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县志(上册)

分宜县志(上册)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客观实事为依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实事求是记述分宜县情,力求志书的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反映时代风貌和地方特色。 二、本志为篇、章、节、目结构,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以专志为主体,横排竖写,纵横结合。前列概述、大事记,继为专志、附录。 三、本志叙事,详今略古,贯穿古今,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2005年底,记述事物的地域限本县版图范围内。

出版时间: 2007年07月

目录

封面
分宜县志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用和题字
图片
-- 分宜县行政区划图
-- 2001年6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及夫人在南昌滨江宾馆亲切接见分宜中心幼儿园的小演员。
-- 1987年4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彭真委员长在途经分宜的列车上接见县领导。
-- 1991年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途经分宜时接见部分县领导。
-- 2005年6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在分宜县杨桥镇考察农村新型合作
-- 1991年10月6日,肖克上将(前排中)与省委书记毛致用在县政府招待所与县领导合影。
-- 1996年12月28日,省委书记吴官正视察分宜发电厂。
-- 1997年4月17日,省委书记舒惠国视察分宜县棉麻公司。
-- 2004年4月20日,省委书记盂建柱视察分宜丹桂基地。
-- 2005年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全体领导成员合影。
-- 中共分宜县第十届委员会全体常委合影
-- 在分宜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的县人民政府全体领导合影。
-- 新落成的县行政中心大楼。
-- 分宜电信大楼。
-- 环城北大道
-- 钤阳路夜景
-- 金豪大酒店
-- 分宜县城建大楼
-- 行政中心大楼广场一瞥。
-- 远大电器城
-- 腾达电器城
-- 家家乐购物广场
-- 广府御景小区
-- 书香苑休闲广场
-- 钤阳华府住宅小区
-- 行政中心广场夜景
-- 书香苑小区
-- 县城远眺图
-- 大连坑小康村
-- 全省十大文明村庄--水北村
-- 坝田移民新村
-- 杨桥镇敬老院
-- 金塘小康新村
-- 附图1
-- 建设中的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江锂公司边生产边建设
-- 分宜发电厂首台国产210mW循环流化床机组厂区
-- 县驱动桥厂装配车间生产场景
-- 江西分宜工业园一角
-- 分宜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新型水泥干化熟料生产线
-- 珠江矿业有限公司
-- 驻县电气化铁路变电站
-- 青春康源制药厂生产车间
-- 青春康源制药厂外景
-- 郑氏工程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外景
-- 中国夏布之乡牌匾
-- 恩达家纺高档夏布床上用品生产车间
-- 农户浆刷苎纱场景
-- 杨桥镇水头村苎麻基地
-- 恩达家纺生产的高档床上用品
-- 双林农户在地洞里织夏布
-- 万亩优质稻基地
-- 1985年11月9日世界银行贷款预评估官员考察分宜速生丰产林基地
-- 卫岗奶牛饲养场
-- 渔民在钤阳湖捕渔
-- 神牛洞外景
-- 神牛洞内景
-- 凤阳乡大路边村200亩美国无核葡萄园
-- 分宜中心幼儿园少儿节目赴京汇报演出的《小小男子汉》剧照
-- 老年秧歌队在社区表演
-- 分宜采茶戏《一双绣花鞋》剧照
-- 分宜一小教学大楼
-- 分宜中学教学大楼
-- 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竣工的万年桥
-- 明朝年间建造的杨桥石拱桥
-- 唐中和二年(882年)建造的状元桥
-- 杨桥新楼明桥
-- 大岗山古桥
-- 洋江同人桥
--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分宜中心县委印章
-- 2、严嵩著作《钤山堂全集》
-- 3、严嵩兽身像汉白玉私印
-- 4、湖泽镇邓家围屋
-- 5、洞村乡鸡足寺古钟
-- 6、1992年8月重建的昌山庙
-- 东谊友好生态园
-- 钤阳镇防里村千年古樟
-- 风阳乡雁塘村千年古罗汉松
-- 大岗山江下林场的银杏树
-- 《分宜县志》编辑室全体人员合影
-- 分宜县城区示意图
-- 分宜古县城示意图
本届修志机构及人员

