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存真求实为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记载东莞体育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存史、教化、资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本志取事,上限一般始于民国,下限一般止于公元2002年,大事记及图片延伸至公元2005年,跨时近百载。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体育事业的发展。
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
目录
封面
东莞市体育志
图片
--
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举重运动员陈镜开。
--
1984年,中央军委委员兼秘书长杨尚昆(左)为奥运举重银牌获奖者赖润明颁奖。
--
1997年春节期间,李鹏总理在莞观看舞狮表演后与醒狮合照。
--
1987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前排左一)向9破世界纪录的陈镜开颁发奥林匹克银质勋章 。
--
1992年11月17日,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左)视察虎门划船基地建设。
--
1987年9月,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左二)、徐寅生(左三),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左一),广东省
--
1989年5月,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中)、广东省体委主任魏振兰(右二)视察东莞体育事业,东莞市委副书
--
1990年1月,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前排左三)出席在道滘镇举行的“未来泳星”广东省少年游泳邀请赛。
--
2005年6月25日广东省副省长许德立(右二)接见宏远队篮球健儿。
--
2002年1月8日,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佟星(右三)主持召开体育工作座谈会。
--
2002年,广东省体育局局长董良田(右)、副局长叶细权(左)参加东莞市体育工作会议,东莞市委副书记、
--
2005年1月12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庚在东莞市迎春长跑活动中呜枪起跑。
--
2005年3月23日,广东省体育局局长杨适军(右一)到莞视察,在东莞市副市长吴道闻(左二),东莞市体
--
2005年8月3日,东莞市副市长吴道闻(中)在东莞市体育局副局长方伟民(左一)陪同下视察东莞体育运动
--
2005年4月12日,在全球通杯第三届全国羽毛球俱乐部赛(非职业)新闻发布会上,东莞市体育局副局长刘
--
东莞市体育总会于2003年成立,图为全体会员合照。
--
东莞市体育局局长邹联(中)、副局长方伟民(左)、副局长刘永潮(右)等领导班子成员在研究工作。
--
荣誉称号
--
1990年,东莞市首次独立组团参加第八届省运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图为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向代表团团长、东
--
从1986年起每四年举行一届市运会。图为第一届市运会开幕式。
--
2000年3月8日东莞市体委主任李国平(前排左一)参加东莞市第一届女子运动会开幕式。
--
1999年9月,老年人在“庆建国五十年,迎澳门回归”庆祝大会上展示太极拳英姿。
--
2003年,第十一届中南区“东莞杯”老年网球赛在东莞举行,原广东省省长梁灵光(中)为获奖者颁奖。
--
2002年5月30日,东莞市残疾运动员在广东省首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奖后合照。
--
1934年,杨秀琼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远东运动会游泳比赛获四项第一名,被誉为“标准美人鱼”,也是中国第
--
1982年,叶润成在第九届亚运会游泳比赛中获男子100米蛙泳第一名,成为中国首枚亚运会游泳金牌得主。
--
1963年,梁桂良(男)、叶欢容(女)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分别获男子100米蝶泳
--
黄少欢(右二)、刘惠章 (右一)在1986年第六届全运会上打破女子4×200米蹼泳接力世界纪录。
--
李浩均(左一)获2000年第九届全运会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
--
徐致祥(右)、李永康在东莞人民游泳场指导学生训练。
--
1962年,在东莞珊洲人民游泳场举行全省游泳锦标赛暨少年儿童水上运动会开幕式。
--
1954年成立的东莞第一支业余游泳队——中声游泳队。
--
1992年,东莞市副市长姚锦柏(中)、东莞市政协副主席、原县体委主任何宗(右二)、东莞市体委主任余克
--
吴志前(右)三破男子50米蹼泳世界纪录。图为东莞市委副书记佟星在1994年10月26-30日举行的第
--
1994年,在新建成的市游泳馆举行第七届世界蹼泳锦标赛。
--
20世纪70年代前后,泳乡道滘少年儿童喜在河涌练游泳。
--
1996年,东莞承办“宝元杯”全国游泳锦标赛。
--
20世纪70-80年代,东莞人民游泳场是莞城及周边乡镇群众夏天游泳的好去处。
--
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篮球城市”命名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左二)将“全国篮
--
2003年11月,东莞市委副书记袁李松(中)出任市篮球协会名誉会长,图为宏远集团董事长陈林(左)、东
--
20世纪70年代末乡村篮球赛。
--
位于东莞市体育中心广场的“全国篮球城市”塑像。
--
2001年11月,东莞市承办第九届全运会篮球比赛。图为在市体育馆进行的广东宏远队对八一队比赛。
--
1985年,石龙镇政府在该镇中山公园旁矗立“举重之乡”大型举重运动员塑像,由荣高棠题词。
--
