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坚持实事求是、客观中立的原则;真实记述村情,客观反映玉岩村的历史原貌、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
二以2010年玉岩村境为记述范围。
三本志按章、节、目编排;以章统节,以节统目:采用纪事编年体的叙述方法。
出版时间:
2010年09月
目录
封面
玉岩村志
《玉岩村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
《玉岩村志》编辑部
题词
图片
--
玉岩村全景
--
松阳县政区图
--
玉岩镇
--
光绪廿五年(1899)玉岩村形胜图
--
玉岩村实测平面图
--
位于玉岩大源坑白坛飞瀑
--
香乳山瀑布
--
喷水龙湫
--
碧水龙潭
--
上弓桥
--
石狮听泉
--
石屋紫蕙
--
青鲤鱼山
--
平坛纳凉
--
普济桥斗拱
--
香乳廊桥
--
寿喜桥
--
文昌阁
--
横潭大殿
--
晚翠亭
--
仁安桥
--
叶氏报德祠
--
始建于明正德间祭祀先祖叶玘的“报德祠”
--
杨氏宗祠
--
清末建筑
--
三堂街民居
--
叶夔于雍正元年(1723)种植的罗汉松,现镇政府驻地
--
山庄积雪
--
1992年,松阳县人民政府公布玉岩为“革命老根据地镇”
--
上下图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玉岩留下的红军标语
--
浙江省学政杜堮为杨孙华、杨孙芝、杨孙兰兄弟而赠的“三凤齐飞”匾额
--
抗战时期南货店
--
玉岩村村委会大楼
--
玉岩籍市、县各部门领导、镇领导、村两委及编纂主要人员合影
--
编纂领导小组成员
--
玉岩村志编纂人员
序
序二
编纂说明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建置沿革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 地理位置
----
二 地形 地势
----
三 气候 气温
----
四 河流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二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居民
--
第一节 人口 婚姻
----
一 历代人口
----
二 人口普查
----
三 计划生育
----
四 婚姻概况
--
第二节 姓氏 宗族
----
一 姓氏
----
二 宗族
------
(一)族姓繁衍
------
(二)祠堂建修
------
(三)祭祖活动
------
(四)修谱
第三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经济
----
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二 经济发展
----
三 村民生活
--
第二节 农业经济结构
----
一 土改前农业经济结构
----
二 土地改革
----
三 农业合作化
----
四 人民公社
----
五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农具 肥料
----
一 传统农具
----
二 农业机械
----
三 肥料
------
(一)家肥
------
(二)化学肥料
--
第四节 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
----
一 耕地面积
----
二 粮食产量
--
第五节 粮食生产
----
一 粮食购销
----
二 粮食作物
------
(一)水稻
------
(二)麦类
------
(三)玉米
------
(四)豆类
------
(五)蕃薯
------
(六)马铃薯
----
三 粮食加工方式
------
(一)人力加工
------
(二)机电加工
--
第六节 经济作物与养殖业
----
一 经济作物
------
(一)茶叶
------
(二)香菇
------
(三)经济土特产
----
二 养殖业
--
第七节 林业
----
一 概况
----
二 竹木品种
--
第八节 水利
----
一 陂坝水渠
----
二 山塘水库
----
三 防洪工程
第四章 工商业
--
第一节 工业 手工业
----
一 工业
----
二 手工业
--
第二节 商业
----
一 建国前商贸情况
----
二 建国后商业
第五章 交通 通讯
--
第一节 道路
----
一 古道
----
二 机耕路
----
三 公路
--
第二节 桥梁
----
一 古桥梁
----
二 现代桥梁
--
第三节 运输工具
----
一 人力
----
二 人力车
----
三 机动车
--
第四节 通信
----
一 邮政
----
二 电话
第六章 村镇建没
--
第一节 公共建设
----
一 街道巷弄
----
二 水泥路
----
三 老土名、老地名与现用地名及位置
--
第二节 给水 排水
----
一 给水
----
二 排水
--
第三节 公共用房与公共建设
----
一 公共用房
----
二 路灯
----
三 村中公园
--
第四节 住宅建设
