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安全志(1876-2011)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中国铁路安全志》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全面地、系统地、客观地记述中国铁路安全的发展变化和现实状况,反映一百多年来中国铁路安全发展的坎坷历程和丰富内涵。
内容时限:
1876-2011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目录
封面
中国铁路——安全志
编委会名单
图片
--
铁路安全图片集锦
--
1876年7月投入运营的吴淞车站
--
当地老百姓抬着被轧者的尸体向吴淞铁路公司施压
--
按照“收买吴淞铁路条款”的规定,清政府于次年按时付清了赎金,吴淞铁路由清政府接管。
--
就是这台“天朝号”蒸汽机车制造了第一起中国铁路伤亡事故
--
1925午秋,鸡街—建水间发生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相撞事故。
--
11号机车与12号机车相撞颠覆情景
--
1936年1月31日,南同蒲铁路第14次混合列车在两渡镇车站附近脱轨颠覆。图为事故现场。
--
1949年8月25日,四梅线半截河桥重大行车事故现场。
--
一代枭雄——张作霖
--
张作霖的专列就是在此桥被炸
--
线路设备遭到严重破坏
--
张作霖的坐车
--
女间谋川岛芳子刺探到张作霖回奉(沈阳)的准确时间,使日军实施准确炸车。
--
日本侵略军推翻的京沪铁路客运列车(1937年)
--
日本侵略军炸毁的广州铁路列车(1937年)
--
上海火车北站被日本侵略军炸成了一片废墟(1937年)
--
1940年1月5日滇越铁路小龙潭大桥被炸情形
--
铁路工人正在抢修小龙潭大桥
--
北宁铁路滦河大桥有新、旧两桥,相距45米。旧桥建于1894年,长670米,已改为公路桥。新桥建于19
--
津浦铁路上蚌埠淮河大桥建于1911年,长586米,解放战争中遭破坏。1949年5月1日开工修建临时便
--
钱塘江大桥仅开通88天就被炸毁
--
炸桥前军民大撤退
--
玉林山列车脱轨事故现场
--
“9·8”陇海线列车脱轨事故现场
--
20世纪初,俄国派驻在中国领土上的东省铁路守备队。
--
清末民初时期的铁路运输安全警察
--
民国时期执行安检的铁路女警察
--
长春铁路公安七大队旧址
--
不同铁路系统的安全法规
--
上海交通大学对学员进行运输安全教育(20世纪30年代)
--
19世纪70年代用于吴淞铁路的电报机
--
20世纪早期指挥运输生产上使用的通信设备
--
为保证下坡方向的行车安全,在青龙桥与南口间的各会让站建有避难线,以防列车溜逸失控造成事故(1909年
--
毛泽东同志于1951年10月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接见了列席会议的“毛泽东号”机车第三任司机长郭树
--
“毛泽东号”机车组
--
1960年1月,汉丹线建设功臣(含安全标兵)被请上第一趟开行的客车。
--
21世纪初,铁路劳动模范(含安全标兵)登上天安门城楼。
--
2004年5月,北京铁路局工会组织机务系统安全行车千趟无事故的机车乘务员及家属到北京游览。
--
1951年2月,太原北站荣获铁道部优胜循环红旗。
--
“铁牛号”于1946年10月30日命名。“铁牛号”机车第一任司机长杜先扬(前第一位)1949年2月1
--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国财于1989年被任命为“铁牛号”司机长。安全成绩远远领
--
冂丂型96号机车司机长杜先扬
--
安全行驶20万公里的冂丂型96号机车乘务员与家属合影
--
1963年10月21日,铁道部副部长吕正操在新武工务段授予孙家养路工区“大郑线上好工区”锦旗。
--
北京铁路局安全生产2000天总结表彰大会现场
--
兰州铁路局、分局领导接见首创全局安全走行800趟的机车乘务员及家属。
--
安全标兵坐前排
--
2011年9月5日,由洛阳机务段和郑州铁路局调度所主办的安全功臣命名表彰大会现场。
--
成昆铁路烈士纪念碑
--
部分牺牲的铁道兵指战员安卧于成昆线铁道旁
--
这是战友为王相楷烈士建造的简易墓碑
--
大跃进漫画
--
脱缰之马
--
周恩来总理写给陈伯达、康生和江青等人关于不许中断铁路的亲笔信
--
在“文革”动荡时期,行车事故,尤其是重大行车事故,居高不下,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
“文革”运输安全不好的原因分析
--
新乡铁路分局1969年大事记中记载的重大事故
--
1970年12月4日泉江事故现场。事故造成机车乘务员死亡6人,中断行车5小时。
--
1975年,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
--
中共中央文件
--
时任铁道部部长万里
--
经过大刀阔斧的整顿,1975年4月份以来,全国铁路运输畅通局面出现多年不见的喜人景象。
--
“四人帮”及其爪牙大肆攻击1975年大整顿
--
“10·13”脱轨重大事故现场
--
272次京广线重大火灾事故
--
“1·17”拉滨线列车冲突事故
--
贵昆线80次列车重大颠覆事故