1988年,第20届亚洲举重锦标赛在石龙镇举行。
--
1987年3月26日,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右二)到石龙镇看望举重运动员。
--
1956平,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为中国创造第一个世界纪录。
--
1984年,曾国强在第23届奥运会举重比赛中以总成绩235公斤获男子52公斤级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奥
--
1965年9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叶浩波四破举重世界纪录
--
1997年,史丽华在第五届世界运动会举重比赛中以130.5公斤成绩打破女子64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
--
1984年迎接奥运会夺取金牌运动员归来,途经迎恩门城楼(即西城楼)。
--
曾国强(右二)、陈伟强(左一)、赖润明(右一)夺第23届奥运会奖牌后荣归故里,左二为东莞市市长郑锦滔
--
2000年第四届中国(长安)国际舞狮邀请赛开幕式上的龙狮表演。
--
石排镇明德醒狮队应越南顺化国际艺术节组委员会的邀请,于2004年6月10日至21日赴越南顺化市参加国
--
阿伯舞麒麟风采不减当年。
--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龙表演有声有色。
--
男狮高杆表演精彩一刻。
--
1984年,东莞县龙舟队首次应邀赴港参加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获第一名,饮誉香江。
--
1999年,沙田镇女子龙舟队获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女子三项第一名。
--
2002年6月,虎门划船队参加在石龙镇举行的东莞市第一届“石龙杯”龙舟竞赛。
--
1997年,东莞首支出国比赛龙舟队——麻涌漳澎龙舟队代表中国赴加拿大参加“多伦多国际龙舟大赛”,获“
--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万江在全市率先擂响龙舟鼓。
--
2004年6月11日,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开幕式在长安镇文化广场举行。
--
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动作整齐划一。
--
2005年8月24日,阳光幼儿园(中)荣获全国幼儿基本体操大会冠军。
--
阳光幼儿园连续6次获得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冠军,被授予“特殊贡献奖”。
--
梁富亮获第九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第14届亚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和个人全能亚军、第21届世界大学
--
“台球神童”丁俊晖,2002年获世界21岁以下“斯诺克”比赛冠军、第14届亚运会台球比赛冠军。
--
在亚运会女子4人皮划艇比赛中,冼傍娣(右五)获第12届冠军(1994.12),冼傍兴(右六)获第13
--
陈艳芳在2004年全国射击总决赛女子气步枪40发比赛中,以400环满环成绩进入决赛;在决赛中以104
--
“马王”李振强,2002年获全国马术锦标赛冠军、“BMW杯”全国马术精英赛总决赛个人冠军暨亚运会选拔
--
1994年10月26-30日,第七届世界蹼泳锦标赛在东莞市体育中心游泳馆举行。
--
2001年9-11月,第九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女子足球、射击(飞碟)比赛在东莞举行。图为射击(飞碟)比
--
1994年8月26至29日,第11届亚洲健美锦标赛在东莞市体育馆举行。
--
2000年,东莞市体委、常平体委共同承办了“丽城杯”第15届全国花样轮滑锦标赛
--
东莞市体育总会承办了2004年第三届全国羽毛球俱乐部赛(非职业),图为女子羽毛球双打比赛现场。
--
2003年10月4日东莞市委书记、东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佟星与“象棋棋王”杨官磷切磋象棋。
--
2001年春节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吕钦和常平象棋爱好者在一起切磋棋艺。
--
1997年在香港举行亚洲城市门球赛,图为东莞市门球队员在练习。
--
东莞市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课间操活动。
--
“登山”成了广大市民喜爱的健身项目。
--
东莞市老年人运动会太极扇比赛。
--
东莞市足球协会致力于举办各种足球比赛。
--
高埗镇裕元厂员工“工间操”。
--
体育彩票公益金赠送的体育健身路径进入社区、公园。
--
民营体育健身娱乐业蓬勃发展。
--
莞城街头,体育服装、器材专卖店林立,成行成市。
--
高尔夫球运动在东莞兴起,东莞已有5个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会。
--
中国体育彩票在东莞销售兴旺。
--
1935年落成的东莞县珊洲泳场。
--
1964年在东莞运河边莞城博厦围仔建成有50米标准泳池的东莞人民游泳场。图为东莞业余体校师生在泳场正
--
1987年,东莞人民游泳场重新改建,同年11月该场举办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蹼泳比赛。
--
1959年改建后的珊洲游泳池场举行跳水表演。
--
1989年国家体委、广东省体委及东莞市政府共同投资150万元在东莞人民游泳场内建成先进温水游泳馆——
--
1994年,占地24.5万平方米、投资2.68亿元的东莞市休育中心竣工使用,内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
--
东莞市滨江体育公园占地18.69公顷,投入资金1.8亿元,内设羽毛球馆、网球场、足球场、游泳池、健身
--
学校体育设施日臻完善。东莞中学体育馆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投入资金3500万元,于2003年10月
--
常平体育馆于1986年6月30日建成,占地面积12520平方米,总投资350万元,被誉为全国乡镇第一
--
