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2年01月
目录
封面
乡宁县志
图片
--
乡宁县地图
--
乡宁县地区图
--
苛当山秀姿
--
黄河夕照
--
云邱山风光
--
双塔飞虹
--
断山岭红叶
--
迎旭大街
--
县委书记刘铁城与劳动模范李海鱼研究果树管理技术(右)
--
推土造田
--
梯田堆翠
--
鄂河岸边“黄金滩”
--
路旁绿荫
--
流域治理
--
园田林网
--
干部劳动
--
地膜覆盖
--
机声响彻麦浪间
--
县长翟通毅在法制咨询站宣传《土地管理法》(左三)
--
沙棘满枝
--
宋家沟水库
--
蘑菇
--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访问林业模范华顺德
--
科学养鸡
--
白杨参天
--
黄牛满山
--
采煤
--
毛则渠煤矿一瞥
--
稀有主焦煤
--
焦炭
--
福利洗煤厂
--
化肥厂
--
盘山公路
--
宽水铁厂
--
茶具(紫砂工艺品)
--
薄一波同志为在北京举办的紫砂工艺品展销会题写会名
--
农机厂产品—电动机
--
紫砂工艺厂车间
--
水泥厂
--
发电厂
--
关王庙变电站
--
县委 县政府办公大楼
--
县城电影院
--
尉庄乡舞台
--
百货商店一角
--
电业大楼
--
风味小吃—油糕
--
畜牧局办公大楼
--
地方特产—豆腐
--
光华镇办公大楼
--
集贸一条街
--
第一中学教学楼
--
反帝村小学
--
县人民医院住院楼
--
县幼儿园
--
尖山广播调频台
--
卫星地面接收站与电视差转台
--
医务人员正在动手术
--
台头镇敬老活动
--
县剧团演出新编《苏三新传》受到中央文化部门领导接见
--
第一中学学生军训
--
机关干部军事活动日
--
城区居委会抬阁
--
明代结义庙木雕
--
陶器残片(张马乡八条堰梁仰韶文化遗址出土)
--
勺(西汉铜器)
--
下善乡威风锣鼓
--
中共乡宁县委(地下)住址
--
玉环山文笔双塔
--
营里村千佛洞(隋唐)
--
清代石鼻子村民宅砖雕
--
寿圣寺钟楼
--
龟灶(西汉铜器)
--
石斧—旧石器(谭坪乡茭蒿滩出土)
--
清代长城遗迹
--
陈殿文作
--
冯富贵作
--
穆涛山作
--
杨笃作
--
王大顺作
--
刘振华作
--
阎起鹗作
--
杨淑芝作
--
陈婵婵作
--
岳润生作
--
吹塑花 卢光作
--
阎玉宁作
--
赵学义作
--
刘俊贤作
--
赵佩瑾作
--
郭兴堂作
乡宁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辑人员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卷一建置
--
第一章境域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境域
----
第三节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里 甲
----
第二节区村
----
第三节区乡村
----
第四节社队
----
第五节乡 村
--
第三章县城 乡镇
----
第一节县 城
----
第二节乡 镇
--
第四章村堡
----
第一节自然村
----
第二节部分村名来历
----
第三节地名普查
卷二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 质
----
第一节地 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形成
----
第二节地貌形态
----
第三节山 岭
--
第三章植被
----
第一节针叶林区
----
第二节针阔叶混交林区
----
第三节阔叶林区
----
第四节灌丛区
----
第五节灌木草甸区
----
第六节沼泽区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
----
第二节区域气候
----
第三节日照 辐射
----
第四节气温 地温
----
第五节降水 蒸发
----
第六节湿度 冰冻
----
第七节风向 风速
----
第八节无霜期
----
第九节灾害性天气
----
第十节物候
--
第五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六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
----
第二节土壤养分
--
第七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矿物资源
----
第三节生物资源
--
第八章自然灾异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水灾
----
第三节雹灾
----
第四节风灾
----
第五节冻灾
----
第六节蝗灾
----
第七节地震
--
第九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源
----
第二节治理
卷三人 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总 量
----
第二节分 布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出生 死亡
----
第二节迁移
----
第三节自然流动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
----
第二节性别
----
第三节年龄
----
第四节劳动力
----
第五节素质
----
第六节职业
--
第四章姓氏 家谱
----
第一节姓氏
----
第二节姓氏分布
----
第三节姓氏摘考
----
第四节家谱
--
第五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第六章控制人口
----
第一节宣传教育
----
第二节节 育
----
第三节晚婚 晚育
----
第四节优生 优育
----
第五节奖励 处罚
卷四经济综述
--
第一章经济体制
----
第一节农业体制
----
第二节工业体制
----
第三节商业体制
--
第二章速度 效益
----
第一节速度
----
第二节效益
--
第三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产业结构
----
第二节产值结构
----
第三节流通结构
--
第四章国民收入
----
第一节生产额
----
第二节分配额
--
第五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
----
第二节职工
卷五农 业
--
第一章种植业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作物栽培
----
第三节耕作制度
----
第四节耕作技术
--
第二章林业
----
第一节采籽 育苗
----
第二节林场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节森林 树种
----
第五节林木采伐
----
第六节经济园林
----
第七节林木管护
--
第三章养殖业
----
第一节牧坡 牧草 饲料
----
第二节畜禽养殖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主要畜产品产量
--
第四章水利 水保
----
第一节水利
----
第二节水土保持
--
第五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农具
----
第二节农机
--
第六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生产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收益分配
