两淮盐运司
----
第一百二十五章扬子淮盐总栈
----
第一百二十六章湖南督销局
----
第一百二十七章湖北督销局
----
第一百二十八章江西督销局
----
第一百二十九章皖岸督销局
----
第一百三十章江宁食岸督销局
----
第一百三十一章下关掣验盐卡
----
第一百三十二章淮北督销正阳盐厘局
----
第一百三十三章五河盐厘局(现已归并正阳关盐厘局)
----
第一百三十四章淮北六岸督销局
----
第一百三十五章建昌官运北盐局
----
第一百三十六章两江加抽川盐局
----
第一百三十七章两淮海州分司
----
第一百三十八章两淮通州分司
----
第一百三十九章两淮泰州分司
----
第一百四十章两淮泰坝监掣
--
江苏苏属财政说明书(苏属清理财政局编写)
----
一、呈文
----
二、税项说明书
------
第一章绪言
--------
第一节税项之解释
--------
第二节预算之统计
--------
第三节类款项目之次第
--------
第四节各关及府厅州县类款项目之变更
--------
第五节名目之厘正
--------
第六节收支之关系
------
第二章税项类别
--------
第一节收入之类别
--------
第二节赋税收入之类别
--------
第三节赋税外收入之类别
------
第三章税项界说
--------
第一节税项性质
--------
第二节税项统系
--------
第三节税项标准
--------
第四节国家税标准
--------
第五节地方税标准
--------
第六节国家地方收入之标准
------
第四章省预算现行税项
--------
第一节部款
--------
第二节协款
--------
第三节田赋
--------
第四节正、杂各税
--------
第五节厘捐
--------
第六节官业收入
--------
第七节杂收入
--------
第八节捐输各款
--------
第九节上年余存款
------
第五章府州厅县现行税项
--------
第一节协款
--------
第二节田赋
--------
第三节正、杂各捐
--------
第四节杂收入
--------
第五节领款
--------
第六节解款捐款
--------
第七节规费
------
第六章各关现行税项
--------
第一节海关税项
--------
第二节常关税项
------
第七章现行税项科目
--------
第一节省预算税项科目
--------
第二节府州厅县税项科目
--------
第三节各关预算税项科目
------
第八章预算税项统计
--------
第一节省预算税项之统计
--------
第二节府州厅县税项之统计
--------
第三节各关预算税项之统计
------
第九章预算税项比较
--------
第一节省预算国家税项之比较
--------
第二节省预算地方税项之比较
--------
第三节府州厅县预算税项之比较
--------
第四节各关预算税项之比较
----
三、省预算说明书
------
第一帙受协各款(岁入经常门第二类)
--------
第一章外省协款
--------
第二章宁属协款
--------
第三章各关协款
------
第二帙田赋(岁入经常门第三类)
--------
第一章地丁
--------
第二章漕粮
--------
第三章租课
------
第三帙正杂各税(岁入经常门第六类)
--------
第一章税契
--------
第二章牙税
------
第四帙厘捐(岁入经常门第七类)
--------
第一章厘金
--------
第二章正杂各捐
------
第五帙官业收入(岁入经常门第八类)
--------
第一章电话局收入
--------
第二章官银钱局收入
------
第六帙杂收入(岁入经常门第九类)
--------
第一章各衙门征收办公费
--------
第二章官款生息
--------
第三章节省截扣各款
--------
第四章各学堂学膳费
--------
第五章平色申补
--------
第六章捐解各款
--------
第七章杂费
------
第七帙部拨各款(岁入临时门第一类)
--------
第一章部款
------
第八帙受协各款(岁入临时门第二类)
--------
第一章宁属协款
--------
第二章各关协款
------
第九帙田赋(岁入临时门第三类)
--------
第一章荒价
--------
第二章租课
--------
第三章尾欠
------
第十帙捐输各款(岁入临时门第四类)
--------
第一章报效各款
------
第十一帙杂收入(岁入临时门第六类)
--------
第一章官物变价
--------
第二章罚款
--------
第三章归还官款金
--------
第四章官款生息
--------
第五章节省截扣各款
--------
第六章平色申补
--------
第七章各项缴价
--------
第八章捐款
------
第十二帙上年余存款(岁入临时门第七类)
--------
第一章各署局所余存款
------
第十三帙解款(岁出经常门第一类)
--------
第一章皇室费
--------
第二章京师解款
--------
第三章部款
--------
第四章外债
--------
第五章解沪专款
------
第十四帙协款(岁出经常门第二类)
--------
第一章外省协款
--------