--
上海“3·24”沪杭线列车冲突事件
--
处处洋溢着以生产为中心,以安全保效益的春风。
--
设备好
--
思想红
--
团结紧
--
技术精
--
制度严
--
滕代远
--
吕正操
--
苏静
--
杨杰
--
万里
--
段君毅
--
郭维城
--
刘建章
--
陈璞如
--
丁关根
--
李森茂
--
韩杼滨
--
傅志寰
--
刘志军
--
盛光祖
--
历任铁道部安监部门负责人
--
大家齐努力,消灭“拦路虎”
--
标准化交班
--
20世纪50-60年代,安全宣传鼓励青少年争当护路小英雄。
--
多拉快跑,确保安全
--
狠抓革命猛促生产,掀起安全生产新高潮。
--
干部叮嘱机车乘务员要把安全记心上
--
用良好环境强化职工艮好习惯
--
20世纪60年代,客运战线安全生产报喜。
--
21世纪初,铁路公安干警向学生宣传提速安全知识。
--
小东站职工进行接发车训练
--
小东站检查线路差一点也不行
--
小东站人“一点不差”的严细作风代代相传
--
小东站人执行作业标准一点也不差
--
铁道部办公大楼
--
各个时期的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
--
学业务,练硬功,保安全。(20世纪60年代)
--
为安全生产练硬功(20世纪70年代)
--
1976年,衡阳车辆段列检职工开展技术比武。
--
防化学毒气杀伤训练(1987年)
--
用沙盘给新职工讲授安全课
--
乘警与列车长切磋灭火器使用方法(21世纪初)
--
20世纪50年代初,车站值班员传递路签。
--
20世纪80年代,扳道员执行作业标准。
--
1979年,玉门沟站行车人员制定运输班计划。
--
20世纪80年代,车站值班员办理站间闭塞作业。
--
执行规章,一丝不苟。
--
坚持恶劣天气调车作业程序(2009年2月)
--
1956年米轨铁路开始安装使用前苏联特列格式电气路签机。
--
塌方落石报警装置(20世纪80年代)
--
2006年7月10日,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的德国大型铁路救援吊,在青藏线正式投入使用。
--
全路机车上普遍安装无线通信、机车信号、自动停车安保装置。(2009年)
--
跟踪监控电力机车安全状况
--
装设轨道衡,严防货车超载。
--
货车安全监控中心
--
机车模拟操纵装置
--
用科技手段确保车辆安全(2008年)
--
1995年3月21日,全路安全标准线建设现场会在天津分局召开。
--
2004年12月1-3日,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
夯实安全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
--
2008年,重庆机务段认真开展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确保旅客列车行车安全。图为成都至重庆北T884
--
20世纪50年代初安全生产调度指挥
--
20世纪60年代初安全生严调度指挥
--
20世纪70年代末某分局调度所
--
20世纪80年代某分局调度所监督台
--
1999年底建成的铁道部运输指挥调度中心
--
1959年电务部门职工整修道岔转辙器
--
战风雪,保安全。
--
协同作战保畅通
--
超声波钢轨探伤仪
--
信号工在紧急处理信号灯故障
--
巡道工仔细巡检,不放过丝毫安全隐患。
--
出乘前细检查
--
更换提速道岔
--
全员齐参战,打好提速大会战。
--
2006年12月28日,郑州桥工段单日换枕施工再创全路新纪录,参战人员欢呼庆贺。
--
1958年8月5日,周恩来总理重返大桥作热情洋溢的讲话。
--
1958年7月18日,周恩来总理察看黄河桥险情。
--
20世纪80年代初,干部战士全力参加通让线抗洪抢险。
--
2002年6月22日,受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的委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亲临陇海线灞河桥抢险工地,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图为中朝军民共同抢险,保铁路畅通。
--
铁路大军战“洪”图(20世纪80年代末)
--
K165次旅客列车坠江事故现场
--
神采奕奕的受表彰乘务人员
--
打造安全文化,确保运输安全。
--
“爸爸,又是安全正点。”
--
用真情激发职工安全动力
--
加强安全生产第二道防线建设
--
用浓浓亲情保安全、保畅通。(2007年)
--
调车组在作业前开展安全预想活动(20世纪70年代)
--
积极开展安全正点群众活动(20世纪60年代)
--
运用生物节律实施安全预测分析
--
搜索危石,排除险情,保证施工安全。(20世纪60年代)
--
交待安全事项,确保军运万无一失。
--
实行“三站三员联控”。太原站接发列车严格把好闭塞、进路、信号、凭证“四关”。
--
“三乘一体”保安全
--
实行“车机联控”。全路司机安全标兵一太原东机务段贾来成在值乘。
--
实行“工电联控”
--
抢险工地忙(20世纪80年代)
--
加强防疫监测,防止病从口入。(20世纪90年代)
--
认真监测,控制“非典”蔓延。(2003年)
--
