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序 在高楼环绕、白杨掩映下的一中校院内,至今还矗立着三座古旧的小楼。北面的这一座,现在仍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楼前墙体上镶嵌着“1917丁巳”的刻石;南面的两座,则都有1905的字样。北楼是原来的萃英中学;南楼则属于德贞女校。这三座百年古楼,如今仍以老而弥坚的姿态向人们昭示着泰安一中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积淀。 泰安一中的前50年,虽然是一座教会学校,但她在农村贫困子弟的开拓中,在革命洪流的洗涤下,一直保有勤学苦读的良好校风和追求真理的革命传统。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编委会
校训、校徽
图片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学校历史
--
第一章 萃英中学时期(1899—1948)
----
第一节 萃英中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萃英中学的管理
----
第三节 萃英中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
----
第四节 萃英中学的体育活动及卫生防疫
----
第五节 中共萃英中学支部委员会及学生的爱国活动
--
第二章 抗大式学校——泰安中学时期(1946—1948)
----
第一节 泰安中学的建立
----
第二节 抗大式学校
----
第三节 党团工作
--
第三章 泰安一中初期阶段(1948—1956)
----
第一节 艰难起步
----
第二节 解放初期的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三节 泰中师范班
----
第四节 抗美援朝时期的泰安中学
----
第五节 初期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
----
第六节 几次政治运动
----
第七节 文艺与体育
----
第八节 党建工作、工会、共青团、学生会
--
第四章 泰安一中发展时期(1957—1965)
----
第一节 “整风反右”时期
----
第二节 “大跃进”中的1958年
----
第三节 我校在三年困难时期的大发展
----
第四节 进一步巩固与发展(1963—1965)
--
第五章 “文革”十年(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中的泰安一中
----
第二节 按“五七”指示办学
----
第三节 党团工作
--
第六章 拨乱反正(1977-1990)
----
第一节 拨乱反正,落实政策
----
第二节 学校管理
----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
----
第四节 教学工作
----
第五节 党建工作、工会、共青团与学生会
----
第六节 获奖情况
--
第七章 建设规范化学校(1990—1999)
----
第一节 学校管理——逐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成省级规范化学校
----
第二节 德育工作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工会、共青团、学生会、老教协
----
第五节 获奖情况
--
第八章 跨入新世纪(2000—2010)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党的建设
----
第三节 精神文明及廉政行风建设
----
第四节 德育
----
第五节 教学与科研
----
第六节 总务后勤工作
----
第七节 群众组织
----
第八节 对外合作交流
----
第九节 主要文学社团及活动
----
附录
--
第九章 教育试点
----
第一节 人口教育课的开设
----
第二节 军训课的开设
----
第三节 培养藏族学生
--
第十章 基本建设与勤工俭学
----
第一节 基本建设
----
第二节 勤工俭学
--
第十一章 教育资源整合后建立的泰安一中西校
----
附录
第二编 人物传略
--
萃英中学校长韩丕瑞
--
中共萃英中学第一任支部书记于赞之
--
泰安中学创建领导人赵笃生
--
泰安中学、泰安一中第一任校长孙备五
--
萃英中学革命烈士
--
历届校级干部
--
部分知名教师
--
部分知名学生
第三编 校友回忆文章 及来信来函摘录
--
回忆文章
--
来信来函摘录
第四编 泰安一中百年校庆暨二十一世纪学校发展研讨会资料汇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