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7
出版时间:
1992年09月
目录
封面
丁蜀镇志
《丁蜀镇志》编纂委员会
《丁蜀镇志》编纂委员会顾问
《丁蜀镇志》办公室
《丁蜀镇志》业余撰稿人员
特约审稿人员
特约校阅人员
序
图片
--
丁蜀镇行政区图
--
太湖良港——鸟溪港
--
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
----
镇貌一角
--
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
----
宜兴陶瓷博物馆
----
博物馆精陶陈列室
----
仿古 彩陶
----
外宾赏陶
----
青瓷
----
紫砂
----
均陶
--
在外乡贤作品选
----
阿甲
----
天平秋色
----
倪雄德
----
成功亮
--
《丁蜀镇志》部分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丁蜀镇志》办公室编纂成员合影
--
《丁蜀镇志》部分顾问成员合影
--
《丁蜀镇志》部分业余撰稿成员合影
--
1986年1月5日,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至丁蜀镇视察时,与地方党政领导及宜兴陶瓷陈列馆工作人员一起合影
--
1986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至丁蜀镇视察。
--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至丁蜀镇视察。
--
1988年5月7日至9日,宜兴举办首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图为开幕式盛况。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左1)、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2)在陶瓷公司副经理田志芳(3)陪同下观看均陶堆
--
198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视察宜兴紫砂工艺厂
--
1990年3月6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十周年厂庆题词“天下一绝”
--
1990年4月9日至11日,第二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大丁蜀镇隆重举行
--
第二届宜兴陶瓷艺术节期间,台湾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专程宜兴紫砂工艺厂进行茶艺表演
--
1990年10月16日,全国政协赴江苏视察团一行45人,参观宜兴紫砂工艺厂。图为著名的宜兴籍名书家吴
--
1990年12月21日,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开幕
--
1991年4月16日,蹒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至丁蜀镇视察陶瓷工业
--
199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参观宜兴紫砂工艺厂
--
1991年10月21日,宜兴陶瓷精品展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隆重开幕
--
国家副主席王震(右1),中顾委陈丕(页)(左2)页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宜兴陶瓷。
--
1991年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遭受百年罕见的大洪灾,直接影响到丁蜀镇。
--
图为丁蜀港区装卸工驻宜兴陶瓷公司一车装御班连续一个多月排在洪水中装运陶器。
--
图为东坡路被淹的情景。
--
由于抗洪措施得力有效,人民生活安定。图为当时被淹人家的情景。
--
1991年10月7日,在外乡贤著名词作家倪维德应市府邀请为第三届宜兴陶瓷艺术节谱写节歌词,再度返乡,
--
1991年12月26日,江苏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节,丁山小学参赛的《瓜娃乐》舞蹈,独创作,演出两项1等奖
--
柔情
--
鲨鱼出海
--
金牌奖章
--
国家级二级企业
----
1926年,紫砂茶具、杯碟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特等奖
----
宜兴紫砂工艺厂
----
1984年,竹间茶具、百寿瓶获德国来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
下图:成型、雕刻
----
宜兴均陶工艺厂
----
1989年,均釉园林陶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
均陶货棧一角
----
堆花工艺
----
