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问题,努力做到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二、编志原则: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详今明古,突出绍兴市的地方特色,体现不同时代的特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目录
封面
绍兴市农村金融志
《绍兴市农村金融志》编审委员会成员名单
《绍兴市农村金融志》编写委员会成员名单
题词
图片
--
中国农业银行绍兴市分行办公楼夜景
--
农行绍兴市分行办公楼
--
农行绍兴越城支行办公楼
--
农行绍兴县支行办公楼
--
农行新昌县支行办公楼
--
农行上虞市支行办公楼
--
农行褚暨市支行办公楼
--
农行嵊县支行全景
--
我市成立最早的营业所嵊县崇仁营业所新办公楼
--
嵊县支行崇仁所旧址(1951年5月)
--
我市最早成立的上虞通明乡信用社(1954年4月)
--
通明信用社新办公楼
--
1945年2月浙东银行印钞厂在上虞隙溪乡(原大潭乡)的小陈岙旧址
--
浙东银行印钞厂旧址在上虞东溪乡高赫村王炎木家中
--
浙东银行印钞厂印制的抗币式角辅币
--
浙东银行印钞厂车间旧址
--
浙东银行印抗币的花纹钢版
--
浙东银行印拾元票面抗币的石印版
--
农行总行马永伟行长(左4)在省分行朱孝義副行长(左3)陪同下,在诸暨检查工作(1985年2月)与诸暨
--
1985年2月总行马永伟行长在诸暨农行检查工作时召开干部座谈会。
--
建国后(1950年3月24日)我市金融干部参加最早的一次农贷研究会议时的合影
--
总行马永伟行长(左1)在浙江分行池茂副行长(左2)陪同下于1993年4月16日来绍兴市分行视察工作.
--
农行总行老领导王(阑)同志(右4)在省分行老领导朱吉礼(右3)同志陪同下.视察新昌羊毛衫兔毛市场时留
--
总行老领导王(阑)(左3)在省分行老领导朱吉礼(左4)和绍兴市分行行长何国财(左2)陪同下视察绍兴时
--
1990年2月农行总行林中杰副行长(右5)冒着风雪来我市褚暨牌头信用社视察工作时(舆)省分行副行长朱
--
1991年我市农金学会(牵)头在上虞召开农行经营管理研讨会时,出席会议的全体同志合影。
--
1991年8月斯裹(开)卡银行代表团来绍兴市分行(舆)市分行领导交流经验时的情景。
--
市分行行长何国财同志陪同斯裹(开)卡银行代表团人员视察营业部的情景。
--
市分行赵志芳副行长(舆)斯裹(开)卡银行代表团托马斯先生告别时的情景.
--
总行行长马永伟于1993年4月16日来绍视察工作时与全市农行中层干部的合影。
--
1989年12月6日,在绍兴市农金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上,何国财会长在主持会议。
--
市分行行长何国财(左6),副行长赵志芳(左5)(舆)出席行务会的中层干部合影,
--
农行总行老领导贺晓初同志(右3)于1988年11月来绍视察工作时在沈(圜)的合影。
--
总行老领导肖贵中同志(右2)在省分行老领导朱吉礼(左1)和市分行行长何国财(右1)陪同下听取绍兴平绒
--
省分行老行长秦(尧)同志于1990年3月视察诸暨铸钢厂时的情景.
--
1989年12月6日绍兴市农金学会首届会议后,会长何国财(前排左5)和全体理事的合影
--
在1992年10月22日,由市农金学会召开的研讨会主席(塞)上就座的省人行老行长储伟修(左4)、稣明
--
1993年10月22日,市农金学会第二届代表会时全体人员合影。
--
市分行行长、高级经济师何国财。
--
市分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施建祥。
--
市分行副行级调研员、高级经济师张时德。
--
市分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赵志芳。
--
市分行工鲁工作委员会主任(副行极)经济师(鹿)大方.
--
绍兴县支行行长孟阿三(左2)、副行长王(开)培(右2)、刘传(壑)(右1)邵红(左1)在出席行长辨公
--
嵊县支行行长梁六璋(中)、副行长成生海(左1)、副行长赵良(右1)。
--
诸暨市支行行长何祖乐(中)、副行长吴美柱(右1)、(熏)委副书记周云相(左1).
