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志

海晏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公元前202-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12月

目录

封面
海晏县志
《海晏县志》编纂委员会
复审《海晏县志》单位
复审《海晏县志》人员
终审《海晏县志》单位
审定《海晏县志》人员
海晏县行政区划图
海晏县城平面图
中华民国时期海晏行政区划图
图片
-- 县城鸟瞰
-- 1993年7月国家民委副主任司马义?艾买提视察海晏时为海晏题词:“各族兄弟团结紧,青海湖边创大业”。
-- 中国共产党海晏县委员会 海晏县人民政府 海晏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晏县委
--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
-- 水峡风光
-- 美丽富饶的草原
-- 东大滩水库一瞥
-- 草地黄蘑菇
-- 人参果(蕨麻)
-- 阡陌纵横的农田
-- 高山水母雪莲
-- 沙棘果
-- 三角城百灵鸟
-- 半成品
-- 海晏民族皮毛染色厂生产的羊剪绒和珍珠皮产品双获全国星火计划适用技术展览会金奖
-- 成衣
-- 育成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关”新品种——母羊群
-- 种公羊
-- 半细半毛产品
-- 半细毛
-- 海晏县绿色食品厂生产的“碧绿牌”牛肉干和牛鞭干
-- 泉亭
-- 矿泉水生产线
-- 西海第一神泉——热水矿泉
-- 海晏地毯生产的纯羊毛地毯
-- 产品
-- 海晏网围栏公司生产的镀锌钢丝网围栏名列全国第二
-- 草场围栏一角
-- 机械化剪羊毛
-- 加工酥油
-- 硅铁
-- 硅铁生产
-- 石灰岩
-- 花岗岩
-- 大理石
-- 铜矿石
-- 石英岩
-- 羊肉
-- 牛肉
-- 西海郡古城遗址
-- 古城断壁
-- 石虎
-- 石匮
-- 佛事活动
--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白佛寺
-- 白佛寺珍藏的鎏金铜狮
-- 道光十年青海北路管右翼旗札萨克之印
-- 三角城遗址内出土的陶钱范
-- 藏族儿童
-- 海晏蒙古族妇女服饰
-- 海晏藏族妇女服饰
-- 牧民新居
-- 庭院
-- 民间剪纸
-- 海晏县民族中学
-- 民间刺绣
-- 体育盛会
-- 赛马
-- 县党政领导研究部署《海晏县志》编修工作
-- 参加《海晏县志》复审会议的省、州、县领导、专家、学者
-- 《海晏县志》编辑工作人员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地 理
--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境域
-- 第二章建置区划
---- 第一节建置
---- 第二节区划
---- 第三节县城
---- 第四节各乡概况
---- 第五节村民委员会
-- 第三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气候
---- 第四节水文
---- 第五节土壤
---- 第六节自然资源
---- 第七节自然灾害
-- 第四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数量和发展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第四节人口变动
---- 第五节人口控制
---- 第六节晚婚优生
第二编经 济
-- 第一章畜牧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草场
---- 第三节经营体制
---- 第四节畜牧业生产
---- 第五节畜种改良
---- 第六节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七节畜牧业机械
---- 第八节县牧场
---- 第九节畜牧业经济效益
-- 第二章农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耕地与农村劳动力
---- 第三节农业经济体制
---- 第四节农业区划
---- 第五节耕作制度
---- 第六节作物布局及结构
---- 第七节粮食、油料生产
---- 第八节农业技术推广
---- 第九节农业机具
-- 第三章林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林业资源
---- 第三节人工造林
---- 第四节林业管理
-- 第四章水利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水利工程
---- 第三节水土保持
---- 第四节工程管理
-- 第五章工业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私营手工业
---- 第三节集体所有制工业
---- 第四节全民所有制工业
---- 第五节乡镇企业
-- 第六章交通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古道便道
---- 第三节 公路 桥涵
---- 第四节公路运输
---- 第五节公路运输管理
---- 第六节铁路
-- 第七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线路管理
-- 第八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县城建设
---- 第二节农村牧区建设
---- 第三节房地产管理
-- 第九章商业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合作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四节集市贸易
-- 第十章粮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粮油购销
---- 第三节储运
---- 第四节粮油加工
---- 第五节粮油供应
-- 第十一章 财税 金融
---- 第一节财政
---- 第二节税务
---- 第三节金融
-- 第十二章经济管理
---- 第一节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二节物资管理
---- 第三节物价
---- 第四节统计
---- 第五节审计
---- 第六节计量
-- 第十三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农牧业经营
---- 第二节工商业经营
第三编政治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历届党代会
---- 第三节县委主要工作会议
---- 第四节党员及党员教育
---- 第五节统战工作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二章其他党派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妇联
---- 第四节农会、贫协会
---- 第五节科学技术普及学会
-- 第四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常务委员会
-- 第五章政府
---- 第一节国民政府
---- 第二节人民政府
-- 第六章政协
-- 第七章人事劳动
---- 第一节干部结构
---- 第二节干部管理
---- 第三节劳动管理
---- 第四节工资
-- 第八章民政
---- 第一节救灾救济
---- 第二节社会福利
---- 第三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节移民安置
---- 第五节婚姻登记
-- 第九章政法
---- 第一节公安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法院
---- 第四节司法
-- 第十章军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驻军
---- 第三节兵役
---- 第四节民兵
---- 第五节人民防空
---- 第六节兵事
第四编文化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五节民族教育
---- 第六节业余教育
---- 第七节教师
---- 第八节经费
-- 第二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科普活动
---- 第三节科技推广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第三章文化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文化创作
---- 第三节群众文艺
---- 第四节民间文学
---- 第五节书法 美术 摄影
---- 第六节 图书 报刊 档案
---- 第七节 广播 电影 电视
---- 第八节 文物 古迹 名胜
-- 第四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医疗
---- 第三节卫生防疫
---- 第四节妇幼保健
---- 第五节医疗制度
---- 第六节公共卫生
---- 第七节医药管理
-- 第五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群众体育
---- 第四节民族体育
---- 第五节体育竞赛
第五编社会
-- 第一章民族
---- 第一节藏族
---- 第二节蒙古族
---- 第三节回族
---- 第四节土族
---- 第五节汉族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藏传佛教
---- 第二节伊斯兰教
-- 第三章民情风俗
---- 第一节生活
---- 第二节交际礼仪
---- 第三节传统节日
---- 第四节婚嫁丧葬
---- 第五节忌禁
-- 第四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牧民生活
---- 第二节职工生活
-- 第五章方言
---- 第一节汉语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歇后语
第六编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第一节社会知名人士
------ 同曲乎
------ 森沁旺济勒
------ 嘉雅·洛桑旦贝坚赞
------ 夏茸尕布
---- 第二节 匪首 恶霸
------ 包永德
-- 第二章人物表
---- 第一节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劳动模范先进人物
---- 第三节获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名录
附 录
-- 一、重要文献辑存
-- 二、民族、宗教文选
-- 三、关于草山界约集录
编后记
《海晏县志》撰纂人员表
本县提供资料人员(按姓氏毛划排列)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