--
第七章农业区划
----
第一节生态类型区
----
第二节经济小区
卷六工 业
--
第一章电 力
----
第一节发 电
----
第二节供 电
----
第三节电业管理
--
第二章冶炼 机械
----
第一节冶炼
----
第二节机械
--
第三章化工
----
第一节化肥
----
第二节电石 镀锌 炸药
--
第四章造纸 印刷
----
第一节造纸
----
第二节印刷
--
第五章建材 建筑
----
第一节建材
----
第二节建筑
--
第六章陶瓷 紫砂
----
第一节陶 瓷
----
第二节紫 砂
--
第七章粮油 食品
----
第一节粮油加工
----
第二节副食加工
----
第三节酿造
--
第八章其它工业
----
第一节银器 木器
----
第二节轧花 纺织 服装
----
第三节毛皮加工
--
第九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生产管理
----
第二节销售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卷七煤 炭
--
第一章资源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面积 储量
----
第三节煤质
--
第二章采掘
----
第一节开采条件
----
第二节煤矿
----
第三节采掘技术
----
第四节产 量
--
第三章加工 运销
----
第一节加工
----
第二节运销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开矿审批
----
第三节矿工队伍
----
第四节经营体制
----
第五节安全生产
----
第六节投资 效应
卷八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道 路
----
第二节桥涵
----
第三节运输
----
第四节交通管理
----
第五节临(汾)台(头)铁路线勘测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 信
卷九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城 廓
----
第二节街巷
----
第三节房屋建筑
----
第四节公益设施
--
第二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镇
----
第二节村
--
第三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公房登记
----
第二节房屋普查
----
第三节租金收取
--
第四章总体规划
----
第一节县城规划
----
第二节农村规划
卷十商 业
--
第一章流通渠道
----
第一节商 店
----
第二节集市
----
第三节庙会
----
第四节物资交流会
----
第五节肩挑贸易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农业生产资料
----
第二节粮食 油料
----
第三节日用工业品
----
第四节土特产品
----
第五节食品 副食品
----
第六节外贸
--
第三章饮食 服务
----
第一节饮食
----
第二节服务
卷十一财政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收入
----
第二节支出
----
第三节财政管理
--
第二章金融
----
第一节当铺 钱庄 银号
----
第二节银行 信用社
----
第三节货币
----
第四节信贷
----
第五节债券
----
第六节保险
卷十二经济行政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计划调控
----
第二节物资统配
----
第三节基建投资
----
第四节统计
--
第二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合同 商标
--
第三章审计 物价管理
----
第一节审计管理
----
第二节物价管理
--
第四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计量改革
----
第二节监督检查
--
第五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核查 发证
----
第二节征用 占用
--
第六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工资待遇
----
第三节劳保福利
卷十三教育
--
第一章私塾 书院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义学
----
第三节书 院
----
第四节儒学
--
第二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学前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三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教育
----
第二节其它教育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节职工业余教育
--
第五章德育
----
第一节课堂教育
----
第二节课外教育
--
第六章教师
----
第一节任用
----
第二节培训
----
第三节待遇
--
第七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教学管理
--
第八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学捐 租金
----
第二节地方财政投资
----
第三节集资办学
----
第四节勤工俭学
卷十四科学技术
--
第一章科学普及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技服务
----
第三节技术培训
--
第二章科技运用
----
第一节农业技术
----
第二节工业技术
--
第三章科学研究
----
第一节科研项目
----
第二节获奖成果
----
第三节科研论文
----
第四节其它科研
--
第四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专业人员
----
第二节农民技术员
----
第三节职称评定
卷十五政党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思想建设
----
第三节纪律检查
----
第四节统一战线
----
第五节信访处理
----
第六节历次代表大会
----
第七节重大决策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民族革命同志会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活动
卷十六政权 政协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公民选举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级政权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章议政机构
----
第一节各界人士学习委员会
----
第二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卷十七群众团体
--
第一章政治团体
----
第一节牺牲救国同盟会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工人组织
----
