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8
出版时间:
1995年04月
目录
封面
东安县志
版权页
东安县编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
《东安县志》编篡委员会
--
《东安县志》编辑部
--
《东安县志》办公室
--
《东安县志》审稿组
--
零陵地区地方编篡委员会审稿人员
--
湖南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审查验收人员
序
凡例
图片
--
湖南省东安县全图
--
湖南省东安县行政区图
--
县城鸟瞰
--
县交通中心
--
东安一中办公大楼
--
大庙口山区田园风光
--
瑶民晒谷
--
稻田套种紫木耳
--
阡陌纵纵横(塘复乡中心村)
--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署研究员考察东安林业
--
硕果累累((桍)李)
--
金秋桔黄
--
网箱养鱼
--
湘江电站大坝
--
金江水库大坝
--
湘江电站机组
--
县铁合金厂高炉
--
县焊剂厂冶炼车间
--
县铸件厂生产车间
--
县二水泥厂
--
县冶金工业优质产品
--
县瓷厂生产的薄胎瓷
--
县水电设备厂电机产品
--
县绣服厂产品
--
万门程控电话机房
--
县百货商场一角
--
大庙口林场竹木加工厂部分产品
--
东安一中实验大楼
--
耀祥中学图书馆
--
县培训总校
--
幼儿园儿童表演《西班牙斗牛士》
--
舞剑少女
--
百狮聚会
--
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附图
--
兵书峡
--
诸葛岭石壁(明知县朱应辰墨迹)
--
唐生智故居
--
都塘千年古樟
--
井头圩八百余年的苏铁树
--
仙人岩外景
--
舜皇岩内景
--
黄泥洞皂水凼瀑布
--
清·唐无甫墓
--
舜皇山顶迎客铁杉
--
舜皇山龟背石
--
舜峰雾岚
--
天宁寺遗址
--
舜皇山女英冲瀑布
--
舜皇山珍稀植物——金色龙吓花
--
灵芝
--
野竹荪
--
黑麂
--
春韵(国画)陈占魁
--
一方天地(国画) 海天
--
春催桃李(国画·局部) 海天
--
金韵(国画)刘厚戎
--
剪纸(蚌壳姑娘)李楚民
--
竹贴画(松鹤图·局部)陈伏生
--
蛋雕(双龙戏珠)陈伏生
--
根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席代奎
--
出土文物
----
铜鐎壶(东汉)
----
铜洗(东汉)
----
铜龟鹤(明末)
----
瓷龙船(清)
--
湖南省东安县交通图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建置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境域变动
----
第二节历史隶属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清朝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
--
第三章县城
----
第一节旧县城
----
第二节今县城
--
第四章区、乡、镇简况
----
第一节大庙口区
----
第二节紫溪市区
----
第三节石期市区
----
第四节井头圩区
----
第五节鹿马桥区
----
第六节芦洪市区
----
第七节花桥区
卷二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势
----
第二节类型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特征
----
第二节气象要素
----
第三节农业气候分区
--
第四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分布
----
第二节土壤生产力评级
--
第五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
----
第二节伏流
----
第三节水能蕴藏量与利用
--
第六章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植物
----
第二节动物
--
第七章矿藏
----
第一节金属矿
----
第二节非金属矿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旱灾害
----
第二节低、高温灾害
----
第三节风雹、冰冻
----
第四节虫灾
卷三 人 口
--
第一章人口发展与分布
----
第一节人口发展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素质
----
第一节身体素质
----
第二节文化素质
----
第三节劳动技能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性别、年龄构成
----
第三节婚姻构成
----
第四节职业构成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队伍
----
第二节节育措施
--
第五章姓氏
----
第一节姓氏录
----
第二节主要姓氏人口分布
----
第三节部分姓氏来历
卷四经济综述
--
第一章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前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
--
第二章国民经济中主要比例关系
----
第一节社会总产值中各业比重
----
第二节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
----
第三节农业生产内部的比例关系
----
第四节工业生产内部的比例关系
----
第五节国民收入与投资建设
----
第六节商品流通结构
--
第三章经济效益
----
第一节社会生产效益
----
第二节投资效益
----
第三节劳动生产率
--
第四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城镇居民生活
卷五农业
--
第一章生产资料与劳力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农机具
----
