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志(上册)

德阳市志(上册)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当地的自然、人口、经济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德阳市志
德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为《德阳市志》题词
-- 德阳市地图
-- 德阳市交通图
-- 德阳市地形地貌图
--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井泉1965年11月4日视察第二重型机器
--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1年4月20日视察东方电机厂
-- 市区南塔遗影
-- 市区东门大桥遗影
-- 市区南三道石牌坊遗影
-- 市区钟鼓楼遗影
-- 市区民居大杂院
-- 市区西街
-- 市区东街
-- 市区鸟瞰图
-- 河东新区
-- 四川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建设广场——洋洋百货
-- 长江西路
-- 城市雕塑——月上东山
-- 广汉市
-- 什邡市
-- 绵竹市
-- 中江县
-- 旌阳区
-- 罗江县
-- 德阳火车站
-- 广汉民航飞行学院
-- 1990年建成的德(阳)一绵(竹)——汉(旺)标美路
-- 成——德——绵高速公路
-- 成达铁路仓山镇站
-- 220千伏五里堆变电站
-- 天然气配气站
-- 电网设施
-- 德阳石油公司油库一角
-- 1992年德阳开通中文、数字兼容无限寻呼系统
-- 市邮电大楼
-- 电信营业大厅
-- 快捷的邮政特快
-- 1980年6月18日,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在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建立乡人民政府。
-- 优质水稻
-- 油菜种植
-- 什邡晒烟
-- 养蚕
-- 八角井镇农民住宅
-- 全国重点小城镇——汉旺
-- 中江继光水库
-- 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为宝钢生产制造的1580轧机
-- 东方电机股份公司生产的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工地安装
-- 东方汽轮机厂与日立公司合作生产的60万千瓦汽轮机
-- 天池煤矿长距离高架空中索道
-- 东方电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管绞机生产线
-- 剑南春集团厂区全貌
-- 剑南春产品系列
-- 什邡卷烟厂国宝系列香烟
-- 什邡卷烟厂办公大楼
-- 蓝剑集团
-- 什化集团磷酸氢钙联产硫酸、水泥工程一角
-- 四川树脂厂厂区一角
-- 新场气出
-- 金路集团人造革生产线
-- 1998年7月,在德阳举办的四川省第四届青少年运动会开幕式。
-- 德阳市体育馆
-- 德阳市体育场
-- 仓山大乐
-- 川剧团演出清代历史剧——草鞋县令
-- 实况转播文艺节目
-- 杂技团赴日本访问演出
-- 环境优美的德阳中学新校园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德阳教育学院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CT室
-- 德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大楼
-- 手术室
-- 编辑制作电视节目
-- 庭院式的《德阳日报》社
-- 高度居西南第一的多功能广播电视塔
--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文物
--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文物
-- 三星堆博物馆
-- 什邡出土的战国船棺
-- 广汉龙居寺中殿明代壁画
-- 中江县塔梁子东汉崖墓彩绘壁画
-- 中江县塔梁子东汉崖墓内《墨书榜题》
-- 诸葛双忠祠
-- 庞统古墓
-- 中国德孝城——一门三孝
-- 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德阳孔庙
-- 三国古驿道
-- 原始森林
-- 蓥华山风景区
-- 蓥华山风景区
-- 云湖山森林公园
-- 大熊猫
-- 珙桐
-- 川金丝猴
-- 小熊猫
-- 金丝猴
-- 罗江李调元纪念馆
-- 德阳万佛寺
-- 什邡李冰陵
-- 德阳石刻艺术墙
-- 德阳军分区大楼
-- 1930年10月25日。发出广汉起义信号的广汉中学钟楼。
-- 民兵炮兵分队训练
-- 民兵阅兵式
-- 驻军参加整治绵远河劳动
-- 德阳史志荟萃
-- 德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方小方(右三)、市政府秘书长曾庆扬(左三)同《德阳市志》编纂人员合影
-- 德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德阳市志》总编陈行祝(中)同《德阳市志》编纂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英文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置沿革
-- 第一章政区历史
---- 第一节市级
---- 第二节县级
---- 第三节基层
-- 第二章境域边界
---- 第一节清代
---- 第二节民国
---- 第三节当代
-- 第三章古镇今昔
---- 第一节市中区古镇
---- 第二节广汉古镇
---- 第三节什邡古镇
---- 第四节绵竹古镇
---- 第五节中江古镇
第二篇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特征
---- 第二节地貌分区
---- 第三节主要山岭
-- 第二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岩浆岩
---- 第三节构造
---- 第四节矿产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温
---- 第三节降雨量
---- 第四节日照太阳辐射
-- 第四章河流地下水
---- 第一节河流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地土壤
---- 第一节土地利用类型
---- 第二节土壤形成及分布
---- 第三节土壤类型
---- 第四节土壤分区
-- 第六章植被野生动物
---- 第一节植被
