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盈江县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目录
封面
盈江县志
图片
--
盈江县
--
毛泽东主席接见刀京版
--
允燕佛塔始建于1947年,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美丽的大盈江
--
富饶的盈江坝
--
卡场拱劳大瀑布
--
气势险要的“虎跳石”
--
生长于铜壁关的“独木成林”奇观榕树王
--
傣族卜少期盼泼水节
--
孔雀舞
--
盈江支那傣族特有的鼓类乐器——“光邦”
--
目瑙节盛装
--
欢歌唱团结热情庆丰收
--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盛会
--
领舞“瑙双”
--
旋转、豪迈、自强
--
傈僳少女的向往
--
傈僳人民载歌载舞对生活充满信心
--
“上刀山”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坚强信念
--
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
--
建于明代的八关之——巨石关遗址
--
位于芒允乡的“马加理事件”起源地
--
“巨石关”石碑残片
--
于旧城镇出土的东汉时期文物
--
干崖宣抚司大印
--
位于弄璋乡的万象城遗址
--
佛节盛会上的佛爷
--
僧侣葬仪——拖棺,傣语称“摆拉格格”
--
景颇族埋魂葬仪“金斋斋”
--
傈僳族婚俗“哭嫁”
--
县城最高建筑——电视自立发射铁塔
--
始建于1997年4月的云南省最长公路桥之一——拉户练大桥
--
县城新姿
--
①五套班子进行远景规划
--
②县委书记尹必久在党代会上讲话
--
③县长克明亮在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
④州县领导访问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
--
⑤州县领导看望密支那旅缅华侨
--
①出口创汇产品之一——玉雕工艺品
--
②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
③始建于1953年的盈江民族织染厂,主要生产各种少数民族特需布料
--
④1989年5月建成投产的盈江水泥厂,“剑雄牌”水泥远销国内外
--
⑤盈江黄酒总厂始建于1962年,产品黄酒、紫米酒于90年代多次获国际金奖
--
茶园
--
稀有的抗癌药用植物美登木
--
荔枝基地
--
西蕃莲
--
橡胶林
--
胡椒
--
草果
--
粮油经营
----
粮友宾馆大楼
----
纺织袋厂生产车间一角
----
石村加工厂
----
粮油公司单班产1万吨配合饲料厂
--
经济支柱制糖业
----
厂领导班子新临施工现场,检查扩建工程进展情况,右二为厂长杨立彪
----
与县领导一起深入甘蔗区,了解甘蔗生产情况
----
厂中心花园
----
压榨车间一角
----
产品白砂糖装袋入库
----
1996年实施扩建日榨5000吨工程施工现场一角
----
厂貌新姿远眺
----
厂领导班子研究工作
----
书记唐文俊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指导生产
----
厂长邵日本亲切接见县慰问团演员
----
平原糖厂外景
----
领导班子研究市场管理工作
----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工商局与有关部门联合打假,开展伪劣商品咨询服务
----
工商干部经常深入市场监管
----
举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知识竞赛
----
冶炼车间
----
厂区远眺
----
硅厂正门
----
原州长刀安矩、县长克明亮与厂长许奇诚在一起
----
厂领导研究生产
----
厂领导和技术员鉴定硅产品质量
----
日本九红公司和印度铁合金公司客人参观硅冶炼厂
--
盈江经济的基础——农业
----
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稻谷喜获丰收
----
杂交稻制种基地一角
----
大面积再生稻长势喜人
----
东丙高稳农田中心灌溉沟
----
荔枝基地一角
----
化验室
----
领导班子深入农田检查小麦生产情况
----
杂交包谷套种黄豆获得成功
--
迅速发展的邮电通讯事业
----
邮政营业厅新装修的邮政营业厅宽敞洁净
----
公用电话亭县城内11个公用电话亭分布在各条主要街道上
----
市话交接箱县城内缆密布,共有48个交接箱和241只分线箱
----
程控机房94年3月开通6250门程控电话96年又扩至12700门
----
光端机94年开通盈江至路西光缆,96年又建成盈江至章凤光缆
----
邮电大楼
----
领导班子研究工作
----
900GSM继800兆、450兆之后,96年8月又开通900兆移动电话
----
青云寺无线站伟呼及450兆移动电话发射站在青云寺建成扩大了通信距离
----
农话机房程控电话、光纤通售、微波通信已进入农村
----
领导班子深入林区现场办公
----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一隅
----
生长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珍奇树种龙脑香
----
林业局木材加工厂一角
----
铜壁关榕树王
----
人工种植的杉木林已基本成材
----
云南松采脂
----
附生在大树上的珍奇植物鹿角蕨
--
兴旺发达的金融事业
----
办公大楼
----
全体员工
----
营业厅
----
微机房
----
领导班子研究工作
----
行长张正华
----
副行长杨雁翥
----