第三节劳力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水稻
----
第二节旱粮
----
第三节柑桔
----
第四节经济作物
----
第五节其他作物
--
第四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肥料使用
----
第三节农作物保护
----
第四节农田改造与开发
--
第五章养殖业
----
第一节生猪
----
第二节耕牛
----
第三节家禽
----
第四节鱼类
----
第五节其他养殖
----
第六节疫病防治
--
第六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财务与财产管理
----
第四节收益分配
卷六林业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林地与蓄积量
----
第二节树种与分布
--
第二章造林育林
----
第一节采种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节植树
----
第四节封山育林
----
第五节水土保持
--
第三章山林管理
----
第一节山林权属
----
第二节森林保护
--
第四章采运与经营
----
第一节采伐
----
第二节运输
----
第三节经营
----
第四节林副产品
------
附国营林业场圃选介
卷七水利 水电
--
第一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引水工程
----
第二节蓄水工程
----
第三节提灌工程
----
第四节喷灌工程
--
第二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工程管理
----
第二节用水管理
----
第三节综合经营
--
第三章水电建设
----
第一节湘江水电站
----
第二节其它小水电站
--
第四章输配变电设备
----
第一节输电设备
----
第二节配电设备
----
第三节变电设备
--
第五章供电用电
----
第一节供电
----
第二节用电
--
第六章电力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安全用电
------
附重大安全事故实例
----
第三节电力调度
----
第四节经营效益
卷八 工业
--
第一章经济成分
----
第一节私营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第三节国营工业
--
第二章门类
----
第一节化学工业
----
第二节食品工业
----
第三节建材工业
----
第四节冶金工业
----
第五节采掘工业
----
第六节电力工业
----
第七节缝纫、皮革、制伞工业
----
第八节机械 电气工业
----
第九节造纸、印刷工业
----
第十节纺织工业
----
第十一节陶瓷工业
----
第十二节其他工业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制度
--
第四章名优、特产品
----
第一节名优工业产品
----
第二节手工业特产
------
附一、湘南器材厂
------
附二、湘钢东安石灰石矿
卷九乡镇企业
--
第一章发展概况
--
第二章企业隶属
----
第一节乡镇办企业
----
第二节村(队)办企业
----
第三节组办、联户办与户办企业
--
第三章主要门类
----
第一节农业企业
----
第二节工业企业
----
第三节商业及服务业
----
第四节其他企业
--
第四章总收入与效益
----
第一节总收入
----
第二节效益
----
附一:重点乡、镇企业选介
------
一、白牙市镇企业简况
------
二、井头圩镇企业简况
------
三、金江乡企业简况
----
附二:厂、场选介
------
一、东安县第二水泥厂
------
二、东安县金锡冶炼厂
------
三、狮子铺柑桔场
卷十 交通
--
第一章交通线路
----
第一节大路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铁路
----
第四节航道
--
第二章桥梁 渡口
----
第一节桥梁
----
第二节渡口
------
附 凉亭
--
第三章码头 车站
----
第一节码头
----
第二节汽车站
----
第三节火车站
--
第四章客货运输
----
第一节公路运输
----
第二节铁路运输
----
第三节水路运输
--
第五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公路管理
----
第二节车辆管理
----
第三节航运管理
----
第四节渡口管理
卷十一邮电
--
第一章邮电机构
----
第一节邮驿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邮电
--
第二章邮电网络
----
第一节邮递线路
----
第二节电话线路
--
第三章邮政业务
----
第一节业务种类
----
第二节邮件递送
--
第四章电信业务
----
第一节电话
----
第二节电报
卷十二商业
--
第一章经济成分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网点与集市
----
第一节城镇商业网点
----
第二节农村商业网点
----
第三节集贸市场
--
第三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二节工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三节生活资料购销
----
第四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四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粮食购销
----
第二节油脂购销
--
第五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附东安县招待所简介
--
第六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出口产品
----
第二节出品产品培植
--
第七章管理
----
第一节私营商业管理
----
第二节国营、集体商业管理