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
----
瓷辊筒
----
装配二车间
----
琉璃瓦成品
----
宜兴建筑陶瓷厂
----
琉璃瓦古建筑
----
宜兴精陶厂
----
1989年,银鱼牌餐具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
精陶咖啡茶具
--
青瓷
----
宜兴青瓷厂
----
纹片象耳活环瓶
----
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局证书
----
高级青瓷工艺品
--
彩陶
----
彩陶罐
----
如意瓶
----
1990年,云萃牌彩陶花瓶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
----
彩釉一燈
--
日用陶
----
缸
----
砂锅
----
彩陶罐
----
茶具
----
罈
----
货机绝技——堆货
--
美术陶瓷
----
陶瓷壁画·文成公证进藏
----
镀金工艺瓶
----
圣诞老人
----
天鹅
--
工业陶
----
陶瓷机械密封件
----
蜂窝陶瓷
----
再烧电溶AZS耐火制品
----
耐酸耐温砖
--
卫生陶
----
烧成车间
----
卫生潔具
--
生产设备
----
微机室
----
物理测试室
----
石膏生产自动化控制室
----
精陶自动化生产线
----
烧成自动化控制
----
陶瓷机械制造
----
练泥生产流水线
----
隧道窑
----
大缸机生产
----
琉璃瓦自动生产线
--
采矿
----
原料开采
----
井下铺轨
----
井下支撑
--
顾景舟作品选
----
顾景舟
----
僧帽壶
----
菱花壶
----
提璧茶具
--
蒋蓉作品选
----
蒋蓉
----
蛤蟆树椿盂
----
白藕酒具
----
荷业壶 荸萧壶
--
徐汉棠作品选
----
徐汉棠
----
如意菱花壶
----
掇只壶
----
四方开片壶
--
徐秀棠作品选
----
徐秀棠
----
賣富贵土
----
天(雨)壶
----
萧翼赚东亭
----
螃蟹
----
乌鱼、蛤蜊
--
李昌鸿 沈蘧华夫妻合璧作品选
----
李昌鸿
----
沈蘧华
----
竹间茶具
----
四方吉祥壶
----
罐斗壶
--
汪寅仙作品选
----
大担樑南瓜壶
----
汪寅仙
----
松鼠葡萄杯
----
石瓢壶
--
吴震设计作品选
----
吴震
----
声柱壶
----
艶竹壶
----
乐意壶
----
碧玉如意壶
--
吕堯臣作品选
----
吕堯臣
----
玉带壶
----
尚翁壶
----
梨皮容天壶
--
鲍志强作品选
----
鲍志强
----
荆溪醉陶铭壶人
----
欣竹壶
----
雕刻掛盘
--
顾绍培作品选
----
顾绍培
----
高风亮节壶
----
双百福寿瓶
----
百寿瓶
--
民国时期西蜀窑场一暼
----
暗宕
----
明宕
----
黄泥船
----
独轮车
----
泥场(人工练泥场所)
----
个体作坊
----
上釉、出晾(自然光干燥)
----
手工制缸
----
雕刻
----
烧窑
----
运坯装窑
--
部分龙窑剪影
----
这两座龙窑影片
----
水墩窑
----
自新窑
----
同兴窑,座落在大水潭东岸。
----
乌龙窑,座落在大新厂内东北角,上面隐约可见的是陈家窑。
----
正新窑,黄家窑,座落在正新厂背后的丁山河边。
----
松树窑,座落在红旗厂办公大楼身下。
----
图为尚未修复之前的前进窑,座落在均陶厂内,现作为文物保存。
----
新南窑,座落在红光桥西堍。
----
50年代末,龙窑一度改用煤粉烧成法
----
开窑
--
建材
----
宜兴水泥厂
----
旋窑车间
----
国家建材局优质产品证书
--
纺织
----
宜兴市丁山纺织厂
----
自动化织布车间
----
成品车间
--
电子 化工
----
宜兴电子器件厂
----
机片车间检验室
----
电子原件
----
宜兴市溶剂二厂
----
宜兴东方石油支撑剂有限公司
----
宜兴康达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
康达牌PVC红泥塑膠制品
----
宜兴市电子耐火器材厂
----
大型KST钢包整体喷枪电子生产线
--
机械制造
----
宜兴市自动化仪表厂
----
电脑皮带秤主机
----
电脑皮带秤动能检验室
----
宜兴市冶金矿山机械厂
----
金工车间
----
宜兴市工程塑料设备厂
----
大型( 厂)机
----
塑料离心泵成品
--
冶炼
----
宜兴市铸钢厂
----
铸钢车间
--
造船
----
宜兴市蜀山造船厂
----
图为该厂制造的80吨位的机质驳船
--
陶瓷
----
宜兴紫砂工艺二厂
------
雕塑
------
成型车间
------
宜兴爱宜艺术陶瓷有限公司
------
陶瓷工艺品
----
宜兴市紫砂工艺四厂
------
雕塑
----
宜兴市工艺美术陶瓷二厂
------
生产车间
------
美术陶瓷
--
水电、液化气、邮政
----
华东电网常丁变电所
----
丁蜀港区液化汽站
----
丁山邮电局纵横制自动电话交话机械房
--
财贸
----
中国工商银行丁山办事处
----