办公大楼
----
营业厅
----
领导班子研究工作
----
自动化监控管理室
----
办理业务微机化
----
建行支持贷款企业——户宋河电站
----
建行第—储蓄所
----
建行支持贷款企业——平原糖厂
----
经理任向东(站立者)深入微机室指导工作
----
营业厅
----
培训人寿保险营销员
----
办公营业大楼
----
领导班子研究工作
----
微机室
----
办公营业大楼
----
营业厅
----
1.办公大楼
----
2.升格挂牌庆典
----
3.领导班子研究工作
----
4.全体员工合影
----
5.报关大厅
----
6.微机室
----
7.1991年破获走私海洛因2600克大案
----
8.海关文化长廊设施建设
----
1.办公大楼
----
2.领导班子布置检疫工作
----
3.检疫化验室
----
4.进出口木材消毒取样检疫
----
浑水沟治理工程总口坝群
----
领导班子深入第一线,规划浑水沟治理工程
----
兴修桥涵排灌工程
----
局领导及技术人员巡视已加固增宽的大盈江江堤
--
发展中的盈江民族教育
----
校领导班子研究教学工作
----
学校多次受到省、州、县表彰
----
校球队荣获德宏州第三届中学生运动会女子蓝球第一名
----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代民族学生
----
预科班授课
----
化学实验
----
物理实验
--
德宏电力的中心——盈江县
----
户宋河电站水库
----
户宋河电站3#发电机组
----
中心控制室
----
升压站
----
户撒河三级电站
----
2×l600千瓦发电机组
----
110千伏输电线塔
----
公司领导深入弄璋35千伏变电站检查工作
目录
序
序
凡例
概 述
记 事
--
先秦至唐宋时期
--
元 代
--
明 代
--
清 代
--
中华民国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卷一 地 理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地 层
----
第二节 岩 石
----
第三节 构 造
----
第四节 矿 产
----
第五节 地热资源
--
第二章 地 貌
----
第一节 发育简况
----
第二节 平原、盆地
----
第三节 山 脉
--
第三章 气 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温 度
----
第三节 雨 量
----
第四节 蒸发、空气湿度
----
第五节 日照、辐射
----
第六节 风、霜
--
第四章 水 文
----
第一节 水 系
----
第二节 水 能
----
第三节 水 质
--
第五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 壤
----
第二节 植 被
--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
----
第一节 野生动物
----
第二节 野生植物
----
第三节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
第四节 自然景观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地 震
----
第二节 气候灾害
----
第三节 泥石流灾害
----
第四节 农业生物灾害
卷二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历代人口
----
第二节 变 动
----
第三节 分 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 族
----
第二节 性别、年龄
----
第三节 文化、职业
----
第四节 家庭、婚姻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政策规定
----
第三节 节育效果
卷三 建 置
--
第一章 沿 革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境域变迁
--
第二章 县 城
----
第一节 司署置地
----
第二节 弹压委员、行政委员会置地
----
第三节 设治局置地
----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置地
--
第三章 区 划
----
第一节 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
第四章 乡 镇
----
第一节 镇
----
第二节 乡
卷四 农 业
--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生产关系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互助合作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 农业生产改革
----
第一节 耕 地
----
第二节 作物结构、分布
----
第三节 生产技术改革
----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
----
第五节 农业机械
--
第三章 粮 食
----
第一节 粮食生产
----
第二节 粮食种类
--
第四章 甘 蔗
----
第一节 甘蔗生产
----
第二节 管 理
----
第三节 政策措施
--
第五章 油料、茶叶、烟草、水果
----
第一节 油 料
----
第二节 茶 叶
----
第三节 香 料
----
第四节 烟 草
----
第五节 水果、蔬菜
--
第六章 畜牧业、渔业、副业
----
第一节 畜牧业
----
第二节 渔 业
----
