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麻粟粟县地处祖国滇南极边,南与越南山水相连,国境线长达二百七十七公里。县境内的扣林山、老山、者阴山、苗皇帝山自西向东,逶迤蜿蜒,气势磅礴巍然,屹立边境,是拱卫祖国南防的重要天然屏障。
目录
封面
图片
--
麻栗镇略图
--
麻栗填城区示意图
--
麻栗坡县人民政府
--
麻栗镇人民政府
--
原麻栗坡对汛特别区督办住所遗址
--
麻栗镇商饮服务公司
--
麻栗镇饮料厂
--
麻栗镇建筑队
--
麻栗镇机站
--
麻栗镇绿化站桔园一角
--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教学楼
--
麻栗镇幼儿园
--
城区第一小学
--
城区第二小学
--
麻栗坡烈士陵园
--
麻栗镇大王岩崖画(新石器时期古文物)
--
麻栗镇小河洞(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
--
城区古长青树之一
--
对越自卫还击中,镇民兵奋勇支前
--
云南电视台记者采访民间民族歌手龙琼林(中)
--
县城新建街道一角
--
麻栗坡街上段旧貌
--
镇志编篡领导小组、顾问、编写组审稿结束合影
前言
麻栗镇镇志目录
第一篇 大亭记
第二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
----
第一节 位置、疆域
----
第二节 人口、民族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物产(包括矿产)
--
第二章 山脉、河流、泉塘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节 泉塘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日照、气温
----
第二节 雨量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洪涝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火灾
----
第四节 冰雹、风灾、霜冻
----
第五节 病虫害
第三篇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建置沿革及辖区变化
----
第一节 清朝时期建置情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建置沿革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建置
第四篇 政治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政党、群团
----
第一节 国民党、三青团
----
第二节 帮会
----
第三节 参议会
--
第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政权性质及职能
----
第二节 武装组织(包括兵役制度)
----
第三节 司法机构及职能
----
第四节 田赋税收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
----
第一节 驻防部队及美军顾问组进驻麻栗坡
----
第二节 修石盆飞机场
----
第三节 参加青年军筒述
----
第四节 捐税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
----
第一节 中共地下党斗争纪实
----
第二节 遗纵斗争纪实及革命政权
----
第三节 迎军工作
--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麻栗镇的政治
----
第一节 建政初期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征税、征粮
----
笫三节 清匪、反霸、减租、退押
----
第四节 抗美援朝时期的宣传活动
----
第五节 镇压土皇帝暴乱
----
第六节 土地改革
----
第七节 贯彻婚姻法
----
第八节 整风反右
----
第九节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
第十节 大战钢、铁、铜
----
第十二节 揭批“四人帮”
----
第十三节 贯彻“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
第十四节 民兵武装组织建设
--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庥栗镇政党、群团
----
第一节 麻栗镇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 共膏团组织及发展
----
第三节 农会、妇女会的组织及活动
--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麻栗镇的民政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四节 拥军优属
----
第五节 社会救济
第五篇 中越关系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关系变化
----
第二节 援越抗法
----
第三节 援越抗美
----
第四节 自卫反击中的支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