凡例
总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区域位置
---- 第二节 建置隶属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宋元明清时期区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 第三节 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 第三章 县城
---- 第一节 老县城
---- 第二节 新县城
-- 第四章 乡镇场
---- 第一节 分宜镇
---- 第二节 操场乡
---- 第三节 高岚乡
---- 第四节 杨桥镇
---- 第五节 洞村乡
---- 第六节 双林镇
---- 第七节 洋江乡
---- 第八节 凤阳乡
---- 第九节 湖泽镇
---- 第十节 钤山镇
---- 第十一节 芳山林场
-- 第五章 境内其他单位
---- 第一节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第二节 钤阳管理处
---- 第三节 东坑林场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特征
---- 第二节 地貌类型及分布
-- 第三章 山川 岩洞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节 岩洞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五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矿产资源
---- 第三节 植物资源
---- 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冰冻风雹灾害
---- 第四节 雷电灾害
---- 第五节 地震 地陷
第三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演变
---- 第一节 历代人口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人口变动
----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文化构成
---- 第四节 职业构成
---- 第五节 民族与姓氏
-- 第三章 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婚姻状况
---- 第二节 家庭规模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晚婚晚育
---- 第三节 少生优育
---- 第四节 奖励措施
第四篇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租佃制度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互助合作
----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粮食作物
---- 第一节 水稻
---- 第二节 薯类
---- 第三节 豆类
---- 第四节 其他杂粮
-- 第三章 经济作物
---- 第一节 麻棉
---- 第二节 油料作物
---- 第三节 蔬菜瓜类
---- 第四节 果茶桑
---- 第五节 水生作物
-- 第四章 农技农艺
---- 第一节 农技推广
---- 第二节 耕作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四节 良种推广
---- 第五节 栽培技术
---- 第六节 植物保护
-- 第五章 农机具
---- 第一节 农具演变与改良
---- 第二节 手工农具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六章 农村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第二节 财会管理
---- 第三节 收益分配
---- 第四节 农民负担
-- 第七章 农业企事业
---- 第一节 农业试验场
---- 第二节 园艺场
---- 第三节 农科所
---- 第四节 原种场
---- 第五节 种子公司
第五篇 林业
-- 第一章 林木资源
---- 第一节 林木蓄积
---- 第二节 树木种类
---- 第三节 竹类
---- 第四节 野生植物
---- 第五节 古树
-- 第二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林木种子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节 造林
---- 第四节 农村“四旁”植树
-- 第三章 林种建设
---- 第一节 用材林建设
---- 第二节 经济林建设
---- 第三节 防护林建设
-- 第四章 育林
---- 第一节 封山育林
---- 第二节 森林抚育
---- 第三节 竹林培育
-- 第五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防火
----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六章 乱砍滥伐及防止
---- 第一节 乱砍滥伐
---- 第二节 防止滥伐措施
-- 第七章 山林权属变革
---- 第一节 山林土改
---- 第二节 林木入社
---- 第三节 林业“三定”
---- 第四节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 第八章 林业基地
---- 第一节 县属基地
---- 第二节 乡村林场
---- 第三节 私营林场
-- 第九章 林产经济
---- 第一节 木竹生产
---- 第二节 木竹销售
---- 第三节 木竹运输
---- 第四节 林产工业
---- 第五节 林副土特产品
第六篇 畜牧 水产
-- 第一章 畜禽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家禽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二章 渔业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养殖
---- 第三节 捕捞
---- 第四节 渔政管理
-- 第三章 畜牧水产场所
---- 第一节 畜牧良种场
---- 第二节 介桥垦殖场
---- 第三节 鱼种场
---- 第四节 水产养殖场
---- 第五节 科农种猪公司
第七篇 水利
-- 第一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塘坝 水陂
---- 第二节 小型水库
---- 第三节 中型水库
---- 第四节 钤阳湖
-- 第二章 排灌 小水电
---- 第一节 人力排灌
---- 第二节 机电排灌
---- 第三节 小水电
-- 第三章 农村饮用水
---- 第一节 农村自来水
---- 第二节 机井、饮水井改造
-- 第四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水土流失状况
---- 第三节 治理效果
-- 第五章 水政水资源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措施
---- 第三节 综合利用
第八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总情
---- 第一节 发展简述
---- 第二节 工业园区建设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食品工业
---- 第二节 机电工业
---- 第三节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纸品工业
---- 第五节 煤炭工业
---- 第六节 木材加工业
---- 第七节 冶金工业
---- 第八节 纺织服装工业
---- 第九节 电力工业
---- 第十节 印刷工业
---- 第十一节 医药、化工工业
---- 第十二节 其他工业
---- 第十三节 决策失误
-- 第三章 驻县中央省市企事业单位
---- 第一节 驻县中央企业
---- 第二节 驻县省属企业
---- 第三节 驻县市属企业
---- 第四节 省市驻县事业单位
-- 第四章 工业经济体制变革
---- 第一节 工业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节 工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工业管理
第九篇 交通
-- 第一章 交通设施
---- 第一节 水路
---- 第二节 陆路
---- 第三节 桥涵
-- 第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人力运输
---- 第二节 水上运输
---- 第三节 公路运输
---- 第四节 铁路运输
---- 第五节 搬运装卸
---- 第六节 联运托运
---- 第七节 县城交通运输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水运管理
---- 第二节 陆运管理
第十篇 邮电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营业机构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邮件
