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浙江林学院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事求是和述而不论为修志原则,力求遵循历史,略古详今,突出重点,全面、真实、科学地记述浙江林学院50年历史足迹和发展脉络,以达到“存史、教化、资治”的目的。
内容时限:
1958-2007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目录
封面
浙江林学院志
《浙江林学院志》编撰委员会
《浙江林学院志》编辑部
图片
--
范兴华
--
耿启明
--
徐炳全
--
赵学廉
--
施社模
--
方心一
--
林华刚
--
陈敬佑
--
赵雨农
--
王宪恩
--
戎文治
--
刘茂春
--
忻士文
--
田荆祥
--
方志刚
--
张齐声
--
2007年学校党政领导班子
--
牛瑞延
--
朱大猷
--
徐明
--
林刚
--
郑止善
--
天目林学院大门
--
建校初期林学系部分教师
--
建校初期的学生宿舍
--
建校初期的教授宿舍
--
建校初期学生在大庙就餐
--
1959年师生参加东大楼建设
--
林学60级学生做昆虫实验
--
师生同建气象台
--
第二届校运动会入场仪式
--
教师带树木学学生实习
--
学生测量实习
--
学生在阅览室学习
--
半工半读的同学(林学64届)开学第一课劳动
--
第三届学生毕业典礼
--
天目林学院首届毕业生
--
毕业答辩
--
学生军训
--
教学工作大会
--
指导学生做实验
--
林业英才奖学金颁发仪式
--
2007年1月,浙江省竹产业、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落户我校
--
邵逸夫教学实验楼
--
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出席中国-荷兰种子技术国际研讨会
--
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为优秀
--
2006年学生参加“挑战杯”赛获得优异成绩
--
校领导为研究生颁发证书
--
我校科研人员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获2006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特色经济树种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培育技术研究》获2007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研制与应用》获2008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与世界名校联手,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
2005中国生态旅游国际论坛
--
2006年10月,张齐生院士和金华市市长葛慧君签署了《关于加强科技合作共建新农村框架协议》
--
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
--
2001年5月23日,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前排中)察看新校址,郑继伟陪同
--
第一次党员大会
--
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刘霆先进事迹座谈会
--
央视「同一首歌」——绿色的梦大型综艺晚会在我校举行
--
大型广场电视直播活动「十月的阳光」在我校举行
--
首届生态节开幕式
--
2006浙林绿色使者评选大赛总决赛
--
大型舞台剧「中国茶谣」
--
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
--
党的好干部杨东海事迹报道
--
“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十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专家”王安国
--
教育部“长江学者”王传宽
--
中科院“百人计划”李春阳
--
东湖校区
--
衣锦校区古枫走廊
--
春色满园
--
学院楼群
--
衣锦校区平面图
--
东湖校区平面图
序
目录
凡例
第一编 历史沿革
--
第一章 学校初创分合坎坷
--
第二章 独立建制稳定办学
--
第三章 世纪跨越快速发展
第二编 体制机构
--
第一章 党的组织和建设
----
第一节 党代会和党的委员会
----
第二节 党委组织机构
----
第三节 党的建设
----
第四节 党的纪律检查
----
第五节 统战工作
--
第二章 行政管理与机构
----
第一节 院长、副院长
----
第二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三节 院长办公会议
----
第四节 主要常设委员会
--
第三章 教职工代表大会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学生会
----
第四节 社团联合会
----
第五节 研究生会
----
第六节 校友总会
第三编 教师与职员
--
第一章 教职工基本状况
----
第一节 教职工人数
----
第二节 教职工编制
--
第二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专任教师
----
第二节 共享院士和外聘教授
--
第三章 职员
----
第一节 管理人员
----
第二节 实验技术人员和图书管理人员
----
第三节 后勤人员和工勤人员
--
第四章 队伍建设与管理
----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二节 人事管理与岗位聘任
----
第三节 人才引进与培养
----
第四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教职工考核
----
第五节 工资、福利与社会保障
--
第五章 荣誉及奖励
----
第一节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
----
第二节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职工
第四编 学生
--
第一章 数量与构成
----
第一节 学生的数量
----
第二节 学生的层次结构
--
第二章 招生与毕业分配、就业
----
第一节 招生工作
----
第二节 生源地分布
----
第三节 毕业生分配与就业指导
--
第三章 学生管理
----
第一节 学生管理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节 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
----
第三节 学生奖学金与资助
----
第四节 学生奖励与纪律教育
----
第五节 学生入伍与“两项计划”
第五编 教育教学
--
第一章 专业设置
----
第一节 本科专业设置
----
第二节 专科、高职专业设置
--
第二章 培养方案
----
第一节 培养目标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第三节 教学计划
--
第三章 教学管理
----
第一节 教学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教学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第四节 本科教学评估
--
第四章 教学基本建设
----
第一节 课程与专业建设
----
第二节 教材建设
--
第五章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
第一节 教学研究和成果
----
第二节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第三节 实践教学及改革
--
第六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
第一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
第二节 教学组织
----
第三节 教材和教学方法
----
第四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