第三节 副 业
卷五 水 利
--
第一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二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引 水
----
第二节 蓄 水
----
第三节 提 水
----
第四节 喷 灌
----
第五节 人畜饮用水
----
第六节 防 洪
----
第七节 排 涝
--
第三章 灾 害
----
第一节 大盈江干支流的洪涝灾害
----
第二节 泥石流
--
第四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堤防工程管理
----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三节 灌溉管理
----
第四节 灌溉和水费征收
----
第五节 水土保持
卷六 林 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森林面积
----
第二节 森林分布
----
第三节 植物种类
----
第四节 蓄积量
--
第二章 山林权属
----
第一节 山林定权和复查
----
第二节 林业“三定”
----
第三节 国有林核权发证
----
第四节 重大山林纠纷纪要
--
第三章 林业生产
----
第一节 种、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资源利用
----
第四节 林业科技
--
第四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法规
----
第二节 护林组织
----
第三节 防止山林火灾
----
第四节 防治病虫害
--
第五章 管理机构、企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林业企业
卷七 国营农场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农场总场
----
第二节 农场分场
--
第二章 经营项目
----
第一节 橡 胶
------
附:新城乡凤凰山橡胶母树考
----
第二节 茶 叶
----
第三节 粮 油
----
第四节 咖啡、甘蔗、枫茅
----
第五节 其它经营
--
第三章 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经营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改革
----
第三节 改革成效
----
第四节 典型家庭农场简介
--
第四章 科技、教育、卫生事业
----
第一节 科 技
----
第二节 教 育
----
第三节 卫 生
卷八 工 业
--
第一章 制 糖
----
第一节 土法制糖
----
第二节 机制红糖
----
第三节 机制白糖
----
第四节 副产品
----
第五节 机构及管理
--
第二章 织染、缝纫、制革
----
第一节 织 染
----
第二节 缝 纫
----
第三节 制 革
--
第三章 造纸、印刷
----
第一节 造 纸
----
第二节 印 刷
--
第四章 电力工业
----
第一节 火力发电
----
第二节 水 电
----
第三节 电网建设
----
第四节 电力管理
--
第五章 建材、矿藏采选冶炼
----
第一节 竹木采伐
----
第二节 砖、瓦、石灰
----
第三节 水 泥
----
第四节 矿藏采选、冶炼
--
第六章 酿酒、制茶
----
第一节 酿 酒
----
第二节 制 荼
--
第七章 食品加工
----
第一节 粮 油
----
第二节 副食品
----
第三节 糕点糖果
----
第四节 腌 腊
----
第五节 干果干菜类
--
第八章 其它工业
----
第一节 农具、炊具修理制造
----
第二节 藤木器具制造
----
第三节 陶瓷器焙制
----
第四节 珠宝玉器加工
--
第九章 企业简介
卷九 国内贸易
--
第一章 市 场
----
第一节 集 市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采 购
----
第二节 销 售
----
第三节 储 运
--
第三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发 展
----
第二节 饮食业
----
第三节 服务业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内部管理
----
第三节 经营事故
----
第四节 主要专营公司
卷十 边境贸易
--
第一章 通商口岸
----
第二节 口 岸
--
第二章 边境贸易
----
第一节 边境贸易
----
第二节 边境贸易管理
----
第三节 出入境管理
----
第四节 动植物检疫
--
第三章 海 关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进出口物资管理
----
第三节 关 税
----
第四节 缉 私
卷十一 粮油经营
--
第一章 粮油征购
----
第一节 粮食征收
----
第二节 粮食收购
----
第三节 油料收购
--
第二章 粮油供应
----
第一节 粮油市场供应
----
第二节 城镇粮食计划供应
----
第三节 农村粮食统销
----
第四节 油脂供应
----
第五节 副产品、周转、兑换、票证
----
第六节 粮油购销网点及价格
--
第三章 粮油加工
----
第一节 人力加工
----
第二节 水力加工
----
第三节 机械加工
----
第四节 配合饲料加工
--
第四章 储 运
----
第一节 粮油仓储
----
第二节 仓储管理
----
第三节 科技储粮
----
第四节 粮油运输工具
----
第五节 粮油调运
卷十二 工商管理·物价·计量
--
