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黄连志

利川黄连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黄连是常用的中药,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常用药。藏医、蒙医、土家族医、瑶医、苗医、彝医、仡佬族医等民族医都用黄连。藏医用黄连,功效为“清疫疠热,续筋骨”(《晶珠本草》)。土家族医用黄连,治“目赤肿痛、烫伤、痢疾”(《土家族医药学》)。彝医用黄连,治小儿腹积、风水疔疮、烫伤、四六风、赤白痢疾(《启谷署》)、驱蛔(《造药治病书》)、梅毒(《老王斗彝族医药书》)。瑶医用黄连,治“高热心烦、衄血吐血、菌痢、肠炎腹泻、目赤肿痛、黄疸型肝炎、口舌生疮、中耳炎、痈疮肿毒”(《中国瑶药学》)。

出版时间: 2004年10月

目录

封面
利川黄连志
题词
-- 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题词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黄连之圣”——徐锦堂题词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黄连之圣”——徐锦堂题词
-- 国家药监局巡视员(原市场司司长)骆诗文题词
-- 湖北省中药材研究所所长廖朝林题词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德华题词
-- 中共利川市委书记杨天然题词
-- 利川市人民政府市长孔祥恩题词
图片
-- 1984年4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利川视察,陪同的领导有乔石、湖北
-- 胡耀邦、胡锦涛等领导与连农亲切交谈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在利川视察。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中)在利川视察。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利川视察黄连基地。
-- 原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右一)、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左二)在利川视察
-- 原湖北省委书记蒋祝平(右一)在利川视察
-- 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中)在利川福宝山视察黄连基地。
-- 2004年7月30日,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左三)在湖北省民委主任郭大孝(右一)、恩施州委副书记任振
-- 国家质监总局党组书记李传卿(左二)在利川黄连基地考察。
-- 中共利川市委书记杨天然为本书题词,利川市政协副主席李晓华(右二)陪同。
-- 恩施州委书记汤涛(左二)在利川市人民政府市长孔祥恩(右二)陪同下考察黄连种植情况。
-- 2003年9月6日,中国黄连利川论坛在利川市隆重举行。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在中国黄连利川论坛上致开幕词。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李宝顺在中国黄连利川论坛上致闭幕词。
-- 黄连之圣——徐锦堂教授在中国黄连利川论坛上作学术报告。
-- 黄连之圣——徐锦堂塑像。
-- 日本客商齐藤纪幸(左一)出席中国黄连利川论坛。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用植物研究所党组书记俞甫(左)于1978年接受利川人民对徐锦堂利川黄连研究做出贡献的感
-- 1982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与湖北省农业厅召开专门会议,对徐锦堂黄连种植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图为医学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在福宝山考察黄连基地。
-- 恩施州州长周先旺(中)、政政协主席李政双(右)、州委副书记任振鹤(左)出席中国黄连利川论坛。
-- 利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西明(左一)、市人民政府市长孔祥恩(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夏晓华(右)、市政
-- 利川市政协主席覃太智(右)、利川市委副书记舒茂扬(中)陪同徐锦堂教授在福宝山黄连基地考察。
-- 发现于利川黄连原始地域的“中国黄连王”,株高40厘米,茎粗12厘米,单株净重482.5克,经国家鉴定
-- 1959年秋,徐锦堂(右一)在利川福宝山黄连场和连农研究种子贮藏办法。
-- 徐锦堂教授及夫人武兰英被利川市人民政府市长孔祥恩授予“利川荣誉市民”称号。
-- 黄连科技工作者在讲授黄连栽培技术
-- 黄连种植进入电脑化管理
-- 林下栽连(四年生)
-- 林下栽连(二年生)
-- 林下栽连(三年生)
-- 遮阳网栽连(二年生)
-- 遮阳网栽连(三年生)
-- 玉米、苦连套作
-- 简易棚栽连
-- 简易棚栽连(四年生)
-- 简易棚栽连(三年生)
-- 药材黄连套作
-- 漂亮的黄连花
-- 四年生单株黄连
-- 二年生单株黄连