---- 第二节野生动物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洪涝
---- 第三节大风冰雹
---- 第四节低温霜冻
---- 第五节泥石流崩塌滑坡
---- 第六节地震
第三篇人口
-- 第一章人口数量
---- 第一节变动
---- 第二节分布
-- 第二章人口结构
---- 第一节性别
---- 第二节年龄
---- 第三节民族
---- 第四节文化
---- 第五节职业
---- 第六节劳动力
-- 第三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政策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避孕节育
---- 第四节机构
---- 第五节管理
---- 第六节成果
-- 第四章人口调查
---- 第一节人口普查
---- 第二节调查统计
-- 第五章户政管理
---- 第一节户籍
---- 第二节姓氏
---- 第三节农转非
第四篇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经济发展水平
---- 第一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水平
---- 第二节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及位次
-- 第二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所有制
---- 第二节产业结构
---- 第三节固定资产投资
-- 第三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收入
---- 第二节消费
---- 第三节居住及环境
---- 第四节储蓄与保险
-- 第四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投资管理
---- 第三节计划指标体系
---- 第四节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 第五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监督管理
---- 第二节企业注册登记
---- 第三节个体私营经济
---- 第四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物价管理权限
---- 第二节物价监督检查
---- 第三节价格总水平
-- 第七章技术监督
---- 第一节标准化监督管理
---- 第二节计量监督管理
---- 第三节质量监督管理
-- 第八章统计
---- 第一节统计调查
---- 第二节统计法规与监督
---- 第三节统计咨询服务
-- 第九章审计
---- 第一节审计活动
---- 第二节审计管理
-- 第十章国土管理
---- 第一节地籍地政管理
---- 第二节土地利用管理
---- 第三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四节土地监察
---- 第五节土地开发和复垦
-- 第十一章物资流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物资购销
---- 第三节经营方式
---- 第四节物资市场
---- 第五节回收利用
-- 第十二章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一节选点布局和总体规划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
第五篇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合作化
---- 第三节人民公社
---- 第四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工业
---- 第二节商业
---- 第三节计划投资
---- 第四节财政税收
---- 第五节金融物价
---- 第六节社会保险
---- 第七节住房制度
-- 第三章广汉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农村
---- 第二节工商企业
---- 第三节金融
第六篇工业
-- 第一章机械工业
---- 第一节重型机械
---- 第二节电工设备
---- 第三节石化机械
---- 第四节建筑机械
---- 第五节农业机械
---- 第六节交通机械
---- 第七节通用基础件
-- 第二章冶金工业
---- 第一节金属冶炼
---- 第二节金属压延加工
---- 第三节冶金原辅材料加工
-- 第三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磷矿
---- 第二节化肥
---- 第三节农药
---- 第四节无机化工
---- 第五节精细磷酸盐
---- 第六节其他化工
-- 第四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水泥
---- 第二节砖瓦
---- 第三节砂石
---- 第四节石灰
---- 第五节玻璃纤维
---- 第六节新型建材
-- 第五章能源工业
---- 第一节电力
---- 第二节煤炭
---- 第三节天然气
---- 第四节石油
-- 第六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粮油制品
---- 第二节肉类加工
---- 第三节酒类饮料
---- 第四节酱醋调料
---- 第五节其他食品
-- 第七章棉纺丝织
---- 第一节棉麻毛纺
---- 第二节缫丝织绸
---- 第三节服装鞋帽
---- 第四节炼白印染
-- 第八章医药工业
---- 第一节药品生产
---- 第二节医疗器械
---- 第三节质检管理
-- 第九章烟草工业
---- 第一节晒烟加工
---- 第二节雪茄烟
---- 第三节卷烟
-- 第十章其他工业
---- 第一节纸笔
---- 第二节印刷
---- 第三节饲料
---- 第四节物编
---- 第五节灯具
---- 第六节陶器
第七篇农业
-- 第一章种植业
---- 第一节农作物
---- 第二节农作物栽培
---- 第三节种植业区划
---- 第四节种植结构及复种模式
---- 第五节肥料
---- 第六节良种繁育
---- 第七节病虫草鼠害防治
---- 第八节科技成果与服务体系
---- 第九节农业机械
---- 第十节农田综合治理
-- 第二章养殖业
---- 第一节畜禽饲养
---- 第二节饲料饲草
---- 第三节畜禽疫病防治
---- 第四节畜牧科技
---- 第五节畜牧业发展水平
---- 第六节水产
---- 第七节养蚕
---- 第八节养蜂
-- 第三章林业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山林权属
---- 第三节造林绿化