卷十三财政 税务 审计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收入
----
第二节财政支出
----
第三节财政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农业税
----
第二节工商税
----
第三节税务管理
--
第三章审计
----
第一节国家审计
----
第二节内部审计
卷十四金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银行
----
第二节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保险公司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货币种类
----
第二节货币流通
----
第三节货币管理
--
第三章存款 储蓄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储蓄
--
第四章贷款
----
第一节农业贷款
----
第二节工业贷款
----
第三节商业贷款
----
第四节基本建设贷款
----
第五节其他贷款
----
第六节清欠豁免
--
第五章结算
----
第一节现金结算
----
第二节转账结算
--
第六章公债 国库券
----
第一节公债
----
第二节国库券
------
附期票
--
第七章保险业务
----
第一节人身保险
----
第二节财产保险
----
第三节社会保险
--
第八章民间金融
----
第一节当铺
----
第二节钱庄
----
第三节高利贷
----
第四节互助储金会
卷十五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街道、桥梁、堤防
----
第二节公共设施建筑
----
第三节其它房屋建筑
----
第四节供水排水
--
第二章乡镇建设
----
第一节集镇建设
----
第二节村庄建设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机械设备
----
第三节建筑技术
--
第四章房产管理
----
第一节公房管理
----
第二节房屋普查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与监测
----
第二节治理
卷十六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生产计划管理
----
第三节流通计划管理
----
第四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
第二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劳动计划管理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第三节劳动工资
----
第四节劳保福利
--
第三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物价调整变化
----
第二节物价检查监督
--
第四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物资计划
----
第二节物资采购
----
第三节物资供应
--
第五章计量标准化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
第六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工商企业登记
----
第三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商标管理
--
第七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与制度
----
第二节统计调查与监督
----
第三节统计分析与服务
--
第八章国土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权属管理
----
第三节征用管理
卷十七政 党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东安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机构
------
附历届县委正副书记名录
----
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组织建设
----
第四节思想建设
----
第五节作风建设
----
第六节统战工作
----
第七节其他党务
----
第八节重大活动纪略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东安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概况
------
附历任县党部主要负责人名录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其他党派
----
第一节中国青年党东安县筹备委员会
----
第二节民主社会党东安筹备委员会
----
第三节共和党
----
第四节三民主义青年团东安分团
卷十八政权 政协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县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附历届正副主任(主席)名录
----
第四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附:县议事机构
--
第二章县衙 县署 县政府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附宋至民国时期县令、县尹、知县、知事、县长名录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节政事举要
--
第三章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附历任正、副县长(含县革委会正、副主任)名录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节政事纪要
----
第四节其他政务
--
第四章县人民政协
----