第七章 体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体育教学和科研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第四节 体育设施与运动队建设
----
第五节 荣誉及奖励
----
第六节 军训工作
第六编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
第一章 学科建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重点学科
--
第二章 学位点建设
----
第一节 硕士学位点
----
第二节 学位授予
----
第三节 硕士生导师的遴选与管理
--
第三章 研究生培养与管理
----
第一节 培养目标
----
第二节 培养方案
----
第三节 管理机构与制度
第七编 科学研究
--
第一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科研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科研管理与制度
--
第二章 纵向项目与成果
----
第一节 纵向课题与经费
----
第二节 成果与获奖
--
第三章 论著与刊物
----
第一节 学术论文与著作
----
第二节 学术刊物
----
第三节 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
--
第四章 学术交流
----
第一节 学术组织
----
第二节 学术交流活动
--
第五章 科技开发与服务
----
第一节 概述
----
笫二节 服务与管理
----
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
----
第四节 科技特派员
第八编 教学科研条件与设施
--
第一章 实验室建设
----
第一节 建设与发展概述
----
第二节 主要实验室及实习基地
----
第三节 实验室利用及管理
--
第二章 图书与档案
----
第一节 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文献采集与分编工作
----
第三节 图书报刊馆藏及特色
----
第四节 文献资料服务工作
----
第五节 档案管理
--
第三章 现代教育技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现代教学设施建设
----
第三节 校园网络
第九编 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一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二章 合作与互访
----
第一节 校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出国(境)考察访问
--
第三章 留学
----
第一节 出国(境)留学
--
第四章 国际学术会议
--
第五章 外籍专家、教师
第十编 校园建设与后勤保障
--
第一章 衣锦校区
--
第二章 东湖校区
----
第一节 东湖校区建设概况
----
第二节 东湖校区主要建筑情况
----
第三节 重要单体工程介绍
----
第四节 东湖校区建设大事记
--
第三章 后勤服务
----
第一节 后勤服务概况
----
第二节 产业后勤集团公司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与保健
----
第四节 校园绿化美化
----
第五节 房产管理与服务
----
第六节 后勤集体及个人获得荣誉情况
--
第四章 经费管理
----
第一节 财务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
第四节 资金管理
----
第五节 财会电算化与信息化
--
第五章 安全保卫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安全保卫措施及成效
第十一编 校园文化
--
第一章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
第一节 规划与举措
----
第二节 校风与形象建设
----
第三节 校园文化建设及研究
--
第二章 重大文化活动及特色
----
第一节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
第二节 文化艺术活动
----
第三节 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
--
第三章 学校传媒
----
第一节 校报
----
第二节 校广播台
----
第三节 校内新闻网
第十二编 重要会议综述(1998—2007)
第十三编 二级教学单位
--
第一章 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科研工作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二章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三章 环境科技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研工作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四章 工程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工作
--
第五章 园林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六章 经济管理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七章 人文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
--
第八章 信息工程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及专业建设
----
笫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研工作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九章 外国语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十章 旅游与健康学院(茶文化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笫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十一章 理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十二章 艺术设计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笫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十三章 国际教育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科建设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十四章 继续教育学院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
第三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
第四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建设
--
第十五章 天目学院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及机构
----
第三节 教育教学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学生
----
第六节 财务
附录
--
附录1 浙江林学院大事记(1958~2007)
--
附录2 历任全国及浙江省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附录3 浙江林学院高级职称教职工名单
--
附录4 1979 ~2007年学校机关部门、图书馆、后勤总公司负责人一览表
--
附录5 1979 ~ 2007年二级学院(系、部)党政负责人一览表
--
附录6 党内评优
--
附录7 学生奖励
--
附录8 浙江省林业干部学校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