第二章宁属协款
--------
第三章各关协款
------
第十五帙行政总费(岁出经常门第三类)
--------
第一章巡抚衙门经费
--------
第二章各巡道衙门经费
--------
第三章各府州厅县衙门领款
--------
第四章候补各员领款
------
第十六帙交涉费(岁出经常门第四类)
--------
第一章洋务局经费
--------
第二章接待赠答各费
------
第十七帙民政费(岁出经常门第五类)
--------
第一章巡警道衙门经费
--------
第二章警务公所经费
--------
第三章调查局经费
--------
第四章禁烟公所经费
------
第十八帙财政费(岁出经常门第六类)
--------
第一章藩司衙门经费
--------
第二章粮道衙门经费
--------
第三章盐务衙门经费
--------
第四章厘捐各局卡经费
--------
第五章各局厂经费
------
第十九帙典礼费(岁出经常门第七类)
--------
第一章祭祀费
--------
第二章学宫费
--------
第三章时宪费
------
第二十帙教育费(岁出经常门第八类)
--------
第一章提学司衙门经费
--------
第二章学务公所经费
------
第二十一帙司法费(岁出经常门第九类)
--------
第一章提法司衙门经费
--------
第二章各级审判厅经费
--------
第三章发审局经费
--------
第四章省城及各府州厅县监狱经费
------
第二十二帙军政费(岁出经常门第十类)
--------
第一章都统衙门经费
--------
第二章旗营饷项
--------
第三章绿营饷项
--------
第四章防营饷项
--------
第五章新军饷项
--------
第六章水师经费
--------
第七章营房兵舰岁修经费
--------
第八章制造军火军装军械局厂经费
--------
第九章购办军火军装军械经费
--------
第十章寻常操防费
--------
第十一章军塘驿站经费
------
第二十三帙实业费(岁出经常门第十一类)
--------
第一章劝办实业各局所经费
------
第二十四帙交通费(岁出经常门第十二类)
--------
第一章文报局经费
--------
第二章电话局经费
------
第二十五帙工程费(岁出经常门第十三类)
--------
第一章上海河工经费
--------
第二章海塘经费
--------
第三章营缮经费
--------
第四章水利局经费
------
第二十六帙官业支出(岁出经常门第十四类)
--------
第十一章官银钱局经费
------
第二十七帙解款(岁出临时门第一类)
--------
第一章皇室费
--------
第二章京师饷项
--------
第三章部款
------
第二十八帙协款(岁出临时门第二类)
--------
第一章外省协款
--------
第二章宁属协款
------
第二十九帙财政费(岁出临时门第四类)
--------
第一章粮道衙门临时费
--------
第二章各局临时杂支
------
第三十帙典礼费(岁出临时门第六类)
------
第三十一帙军政费(岁出临时门第七类)
--------
第一章新军开办经费
--------
第二章购办军装军火经费
--------
第三章操防费
--------
第四章临时兵差经费
--------
第五章恤赏费
--------
第六章旗营借项
--------
第七章陆军财政局经费
------
第三十二帙工程费(岁出临时门第八类)
--------
第一章临时营缮经费
--------
第二章补助海塘堤防经费
------
第三十三帙行政费(岁出临进门第十一类)
--------
第一章各署局经费
------
第三十四帙司法费(岁出临时门第十二类)
--------
第一章提法司衙门经费
------
第三十五帙民政费(地方行政经费经常门第一类)
--------
第一章咨议局经费
--------
第二章省城及各府厅州县巡警费
--------
第三章巡警学堂经费
--------
第四章善举经费
--------
第五章官医局及补助私立医院经费
------
第三十六帙教育费(地方行政经费经常门第二类)
--------
第一章省城及各府厅州县官立学堂经费
--------
第二章省城及各府厅州县劝学所经费
--------
第三章图书馆经费
--------
第四章补助私立各学堂经费
--------
第五章教育杂支
------
第三十七帙实业费(地方行政经费经常门第三类)
--------
第一章苏州府农业中学堂经费
--------
第二章农业试验场经费
--------
第三章工艺局经费
--------
第四章商品陈列所经费
------
第三十八帙民政费(地方行政经费临时门第一类)
--------
第一章补助地方自治经费
--------
第二章防疫经费
--------
第三章赈恤经费
--------
第四章临时补助善举经费
------
第三十九帙教育费(地方行政经费临时门第二类)
--------
第一章临时补助教育费
--------
第二章遗派出洋留学费
--------
第三章各学堂临时费
------
第四十帙实业费(地方行政经费临时门第三类)
--------
第一章赛会经费
------
第四十一帙工程费(地方行政经费临时门第四类)
--------