中国工商银行白宕储蓄所
----
中国银行丁山办事处
----
中国建设银行丁山办事处
----
中国农业银行丁山办事处
--
城镇建设
----
丁山饭店
----
上海宾馆夜景
----
外宾喜欢宜兴陶瓷
----
龙溪陶瓷商场
----
个体户服装市场
----
西山前农贸市场
----
供销商场大楼
----
公园东路
----
解放西路
----
街心广场
----
白宕路
----
宁杭公路大街
----
白宕大桥
----
公园路夜景
--
农副业
----
建新村茶场
----
青梅园
----
八房村试验田
----
震东鱼场
----
潘南菜场
----
虞墅村养鱼专业户
----
小圩村养鸡专业户
--
文化新闻
----
《陶都报》社编辑部
----
龙溪公园
----
丁山广播电视中心
----
儿童乐园
--
学校
----
丁山小学
----
东坡小学
----
汤渡小学
----
中共丁蜀镇委党校
----
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
----
丁蜀中学教育大楼
----
宜兴市丁蜀音乐学校
----
音校实习室
--
医疗卫生
----
丁山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图为丁山人民医院透视室引进的500MA岛律——1250X线机
----
脑电图
----
环卫
----
丁蜀医院透视室
--
科研
----
江苏省陶瓷研究所
----
物化研究室导热试验和差热试验
--
现在古迹
----
江家桥
----
汤渡书溪桥
----
古宜兴十景之一——湯渡书溪河
----
(明)代延用至今的前墅东窑
----
东坡书院碑房
----
东坡书院
----
蜀山南街
----
周家村青瓷古窑址
--
考察访问
----
1975年5月,宜兴建筑陶瓷厂党支部书记顾孟大随同轻工部考察团赴罗马尼亚进行陶瓷技术考察
----
1982年,宜兴陶瓷公司经理胡兆根、紫砂工艺厂工艺师高海庚等一行赴日本考察陶瓷生产工艺技术。
----
1989年12月,宜兴陶瓷公司副经理韩洪庚随同省陶瓷公司一行赴新加坡考察。
----
1984年4月至11月,李昌鸿随“中国贸易促进会组团”在美国路易安那州新奥良本市国际博览会中国馆时,
----
1985年2月,沈蘧华随同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国际广告总公司组团的“中国艺术品展览”团参加日
----
1985年6月、顾景舟、吕堯臣等一行赴香港参加锦锋公司举办的宜兴紫砂产品展销会时,专为兴会观(眾)作
----
1986年6月,李昌鸿、何道洪在香港锦锋公司举办的“宜兴紫砂陶特艺展”时为观众表演制壶技艺。
----
图为储立之在香港双鱼公司举办的茶具文物会上作茶文化发言
----
1988年9月,均陶工艺厂厂长胡国荣赴美国洛杉机进行市场考察。
----
图为胡国荣在联合国大厦前留影。
----
1989年8月,中国宜兴市陶器交流团参观日本常滑市陶瓷节展览会。
----
1989年8月25日,徐秀棠,顾绍培等,在日本爱知系常滑市兴陶艺术家热情交流陶瓷艺术时的情景。
----
1990年6月,宜兴陶瓷公司副经理田志芳赴意大利考察陶瓷厂
----
图为田志芳在生产车间参观
----
1991年5月,丁蜀镇人民政府镇长高正昌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洽谈中外合资项目时,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外商留
----
1991年10月13日至11月8日,宜兴陶瓷公司经理王敖盤随同无锡市经贸考察团赴美考察。
--
援外
----
1971年、1974年,丁山人民医院曾告捷派出2名援医师赴坦桑尼利亚服务
----
1985年10月,中国赴阿曼第一批陶瓷专家组人员和阿方人员在巴哈拉陶器厂合影
----
1984年国庆节前夕,中国驻阿曼苏丹国大使袁鲁林专程到巴哈拉陶器厂慰问陶瓷专家全体人员时合影
----
图为陶瓷专家组组长鲍听生在阿曼巴哈拉陶器厂亲自制作堆花大型六口保温栽花罈进行技术指导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 理
--
第一章地理位置及建置沿革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建置沿革
----
第三节行政区划
--
第二章人 口
----
第一节人口流徙
----
第二节人口现状
----
第三节人口控制
----
第四节侨眷
--
第三章自然概貌
----
第一节地形地貌
----
第二节地质构造
----
第三节气象水文
----
第四节自然灾害
--
第四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矿藏
----
第三节植物
----
第四节动物
--
第五章水系治理
----
第一节水系
----
第二节治理
第二篇政治
--
第一章中国国民党宜兴县丁蜀区党部
----
第一节区党部及所属机构
----
第二节区党部执委更迭
--
第二章中华民国宜兴县丁蜀区镇公所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保甲设置
