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志》(1982-2000)

《肇东市志》(1982-200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书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资料翔实,内容全面,记述系统,体例规范。突出肇东特点,体现时代特色。

内容时限: 1982-2000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目录

封面
肇东市志(1982~2000)
肇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8~2004年)
肇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4~2006年)
肇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6~ )
《肇东市志》编纂人员
绥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审稿人员
图片
-- 肇东市行政区划图
-- 肇东市行政办公中心大楼
-- 中共肇东市委员会原办公大楼
-- 肇东市人民政府原办公大楼
-- 中共肇东县委书记 张焕忱(1981.1~1985.12)
-- 中共肇东市委书记 李方旭(1985. 12~1989.9)
-- 中共肇东市委书记 王国华(1989.12~1992.1)
-- 中共肇东市委书记 李振东(1992.3~1996.2)
-- 中共肇东市委书记 孙纲(1996.2~2000.5)
-- 中共肇东市委书记 朱胤(2000.11~2005.1)
-- 中共肇东市委书记 聂耕寰(2005.9~2006.12)
-- 中共肇东市委书记 张锡才(2006.12~ )
-- 肇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继民(1980.9~1982.4)
-- 肇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立夫(1983.4~1987.8)
-- 肇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仪儒(1987.9~1990.10)
-- 肇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宋兴云(1990.10~1993.9)
-- 肇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孙纲(1993.9~1996.8)
-- 肇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晓风(1996.9~1997.11)
-- 肇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书武(1997.11~2002.11)
-- 肇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吴连芳(2002.11~2006.12)
-- 肇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锡才2006.12月~ )
-- 肇东县县长 刘立夫(右一)(1980.9~1983.2)
-- 肇东县代县长 李志武(1986.4~1986.11) 肇东市市长(1986.11—1990.9)
-- 肇东市代市长 李振东(1990.9~1990.10) 肇东市市长(1990.10~1992.3)
-- 肇东市市长 朱国武(1992.3~1997.9)
-- 肇东市代市长 吴连芳(1997.9~1997. 11) 肇东市市长(1997.11~2000.11)
-- 肇东市代市长 徐承运(2000.11~2001.3) 肇东市市长(2001.3~2003.7)
-- 肇东市市长 张锡才(2003.7~2006.12)
-- 肇东市市长 张亚忠(2006.12~ )
-- 政协肇东县委员会主席 郑国琛(兼)(1980.9~1983.3)
-- 政协肇东县委员会主席 徐云鹏(1983.3~1986.5)
-- 政协肇东市委员会主席 曹静波(1986.11~1990.10)
-- 政协肇东市委员会主席 赵树棋(1990.10~1993.9)
-- 政协肇东市委员会主席 车殿忱(1993.9~1997.11)
-- 政协肇东市委员会主席 黄锦新(1997.11~2002.11)
-- 政协肇东市委员会主席 任松龄(2002.11~2006.12)
-- 政协肇东市委员会主席 朱胤(2006.12~ )
-- 蓬勃发展的种殖业、养殖业和奶牛业
-- 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液态奶生产线
-- 黑龙江省肇东电缆厂——国家机电部重点生产电线电缆产品的中型企业
-- 正阳大街(20世纪80年代)
-- 铁路跨线轿
-- 市标
-- 正阳大街(20世纪90年代)
-- 现代住宅小区一角
-- 腾龙
-- 肇东市影剧中心
-- 肇东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 肇东一中
-- 肇东市体育馆
-- 广播电视中心
-- 百姓超市
-- 福和大酒店、保龄球馆
-- 人民医院
-- 哈大高速公路肇东出口
-- 黑龙江省汇丰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榆树林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石油公司储油区
-- 长海公司润滑油产品、塑料制品
-- 黑龙江省汇中锅炉燃料油有限公司14万吨燃料油牛产设备
-- 油田采油机
-- 肇东市祥云诊所
-- 数宁脑电地形图仪
-- 美国进口彩超机
-- 肇东市福秦兴制酒厂
-- 黑龙江省远放律师事务所
-- 黑龙江省成福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肇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王剑波(右二)与市离退休老干部陈晓风(左二)、赵树棋
-- 肇东市地办志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概况
-- 第一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资源
---- 第四节 自然灾害
第二篇 农业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双层经营体制
---- 第二节 农机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林业产权改革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结构调整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蔬菜
---- 第五节 农业技术推广
---- 第六节 土地开发利用
---- 第七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八节 经营管理
-- 第三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程度