--
上虞市支行行长薛宝华(左3)行长级研讨元许茂孝(左2)副行长王新度(右2)、韩礼钓)(左1)、俞伟成
--
新昌县支行行长吕金汪(右1)和副行长陈德均(左1)在商量工作。
--
越城支行行长沈炳生(右1)副行长胡建祥(左1)。
--
市农金志撰稿人员和聊络员正在汇报交流初稿撰写情况、左2是主编王健同志。
--
绍兴市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图
序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
一、清代以前(1911年前)
--
二、民国时期(1912-1949年)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第一编 建国前的农村金融
--
第一章 典当业
----
第一节 典当业的兴起与消亡
----
第二节 经营章则
----
第三节 当铺、质户
--
第二章 县农民借贷所(县农民银行)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章则
----
第三节 经营业务
--
第三章 合作金库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章则
----
第三节 经营业务
--
第四章 合作社
----
第一节 信用合作社
----
第二节 乡(镇)保合作社
----
第三节 合作社的清理整顿
----
第四节 章则
--
第五章 国家农贷机构
----
第一节 中国银行
----
第二节 中国农民银行
--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金库兑换券与抗币
----
第三节 历史性的作用
----
第四节 印钞厂、抗币与金库兑换券收回
第二编 农村金融体系
--
第一章 地(市)县金融机构
----
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建立、撤并及隶属关系的变革
----
第二节 “文革”期间银行机构称谓更迭
----
第三节 恢复农业银行
--
第二章 人民银行内设置的农村金融机构
----
第一节 任务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课(股)长名录
--
第三章 农村金融基层机构
----
第一节 营业所、服务组、农村金融委员会(1951-1956)
----
第二节 信用部、营业所(1957-1966)
----
第三节 营业所名称变化(1967-1976)
----
第四节 营业所划归农业银行领导
----
第五节 营业所领导人名录
--
第四章 地(市)县农业银行
----
第一节 绍兴地、(市)农业银行(本级)
----
第二节 绍兴县农业银行
----
第三节 上虞市农业银行
----
第四节 嵊县农业银行
----
第五节 新昌县农业银行
----
第六节 诸暨市农业银行
----
第七节 越城办事处(县农行级)
--
第五章 信用合作社
----
第一节 信用社隶属于国家银行
----
第二节 营业所所辖信用社的变化
第三编 信用合作
--
第一章 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发展信用互助组
----
第二节 试办供销社信用部
----
第三节 建立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 发展信用服务站
----
第五节 进行“四社合一”试点
----
第六节 建立公社管理区信用分部
----
第七节 恢复信用合作社
----
第八节 实行贫下中农管理信用社
--
第二章 整顿信用合作社
----
第一节 第一次整社(1955年)
----
第二节 第二次整社(1957年)
----
第三节 第三次整社(1964-1965年)
----
第四节 第四次整社(1978-1979年)
--
第三章 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恢复信用社“三性”
----
第二节 建立县信用合作联社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经营责任制
--
第四章 性质与任务
----
第一节 性质
----
第二节 任务
----
第三节 业务经营
第四编 资金组织
--
第一章 银行存款
----
第一节 政策原则
----
第二节 供销合作存款
----
第三节 存款种类及其做法
--
第二章 银行储蓄
----
第一节 政策原则
----
第二节 种类
----
第三节 网点
----
第四节 吸储措施
----
第五节 储蓄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三章 信用社存款与储蓄
----
第一节 信用社集体存款
----
第二节 信用社储蓄存款
第五编 资金运用
--
第一章 农业贷款
----
第一节 个人农业贷款
----
第二节 集体农业贷款
----
第三节 救灾贷款
----
第四节 小型农田水利贷款
----
第五节 小水电贷款
----
第六节 多种经营农贷
----
第七节 渔业贷款
--
第二章 乡镇企业贷款
----
第一节 初期演变情况
----
第二节 再度兴起后的情况
----
第三节 乡镇企业贷款管理
--
第三章 工商企业信贷
----
第一节 工业贷款
----
第二节 商业贷款
--
第四章 国营农业贷款
第六编 信托拨款监督及其它业务
--
第一章 信托
----
第一节 试点
----
第二节 全面开展
----
第三节 信托贷款的检查和清理
----
第四节 融资
--
第二章 拨款监督
----
第一节 机构与任务
----
第二节 工作始末
--
第三章 其他业务
----
第一节 保险
----
第二节 侨汇
----
第三节 债券
第七编 专题
--
第一章 诸暨水利建设贷款
----
第一节 治水经历
----