--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宜兴县丁蜀镇委员会
----
第一节早期活动
----
第二节镇党委的建立和机构沿革
----
第三节党委工作部门负责人
----
第四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组织建设
----
第六节思想建设
----
第七节纪律检查
----
第八节统一战线
--
第四章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人大代表活动
--
第五章丁蜀镇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政府工作部门及负责人
----
第三节居(村)民委员会
--
第六章民政
----
第一节社会福利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拥军优属
----
第四节优抚安置
----
第五节婚姻登记
----
第六节烈士墓管理
--
第七章公安司法
----
第一节公安
----
第二节司法
--
第八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职工团体
----
第二节青少年团体
----
第三节妇女团体
----
第四节科技团体
----
第五节工商团体
----
第六节侨台团体
----
第七节协会
--
第九章军事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兵役
----
第三节民兵
----
第四节重大军事
第三篇陶瓷工业
--
第一章体制沿革
----
第一节个体作坊
----
第二节陶瓷业产销联合营业处
----
第三节陶瓷业生产合作社
----
第四节公私合营企业
----
第五节宜兴陶瓷公司
------
宜兴陶瓷公司下属企业概况
--
第二章生产工种
----
第一节旧工种
----
第二节新工种
--
第三章陶瓷原料
----
第一节采掘
----
第二节练泥
----
第三节制釉
--
第四章陶瓷产品
----
第一节艺术陶瓷
------
附:名人名作
--------
顾景舟
--------
蒋蓉
--------
徐汉棠
--------
徐秀棠
--------
李昌鸿
--------
沈蘧华
--------
李碧芳
--------
汪寅仙
--------
吕尧臣
--------
吴震
--------
鲍志强
--------
谭泉海
--------
储立之
--------
顾绍培
--------
何道洪
----
第二节建筑卫生陶瓷
----
第三节日用陶瓷
----
第四节工业陶瓷
----
第五节耐火器材电子电器陶瓷
--
第五章成型
----
第一节日用陶成型
----
第二节紫砂成型
----
第三节青瓷成型
----
第四节精陶成型
--
第六章窑炉
----
第一节龙窑
----
第二节倒焰窑
----
第三节隧道窑
--
第七章产品销售
----
第一节内销
----
第二节外销
--
第八章获奖产品
----
第一节国际、国家奖
----
第二节省优、部优
----
第三节全国、全省其他各项优胜奖
第四篇经济
--
第一章县镇工业
----
第一节县办工业
----
第二节镇村工业
--
第二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陆路运输
----
第二节水上运输
----
第三节搬运
----
第四节码头建设
----
第五节交通运输企业基本情况
--
第三章能源
----
第一节煤炭
----
第二节电力
--
第四章邮 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讯
--
第五章粮油
----
第一节粮油征购
----
第二节粮油销售
----
第三节粮油储运
--
第六章房产管理
----
第一节公房租赁
----
第二节直管公房建造
----
第三节私房改造及政策落实
----
第四节房屋普查
--
第七章市镇建设
----
第一节道路、桥梁
----
第二节房屋建设
----
第三节环境保护
--
第八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个体经济管理
----
第六节商标与广告管理
----
第七节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
第九章财税、金融
----
第一节财政
----
第二节税务
----
第三节金融
--
第十章商业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商业体制
----
第四节商品购销
----
第五节饮食服务
--
第十一章农业
----
第一节农业区划
----
第二节粮油作物
----
第三节农艺农技
----
第四节渔业
----
第五节蚕桑畜禽
----
第六节场圃
----
第七节林业
----
第八节农田基本建设
第五篇文化
--
第一章教 育
----
第一节书院私熟
----
第二节学前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五节中等职业教育
----
第六节成人教育
----
第七节教师队伍
----