第一节机构
------
附历届正、副主席名录
----
第二节政协委员
----
第三节政协会议
----
第四节主要活动
卷十九人事
--
第一章干部队伍
----
第一节干部来源
----
第二节人员编制
----
第三节基本状况
----
第四节工资
--
第二章干部管理
----
第一节调配
----
第二节任免
----
第三节奖惩
----
第四节支边
--
第三章离休 退休 退职
----
第一节离休
----
第二节退休
----
第三节退职
----
第四节管理服务
卷二十公安 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治保卫
----
第三节刑事侦察
----
第四节治安管理
----
第五节户口管理
----
第六节消防管理
----
第七节看守看押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执行
----
第七节案件复查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纠纷调解
----
第三节律师事务
----
第四节公证业务
卷二十一社会团体
--
第一章农民团体
----
第一节县农民协会筹备处
----
第二节县农会
----
第三节县农民协会
----
第四节县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二章工人团体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工会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会
--
第三章青少年团体
----
第一节共产主义青年团东安县地方组织
----
第二节中国少年先锋队
--
第四章妇女团体
----
第一节县女界联合会
----
第二节县新生活运动会促进妇女工作委员会
----
第三节县妇女联合会
--
第五章工商业者团体
----
第一节东安县商会
----
第二节县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三节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卷二十二民政
--
第一章救济扶贫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扶贫
--
第二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五保户供养
----
第二节残疾人安置
----
第三节孤儿弃婴收养
------
附福利厂
--
第三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附军干所
--
第四章婚丧管理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殡葬改革
--
第五章收容遣送
----
第一节收容
----
第二节遣送
卷二十三军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要地设施
----
第一节要地
----
第二节设施
--
第三章武装力量
----
第一节地方武装
----
第二节民兵
----
第三节驻军
--
第四章兵役制度
----
第一节募兵制
----
第二节征兵制
----
第三节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
--
第五章防空
----
第一节设施
----
第二节演习
--
第六章重要战事
----
第一节明清时期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解放前后
卷二十四 教育
--
第一章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教育行政机构
----
第二节区乡镇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三节学校行政机构
--
第二章学宫 书院 社学 私塾
----
第一节学宫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节社学
----
第四节私塾
--
第三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附小学选介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附中学选介
--
第四章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师范教育
----
第二节工业职业教育
----
第三节农林职业教育
----
第四节卫生职业教育
----
附职业技术学校选介
--
第五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初等成人教育
----
第二节中等成人教育
----
第三节高等成人教育
--
第六章教育改革
----
第一节学制、课程演变
----
第二节教学改革
----
第三节教学设备
--
第七章教师队伍
----
第一节来源与任用
----
第二节队伍状况
----
第三节队伍建设
----
第四节待遇
--
第八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经费来源
----
第二节经费支出
----
第三节经费管理
----
第四节勤工俭学
卷二十五 科技
--
第一章科技机构
----
第一节科技组织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二章科普活动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技培训
----
第三节科技扶持
----
第四节四级农科网活动
----
第五节能源开发利用
--
第三章科技成果
----
附重点成果简介
卷二十六文化
--
第一章文化机构
----
第一节县属文化机构
----
第二节乡镇文化机构
----
第三节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民间曲艺
----
第二节民歌
----
第三节民间故事
----
第四节民间舞蹈
----
第五节书画 工艺美术
----
第六节文艺创作
--
第三章戏剧
----