第一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集市管理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三节 商标、广告、合同管理
--
第二章 物价、计量
----
第一节 物资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监督
----
第三节 计 量
卷十三 交通运输
--
第一章 交通路线
----
第一节 民间道路
----
第二节 公 路
----
第三节 桥 涵
--
第二章 运 输
----
第一节 货 运
----
第二节 客 运
----
第三节 主要运输企业
--
第三章 交通运输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路政(公路)管理
----
第三节 安全及运输市场管理
----
第四节 车辆监理
----
第五节 总检审
----
第六节 主要交通事故
卷十四 邮电通讯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驿 站
----
第二节 邮电局、所
--
第二章 邮 政
----
第一节 邮 路
----
第二节 投 递
----
第三节 业 务
--
第三章 电 讯
----
第一节 电 报
----
第二节 电 话
------
附:景颇族、傈僳族以物代言通信方式
卷十五 财税审计
--
第一章 财 政
----
第一节 岁 入
----
第二节 岁 出
----
第三节 管 理
--
第二章 税 务
----
第一节 税 制
----
第二节 税 种
----
第三节 税 率
----
第四节 减 税
----
第五节 管 理
--
第三章 审 计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审计监督
----
第三节 主要违纪事件
卷十六 金融·保险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新城银庄
----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盈江县支行
----
第三节 中国工商银行盈江县支行
----
第四节 中国农业银行盈江县支行
----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
----
第六节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盈江县支行
----
第七节 中国银行盈江县支行
----
第八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盈江县支公司
--
第二章 货 币
----
第一节 流 通
----
第二节 货币管理
----
第三节 现金投放与回茏
----
第四节 现金和工资基金管理
--
第三章 存、贷、拨款和保险业务
----
第一节 存 款
----
第二节 公债、国库券
----
第三节 贷 款
----
第四节 拨 款
----
第五节 保险业务
--
第四章 帐 务
----
第一节 会计核算
----
第二节 结算业务
卷十七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规 划
----
第二节 市政建设
----
第三节 环境保护
--
第二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用水、用电
----
第二节 道路、住宅建设
----
第三节 规 划
--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土地管理
----
第二节 公房管理
----
第三节 私人建房管理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设计能力
----
第三节 建筑技术
----
第四节 质量监督
卷十八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农民生活
----
第一节 经济收入
----
第二节 食、衣、住、用
----
第三节 消费水平
--
第二章 职工生活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工 资
----
第四节 福 利
----
第五节 消费水平
卷十九 政党·群众团体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 设治区党部
----
第二节 党 员
----
第三节 党 务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盈江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县委员会
----
第二节 党代会
----
第三节 县属党委、党组、总支、支部
----
第四节 组织建设
----
第五节 纪律检查
----
第六节 宣传教育
----
第七节 党 校
----
第八节 专项工作
----
第九节 统一战线
----
第十节 农村工作队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
第三节 工 会
----
第四节 农民协会
----
第五节 青年励志社
卷二十 政务
--
第一章 明、清、民国政权
----
第一节 土司政权
----
第二节 民国流官政权
--
第二章 地方人民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基层选举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基层政权
--