第二节 治水成就
----
第三节 治水资金
--
第二章 嵊县电力建设贷款
----
第一节 水力发电
----
第二节 火力发电
----
第三节 供用电
----
第四节 贷款
----
第五节 参与资金管理
--
第三章 新昌小水电建设贷款
----
第一节 小水电建设
----
第二节 农村电气化
----
第三节 银行贷款
----
第四节 蜚声国内外
--
第四章 绍兴县的乡镇企业贷款
----
第一节 起步
----
第二节 发展
----
第三节 提高
----
第四节 贷款
--
第五章 新昌药用胶囊贷款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生产发展历程
----
第三节 贷款
--
第六章 上虞的“星火”贷款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资金
第八编 会计出纳
--
第一章 会计
----
第一节 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沿革
----
第二节 银行“三清”
----
第三节 营业所帐务与农贷帐务
----
第四节 农业银行三次建立时的帐务处理
----
第五节 农村社队会计辅导
----
第六节 信用社会计
--
第二章 出纳
----
第一节 人民币本位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金库与现金收支中心的形成
----
第三节 出纳制度与安全保卫
----
第四节 收回三种钞券与发行新币
--
第三章 结算
----
第一节 汇兑结算
----
第二节 一般结算
----
第三节 农副产品购销结算
--
第四章 联行往来
----
第一节 全国联行往来
----
第二节 省辖与县辖(行社)往来
----
第三节 资金清算
----
第四节 同城票据交换
第九编 计划统计
--
第一章 农村货币流通与管理
----
第一节 货币流通总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货币投放与回笼
----
第三节 农村现金管理
----
第四节 工资基金管理
--
第二章 农村信贷计划管理
----
第一节 银行信贷计划管理
----
第二节 信用社存贷款计划管理
----
第三节 信贷计划平衡
----
第四节 资金拆借与调节
--
第三章 利率管理
----
第一节 利率的演变
----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利率
----
第三节 信用社存贷款利率
----
第四节 金融机构往来利率
第十编 财务管理
--
第一章 银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沿革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财务计划管理和财务分析
----
第三节 几项资金的交存与计提
----
第四节 成本管理
----
第五节 专用基金管理
----
第六节 税利解交
--
第二章 经济核算与经营责任制
----
第一节 经济核算
----
第二节 利润留成与经营责任制
----
第三节 营业所独立核算
--
第三章 财务包干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一节 1988、1989年的财务包干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二节 1990年的经营责任制
--
第四章 信用社财务管理制度
----
第一节 财务管理制度之沿革
----
第二节 纳税及内部基金管理
----
第三节 存款准备金与特种存款
----
第四节 经济核算与经营责任制
----
第五节 信用社盈亏及国家补贴和股金分红
第十一编 党群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
----
第一节 中共绍兴地(市)农业银行党组织
----
第二节 中共嵊县农业银行党组织
----
第三节 中共新昌县农业锒行党组织
----
第四节 中共绍兴县农业银行党组织
----
第五节 中共诸暨市农业银行(县级)党组织
----
第六节 中共上虞市农业银行(县级)党组织
----
第七节 中共绍兴市信用社党组织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一节 绍兴地(市)行工会机构
----
第二节 绍兴地(市)行及所辖行的基层工会机构
----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第五节 职工业务技术比赛
----
第六节 其他各项活动
--
第三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四章 绍兴市农村金融学会
----
第一节 农村金融学会组织
----
第二节 农村金融研究
----
第三节 信息报道
第十二编 自身建设
--
第一章 稽核审计
----
第一节 起步与机构建立
----
第二节 内容、程序
----
第三节 规章制度
--
第二章 安全保卫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检查与建立责任制
----
第三节 设备建设
----
第四节 守则、规定、办法
--
第三章 纪检、监察、政工
----
第一节 机构与任务
----
第二节 工作情况
----
第三节 政工
--
第四章 教育、职称
----
第一节 机构、职能、基地
----
第二节 初中文化补课与短期培训
----
第三节 大、中专教育
----
第四节 职称
--
第五章 电脑与企业升级
----
第一节 电脑的应用
----
第二节 规章制度
----
第三节 企业升级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