----
一 历史上的建筑
----
二 当代建设
--
第五节 能源
----
一 燃料
----
二 照明
----
三 供电
第七章 党政社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一 早年党组织活动情况
----
二 解放后基层党支部发展情况
----
三 驻玉岩村的区、乡等党组织沿革及领导人名录
------
(一)区级党组织沿革及领导人名录
------
(二)乡(管理区、公社)级党组织沿革及领导人名录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三节 行政政权组织
----
一 村级政权组织
------
(一)行政机构演变
------
(二)村委会选举
------
(三)1949年-2008年玉岩村行政领导人名录
----
二 驻玉岩村的区、乡(管理区、公社)级政府机构
------
(一)区级机构及领导人名录
------
(二)驻玉岩村的乡级(管理区、公社)政府领导人名录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组织及人民代表
----
一 村级的其他群众社团和人民代表
------
(一)农民协会
------
(二)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
------
(三)县人大代表
------
(四)县政协委员
第八章 社会事业
--
第一节 教育
----
一 小学教育
------
(一)教育概况
------
(二)获奖情况
------
(三)历届小学校长名录
----
二 中学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历届校长
--
第二节 文化
----
一 戏曲 电影
------
(一)戏曲
------
(二)电影
----
二 广播 电视 电脑
------
(一)广播
------
(二)电视 电脑
--
第三节 医疗 卫生
----
一 医疗机构及名医
----
二 历任医院负责人名录
第九章 风景名胜
--
第一节 文物
----
一 印玺
------
(一)“南阳开国”铜印
------
(二)“道经师宝”铜印
----
二 碑铭
------
(一)玉岩白云道院重修碑
------
(二)重修玉岩叶氏时思庵碑
------
(三)同德桥碑
----
三 遗迹
------
(一)叶义故居
------
(二)香乳山石瓮
------
(三)石屋紫蕙
------
(四)白状元的题书
------
(五)革命标语
------
(六)塘亭坌内石拱桥
--
第二节 名山 古井 古建筑
----
一 名山
------
(一)香乳山
------
(二)翠屏山
----
二 古井
----
三 普济桥
----
四 古宅
第十章 风俗 宗教
--
第一节 村风 民风
----
一 村风
----
二 民风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一 家庭
----
二 饮食
----
三 节日
--
第三节 服饰 发型
----
一 服饰
----
二 发型
--
第四节 礼仪习俗
----
一 婚俗
----
二 丧俗
----
三 生辰
--
第五节 玉岩方言
--
第六节 宗教
----
一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
(一)佛教 道教
------
(二)耶酥教
----
二 寺庙宫观
第十一章 人物篇
--
第一节 传略
----
叶渭叟
----
叶从善
----
叶秉恭
----
叶绍芳
----
叶承芳
----
叶松
----
杨孙芝
----
叶同芳
----
杨光淦
----
叶学诗
----
叶永滋
----
叶文鉴
----
杨光扬
----
徐应龙
----
叶义
----
杨士堪
----
叶水玉
----
陈德明
--
第二节 简介
--
第三节 名录
丛录
--
一 诗文选
--
二 记、志、序、铭
----
(一)唐故有道先生叶公碑
----
(二)玉岩叶氏宗谱旧序
----
(三)玉岩云峰祠志
----
(四)明故石溪叶公墓志
----
(五)玉岩叶氏第九世孙叶天麟墓志铭
----
(六)赠邑尉叶少竹公惠政序
----
(七)赠容轩西湖胜会序·礼部郎中陈罢
----
(八)赠玉岩叶君石泉序
----
(九)少竹君传
----
(十)玉岩叶氏宗谱历代重修序
----
(十一)多福寺
----
(十二)白雲道院
----
(十三)重建横潭大殿序
----
(十四)重建文昌阁序
----
(十五)玉岩香乳山寺
----
(十六)世德祠祭祖议规
----
(十七)叶姓时思祠重整族规条例
----
(十八)叶氏世德祠祠规
----
(十九)祠规
----
(二十)《潘溪杨氏宗谱·祠堂记》
--
三 民间传说
----
(一)石舂臼
----
(二)烈士叶义传略
----
(三)烈女陈肃贞
----
(四)白崖父子传奇
----
(五)杨姓六甲的故事
----
(六)大头鬼
----
(七)箬寮的传说
----
(八)道术
----
(九)南山塔
----
(十)教演场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