---- 第二节 农机研制
---- 第三节 农机企业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机电井
---- 第三节 农田灌溉
---- 第四节 水政管理
---- 第五节 抗洪抢险
--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三北”防护林
---- 第二节 苗木生产
---- 第三节 林木管理
-- 第六章 渔业
---- 第一节 渔业生产
---- 第二节 新技术推广
---- 第三节 资源开发
---- 第四节 渔政管理
第三篇 畜牧业
-- 第一章 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服务体系改革
---- 第三节 国有牧场改革
---- 第四节 草原经营改革
---- 第五节 畜牧管理
-- 第二章 畜禽生产
---- 第一节 品种产量
---- 第二节 畜舍建设
---- 第三节 集约化生产
---- 第四节 饲料生产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三章 科学饲养
---- 第一节 良种
---- 第二节 良法
---- 第三节 技术培训
-- 第四章 草原建设
---- 第一节 种草
---- 第二节 育草
第四篇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企业改革
---- 第一节 承包经营
---- 第二节 产权改造
-- 第二章 企业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行业结构
-- 第三章 生产经营
---- 第一节 产品产量
---- 第二节 产品销售
---- 第三节 技术改造
---- 第四节 规模化生产
---- 第五节 安全生产
-- 第四章 联营联合
---- 第一节 优惠政策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第五篇 工业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承包经营
---- 第二节 产权改造
---- 第三节 组建企业集团
---- 第四节 政府宏观调控
-- 第二章 工业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行业结构
---- 第三节 产品结构
-- 第三章 生产经营
---- 第一节 工业生产
---- 第二节 技术改造
---- 第三节 产品销售
-- 第四章 引资合作
---- 第一节 引资政策
---- 第二节 合作方式
-- 第五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质量技术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劳动人事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管理
第六篇 商贸业
-- 第一章 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国有商业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粮食体制改革
---- 第四节 物资企业改革
---- 第五节 外贸体制改革
-- 第二章 所有制结构
---- 第一节 国有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个体私营商业
-- 第三章 粮油
---- 第一节 粮食购销
---- 第二节 粮食储运
---- 第三节 粮油加工
---- 第四节 粮油供应
-- 第四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品购进
---- 第二节 商品销售
--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六章 供销商业
---- 第一节 商品购销
---- 第二节 多种经营
---- 第三节 支农服务
----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七章 物资
---- 第一节 物资经营
---- 第二节 物资市场管理
-- 第八章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 产品出口
---- 第二节 基地建设
---- 第三节 边境贸易
第七篇 计划 统计
-- 第一章 计划
---- 第一节 计划种类
---- 第二节 计划编制执行
---- 第三节 经济信息
---- 第四节 项目管理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范围
---- 第二节 统计服务
---- 第三节 统计监督
第八篇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登记
---- 第二节 商标广告
---- 第三节 经济合同鉴证
---- 第四节 私营工商业管理
---- 第五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清产核资
---- 第二节 产权登记管理
---- 第三节 保值增值
-- 第三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用地审批
---- 第四节 土地监察
--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质量监督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五章 物价
---- 第一节 物价改革
---- 第二节 物价调整
---- 第三节 物价监督
---- 第四节 价格水平
-- 第六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社会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七章 劳动
----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社会保障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劳动管理
第九篇 税务 财政
-- 第一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改革
---- 第二节 税种税率
---- 第三节 税款征收
---- 第四节 管理服务
-- 第二章 财政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监督管理
第十篇 金融 保险
-- 第一章 金融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贷款
---- 第三节 货币发行
---- 第四节 联行清算
---- 第五节 国库券债券
-- 第二章 保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第十一篇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城乡规划
---- 第二节 城市建设
---- 第三节 乡镇建设
---- 第四节 村屯建设
---- 第五节 建筑施工