铁路医务人员为旅客列车预防性消毒(21世纪初)
--
防鼠疫应急演练(2008年底)
--
宣传“三品”危害,强化旅客安全意识。
--
“三品”检查(20世纪90年代)
--
“三品”检查(20世纪70年代)
--
认真检测,把“三品”堵在站外。
--
“三品”查危仪
--
以案说法,确保旅客安全。(20世纪末)
--
武装押运专项斗争(21世纪初)
--
武装押运,万无一失。(20世纪90年代)
--
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处110巡警(2000年)
--
铁路公安干警加强巡视,确保旅客列车绝对安全(21世纪初)。
--
奥运会前夕,荷枪实弹的公安特警在抚顺站候车室巡逻。(2008年夏)
--
军民联防,确保畅通。(20世纪60年代)
--
充分调动地方护路的积极性(20世纪60年代)
--
南宁铁路分局民兵应急分队
--
依靠联防力量,搞好客车安全。
--
护路联防队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巡查线路
--
青藏铁路路地联防人员巡防
--
欧阳海舍身救军马
--
王安永舍身救军骡
--
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就发生在这里
--
组织职工参观严重破损的机车,进行安全教育。
--
为了永不忘记血的教训,郑州机务南段在事故地点建立了纪念碑。
--
行李车骑上机车
--
出事示意图
--
车辆严重损坏
--
1988年3月26日上午,一批专程由日本到上海的日本遇难学生的家长在事故现场凭吊。
--
现场大营救
--
列车冲突事故死难者名单
--
驻地部队官兵赶赴现场实施营救
--
事故现场一片狼藉
--
列车追尾后的惨景
--
32位年轻的职工安卧于这里
--
机车相撞近景
--
“7·27”事故848次重联机车1401号颠覆,躺卧于上行左侧路基下。
--
1401号机车颠覆侧面状态
--
列车冲突远景
--
事故救援
--
脱轨客车东倒西歪
--
发电车脱轨情景
--
机车重重地摔在地上
--
事故使列车变成了蛇形状
--
“4?29”事故就发生在这个车站
--
事故现场紧急抢救
--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救援抢险
--
起复脱轨列车
--
冲突后的客车东倒西歪
--
迅速抢救伤员
--
追尾动车与车厢严重受损
--
列车追尾后,脱轨颠覆的车厢。
--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7·23”事故现场会见记者。
--
7月28日,温家宝总理特地来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看望小伊伊,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是这起事故
--
7月29日,事故“头七”悼念日,遇难者家属王惠在温州殡仪馆。
--
7月29日,瓯江大桥下,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陆海天的父亲(左三)祭拜孩子。
--
“11·20”宜万铁路坍塌事故
--
崭新的大客车瞬间变成一堆废铁
--
紧急抢救伤员
--
“7·11”重大路外伤亡事故现场
--
1989年6月26日,杭州至上海的364次客运列车发生人为破坏爆炸事故
--
公审案犯董学亮
--
1988年1月7日,在广州开往西安的272次列车上,旅客郭中奇携带2公斤防锈漆上车,途中溶剂渗漏,因
--
事故调查与分析全面展开
--
解放军指战员参与“11·11”事故伤员大营救
--
火烧后的车厢惨状
--
1982年5月,乌吉线K74-K75路段被风沙埋道,行车中断。
--
包兰线K368+240m处8孔12米钢筋混凝土梁桥被堵塞桥孔
--
1974年4月,在吐鲁番至鱼儿沟段,职工奋力消除被积沙掩埋的线路。
--
烈士傅金胜
--
烈士汪华山
--
烈士程国南
--
“8·22”傅金胜机班中毒事故现场
--
1982年8月8日,昆河线戈姑至人字桥一段线路发生水害24处,其中以K344+850m处最为严重,冲
--
1988年7月嫩林林K37+000M水害现场
--
“6·9”铁路灞河桥垮塌事故现场
--
王明儒烈士
--
唐昌华烈士
--
1981年7月9日1时30分,成昆线利子依达桥发生因泥石流造成的列车颠覆重大事故。
--
车厢东倒西歪
--
线路、车辆严重损坏。
--
事故示意图
--
三节车厢翻倒在地
--
1982年12月24日,牡佳线k489+275m处,轨面上雪厚达3米。
--
2000年12月,青年突击队参加通霍线除雪。
--
铁路电力工修供电线路(2008年2月)
--
桥下堆积的浮冰
--
破冰船正在冰层中进行破冰
--
桥墩周围破开的活水圈
--
人工爆破浮冰,消除事故隐患。
--
1977年3月,内蒙古三盛公河铁路桥冰凌封河情形。
--
唐山火车站在1976年7月28日的大地震中被完全摧毁。
--
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陡河桥桥墩断裂
--
1976年蓟运河下行线桥桥面轨道变弯
--
1976年唐山大地震毁坏的线路
--
被“5·12”地震严重破坏的宝成线109号隧道
--
2008年5月12日宝成线109号隧道由于强烈地震导致列车脱轨,图为被毁坏的机车、车辆。
