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域情特点、专业特色。
二、本志定名为《台北盐场志》。
三、本志记事,上限不定,各类事物的记述均追溯至起始发端,下限断至2006年4月28日场划转连云港市管理止,编委会机构、人员设置和题词、照片止于成书之日。
四、场区盐事浩繁,本志取事,立足当代,详今略古,立足现代科学分类和现代社会分工,继承“横排纵述”的传统做法,展示因果源流、发展由来及未来趋势。
出版时间:
2008年05月
目录
封面
台北盐场志
《台北盐场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
中共江苏省省委书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来台北盐场视察时提出
--
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题词
--
江苏省盐务管理局局长,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德善题词
--
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秦方喜题词
--
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顾永庚题词
--
原江苏省金桥盐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伏运景题词
图片
--
1986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中)到台北盐场先锋工区视察。
--
时任中共江苏省省委书记李源潮(右二)在省总工会主席张艳(右四)、省盐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德善(右五)、
--
1960年3月24日,出席在新海连市召开的全国盐业会议的轻工业部部长李浊尘(中)到台北盐场大浦工区视
--
1989年7月8日,国家农牧渔业部顾问林乎加(中)视察台北盐场先锋工区。
--
原江苏省省长季允石(右二)视察台北盐场。
--
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左二),江苏省金桥盐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顾永庚(右二)视察
--
原连云港市委书记叶志俊(右三)、省盐务局代局长任利戈(右一)视察台北盐场。
--
2002年,江苏省金桥盐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伏运景(中)视察台北盐场。
--
1975年7月,台北盐场党委常委成员(右二孙凤调,右三张文歧)欢送部队同志返回部队。
--
1976年,时任党委书记王朐生(前排左一)和党委一班人在大浦工区滩头研究盐田技改。
--
1988年秋,时任场长陈先浩(左四)陪同新闻媒体参观扒盐现场。
--
1979年,时任党委书记翟荣甫(右一)和党委一班人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
1978年,时任场长张德元在场骨干学习班上宣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
时任场长胡廷明在场经济活动分析会上讲话。
--
时任党委书记金传留(左)与工会主席郁振华研究工作。
--
时任场长沈学生(中)、党委书记徐毓武(左)、工会主席陈中仁(右)代表企业党政工组织签定企业共保目标合
--
1998年夏,时任场长孙庆法(左)向省盐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茆庆国(右)介绍水产养殖情况。
--
2002年初,时任场长张锦林(右三)、党委书记李正芳(右二)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
2006年,江苏省金桥盐业有限公司台北盐场领导班子研究新产业发展规划。
--
现任党委书记、场长薛尚栋作工作报告。
--
现任场领导班子。
--
台北盐场办公大楼
--
民国时期垣商办事处碑
--
西墅扬水站
--
元宝港扬水站
--
台北盐场气象站
--
曹圩变电所
--
锅馓
--
盘铁
--
石莲子
--
戽水图
--
风车、戽水斗
--
刮盐
--
挑盐上大廪
--
人工拐水车
--
平晒滩推盐车
--
修滩做堰
--
卤水浓度检查
--
人工和格
--
机械活碴
--
装船外运
--
皮带机输盐
--
黄海化工厂改制成为黄化制钙有限公司
--
黄化制钙有限公司2万吨氯化钙工程竣工典礼
--
生产出口低钠盐
--
氯化钙出厂装车
--
黄化制钙有限公司
--
水质分析
--
贝类产品
--
鱼类产品
--
水产育苗
--
蟹类产品
--
贝类收捕
--
虾类产品
--
2006年台北工业园破土动工
--
华茂绿化工程公司产业基地开工
--
场物资供应公司改制为民营欣树工贸有限公司
--
场承揽抛填工程
--
六道沟盐场收购连云区农信大厦、控股买断凯悦花园酒店经营权,率先走上资产经营之路。
--
盐工转岗从事绿化保洁工作
--
华茂苗圃基地
--
淮盐文化生态园正在筹建中
--
场医院改制为民营连云港台北医院
--
占地近200亩的三个职工小区可望近期建成,图为建设中的“裕泰新村”。
--
临港产业区步入发展快车道
--
省农电培训中心、新东方集装箱公司、恒瑞医药有限公司等单位落户场区。
--
职工文娱活动
--
职工体检
--
扇子舞表演
--
职工运动会
--
职工计算机培训
--
企业之歌演唱会
--
附图一
--
台北盐场地图