第八节教育经费与设施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科研机构
----
第二节科研队伍
----
第三节获奖科技成果
------
附:部分科研著作及论文目录
--
第三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设施
----
第二节群众文艺
----
第三节文学艺术
------
部分文学艺术作品目录
----
第四节文物古迹
--
第四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体育设施
--
第五章新闻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六章医疗卫生
----
第一节药房药铺
----
第二节诊所医院
----
第三节传统医术
----
第四节防疫保健
----
第五节卫生管理
第六篇人物
--
第一章烈 士
----
第一节传记
------
陈伯麒
------
吴素月
------
周浈
----
第二节英名录
--
第二章知名人士
----
第一节传略
------
周 仁
------
周济
------
邓云轩
------
范大生
------
潘稚亮
------
张兰舟
------
葛沐春
------
吴云根
------
张伯仁
------
任淦庭
------
朱炳生
------
王寅春
------
鲍亚晖
------
裴石民
------
高海庚
------
潘序伦
------
朱可心
------
顾浩元
------
钱亚新
------
葛行之
------
鲍文蔚
----
第二节历代宜陶名家
------
金沙寺僧
------
供春
------
元畅
------
时朋
------
赵梁
------
董翰
------
李养心
------
时大彬
------
徐士衡
------
李仲芳
------
陈仲美
------
欧正春
------
项真
------
项圣思
------
陈鸣远
------
陈鸿寿
------
杨彭年
------
杨凤年
------
邵大亨
------
蒋德休
------
黄玉麟
------
程寿珍
------
陈光明
------
严光芝
------
魏忠明
------
鲍明亮
------
戈根大
------
彭再生
------
俞国良
------
诸葛伯勋
------
陈少亭
----
第三节在外乡贤录
------
葛 琴
------
阿 甲
------
吴浩青
------
鲍贯洛
------
须乐山
------
潘午生
------
鲍永勋
------
沈再春
------
华永桢
------
朱绍庐
------
鲍永民
------
宗听聪
------
施雄茂
------
潘曾鸿
------
潘伯荣
------
倪维德
------
周云之
------
鲍家桢
------
范保文
------
宗汉恂
------
宗汉兴
------
高道行
------
赵祥大
------
杨盘洪
------
钱方
------
成公亮
------
鲍寿柏
------
张仁宇
----
第四节人物表
------
一、功臣人员及师以上先进工作者
------
二、劳模、先进人物
------
三、旅居港、台的丁蜀镇籍人士
------
四、在镇高级知识分子
第七篇社会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陶工生活
----
第二节店员生活
----
第三节船民生活
----
第四节搬运装卸工生活
----
第五节居民生活
--
第二章氏族家庭
----
第一节姓氏
----
第二节宗族
----
第三节家庭
--
第三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岁时习俗
----
第二节礼仪习俗
----
第三节生活习俗
----
第四节生产习俗
----
第五节杂俗
--
第四章社会风气
----
第一节劣风陋习
----
第二节好传统
--
第五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六章方言、谚语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七章民间歌谣和传说
----
第一节民间歌谣
----
第二节民间传说
附录
--
一、地方重要文献辑存
----
丁蜀镇镇规民约
----
丁蜀镇村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
宜兴镇丁蜀镇关于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试行条例
----
丁蜀镇市河航道管理细则
----
丁蜀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
二、地方文献要目
--
三、在外乡贤著作及文学艺术作品目录
--
四、先进集体
--
五、出访、考察人员表
--
六、出国援外人员表
--
七、省、市驻丁单位
--
八、地方参考资料选辑
编后
勘误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