石龙体育馆于1987年建成,投入资金400万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
厚街体育中心于1992年8月竣工,占地137200平方米,投入资金2300万元。
--
长安体育中心于1992年建成,占地约7公顷,投资1000多万元。
--
虎门划船基地于1992年建成,占地16000平方米,训练设施、运动员文化课教室、宿舍、食堂一应俱全。
--
横沥镇文体中心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于1998年建成使
--
大朗体育馆2000年5月竣工,投入资金2500万元,承办了2001年第九届运动会、2002年女篮甲级
--
虎门大宁体育中心投入资金485万元,室内面积4500平方米,设座位2018个,于2000年7月建成投
--
寮步篮球馆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投入资金320万元,2003年9月竣工启用。
--
凤岗体育中心坐落在镇中心区,2003年1月20日落成,总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
--
道为滘济川体育馆坐落于道滘大桥旁,占地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总投资1650万元,体
--
谢岗文化体育广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830万元,于2002年全面投入使用。
--
石排体育公园位于石排大道侧,总用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400多万元,2003年1月正式对外
--
中堂潢涌体育馆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投入资金2000万元,2005年2月投入使用。
--
中堂篮球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投入资金700万元,2005年1月25日竣工投入使用。
--
《东莞市体育志》编纂委员会
--
《东莞市体育志》审查单位,人员
--
《东莞市体育志》编写小组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群众体育
--
第一章 民间传统体育
----
第一节 赛龙舟
----
第二节 舞狮 舞麒 麟舞龙
----
第三节 武术
--
第二章 新兴健身体育
----
第一节 长跑
----
第二节 健身健美运动
----
第三节 门球、太极拳剑及晨晚运动
--
第三章 妇女、老年人及残疾人体育运动
----
第一节 妇女体育运动
----
第二节 老年人体育运动
----
第三节 残疾人体育运动
--
第四章 镇区体育及体育之乡
----
第一节 游泳之乡
----
第二节 举重之乡
----
第三节 龙舟之乡
----
第四节 龙狮运动之乡
--
第五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学校体育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学校体育
--
第六章 社会体育
----
第一节 企事业单位自办或赞助运动队
----
第二节 社会赞助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
----
第三节 社会赞助体育比赛及群众体育活动
第二篇 竞技体育
--
第一章 游泳
----
第一节 游泳(蹼泳)运动的发展
----
第二节 游泳教练员和裁判员
--
第二章 举重
--
第三章 球类
----
第一节 篮球
----
第二节 足球
----
第三节 乒乓球
----
第四节 水球
--
第四章 皮划艇赛艇
--
第五章 射击
--
第六章 田径
--
第七章 体操及幼儿基本体操
--
第八章 中国象棋
--
第九章 马术、高尔夫球、台球
----
第一节 马术
----
第二节 高尔夫球
----
第三节 台球
第三篇 体育产业
--
第一章 体育器材、服装生产和销售
--
第二章 体育健身娱乐业
--
第三章 体育彩票
第四篇 体育设施及体育经费
--
第一章 体育设施
----
第一节 水上运动设施
----
第二节 陆上运动设施
--
第二章 体育经费
第五篇 管理机构
--
第一章 县(市)体育运动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和领导更迭
----
第二节 主要职责
--
第二章 中共东莞县(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局)组织
--
第三章 县(市)体委(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
----
第一节 东莞县(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东莞体育运动学校
----
第二节 东莞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东莞游泳队)
----
第三节 东莞市体育中心
----
第四节 东莞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
--
第四章 县(市)级体育协会
--
第五章 镇区体委
第六篇 镇区体育训练机构及体育指导队伍
--
第一章 镇区业余体校、训练基地、网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
第二章 教练员
--
第三章 裁判员
--
第四章 社会体育运动指导员
第七篇 重大比赛及竞赛成绩
--
第一章 东莞市运动会
--
第二章 参加省运会比赛
--
第三章 参加全运会比赛
--
第四章 参加亚运会比赛
--
第五章 参加奥运会比赛
--
第六章 参加其他全国大赛
--
第七章 参加其他国际大赛
--
第八章 破(超)世界纪录
--
第九章 破(超)亚洲纪录
--
第十章 破(超)全国纪录
第八篇 承办重大比赛及体育交往
--
第一章 承办重大比赛
--
第二章 体育交往
第九篇 人物
--
杨秀琼
--
林荫堂
--
徐致祥
--
陈枝
--
增记
----
陈镜开
----
曾国强
----
叶润成
附录
--
一、1949-2002年输送运动员情况
--
二、获重大荣誉称号的集体
--
三、获重大体育荣誉称号的个人
后记
东莞市地主志编纂办公室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