--
抢险事故现场
--
5月24日抢通后开出的第一趟列车
--
在一次事故中被轧缺三肢的老车务职工衷告在岗的广大职工:一定要珍视生命,切记安全!
--
这位由于违反“禁止超速上下车”的规定,左侧半骨盆以下部位被火车轧去的铁路职工李某又悲哀又令人同情。(
--
这位由于违反“禁止背面上下车”的规定,被轧去右腿的调车员又作何感想呢?(出事于21世纪初)
--
这是事故职工留下的裤子,可以想象到事故责任人将惨到什么样子。(出事于20世纪90年代)
--
看着这位因违章作业被高压电烧焦的职工遗骸,让人心惊胆寒。这一事故再次印证了违章就是自杀的道理。(出事
--
这位因疏忽大意错误操作,被高压电击成重伤的职工,后悔不及。
--
这位伤残者还不接受惨痛教训(出事于21世纪初)
--
这位高位截肢(另一条腿由于医院接错位也已残废)的伤残小病号当时才15岁,他又如何面对今后漫漫的人生道
--
这二位路外事故伤残者可以引发出我们健全人的几多思索,几许伤感。(出事于20世纪90年代)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铁路安全大事记
铁路安全管理机构
--
第一章 铁路安全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铁路安全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安全管理机构
------
一、1966年前的铁路安全管理机构
------
三、1978年后的铁路安全管理机构
------
四、铁路安全生产委员会
铁路安全法规和安全管理
--
第二章 铁路安全法规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铁路安全法规
------
一、清政府时期铁路安全法规
------
二、民国时期铁路安全法规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安全法规
------
一、《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
------
二、《行车安全监察工作规则》
--
第三章 铁路安全管理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铁路安全管理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的安全管理
----
第四节 1978年以后的铁路安全管理
------
一、拨乱反正,安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二、以杨庄事故为契机大打安全翻身仗
------
三、“大包干”时期的安全状况起伏波动
------
四、安全生产再次陷入被动局面
------
五、安全形势从反复到趋于平稳
------
六、加强安全基础建设
------
七、规范管理,强基达标
------
八、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
九、安全逐级负责制进一步深化
------
十、既有线大提速强化安全保障
------
十一、铁路跨越式发展对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
十二、安全生产再次遭受挫折
------
十三、在和谐铁路建设中做好安全监察工作
------
十四、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
第五节 三个安全低谷
------
一、三年“大跃进”
------
三、多事的1988年
----
第六节 铁路安全管理经验
------
一、周王庙站安全管理经验
------
二、临汾安全管理经验
------
三、石家庄分局安全管理经验
------
四、小东站安全管理经验
------
五、加格达奇分局安全管理经验
铁路行车安全、劳动安全、路外安全
--
第四章 行车安全
----
第一节 安全责任制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安全责任制
----
第二节 安全教育
------
一、早期铁路安全教育
------
二、贯彻实施新《技规》
------
三、开展安全技术培训教育
------
四、推广安全先进经验
------
五、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
------
六、列车提速安全教育
----
第三节 安全竞赛与奖惩
------
一、新中国成立前安全竞赛与奖惩情况
------
二、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安全竞赛与奖惩情况
------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安全竞赛与奖惩情况
----
第四节 安全基础建设
------
一、安全基础整顿
------
二、安全基础建设
----
第五节 非正常行车安全
------
一、强化非正常行车安全知识培训
------
二、全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