---- 第四节森林保护
---- 第五节林业科技
-- 第四章水利
---- 第一节灌溉设施
---- 第二节灌溉与管理
---- 第三节水土保持
---- 第四节防洪工程
---- 第五节水资源与水法宣传
第八篇乡镇企业
-- 第一章发展历程
---- 第一节全市概况
---- 第二节县域特色
-- 第二章企业类型
---- 第一节乡镇经营
---- 第二节村办企业
---- 第三节联户个体
---- 第四节全民所有
---- 第五节中外合资
---- 第六节联合经营
---- 第七节集团公司
-- 第三章产业门类
---- 第一节农业企业
---- 第二节工业企业
---- 第三节建筑施工业
---- 第四节交通运输
---- 第五节商业贸易
---- 第六节餐饮服务
-- 第四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体制管理
---- 第三节生产管理
---- 第四节科技管理
---- 第五节劳动管理
---- 第六节质量管理
---- 第七节财务会计
---- 第八节工资福利
第九篇交通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驿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铁路
---- 第四节水路
---- 第五节桥涵
-- 第二章公路运输
---- 第一节运输企业
---- 第二节客运货运
---- 第三节运输设备与车辆维修
-- 第三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公路路政管理
---- 第二节公路运政管理
---- 第三节安全管理
-- 第四章交通征费
---- 第一节养路费
---- 第二节附加费
---- 第三节运输管理费
-- 第五章交通工程
---- 第一节公路养护
---- 第二节标美工程
---- 第三节公路绿化
---- 第四节兴路富工
第十篇邮电
-- 第一章邮政通信
---- 第一节邮政业务
---- 第二节邮政网路
---- 第三节邮政业务活动
-- 第二章电信通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长途电话
---- 第三节市内电话
---- 第四节农村电话
---- 第五节会议电话
---- 第六节电信通信新业务
第十一篇商贸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国营商业
---- 第二节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个体与私营商业
-- 第二章市场和网点
---- 第一节市场建设
---- 第二节商业网点
---- 第三节商交会
-- 第三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
---- 第二节日用百货
---- 第三节电气煤油
---- 第四节医药器械
---- 第五节废旧日杂
-- 第四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粮油收购
---- 第二节粮油销售
---- 第三节粮油管理
-- 第五章餐饮服务
---- 第一节饮食行业
---- 第二节服务行业
-- 第六章茧丝购销
---- 第一节蚕茧收购
---- 第二节丝绸内销
---- 第三节丝品外销
-- 第七章烟品专卖
---- 第一节晒烟收调
---- 第二节烟品销售
---- 第三节专卖管理
-- 第八章对外经贸
---- 第一节出口贸易
---- 第二节进口贸易
---- 第三节三资企业
---- 第四节外经合作
第十二篇城建环保
-- 第一章城市规划
---- 第一节规划编制
---- 第二节规划概要
---- 第三节勘测设计
-- 第二章市区建设
---- 第一节城市道路
---- 第二节公共交通
---- 第三节供水排水
---- 第四节供电与路灯
---- 第五节城市供气
---- 第六节旌湖工程与防洪工程
---- 第七节园林绿化
---- 第八节环境卫生
---- 第九节城市管理和监察审计
-- 第三章小城市建设
---- 第一节广汉市区
---- 第二节什邡县城
---- 第三节绵竹县城
---- 第四节中江县城
-- 第四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建制镇、集镇建设
---- 第二节农村建设
-- 第五章建筑业管理
---- 第一节基本情况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三节施工管理
-- 第六章房地产管理及开发
---- 第一节房地产占有
---- 第二节房地产管理
---- 第三节房地产开发
-- 第七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质量与污染
---- 第二节污染治理
---- 第三节环境管理
第十三篇财政税务
-- 第一章体制及机构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机构
-- 第二章收入
---- 第一节农业税收
---- 第二节工商税收
---- 第三节企业收入
---- 第四节其他收入
-- 第三章支出
---- 第一节经济建设费支出
---- 第二节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
---- 第三节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费支出
---- 第四节行政管理费
---- 第五节其他支出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预决算管理
---- 第二节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财政监督
---- 第五节征管改革
---- 第六节培植税源
---- 第七节税务稽查
第十四篇金融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分行
---- 第二节国家专业银行
---- 第三节金融性公司
---- 第四节合作金融机构
---- 第五节保险机构
---- 第六节其他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货币种类
---- 第二节货币流通
-- 第三章市场
---- 第一节同业拆借市场
---- 第二节债券市场
---- 第三节股票市场
---- 第四节票据市场
---- 第五节外汇调剂市场
-- 第四章业务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贷款
---- 第三节保险
---- 第四节外汇
---- 第五节金银
---- 第六节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