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着重记述了抚顺炭素厂的发展历程及其生产经营的特色。力争反映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本企业特点。
出版时间:
1992年11月
目录
封面
抚顺炭素厂志
《抚顺炭素厂志》编纂委员会
《抚顺炭素厂志》编辑部
抚顺炭素厂修志办公室
题词
--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抚顺市委书记刘振华题词
--
原冶金工业部部长李东冶题词
--
原辽宁省副省长朱川题词
--
抚顺市市长丁兆民题词
--
辽宁省冶金工业厅副厅长李怀亮题词
--
抚顺市冶金工业局局长孙振学题词
--
抚顺市冶金工业局党委书记赵玉森题词
图片
--
抚顺碳素厂鸟瞰图
--
抚顺碳素厂地理位置图
--
抚顺炭素厂厂区平面图
--
抚顺碳素厂产品国内销售图
--
抚顺碳素厂产品出口销售图
--
辽宁省冶金厅副厅长李怀亮在厂第四次党员大会上讲话抚顺市副市长陈家洱(左)、市冶金工业局
--
厂长办公会
--
厂领导联席会
--
党委会
--
厂工作会议
--
焙烧车间厂房
--
成型车间厂房
--
石墨化车间厂房
--
加工车间厂房
--
煅烧车间厂房
--
荣誉附图
--
生产调度会
--
电极加工
--
五组20罐煅烧炉
--
34室环式焙烧炉
--
12米石墨化炉
--
2500吨水压机
--
机修
--
2号变电所
--
煤气站
--
汽车队
--
抗折强度测试
--
煤气分析
--
抗压强度测试
--
微机监控
--
弹性模量测试
--
光谱分析
--
金相分析
--
炭相分析
--
计算机应用
--
优质产品证书
--
石墨电极
--
电极丝头
--
石墨阳极
--
商标证书及产品证书
--
热解石墨制品
--
电极糊
--
石墨管
--
高密石墨
--
厂第三次党员大会
--
表彰授奖
--
1986年总结表彰及纪念“五四”青年大会
--
厂第七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
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
实行厂长负责制厂长就职仪式
--
经济责任状签字仪式
--
厂政工职务首次聘任大会
--
厂科协1989年度优秀会员优秀论文表彰会
--
庆祝“五一”节 纪念建厂三十周年座谈会
--
爱我中华职工知识竞赛大会
--
三八节 表彰大会
--
妇女节 座谈会
--
座谈会
--
报告论证会
--
职工住宅
--
液化气站
--
职工医院
--
职工通勤
--
职工餐厅
--
职工浴池
--
照片附图
--
厂长郭海为团长率七人考察日本日空工业株式会社
--
美国洛杉矶圣玛利学院为郭海颁发厂长(经理)培训班结业证书
--
党委书记赵世炎(右)副厂长李万忠(左)在泰国与中华总商会代表洽谈
--
党委副书记柳要武(右)与新加坡和发贸易公司代表洽谈
--
副厂长魏承志(中)在日本国与其神奈川县商工部洽谈
--
党委书记任魁章(右二)访问日本茅少崎工业株式会社
--
厂长郭海、副厂长沈惟彬拜会日本国伊丹市市长
--
工厂卫士
--
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
--
工人在操作
--
烟气净化
--
环境监测
--
市志办、局志办、厂志办有关人员在商讨厂志稿
--
《抚顺炭素厂志》审定会
--
厂志编辑人员合影
--
书法30周年厂庆时获一等奖作者:林子伟
--
国画30周年厂庆时获一等奖作者:宋庆家
--
摄影《争辉》30周年厂庆获一等奖 作者:邓军远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
第一章 工厂沿革
----
第一节 工厂建立
----
第二节 工厂演变
--
第二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党组织机构
----
第三节 群团组织机构
第二篇 职工队伍
--
第一章 队伍构成
----
第二节 分布
----
第三节 结构
--
第二章 队伍管理
----
第一节 劳动组织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技术职务评聘
----
第四节 离退休职工管理
第三篇 建设
--
第一章 筹备工作
----
第一节 扩建依据
----
第二节 厂址选择
----
第三节 征用土地
----
第四节 建设方案
--
第二章 前期工程
----
第一节 工程设计
----
第二节 投资完成量
----
第三节 主要工程项目
--
第三章 后期工程
----
第一节 工程规模
----
第二节 主要工程项目
----
第三节 福利设施建设
--
第四章 续建工程
----
第一节 工程规模
----
第二节 主要工程项目
----
第三节 福利设施建设
----
第四节 零星工程建设
--
第五章 建设资金
----
第二节 资金使用
--
第六章 基建部门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第四篇 生产
--
第一章 石墨电极生产
----
第一节 生产沿革
----
第二节 生产工艺
----
第三节 原材料及消耗
----
第四节 质量
----
第五节 产量
--
第二章 炭糊生产
----
第一节 生产沿革
----
第二节 生产工艺
----
第三节 原料
----
第四节 质量
----
第五节 产量
--
第三章 热解石墨生产
----
第一节 生产沿革
----
第二节 生产工艺
----
第三节 原材料
----
第四节 质量
----
第五节 产量
--
第四章 动力
----
第一节 给排水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蒸汽
----
第四节 煤气
----
第五节 压缩空气
--
第五章 机修
----
第一节 设备检修
----
第二节 备件加工
--
第六章 运输
----
第一节 铁路运输
----
第二节 公路运输
--
第七章 生产车间
----
第一节 煅烧车间
----
第二节 成型车间
----
第三节 焙烧车间
----
第四节 石墨化车间
----
第五节 加工车间
----
第六节 综试车间
--
第八章 辅助车间
----
第一节 机修车间
----
第二节 动力车间
----
第三节 汽车队
第五篇 管理
--
第一章 管理综述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经济责任制
----
第三节 企业整顿
----
第四节 现代化管理
----
第五节 工业普查
----
第六节 企业升级
--
第二章 生产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生产管理
----
第三节 统计管理
----
第四节 半成品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协作管理
--
第三章 技术管理
----
第一节 工艺管理
----
第二节 技术情况与资料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技术监督
