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序言 1987年世界生产力科学院(WAPS)创立的时候,还很难预见信息技术推动 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即使是在22年前,也可以很明 显地看出全球经济正在由以“商品和原料”为基础向以知识为基础转变。今天, 受原料短缺问题、环境问题、产品和程序创新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和消费者需求 转变问题等影响,这一趋势更是不可逆转。世界对生产力知识共享的需求是世界 生产力科学院创建的主要驱动力。 不同于原材料,知识是无限的资源。知识可以得到深化,而知识共享更可以 加速知识的拓展。相反,如果隐藏或是限制知识运动将阻碍和减缓其发展。但 是,为了加速经济增长、创造财富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 标)的进程,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开发,还要注重知识的共享和应用。然后通过 研究分析应用的结果促进新知识的产生。这一知识循环成为了知识经济的革新动 力和生产力驱动力。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在其发展中一直致力于寻找促进地区、产业和国家之内以 及之间的知识循环的机制和方法。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通过其项目和活动找出与生 产力知识相关的“知识创造者”,并授予其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称号。世界生 产力科学院院士有多种责任。其中之一就是与其他人共享他们的“事迹”,以推 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这些“事迹”是指院士如何获得、发展和应用知识以使其 所在的组织、地区和国家受益的。 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领袖之一,为了发挥领袖作用,中国需要 进一步与世界共享其知识。中国经济的成就、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巨大成 功及中国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人民前所未有的关注。 中国生产力学会作为中国重要的生产力发展促进组织,在推动中国和世界的 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温家宝总理的鼓励下,中国生产力学会 继2001年召开的世界生产力大会后,在2005年举办了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而 后又于2006年在沈阳再次举办了世界生产力大会。在2006年及2008年召开的 世界生产力大会上,中国生产力学会推荐了两批院士,他们都是各自领域内的生 产力知识领袖,也是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的表率。 2008年11月,我对三位成绩卓著的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进行了深 入的访谈,重点了解了他们在领导和管理方面的哲学及实践。借此,我亲身感受 到了这些院士渊博的学识。这些“事迹”将构成文章的基础,并于2009年年中 发表。这一体验使我确信中国及世界上的其他人通过学习由中国生产力学会推荐 的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的知识和智慧而将获益匪浅。 因此,我很高兴见到并支持《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 院中国籍院士文集》的出版。这些论文的发表将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学习和检 验这些院士推动生产力科学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的途径。我强烈希望这些论文不仅 中国国内人士可以看到,也能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士看到。我很赞赏中国生产力 学会的领导们为共享中国生产力界领袖的知识所作出的努力。但是,正如我们所 说,在文集出版之后,更重要的是:中国生产力学会和世界生产力科学院还须继 续努力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以实现真正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产力发展,从而 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我们所追求的和平与社会和谐。 2009年6月9日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