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民政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婚丧习俗改革等。
内容时限:
0000-1987
目录
封面
邳县民政志
邳县《民政志》编志领导小组成员
邳县《民政志》编纂小组成员
题词、图片
--
领导题词
--
领导题词
--
田光民题词
--
邳县民政局全体人员合影
--
邳县民政志编志领导小组成员
--
邳县民政志编纂小组成员
序
凡例
概述
邳县民政大事记
目录
第一编概况
--
第一章民政机构
----
一节性质
----
二节任务(工作范围)
----
三节设置与沿革
----
四节地位和作用
--
第二章民政科、局领导人更迭
----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县民政科(第一科)长述略
----
第二节日伪时期
----
第三节民主政权时期
----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邳县建政设民政科
第二编行政区划及其演变编写地名录
--
第一章行政区划及其演变
--
第二章编制地名录
第三编优抚安置
--
第一章群众优待
----
第一节代耕代种
----
第二节优待劳动日
----
第三节优待粮款
--
第二章国家抚恤
----
第一节临时补助
----
第二节定期定量补助调整
--
第三章评残换证
----
第一节评残会议
----
第二节革命残废人员换证和调整工作
----
第三节对872名革命残废人员换证
----
第四节在乡三等革命残废人员换证
--
第四章优抚对象普查
--
第五章占城光荣院
--
第六章拥军优属活动
----
第一节节日拥军优属和“双拥”活动
----
第二节优抚对象代表会
----
第三节开展“兵民双放心”活动、建立“军人家庭服务中心
----
第四节支前
--
第七章革命烈士褒扬
----
第一节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
第二节给失综军人办烈士
----
第三节烈士陵园
----
第四节褒扬
--
第八章接收安置
--
第九章优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第四编救灾、救济社会福利
--
第一章救灾与救济
----
民国以前(公元前179-1911年)
----
民国时期(1912-1948年)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8-1987)
----
第三节对外流人员的劝阻、收容遣送
----
第四节治理分洪道
--
第二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对五保户、社会困难户的救济
----
第二节扶贫
----
第二节对六十年代初精简老职工的救济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福利事业
------
邳县贫儿、教养院与救济院
------
官湖孤儿院
------
敬老院
----
第二节福利企业
第五编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章基层政权的建立和变动
--
第二章邳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乡民主建政
--
第四章选举
----
第一节议员选举
----
第二节普选
--
第六章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编婚丧习俗改革
--
第一章婚俗及婚姻登记的实行
--
第二章新婚姻法的实施及婚姻情况普查清理
--
第三章丧葬习俗及殡葬改革
第七编民政财务
--
第一章民政经费的使用原则和范围
--
第二章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
第三章审批的权限
--
第四章民政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
第五章民政经费的使用状况
第八编政府交办工作
--
第一章禁烟
--
第二章举办保甲
--
第三章城镇知青安置
--
第四章土地征用
--
第五章宗教事务
--
第六章移民支边
--
第七章户口登记
第九编风俗民情
--
第一章特征及沿等
--
第二章节气
--
第三章民间主要节日
--
第四章民间礼俗
--
第五章婚嫁习俗的演变
--
第六章集市和古会
第十编革命烈士
--
第一章邳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二章革命烈士传略
----
孙文源
----
王树璜
----
周存朴
----
姜景义
----
石支山
----
解慕唐
----
李超时
----
乔庆寰
----
冷启英
----
启东华
----
魏云岭
----
娄梦侠
----
戴蔚侠
----
武广春
----
郭光裕
----
孟庆野
----
宋绮云
----
夏慕尧
----
王杰
----
杜晓吉
补遗二则
--
一、合沟公社被评为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
二、家贫不忘进孝,刘氏割股奉姑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