---- 第三节 邮政储蓄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第十一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旧城拆迁
---- 第二节 新城建设
---- 第三节 基础设施
---- 第四节 县城绿化
-- 第二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小集镇
---- 第二节 农村住宅
---- 第三节 小康示范村
-- 第三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建筑质量
第十二篇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污染状况
---- 第一节 废水
---- 第二节 废气
---- 第三节 固体废物
-- 第二章 环境监测
---- 第一节 噪声监测
---- 第二节 大气监测
---- 第三节 水质监测
---- 第四节 监测服务
-- 第三章 环境治理
---- 第一节 废水治理
---- 第二节 废气治理
---- 第三节 废碴治理
---- 第四节 噪声治理
---- 第五节 生态建设
-- 第四章 环境管理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执法检查
---- 第三节 排污收费
---- 第四节 信访
---- 第五节 污染事故
第十三篇 房地产业
-- 第一章 房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私房管理
---- 第三节 公房管理
---- 第四节 房屋安全鉴定
---- 第五节 城市房屋拆迁
---- 第六节 房屋白蚁危害及防治
--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经营
----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市场
---- 第二节 住宅小区开发
---- 第三节 商品房销售
---- 第四节 住宅小区综合验收
-- 第三章 房屋交易与产权产籍管理
---- 第一节 房屋转让
---- 第二节 房地产抵押与房屋租赁
---- 第三节 房屋权属登记发证
-- 第四章 物业管理与房地产中介服务
---- 第一节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
---- 第二节 房地产中介服务
-- 第五章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一节 公房出售和租赁
---- 第二节 房改房上市交易
----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
第十四篇 商贸服务业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合作店(组)
---- 第二节 国营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五节 个体商业 服务业
---- 第六节 私营商业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购销渠道变化
---- 第二节 生产资料销售
---- 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
---- 第四节 中西药品供应
-- 第三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四章 市场开发
---- 第一节 农贸市场
---- 第二节 商贸市场
-- 第五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出口产品
---- 第二节 外贸企业
---- 第三节 基地建设
第十五篇 粮油
-- 第一章 粮油体制
---- 第一节 米油业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二章 粮油征购
---- 第一节 粮食
---- 第二节 油料
-- 第三章 粮油供应
---- 第一节 城镇粮油供应
---- 第二节 农村粮油供应
-- 第四章 粮油加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油脂加工
---- 第三节 饲料生产
-- 第五章 粮食仓储
---- 第一节 粮仓
---- 第二节 粮库
---- 第三节 粮食保管
---- 第四节 调运
第十六篇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经济收入
---- 第一节 农村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城镇居民收入
-- 第二章 生活消费
---- 第一节 消费水平
---- 第二节 消费结构
---- 第三节 衣食住用
-- 第三章 家庭积累
---- 第一节 流动资产
---- 第二节 固定资产
第十七篇 财政 税务 审计
-- 第一章 财政收入
---- 第一节 丁口银和农业各税收入
---- 第二节 工商各税收入
---- 第三节 国有(营)企业收入
---- 第四节 专项收入
---- 第五节 其他收入
---- 第六节 基金预算收入
---- 第七节 预算外资金收入
-- 第二章 财政支出
---- 第一节 基本建设和城市维护费支出
---- 第二节 农林水和气象支出
---- 第三节 工交和流通部门支出
---- 第四节 教科文体广电支出
---- 第五节 社会保障支出
---- 第六节 行政公检法司支出
---- 第七节 专项支出
---- 第八节 其他支出
---- 第九节 基金预算支出
---- 第十节 预算外资金支出
-- 第三章 财税管理
---- 第一节 财税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工商税收管理
---- 第六节 财税监督
-- 第四章 审计
---- 第一节 财政财务审计
---- 第二节 国有(营)工商企业和金融保险业审计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 第四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五节 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 第六节 外资运用审计
---- 第七节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第十八篇 金融保险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 邮政储蓄机构
---- 第五节 国债和证券机构
---- 第六节 保险机构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币制演变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章 存款
---- 第一节 企业存款
---- 第二节 财政性存款
---- 第三节 储蓄存款
---- 第四节 农业存款
---- 第五节 其他存款
-- 第四章 贷款
---- 第一节 短期贷款
---- 第二节 中长期贷款
---- 第三节 其他贷款
---- 第四节 民间贷款
-- 第五章 汇兑与结算
---- 第一节 异地结算
---- 第二节 同城结算
---- 第三节 电脑汇兑与结算
-- 第六章 国库管理 银行业监管
---- 第一节 国家金库管理
---- 第二节 银行业监督管理
-- 第七章 证券 债券
---- 第一节 证券
---- 第二节 公债 国库券
---- 第三节 金融债券
-- 第八章 保险业务
---- 第一节 保险种类
---- 第二节 保险费
---- 第三节 理赔
第十九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编制
---- 第二节 计划实施
---- 第三节 计划物资分配
---- 第四节 计划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监管
---- 第二节 登记注册
---- 第三节 合同 商标 广告管理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
---- 第二节 价格监控
---- 第三节 比价
-- 第四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内容
---- 第二节 专项普查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
-- 第五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土地管理
---- 第二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三节 国土监察
-- 第六章 经济环境管理
---- 第一节 集中办证
---- 第二节 服务承诺和受理投诉
-- 第七章 经济技术合作
---- 第一节 横向联系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 第三节 优化环境
--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度量衡
---- 第二节 标准化
-- 第九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第一节 食品监管
---- 第二节 药品监管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