----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商标管理
----
第五节 产品创优与优质产品
--
第五章 设备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管理程序
----
第三节 设备使用
----
第四节 设备升级
----
第五节 润滑及点检
----
第六节 备件管理
----
第七节 设备安全管理
--
第六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物资供应
----
第四节 物资保管
--
第七章 销售管理
----
第一节 产品种类
----
第二节 产品销售
----
第三节 半成品及其它产品销售
----
第四节 产品合同
----
第五节 产品出口
----
第六节 产品储运与结算
--
第八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成本管理
----
第三节 资金管理
----
第四节 经济核算
----
第五节 价格管理
----
第六节 厂内银行
--
第九章 能源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能源供应
----
第四节 能源消耗
----
第五节 节能工作
----
第六节 节能措施
--
第十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计量检测
----
第四节 量值传递
--
第十一章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劳动工资
----
第三节 劳动组织
----
第四节 劳动定额与定级
----
第五节 奖励制度
----
第六节 知青工作
--
第十二章 安全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安全教育
----
第四节 安全检查
----
第五节 安全技术措施
----
第六节 劳动保护
----
第七节 工伤事故
--
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管理职能
----
第二节 三废综合治理
----
第三节 粉尘治理
----
第四节 噪声治理
--
第十四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管理工作
----
第三节 管理升级
--
第十五章 厂务管理
----
第一节 厂务工作
----
第二节 文秘工作
----
第三节 信访工作
第六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应用
----
第一节 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
----
第二节 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协工作
----
第二节 技协工作
----
第三节 科研工作
第七篇 教育与培训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职工学校
----
第二节 教学管理
--
第二章 培训
----
第一节 岗位培训
----
第二节 技术工人培训
----
第三节 班组长培训
----
第四节 理论知识培训
----
第五节 干部培训
----
第六节 工人实习
----
第七节 代培实习
第八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党组织建立
----
第一节 党员大会
----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党员队伍
----
第四节 党务工作
----
第五节 思想政治工作
----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七节 宣传工作
----
第八节 统战工作
----
第九节 纪检工作
--
第二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工会委员会
----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积极分子工作
----
第四节 民主管理
----
第五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六节 工厂管理委员会
----
第七节 班组建设
----
第八节 民主评议
----
第九节 群众生产
----
第十节 职工劳动保险保护与疗养
----
第十一节 女工工作
----
第十二节 困难补助
----
第十三节 文体活动
--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团员活动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四章 武装
----
第一节 民兵工作
----
第二节 人防战备
--
第五章 保卫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法制教育
----
第四节 消防管理
----
第五节 人民调节
--
第六章 监察
----
第一节 监察职能
----
第二节 监察工作
第九篇 生活福利
--
第一章 福利设施
----
第一节 职工食堂
----
第二节 职工浴池
----
第三节 液化气站
----
第四节 职工通勤
----
第五节 幼儿园
----
第六节 农场
----
第七节 自行车库
--
第二章 职工住宅
----
第一节 住宅建筑
----
第二节 住宅管理
----
第三节 住宅分配
--
第三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
----
第二节 卫生
--
第四章 后勤服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后勤工作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
第十篇 集体企业
--
第一章 服务公司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业生产
----
第三节 建筑工程公司
----
第四节 商店饭店
----
第五节 劳务与服务
----
第六节 经营管理
--
第二章 特炭厂
--
第三章 炉料加工厂
--
第四章 联谊商店
第十一篇 人物
--
一、传略
----
李春厚
----
张志杰
--
二、简介
----
任魁章
----
卢尚乾
----
郎常春
----
郭海
----
赵世炎
--
三、英模名表
--
四、获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名单
附录
--
一、回忆录
--
二、重要文献
--
三、业余创作
--
四、抚炭之最
--
五、主要提供资料人员
《抚顺炭素厂志》编纂始末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