三、客运专线非正常行车
----
第六节 提速列车安全
------
一、安全实现既有线四次大提速
------
二、安全实现第五次大提速
------
三、安全实现第六次大提速
----
第七节 车机联控
------
一、车机联控的起因
------
二、车机联控管理办法与作业标准
------
三、实施车机联控的效果
----
第八节 事故调查处理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事故调查处理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故调查处理
----
第九节 消除惯性事故
------
一、防止使用封连线
------
二、防止列车折角塞门关闭措施
------
三、防止机车车辆溜逸措施
------
四、“防列车冲突、防断轴、防断轨”措施
----
第十节 行车事故救援
------
一、事故救援组织
------
二、事故救援管理
------
三、事故救援典型案例
----
第十一节 行车事故
------
一、典型行车事故案例
------
二、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
第五章 劳动安全
----
第一节 劳动安全管理
------
一、劳动安全理念的发展
------
二、劳动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发展
------
三、劳动安全规章制度及监管方法的沿革与发展
----
第二节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
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发展
------
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机构设置及两项管理职能移交
----
第三节 劳动安全保护
----
第四节 从业人员典型责任重大死亡事故
------
一、铁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典型责任重大死亡事故案例
------
二、1990~2008年铁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责任重大及以上死亡事故统计
--
第六章 路外安全
----
第一节 把道口安全纳入法制轨道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道口安全管理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道口安全管理
----
第二节 实施道口立交化改造工程
附录
--
附录一 领导讲话
----
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
在郑州铁路局机关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
附录二 安全法规
----
妨害铁路军事运输治罪法暂行条例
----
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草案)
----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
----
安全监察工作十六条
----
安全监察工作规则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
----
关于确保行车安全的命令
----
行车安全监察工作规则
----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
----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
安全工作基本制度选要
--
附录三 历史明鉴
----
1958年全国铁路行车事故分析
----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
温家宝总理在“7·23”事故现场答记者问
----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
附录四 安全蒙太奇
----
流传诗里读春秋
----
二七大罢工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
玉林山为你哭泣
----
515名旅客和乘务人员悄然死去
----
在牡丹江工作的几件往事
----
上海安亭事件
----
荒唐年代演绎荒唐事
----
大难不死的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
----
悲壮的40米
----
奇妙的自动停车装置
----
一个事故一个规章
----
奇遇
----
一封来自高墙内的书信
----
安全大于天
----
栽樱桃树缅怀逝者立纪念碑予以反思
--
附录五 安全哲理
--
附录六 国外典型铁路事故与安全教育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