第四节青年组织
----
第五节妇女组织
----
第六节少年儿童组织
----
第七节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八节主张公道团
--
第二章工商团体
----
第一节商会
----
第二节工商联合会
--
第三章学术团体
----
第一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学会 研究会
--
第四章其它团体
----
第一节残疾人联合会
----
第二节协会
----
第三节民间团会
卷十八民政
--
第一章拥军优属
----
第一节拥 军
----
第二节优属
----
第三节安置
--
第二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困难救济
----
第二节灾害救济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光荣院
----
第二节五保户
--
第四章扶贫
----
第一节社会扶贫
----
第二节优抚扶贫
--
第五章婚姻登记
----
第一节婚姻制度
----
第二节结婚 离婚登记
卷十九人事
--
第一章干部队伍
----
第一节编制
----
第二节来源
----
第三节结构
--
第二章干部管理
----
第一节培训 考核
----
第二节调配 任免
--
第三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福利
----
第三节离休 退休
卷二十司法
--
第一章司法机构
----
第一节治安机关
----
第二节审判机关
----
第三节检察机关
----
第四节司法行政管理机关
--
第二章社会治安
----
第一节治安管理
----
第二节户籍管理
----
第三节监督改造
----
第四节交通管理
----
第五节消防
--
第三章检察
----
第一节刑事检察
----
第二节法纪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
--
第四章审判
----
第一节案件
----
第二节审判
----
第三节复查
--
第五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司法改革
----
第二节法制教育
----
第三节调解
----
第四节公证 律师
卷二十一军事
--
第一章军事要地
----
第一节关隘 垭口
----
第二节军事设施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 征兵
----
第二节志愿兵 义务兵
--
第三章武装
----
第一节清代地方武装
----
第二节民国地方武装
----
第三节人民武装
----
第四节驻军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建制
----
第二节训 练
----
第三节重要活动
--
第五章兵事记略
----
第一节古代兵事
----
第二节现代兵事
卷二十二文 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活动场所
----
第二节社火 焰火
--
第二章著述
----
第一节文学作品
----
第二节县志编纂
----
第三节党史资料征编
----
第四节其它著述
--
第三章艺术
----
第一节戏剧 曲艺
----
第二节音乐 舞蹈
----
第三节美术
----
第四节书法 摄影
----
第五节电影
--
第四章图书 档案
----
第一节图 书
----
第二节档 案
--
第五章新闻
----
第一节报刊 通讯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六章文物胜迹
----
第一节历史文物
----
第二节革命文物
----
第三节文物保护
----
第四节风光胜迹
卷二十三卫生
--
第一章防 疫
----
第一节预防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地方病防治
----
第四节职业病防治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医院(药店)诊所
----
第二节医疗队伍
----
第三节设备
----
第四节医疗技术
----
第五节医疗制度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接生
----
第三节幼儿保育
卷二十四体育
--
第一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农民体育
----
第三节职工体育
--
第二章运动项目
----
第一节武 术
----
第二节球类
----
第三节田 径
----
第四节棋类
----
第五节举重
----
第六节游泳
--
第三章队伍 设施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设施
--
第四章竞赛
----
第一节竞赛项目
----
第二节竞赛成绩
卷二十五民情风俗
--
第一章习性
--
第二章生活习俗
----
第一节衣饰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住宅
----
第四节器用
--
第三章岁时 节日
----
第一节传统节日
----
第二节时令
----
第三节法定节日
--
第四章婚丧庆贺
----
第一节婚嫁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节庆贺
--
第五章民谣 谚语 传说
----
第一节民谣
----
第二节儿歌 嬉曲
----
第三节谚语
----
第四节传说
--
第六章民情撷要
----
第一节礼仪
----
第二节禁忌
----
第三节人名
----
第四节美德良风
----
第五节乡规民约
--
第七章宗教
----
第一节天主教
----
第二节基督教
----
第三节佛教
----
第四节道教
卷二十六方言
--
第一章语音
----
第一节语音特征
----
第二节音系
----
第三节音标与汉语拼音对照
--
第二章词汇
--
第三章语法
----
第一节语法例句
----
第二节“圪”的用法
----
第三节重叠词
卷二十七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王与龄
----
郑崇俭
----
王筠
----
杨恩树
----
杨笃
----
吴庚
----
王体元
----
阎应台
----
杨铭
----
阎佐江
----
董光华
----
薛长江
----
阎应杰 阎俊烈
----
阎应征
----
阎应禧
----
王赞绪
----
阎春洞
----
王坤元
----
张云秀
----
贾世长
----
冯文
----
陈俊芳
----
王赞境
----
华顺德
----
陈策安
----
阎述堂
----
王绪
----
赵文秀
----
王世龙
----
郑国瑛
----
高维定
----
程彩萍
----
李光明
----
王鼎元
----
王居丰
----
刘振义
----
高小龙
----
任贵春 高金香
--
第二章人物录
----
第一节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第三节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
----
第四节高级知识分子
----
第五节县团级正职以上干部
----
第六节教龄在35年以上的教师
大事记
附录
--
一、石碑铭文
--
二、志书序跋
--
三、吟鄂诗文选
--
四、文献辑存
--
五、受奖项目
限外辑要
跋·编后记
--
跋
--
编后记
为本志撰写资料的人员
图表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