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双鸭山农场志》(1988-2000)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真实、全面、系统地记载双鸭山农场断限内自然和社会诸方面的发展面貌,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二、本志上限起于1988年,下限为2000年。为保持所记内容完整性,有的章节内容后延一年。为丰富地域文化以利教育后人,有的内容则不受断限限制。如附录中的专文、地名考、农场之最等,这些跨限收录不仅增加资料性,也体现地方志的特点。
内容时限:
1988-2000
目录
封面
双鸭山农场志
《双鸭山农场志》(1988—2000)编 纂委员会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史志办公室
红兴隆分局史志办公室
图片
--
双鸭山农场
--
双鸭山农场管理区位置图
--
2000年7月,原农场北京知青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前左四)回访农场时,与农场场长杨本华.(
--
1998年5月,总局副局长马学利(前排中)在分局局长郭维和(前排左二)等人陪同下到农场检查工作时,与
--
2000年5月,总局副局长王家旭(前中)带领机关有关部门到农场检查工作时正在查看农场中学食堂。
--
1998年2月,总局总工程师孙世明(右一)在农场党委书记张福玉(左二)等人陪同下,慰问“帮贫对子”家
--
1987年9月,农场举行40周年场庆时,历届农场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
--
1997年12月,农场参加庆祝建场50周年座谈会的代表们合影留念。
--
1989年10月,农场副场长郑二奎(前一)正在查看生产队科研基地玉米种子田的收成情况。
--
农场机务副场长刘学成(右二)正在对农机具进行麦收前的检查(摄于1989年)。
--
1998年9月,农场副场长吴转丰(右五)陪同意大利BOS公司水稻机械专家(右三)在田间指导农户如何使
--
2000年8月,农场组织召开由生产队领导参加的秋收现场会会场。
--
法国蔬菜保鲜专家(右二)到农场富兴蔬菜开发区大棚进行参观指导(摄于1999年)。
--
1999年4月,日本客商(两蹲者)正在查看农场订单农业红小豆种植土壤土质情况。
--
1999年7月,农场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市召开知青座谈会。图为天津知青座谈会会场。
--
农场基干民兵们正在松花江洪区江川段江堤上进行抗洪抢险(摄于1998年)。
--
农场1075型联合收割机正在进行大豆收割(摄于1998年)。
--
农场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森林调查(摄于1999年)。
--
农场新购进的大马力拖拉机到达农场(摄于1999年)。
--
农场职工正在对订单红小豆进行清选和检斤(摄于1999年)。
--
1974年建成的供应总电量近千万度的农场变电所,连续17年保持东北红旗变电所荣誉称号。图为变电所主控
--
农场职工家庭种植木耳段场(摄于1993年)。
--
农场职工正在收获木耳段上的木耳(摄于1994年)。
--
农场十队实行散放养殖的梅花鹿(摄于1988年)。
--
农场职工家庭养鸡场的鸡舍(摄于1988年)。
--
农场七队职工家庭养牛场的牛舍(摄于1998年)。
--
农场职工家庭养猪场利用温室大棚饲养育肥猪(摄于2000年)。
--
农场老干部科的医务人员正在为老干部们进行诊治(摄于2000年)
--
老干部们正在进行门球比赛(摄于2000年)。
--
农场老干部武一匡(左)、孙泉山(右)在农场场直小学为小学生们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时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
农场工会组织的职工篮球赛场上队员们龙腾虎跃(摄于1998年)。
--
农场工会组织的文艺演出队正在基层进行慰问演出(摄于2000年)。
--
建于1963年现仍在使用的农场办公室。
--
1972年建成使用的农场综合商店。
--
2005年7月,原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左三)在分局党委书记王志威(右三)、局长王有国(左二)、农场场
--
2002年8月,原农业部农垦局局长魏克佳(左二)、原总局总工程师孙世明(右二)等老领导回访农场。
--
2006年7月20日,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袁建勋(左)在农场检查指导史志工作时,农场党委书记黄炳科(
--
2005年7月,原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前排左六)、原农业部农垦局局长魏克佳(前排左七)等老领导回访农
--
2005年7月,原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右三)回访农场时正在为农场场直中学教学楼落成题写校名。
--
2007年6月,总局党委书记吕维峰(右四)在分局党委书记王有国(右五)、局长贺天元(右一)、农场场长
--
2006年9月,总局副局长张成国(左三)在分局党委副书记陆书富(左二),农场场长吴转丰(左四)、党委
--
原总局总工程师孙世明(左四)在总局党风巡视检查时到农场八队看望老同志并合影留念(摄于2006年)。
--
2006年9月,总局工会主席母松华(右三)在农场党委书记黄炳科(左二)、副书记陈太平(左三)等人陪同
--
分局局长王有国(右二)和农场场长吴转丰(右三)在内蒙古考察肉牛市场(摄于2005年)。
--
2005年5月,农场场长吴转丰(右一)在东盟农业博览会上与马来西亚客商洽谈合作事宜。
--
2006年8月,印度AVT自然产品有限公司成员到农场签订万寿菊生产订单时与农场场长吴转丰(左三)等人
--
2003年10月,农场场长杨本华(前左二)、书记黄炳科(前左三)和回访农场十一队的北京知音合影留念。
--
2004年8月,农场领导与原农场十连回访知青合影留念。
--
2006年农场在北京召开由原农场老领导和知青参加的座谈会及联谊活动时合影留念。
--
2004年8月,农场场长杨本华(左三)等领导在农场文化广场迎接原农场十连知青回访团。
--
农场志书主编贾玉珠(右)采访从农场走出的学子现任锦州205医院主任、教授、导师的陈荣山(左)时合影留
--
2003年8月,农场举行的庆八一迎知青广场文艺演出上演员们正在表演。
--
2007年7月,原农场十二连上海知青黄菊萍(左一)回访农场时与原农场史志办主任武一匡(左二)等人合影
--
农场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图为农场中心街道及街道两侧楼群(摄于2006年)。
--
农场场区一角(摄于2007年)。
--
2005年建成使用的农场中学教学楼。
--
农场医院(摄于2007年)。
--
农场六队被列为总局级新农村示范点。图为农场六队规划整齐的院障和道路(摄于2006年)。
--
农场民营企业双达建筑公司施工工地现场(摄于2004年)。
--
农场富兴蔬菜开发区一角(摄于2006年)。
--
农场引进资金超亿元的民营企业巍谷生态园多功能大楼外景(摄于2006年)。
--
2005年,农场新建的高标准千头肉牛养殖小区及室内育肥牛舍。
--
双鸭山农场之歌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自然地理建置