-- 中国黄连利川论坛与会人员参观黄连交易中心
-- 参观黄连交易市场
-- 连农黄连交易
-- 一捧黄连一捧金
-- 形式鸡爪的利川黄连
-- 黄连成品
-- 黄连成品
-- 黄连炮制品
-- 黄连炮制品
-- 炒黄连
-- 黄连去尘
-- 黄连切片
-- 晒黄连
-- 炕黄连
-- 炕黄连
-- 黄连成品筛选
-- 筛黄连用的槽笼
-- 黄连种子湿沙贮藏
-- 黄连原产地的生态环境
-- 适宜黄连种植的生态环境
-- 香连药业有限公司制药厂全貌
-- 黄连系列产品
-- 利川黄连原产地域范围图
序一
序二
序三
目录
第一篇 历史源流
-- 第一章 利川黄连的发现及药用价值
---- 一、神农氏发现利川黄连的传说
---- 二、利川黄连原产地域的形成
---- 三、利川黄连道地历史沿革考证
---- 四、利川黄连在祖国医学中的药用价值
-- 第二章 利川黄连的命名与种群关系
---- 一、利川黄连与黄连属植物的分类关系
---- 二、利川黄连与黄连属植物栽培种类的关系
---- 三、利川黄连与中国黄连的名称关系
---- 四、利川黄连与中国黄连产区的分布关系
-- 第三章 利川黄连的商品来源和商贸发展
---- 一、野生黄连的采集过程
---- 二、家种黄连的栽培历史
---- 三、采种黄连的加工出售
---- 四、利川黄连的商贸发展
第二篇 生境特征
-- 第四章 利川黄连原产地的生态环境
---- 一、地质构造
---- 二、地势地貌
---- 三、气候条件
---- 四、水文特征
---- 五、土壤质量
---- 六、自然植被
-- 第五章 利川黄连的生物学特性
---- 一、利川黄连的形态结构
---- 二、利川黄连的生长与发育
---- 三、利川黄连的生药特征
---- 四、利川黄连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五、利川黄连的化学成分
第三篇 人工栽培
-- 第六章 利川黄连的种子繁殖和育苗技
---- 一、种子的成熟特性与品质
---- 二、采收与贮藏
---- 三、利川黄连的育苗技术
-- 第七章 利川黄连的移栽技术
---- 一、选地
---- 二、垦荒搭棚
---- 三、整地作厢
---- 四、移栽
---- 五、田间管理
-- 第八章 利川黄连的植物保护技术
---- 一、病害的防治
---- 二、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 三、虫害的防治
---- 四、鸟、兽、鼠害的防治
---- 五、寄生植物的防治
-- 第九章 利川黄连的生态栽培技术
---- 一、栽培模式
---- 二、丰产技术
---- 三、生态价值
---- 四、作业程序
---- 五、综合应用
第四篇 加工出售
-- 第十章 利川黄连的收获与产地加工
---- 一、收获
---- 二、产地加工
---- 三、收获与产地加工注意事项
-- 第十一章 利川黄连的质量鉴别与商品规格
---- 一、黄连的质量鉴别
---- 二、黄连的商品规格
---- 三、黄连的同名异物品
---- 四、黄连的伪品
---- 五、伪品鉴别
-- 第十二章 利川黄连药材的包装、运输、贮藏与市场
---- 一、包装
---- 二、运输
---- 三、贮藏
---- 四、市场
第五篇 药品生产规格
-- 第十三章 利川黄连的药理实验与临床应用
---- 一、药理实验
---- 二、临床应用
---- 三、炮制
---- 四、常用制剂
---- 五、临床选方、配方
---- 六、医家论述
-- 第十四章 利川黄连的工业化进程
---- 一、黄连工业化发展历程
---- 二、黄连工业生产企业
---- 三、黄连制药及销售概况
-- 第十五章 利川黄连的药品生产与管理规范
---- 一、机构设置
---- 二、厂房及设施
---- 三、产品目录及批准文号
---- 四、生产管理及工艺流程
---- 五、质量管理及产品销售
第六篇 科研活动
-- 第十六章 利川黄连的科学研究
---- 一、利川黄连栽培技术创新研究
---- 二、利川黄连的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分析研究
---- 三、利川黄连FI-IR宏观整体分析
---- 四、利川黄连副产物利用研究
---- 五、利川黄连GAP研究
---- 六、利川黄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研究
---- 七、利川黄连地方标准研究
-- 第十七章 中国黄连之圣徐锦堂研究利川黄连的故事
---- 再回黄连乡 连农树丰碑
---- 尝尽黄连苦 终成“黄连圣”
---- 悠悠四十载 难忘八年情
-- 第十八章 中国黄连利川论坛
---- 一、黄连论坛的发起
---- 二、黄连论坛树历史丰碑
---- 三、黄连研究会的成立
---- 四、黄连论坛之后的思考
第七篇 发展实践
-- 第十九章 利川黄连产业化的实践经验
---- 一、利川汪营镇发展黄连的经验
---- 二、利川建南镇发展黄连的经验
---- 三、利川忠路镇钟灵村发展黄连的经验
---- 四、利川福宝山药材场发展黄连的经验
-- 第二十章 利川黄连产业化的发展决策
---- 一、发展目标
---- 二、产业战略
---- 三、优惠政策
---- 四、招商引资
---- 五、环境优化
---- 六、森林保护
-- 第二十一章 利川黄连产业化的未来展望
---- 一、黄连生产的经济效益
---- 二、黄连种植的市场信息
---- 三、黄连资源的开发应用
---- 四、黄连品牌的世贸挑战
---- 五、黄连产业的现代化
---- 六、黄连之乡的黄连之梦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利川黄连志编辑委员会
利川黄连志编辑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