---- 第六节 房产管理
---- 第七节 环境保护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运输管理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四节 水运
---- 第五节 铁路
-- 第三章 邮电
---- 第一节 设施建设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四章 电力
---- 第一节 输电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电业管理
第十二篇 政党 政府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肇东市委员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重大决策
---- 第三节 组织工作
---- 第四节 宣传思想工作
---- 第五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六节 统一战线
---- 第七节 离退休老干部工作
-- 第二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施政业绩
---- 第三节 机构改革
---- 第四节 人事
---- 第五节 信访
第十三篇 群团 社团
-- 第一章 群团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二章 社团
---- 第一节 科协
---- 第二节 工商联
---- 第三节 残联
---- 第四节 关心下一代
---- 第五节 文联
---- 第六节 老区建设
---- 第七节 老龄工作
第十四篇 人大 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监督
-- 第二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肇东市委员会
---- 第二节 政协委员会议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第十五篇 武装 政法
-- 第一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节 防空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治安管理
---- 第二节 案件侦察
---- 第三节 监所管理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消防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审判方式改革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执行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公证
---- 第四节 律师事务
---- 第五节 “两劳”释放人员管理
第十六篇 科技 教育
-- 第一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组织
---- 第二节 科学研究
---- 第三节 科技服务
---- 第四节 地震监测
---- 第五节 气象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第二节 教育结构
---- 第三节 教师队伍
---- 第四节 办学条件
---- 第五节 教育科研
第十七篇 文化 体育 卫生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图书发行借阅
---- 第二节 电影发行与放映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四节 表演艺术
---- 第五节 群众文化
---- 第六节 文物
---- 第七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场馆建设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第三节 竞赛
---- 第四节 运动员教练员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卫生改革
---- 第二节 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卫生保健
---- 第五节 爱国卫生
第十八篇 广播 电视 报纸
-- 第一章 广播
---- 第一节 广播电台
---- 第二节 农村有线广播
-- 第二章 电视
---- 第一节 无线电视
---- 第二节 有线电视
---- 第三节 自办节目
-- 第三章 报纸
---- 第一节 采编
---- 第二节 印刷发行
第十九篇 档案 史志
-- 第一章 档案
---- 第一节 档案馆(室)
---- 第二节 档案事业管理
---- 第三节 档案保管利用
-- 第二章 史志
---- 第一节 党史编研
---- 第二节 地方志
第二十篇 社会
--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目标管理
---- 第三节 创建活动
---- 第四节 文明新风
-- 第二章 民政
---- 第一节 社会救济
---- 第二节 社会福利
---- 第三节 农民养老保障
---- 第四节 优抚安置
---- 第五节 社区服务
---- 第六节 婚姻登记
---- 第七节 殡葬管理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状况
---- 第二节 人口控制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状况
---- 第二节 衣食住行
---- 第三节 教育与医疗保健支出
---- 第四节 文化娱乐消费
-- 第五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第二节 出席全国、全省党政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委员
---- 第三节 市(县)级领导干部
---- 第四节 高级科技人员
---- 第五节 拔尖人才
-- 第六章 先优模
---- 第一节 先进集体
---- 第二节 先进模范人物
第二十一篇 乡镇概况
-- 第一章 肇东镇
-- 第二章 昌五镇
-- 第三章 宋站镇
-- 第四章 五站镇
-- 第五章 四站镇
-- 第六章 涝洲镇
-- 第七章 五里明镇
-- 第八章 姜家镇
-- 第九章 尚家镇
-- 第十章 里木店镇
-- 第十一章 新城乡
-- 第十二章 向阳乡
-- 第十三章 海城乡
-- 第十四章 洪河乡
-- 第十五章 东发乡
-- 第十六章 明久乡
-- 第十七章 安民乡
-- 第十八章 先进乡
-- 第十九章 跃进乡
-- 第二十章 黎明乡
-- 第二十一章 德昌乡
-- 第二十二章 西八里乡
-- 第二十三章 民主乡
-- 第二十四章 宣化乡
-- 第二十五章 合居乡
-- 第二十六章 太平乡
附录
-- 附录一 重要文献辑存
-- 附录二 重大事故
-- 附录三 《肇东县志》补遗勘误
-- 附录四 《肇东市志》各类表格索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