--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场域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地势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自然资源
----
第六节 山脉河流水库
----
第七节 气候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生产队简介
第二编 体制改革
--
第一章 农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兴办职工家庭农场
----
第二节 农机具转让
----
第三节 以地顶资
----
第四节 农业服务体系
----
第五节 农业管理体制
--
第二章 工商运建服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工业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商业服务业改革
----
第三节 运输业改革
----
第四节 建筑业改革
--
第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医疗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四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四章 管理机构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改革
----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笫三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第三编 经济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调整
----
第二节 主要作物
----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四节 耕作与轮作
----
第五节 种子
----
第六节 施肥
----
第七节 植保
----
第八节 日光温室蔬菜
----
第九节 水田开发
----
第十节 农业风险互助
--
第二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装备
----
第二节 农机管理
----
第三节 农机修造与更新
----
第四节 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
第五节 技术服务与农机监理
----
第六节 标准作业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林政管理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森林抚育
----
第五节 林产品开发
----
第六节 森林防火
----
笫七节 林权
--
第四章 畜牧渔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畜禽饲养与管理
----
第三节 特种养殖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五节 畜牧业的主要政策
----
第六节 渔业生产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水利工程
----
第三节 工程管理
----
第四节 水政水资源管理
----
第五节 生活用水
--
第六章 工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业产品
----
第三节 工业企业
----
第四节 技术改造
----
第五节 产品开发
--
第七章 电力
--
第八章 建筑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城镇建设与规划
----
第三节 建筑工程设计
----
第四节 建筑施工
----
第五节 建筑管理
----
第六节 房产管理
--
第九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
----
第三节 运输
--
第十章 商业
----
第一节 经营机制
----
第二节 经营状况
----
第三节 个体商业发展
----
第四节 集市贸易
--
第十一章 粮贸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粮食管理
----
第三节 商品粮交售
----
第四节 生产生活用粮
----
第五节 外贸
--
第十二章 物资
----
第一节 物资供应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
第三节 三产驻双鸭山办事处
--
第十三章 通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通信建设
----
第三节 通信管理
第四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统计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
----
第二节 十长远计划与年度计划
----
第三节 开发项目完成情况
----
第四节 统计
--
第二章 财务审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及核算体制
----
第二节 资金管理
----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
----
第四节 清欠
----
第五节 农场经营成果
----
第六节 审计
--
第三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认定与划界
----
第二节 土地调查与详查
----
第三节 控制非农业用地
----
第四节 保护耕地
----
第五节 土地监察
--
第四章 工商物价管理及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工商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五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
----
第四节 工资管理
----
第五节 劳保福利
----
第六节 劳动安全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笫一节 环境管理
----
第二节 污染防治
----
第三节 环保宣传教育
第五编 政治
--
第一章 组织人事
----
第一节 机构及领导人更迭
----
第二节 农场党委
----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组织建设
----
第五节 干部管理
----
第六节 干部队伍
--
第二章 宣传统战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理论教育
----
第四节 新闻报道
----
第五节 报刊订阅自办小报
----
第六节 统战
--
第三章 精神文明创建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企业文化
----