序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理地貌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貌特征
--
第二章 场区变迁
----
第一节 清末以前
----
第二节 民国
----
第三节 建国后
--
第三章 历史图说
----
第一节 清
----
第二节 民国
----
第三节 建国后
--
第四章 盐田土壤
----
第一节 成陆
----
第二节 土壤性质
--
第五章 气候
----
第一节 温度
----
第二节 降水
----
第三节 蒸发
----
第四节 风
----
第五节 相对湿度 日照
----
第六节 潮汐
----
第七节 气象谚语
----
第八节 潮汐谚语
----
第九节 自然灾害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滩涂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第四节 风力资源
----
第五节 太阳能资源
----
第六节 旅游资源
第二篇 建置沿革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清末以前
----
第二节 民国
----
第三节 解放后
--
第二章 基层工区
----
第一节 大浦工区
----
第二节 泰和工区
----
第三节 开泰工区
----
第四节 海滨工区
----
第五节 先锋工区
----
第六节 程圩工区
----
第七节 佟圩工区
----
第八节 塔山工区
----
第九节 墅港工区
----
第十节 昌圩工区
--
第三章 附属单位
----
第一节 生活服务公司
----
第二节 供水管理公司
----
第三节 资源开发公司
----
第四节 台北供电所
----
第五节 机电维修安装公司
第三篇 党群组织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党的建设
----
第三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活动开展
----
第三节 共保(集体)合同
--
第三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活动开展
第四篇 原盐
--
第一章 原盐生产
----
第一节 原料海水
----
第二节 制盐工艺
----
第三节 设备工具
----
第四节 产量
----
第五节 质量
----
第六节 品种
----
第七节 盐田技改
----
第八节 低钠盐生产
----
第九节 矿卤滩晒
----
第十节 盐业生产管理
----
第十一节 节气与盐事
--
第二章 原盐运销
----
第一节 运销机构
----
第二节 运销体制
----
第三节 运输方式
----
第四节 销售区域
----
第五节 计量
----
第六节 盐价
----
第七节 垣商、运商
--
第三章 缉私护税
----
第一节 缉私
----
第二节 护税
第五篇 化工
--
第一章 苦卤化工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原料苦卤
----
第三节 主要化工产品及其生产
----
第四节 精细化工
----
第五节 其他化工产品
--
第二章 氯化钙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性质及用途
----
第三节 原料及复晒
----
第四节 生产工艺和设备
----
第五节 销售
第六篇 水产养殖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主要水产品养殖
----
第一节 对虾
----
第二节 蜢蛏
----
第三节 花蛤
----
第四节 梭子蟹
第七篇 集体企业
--
第一章 连云港市海州湾实业公司
----
第一节 粉洗盐厂
----
第二节 轧钢厂
----
第三节 塑料一厂
----
第四节 塑料二厂
----
第五节 水泥制品厂
----
第六节 修理厂
----
第七节 连云港云台康乐福利公司
----
第八节 盐场
----
第九节 农副业
--
第二章 六道沟盐场
--
第三章 台北工程处
--
第四章 连云港氯化钙厂
--
第五章 连云港盐业黄海综合厂
第八篇 结构调整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资源开发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资源开发
--
第三章 生产布局调整
--
第四章 产品结构调整
----
第一节 盐产品
----
第二节 化工产品
----
第三节 水产品
----
第四节 农产品
----
第五节 液体钙
--
第五章 效益滩
--
第六章 退盐转养
--
第七章 新产业
第九篇 改革改制
--
第一章 机构改革
--
第二章 盐田大包干
--
第三章 职工身份置换
----
第一节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
第二节 划地养人
----
第三节 自谋职业
----
第四节 劳务输出
--
第四章 股份民营企业
----
第一节 黄化制钙有限公司
----
第二节 连云港中飞工贸有限公司
----
第三节 连云港华茂绿化公司
----
第四节 连云港欣树工贸有限公司
----
第五节 华兴基建维修工程公司
----
第六节 连云港台北医院
----
第七节 连云港鼎新化工有限公司