第四章 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历届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卷二十一 政 法
--
第一章 治 安
----
第一节 建国前治安机构
----
第二节 人民公安
----
第三节 惩治犯罪
----
第四节 治安管理
--
第二章 检 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受理控告、申诉、信访
--
第三章 审 判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执行
----
第六节 复查申诉案件
----
第七节 信访接待、告诉申诉
----
第八节 人民陪审
--
第四章 司 法
----
第一节 人民调解
----
第二节 律师工作
----
第三节 公证机关
----
第四节 法制宣传
------
附:政法委员会
卷二十二 外 事
--
第一章 中缅划界
----
第一节 中英划界
----
第二节 中缅划界
----
第三节 界 线
----
第四节 界 桩
----
第五节 界务管理
--
第二章 涉外事件
----
第一节 清末以后的外事机构
----
第二节 马嘉理事件
----
第三节 涉外事件
----
第四节 友好交往
卷二十三 军 事
--
第一章 地方武装和兵役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武装力量
----
第三节 兵 役
--
第二章 民 兵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装 备
----
第三节 军事训练
----
第四节 维护治安
----
第五节 民兵英雄、模范
--
第三章 驻 军
----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驻军
----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驻军
----
第三节 军垦农场、建设兵团
----
第四节 军事设施
--
第四章 战 事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卷二十四 民 政
--
第一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烈士褒扬
----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二章 救灾、扶贫
----
第一节 救 灾
----
第二节 扶 贫
--
第三章 社会福利、救济
----
第一节 社会福利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四章 社会管理、侨务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人员安置
----
第三节 侨 务
卷二十五 民 族
--
第一章 民族简介
----
第一节 傣 族
----
第二节 景颇族
----
第三节 傈僳族
----
第四节 德昂族
----
第五节 阿昌族
----
第六节 汉 族
----
第七节 白族、回族
--
第二章 民族事务
----
第一节 民族事务机构
----
第二节 扶持民族经济
----
第三节 发展民族文化、教育
----
第四节 培养民族干部
----
第五节 加强民族团结
卷二十六 宗 教
--
第一章 原始宗教
----
第一节 原始宗教源流
----
第二节 景颇族原始宗教
----
第三节 傈僳族原始宗教
----
第四节 傣族原始宗教
--
第二章 小乘佛教
----
第一节 小乘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
第二节 教义、教派
----
第三节 神职与信徒
----
第四节 佛 事
--
第三章 基督教
----
第一节 基督教的传入和发展
----
第二节 教 义
----
第三节 教 堂
----
第四节 宗教活动
--
第四章 天主教
----
第一节 天主教的传入和发展
----
第二节 教义、教堂
----
第三节 宗教活动
卷二十七 土 司
--
第一章 土司世系
----
第一节 干崖土司
----
第二节 盏达土司
----
第三节 盏西土目司
----
第四节 户撒土司
--
第二章 土司制度
----
第一节 政治制度
----
第二节 经济制度
----
第三节 军事制度
----
第四节 司法制度
--
第三章 土司内部及周边关系
----
第一节 土司与族目、属官的关系
----
第二节 土司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土司与山官的关系
--
第四章 各族民众反土司斗争及改土归流
----
第一节 各族民众反抗土司统治的斗争
----
第二节 改土归流及土流斗争
--
第五章 土司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
第一节 土司的反侵略斗争
----
第二节 同盟会在干崖的活动及反清起义
卷二十八 山 官
--
第一章 源流和辖区
----
第一节 山官源流
----
第二节 山官辖区
--
第二章 山官制度
----
第一节 政治制度
----
第二节 经济制度
----
第三节 习惯法规
--
第三章 山官内部关系及景颇族反山官斗争
----
第一节 山官内部关系
----
第二节 景颇族人民反抗山官的斗争
卷二十九 教 育
--
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级机构
----
第二节 乡镇级机构
----
第三节 行政职权与管理制度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解放前小学教育
----
第二节 解放后小学教育
----