第三节 企业精神
----
第四节 思想道德与景观建设
----
第五节 文明单位创建
----
第六节 小康队建设
----
第七节 社会新风
--
第四章 纪检监察
----
笫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三节 案件查处
--
第五章 信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信访制度
----
第三节 来信来访
--
第六章 老干部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离退休干部
----
第三节 两个待遇
----
第四节 老干部活动
--
第七章 工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工代会
----
第四节 企业民主管理
----
第五节 职工教育
----
第六节 工会活动
----
第七节 扶贫帮困
--
第八章 妇女工作
----
第一节 妇女权益保护
----
第二节 妇女活动
--
第九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基层团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团的活动
----
第四节 少先队工作
--
第十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节 兵役
--
第十一章 政法
----
第一节 政法委
----
第二节 公安
----
第三节 检察
----
第四节 法庭
----
第五节 司法
第六编 科教文卫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组织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中小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职业教育
----
第七节 教学研究
----
第八节 教师培训
----
第九节 校舍
----
第十节 教育经费
--
第三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医疔卫生队伍
----
第三节 医疗费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医疗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卫生防疫
----
第七节 计划生育
----
第八节 药品管理
--
第四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四节 广播电视
----
第五节 文化中心电影图书馆
----
第六节 文物遗址
----
第七节 档案
----
第八节 史志
第七编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总人口及分布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控制
--
第二章 习俗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服饰
----
第三节 节日
----
第四节 婚事
----
第五节 丧事
----
第六节 寿庆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节 救济
----
第四节 婚丧管理
--
第四章 金融保险
----
第一节 农业银行
----
第二节 人身和财产保险
----
第三节 社会保险
--
第五章 税务邮电
----
第一节 税务
----
第二节 邮电
第八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李连奎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知名人士
------
段世杰
------
魏克佳
------
孙世明
------
张祥元
------
刘云龙
------
陈荣山
------
王承艳
------
李天澄
------
宋嘉鹏
------
王伟华
----
第二节 农场领导
------
刘学成
------
姜增田
------
崔景芳
------
刘发
------
郑二奎
------
韩景荣
------
彭厚生
------
王义忠
------
曹志远
------
薛友合
------
郭湘泽
------
黄国志
------
刘友德
------
王伟达
------
吕琪德
------
吴凤久
------
倪巨保
------
周庆富
------
刘占印
------
史忠华
------
全桂芹
------
王同兆
------
杨本华
------
刘孟样
------
张晶华
------
郑岗利
------
张福玉
------
史永生
------
吴转丰
------
于德水
------
詹士俊
----
第三节 先模人物
------
朱洛军
------
肖荣
------
郑二奎
------
余英
------
王静志
------
朱文富
------
孙绍玉
------
邓玉龙
------
王明生
------
李敏
------
姜玉成
------
桑树怀
------
崔太昌
------
童志信
------
吴长明
------
赵春惠
------
贾崇善
------
宋绍戬
------
殷化钦
------
丁连泉
------
丁宝富
------
唐文和
------
张立秋
----
第四节 人物荟萃
------
武一匡
------
崔银科
------
金大宇
------
徐保满
------
陈勤建
------
李贻玲
------
郝晓峰
----
第五节 长寿老人
------
李廷发
--
第三章 人物表录
--
第四章 人物名录
----
第一节 高中级技术职称名录
----
第二节 高中级政工师名录
附录
--
一、专文
----
和魏克佳一起工作的日子
----
孙世明轶事
----
深情的回访——记魏克佳、孙世明、张祥元回访农场
----
情系黑土地
----
我们的知青老师
----
浓浓黑土情
----
三遇王震将军
----
红色架线兵
----
暴雨抢场
--
二、回忆录
----
难忘的长沙堡战斗
----
难忘的会见——忆丁玲同志
----
难忘的登山
----
在援越抗美的日子里
--
三、艺文
----
猎熊记
----
场部的清晨
----
向前!向前!向前!
----
难忘黑土情
----
重返北大荒——深情的呼唤
----
体育趣事
----
冬日的回忆
----
难忘的少年求学路
----
擒虎记
----
双鸭山农场
----
割地
----
山乡如画
----
志在边疆
----
咱连的黑板报
----
缅怀伟人毛泽东——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
雾天登山有感
----
师愿
----
贺小平百岁
----
喜迎国庆
----
七律·小平绘盛世——纪念邓小平百岁华诞
----
喋恋花·大荒魂
----
鹧鸪天·心愿
----
念奴娇·垦荒之忆
----
丽水山庄四季图
----
与时俱进求发展
----
故乡行
----
一个知青后代的感想
----
返乡随笔杂感
--
四、地名考录
--
五、农场荣誉
--
六、农场之最
--
七、历史照片补遗
限外辑要
《双鸭山农场志》(1988—2000)撰稿人员名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