第十篇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财务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财务核算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管理内容
----
第三节 全面预算管理
--
第三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干部任用
----
第二节 干部管理权限及调配
----
第三节 干部考核
----
第四节 干部离退休管理
--
第四章 物资供应管理
----
第一节 物资供应体制
----
第二节 采购
----
第三节 供应手续
--
第五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工资
----
第二节 就业
----
第三节 劳动保险、福利及女职工保护
----
第四节 职工年老退休、子女顶替制度
--
第六章 安全生产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重大工伤事故
第十一篇 社会事业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主要科技成果
--
第二章 文体
----
第一节 文娱活动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
----
第二节 卫生保健与防疫
--
第四章 教育
----
第一节 普通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第十二篇 盐民、盐工
--
第一章 盐工
----
第一节 盐工称谓
----
第二节 盐工来源
--
第二章 盐工生活
----
第一节 清末以前盐民生活
----
第二节 民国期间盐民生活
----
第三节 建国后盐工生活
--
第三章 盐业习俗
----
第一节 盐事习俗
----
第二节 节日习俗
----
第三节 红白事习俗
----
第四节 礼仪习俗
----
第五节 生活习俗
--
第四章 歌谣谚语警语
----
第一节 民谣民歌
----
第二节 盐场谚语
----
第三节 盐场警语
第十三篇 人物
--
第一章 英烈
----
卢柏玉
----
姚子贵
----
刘二
----
孙广胜
----
苏立成
--
第二章 先进模范
----
朱景云
----
王寿明
----
李成启
----
周正金
----
顾立成
----
赵桂顶
----
杨玉珍
----
高同生
----
孙召祥
----
朱学英
----
赵士翠
----
孙玉珍
----
刘广荣
----
周勇
----
张义丰
----
王忠进
----
王殿国
----
杨祖祥
----
曹佩珩
----
李忠尧
----
王继铭
----
王朐生
----
邱长清
----
郁振华
----
叶绍标
----
纪树兰
----
李友池
----
史朝友
----
龚本金
----
薛尚栋
----
卢正兴
--
第三章 高级知识分子
----
陈宝祥
----
付宝山
----
张顺达
----
吉增锦
----
李晖
----
戎文斌
----
徐毓武
----
沈学生
----
林树垠
----
吴景玉
----
卞光明
----
徐银标
----
张爱华
----
韩永年
----
卢正芳
--
第四章 名录
第十四篇 艺文风物
--
第一章 场区盐文化
----
第一节 盐的起源与功用
----
第二节 淮盐与国家财政
----
第三节 场区艺文
----
第四节 场区方言土语
----
第五节 盐民歇后语
----
第六节 盐场谜语
----
第七节 企业精神
--
第二章 场区形胜
----
第一节 山、河
----
第二节 盐乡诗赞
--
第三章 特产名吃
----
第一节 沙光鱼
----
第二节 梭子蟹
----
第三节 黄螯蟹
----
第四节 对虾
----
第五节 滩虎龙
----
第六节 泥螺
----
第七节 蛏子
----
第八节 鲜贝
----
第九节 虾酱
----
第十节 文蛤
----
第十一节 牡蛎
----
第十二节 海英菜
--
第四章 盐镇寻古
----
第一节 淮北盐都——板浦
----
第二节 新浦的繁盛
----
第三节 大浦的兴衰
----
第四节 猴嘴盐坨
--
第五章 盐乡传说
----
第一节 石花县的传说
----
第二节 杨二郎担山赶太阳
----
第三节 大力神李德伟
----
第四节 钟情的对虾
----
第五节 沙光鱼的传说
----
第六节 红蝇赶散
----
第七节 盐的传说
----
第八节 盐婆婆的生日
----
第九节 八卦滩的传说
----
第十节 海英菜的传说
--
第六章 名优新产品
----
第一节 淮盐
----
第二节 氯化钾
----
第三节 溴素
----
第四节 溴乙烷
----
第五节 十溴联苯醚
----
第六节 氯化钙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历代盐政简介
--
附录二 盐法
--
附录三 淮北板中济三场检定食盐施行细则
--
附录四 盐政条例
--
附录五 两淮盐务管理总局训令
--
附录六 中央关于全国盐务工作的决定
--
附录七 江苏省轻工业厅关于颁发《江苏盐区原盐生产技术操作要点》和《原盐质量检验分等管理办法》的函
--
附录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盐税条例(草案)
--
附录九 盐政管理办法
--
附录十 江苏省《盐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资料来源录
编纂始末
跋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