第一章修缮道路桥梁渡船等经费
----
四、府州厅县预算说明书
------
弁言
------
第一帙经常入款
--------
第一章知府衙门经常入款
--------
第二章州厅县衙门经常入款
------
第二帙临时入款
--------
第一章知府衙门临时入款
--------
第二章州厅县衙门临时入款
------
第三帙经常出款
--------
第一章知府衙门经常出款
--------
第二章州厅县衙门经常出款
------
第四帙临时出款
--------
第一章知府衙门临时出款
--------
第二章州厅县衙门临时出款
------
第五帙地方行政经常出款
--------
第一章知府衙门地方行政经常出款
--------
第二章州厅县衙门地方行政经常出款
------
第六帙地方行政经费临时出款
--------
第一章知府衙门地方行政临时出款
--------
第二章州厅县衙门地方行政临时出款
----
五、关税说明书
------
例言
------
第一帙关税(岁入经常门第五类)
--------
第一章常关
--------
第二章海关
--------
苏州关附册:洋务经费
第一章苏州协款
------
第二帙解款(岁出经常门第二类)
--------
第一章京师解款
--------
第二章外债
------
第三帙协款(岁出经常门第二类)
--------
第一章外省协款
--------
第二章苏省协款
--------
第三章各关拨款
------
第四帙财政费(岁出经常门第六类)
--------
第一章各关经费
--------
第二章税司经费
------
第五帙交通费(岁出门经常门第十二类)
--------
第一章邮政费
------
第六帙解款(岁出临时门第一类)
--------
第一章京师解款
------
第七帙协款(岁出临时门第二类)
--------
第一章外省协款
--------
第二章苏省协款
------
第八帙财政费(岁出临时门第四类)
--------
第一章办公经费
--------
第二章杂支
------
第九帙实业费(岁出地方行政经费临时门)
--------
第一章社会补助金
--------
苏州关附册:洋务经费
第一章洋务经费
--
江北清理财政说明书(江北清理财政局编写)
----
凡例
----
一、河库
----
二、收支局
----
三、粮饷局
----
四、丰济仓
第二编江苏支略考
--
编辑说明
--
一、总论
--
二、政府疆吏交际
--
三、直省解京款项
----
(一)漕运
----
(二)京饷
----
(三)额外京饷
--
四、海关洋税
--
五、岁入总论
----
(一)地丁银
----
(二)漕粮
----
(三)盐课盐厘
----
(四)百货厘金
----
(五)新关洋税
----
(六)常关税
----
(七)土药税厘
----
(八)杂税
----
(九)岁入总数
--
六、国用总论
--
七、通国用款
--
八、江苏岁计度支
第三编太平天国在江苏的财政史料
--
编辑说明
--
一、财经文书
----
(一)天王命兵将杀妖取城所得财物尽缴归天朝圣库诏
----
(二)东王杨秀清奏请准良民照旧交粮纳税本章
----
(三)前玖圣粮刘晓谕粮户早完国课布告
----
(四)朗天安陈炳文劝嘉兴士民赶紧输粮纳贡钧谕
----
(五)天王谕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诏
----
(六)恋天福董顺泰为令完粮以济军饷劝谕
----
(七)忠天豫马丙兴谕刀鞘坞等处告示
----
(八)珽天安办理长洲军民事务黄酌定还租以抒佃力告示
----
(九)珽天安办理长洲军民事务黄为委照酌定租额设局照料收租事给前中叁军帅张等札
----
(十)苏福省天军主将勋天义汪宏建命抚天豫徐少蘧即将所收海塘经费造册呈缴并将银两解交钧谕
--
二、财经制度述略
----
(一)田制与田政
----
(二)贡献与劫掠
----
(三)榷关
----
(四)粮食
----
(五)钱币
--
三、征粮物、收捐税史迹考
----
(一)强征、进贡、采购
----
(二)科派、税捐
--
四、财政税收政策考略
----
(一)赋税政策
----
(二)货币制度
----
(三)土地制度的继承与变革
----
(四)田赋与捐税
--
五、苏福省财经情况
----
甲篇
------
(一)建立苏福省和苏州城区的军政建设
------
(二)苏福省根据地建设的若干经济措施
------
(三)土地关系和田赋政策
----
乙篇
------
(一)苏福省“业户收租”与“着佃交粮”并行考
------
(二)苏福省减租薄赋实况
------
(三)工商税与捐费
--
六、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未实行之缘由考
----
(一)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前的宣传与农民的行动
----
(二)太平天国为什么又采取“照旧交粮纳税”的措施
----
(三)太平天国在对待农民的方针政策上的立场
----
(四)太平天国从“着佃征粮”到颁发田凭
--
七、天朝圣库制度考
----
(一)圣库始末
----
(二)圣库制度的实施
----
(三)圣库的物资来源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