第三节 学制、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教 学
--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学制、课程设置
----
第三节 教 学
----
第四节 行政管理
--
第五章 专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教育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
----
第二节 解放后的工农成人教育
--
第七章 少数民族教育
----
第一节 发 展
----
第二节 教 学
--
第八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发 展
----
第二节 经济待遇
----
第三节 政治地位
--
第九章 校舍、设施与教育经费
----
第一节 校 舍
----
第二节 教学设施
----
第三节 民国以前教育经费
----
第四节 解放后教育经费
卷三十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组 织
----
第一节 科技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研单位
----
第三节 群众学术团体
--
第二章 队 伍
----
第一节 科技人员发展及分布状况
----
第二节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
--
第三章 科 普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咨询服务
----
第三节 技术培训
--
第四章 成 果
----
第一节 科研推广项目
----
第二节 成果奖励
----
第三节 成果选介
卷三十一 文 化
--
第一章 文化机构、表演团体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文艺表演团体
----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电影发行放映
----
第一节 电影放映
----
第二节 电影发行
----
第三节 录像放映
--
第三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有线广播
----
第二节 无线转播
----
第三节 电 视
--
第四章 民间艺术
----
第一节 戏 剧
----
第二节 民 歌
----
第三节 民 乐
----
第四节 民 舞
----
第五节 美术、摄影
--
第五章 民间文学
----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翻译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选辑
--
第六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家谱、档案、碑刻
----
第二节 印章、币票
----
第三节 名胜古迹
卷三十二 医药卫生
--
第一章 医 疗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医 疗
--
第二章 防 疫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疫 情
----
第三节 灭鼠、灭媒
----
第四节 计划免疫
----
第五节 食品卫生监测管理
----
第六节 爱国卫生
--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保健工作
--
第四章 药 品
----
第一节 药品生产
----
第二节 药品经营
----
第三节 药政管理
卷三十三 体 育
--
第一章 机构设施
----
第一节 机构组织
----
第二节 设施经费
----
第三节 人才培训
--
第二章 体育活动
----
第一节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三章 赛 事
----
第一节 县内主要赛事
----
第二节 参加州级比赛
----
第三节 参加省级以上比赛
卷二十四 人 物
--
一、人物传
----
阿禾
----
孟仕然 孟正泰
----
刀盈廷
----
泰力山
----
刀安仁
----
周知仁
----
刀保固
----
栋明蔚
----
孙继宝
----
李怀宝
----
刀京版
----
康长征
----
赵德恒
----
刀保乾
----
思鸿升
----
龚宝莲
----
耿兴和
----
何仲斌
----
伍古腊
----
李弥
----
沙万福
----
孟守义
----
王保琪
----
朱嘉品
----
刀安傣
----
思鸿贵
----
段华民
----
张廉澄
----
普戛当
----
孔 五
----
刘克一
----
李天华
----
排启仁
----
刀保矩
--
二、人物表
----
人物表-1:清代秀才名录
----
人物表-2:清末、民国时期留学生名录
----
人物表-3:抗日牺牲英名录
----
人物表-4:烈士英名录
----
人物表-5:因战因公牺牲名录
----
人物表-6:省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英雄模范、功臣名录
附录
--
一、清代、民国时期文献资料选辑
--
二、年鉴资料(1991~1995)
--
三、现任领导名录
编纂始末
盈江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
《盈江县志》编纂人员名录
《盈江县志》稿审查人员名录
为《盈江县志》编纂提供资料的部门
鸣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