第一节祁剧
----
第二节其他剧种
------
附大盛乡茶山业余剧团
--
第四章电影
----
第一节电影放映
----
第二节影片发行
------
附幻灯
--
第五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阅览
----
第三节馆(室)藏图书
--
第六章档案
----
第一节档案收藏
----
第二节档案管理与利用
--
第七章文物胜迹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古窑址
----
第三节古建筑
----
第四节古墓葬
----
第五节古碑刻
----
第六节馆藏文物
----
第七节游览胜地
----
第八节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
第八章广播 电视 录像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录像
--
第九章报刊 通讯报道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通讯报道
--
第十章县志修纂
----
第一节历代旧县志
----
第二节新编《东安县志》
卷二十七医药卫生
--
第一章卫生医疗机构
----
第一节县卫生医疗机构
----
第二节区卫生医疗机构
------
附县人民医院芦洪市分院简介
----
第三节乡镇卫生医疗机构
------
附渌埠头乡卫生院简介
----
第四节村卫生室
----
第五节学校、厂矿卫生医疗室
----
第六节个体药店
----
第七节卫生业务团体
--
第二章公共卫生
----
第一节环境卫生
----
第二节饮水卫生
----
第三节食品卫生
----
第四节工业卫生
----
第五节文明卫生单位
--
第三章防疫保健
----
第一节防疫
----
第二节妇幼保健
----
第三节学校卫生保健
--
第四章医疗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附1各级医疗门诊、住院及工作效率情况
------
附2重大医疗事故
--
第五章医疗制度
----
第一节公费医疗
----
第二节合作医疗
--
第六章医疗队伍建设
----
第一节中医学徒
----
第二节离职进修
----
第三节在职培训
--
第七章药品
----
第一节中药材资源
----
第二节药品购销
----
第三节药品生产
----
第三节药政管理
卷二十八体育
--
第一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农民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老年人体育
--
第二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体育师资
----
第二节体育教学
----
第三节劳卫制锻炼与达标活动
----
第四节课外活动
--
第三章体育培训与竞赛
----
第一节体育培训
----
第二节体育竞赛
--
第四章体育经费与设施
----
第一节体育经费
----
第二节场地设施
卷二十九武术
--
第一章源流与继承发展
----
第一节源流
----
第二节继承发展
--
第二章武术组织
----
第一节武术协会
----
第二节武术馆
----
第三节拳社
--
第三章武术活动
----
第一节农村武术
----
第二节学校武术
----
第三节职工武术
----
第四节军警武术
--
第四章武术竞赛
----
第一节擂台赛
----
第二节散手赛
----
第三节表演赛
--
第五章人才培训与输送
----
第一节人才培训
----
第二节人才输送
------
附武术名师简介
卷三十风俗 宗教 帮会
--
第一章风俗
----
第一节生产习俗
----
第二节生活习俗
----
第三节岁时习俗
----
第四节礼仪习俗
----
第五节交易习俗
----
第六节信仰旧习
----
第七节新风尚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道教
----
第二节佛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三章帮会
----
第一节归根教
----
第二节同善社
----
第三节鸿钧教
----
第四节一贯道
----
第五节青帮 洪帮
卷三十一方言
--
第一章语音
----
第一节声母
----
第二节韵母
----
第三节声调
----
第四节声韵配合
----
第五节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第二章词汇
----
第一节词汇特点
----
第二节常用词汇选录
--
第三章语法特点
----
第一节词法
----
第二节句法
--
第四章谚语 歇后语
----
第一节谚语
----
第二节歇后语
卷三十二 人物
--
一、人物传
----
邓三凤
----
荆道乾
----
唐知铣
----
朱洪音
----
罗澍畇
----
叶兆兰
----
荣维善
----
席宝田
----
蒋南枝
----
唐仁廉
----
唐炳林
----
雷发聋
----
宾学礼
----
赵晓龙
----
胡继麟
----
萧永松
----
唐志鹏
----
雷铸寰
----
宾步程
----
陈勇
----
金兰香
----
吴铠琴
----
席绶
----
唐济民
----
蔡安歧
----
苗攻
----
文光普
----
易秉铎
----
黄祥寿
----
蒋鸿章
----
文益善
----
赵鹤庭
----
达材
----
席启(駉)
----
萧镒
----
唐生智
----
聂韵蝉
----
唐海荣
----
何雄
----
席楚霖
----
文巍林
----
文煌
----
文孝肃
----
宾雍恕
----
蒋锄欧
----
龙炎武
----
王爱卿
----
龙章福
----
邓康吉
----
李正端
----
王茂斌
----
洪玉林
----
符德训
----
秦先洲
----
蒋贤澄
----
蒋祐源
----
唐生明
----
吕金贵
----
唐远永
----
毛继发
--
二、人物表
----
(一)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二)烈士英名录
----
(三)东安县部分知名人士表
附 录
--
一、重要文献辑录
--
二、古人咏东安
--
三、旧县志序跋
--
四、传说
--
五、奇闻异事
--
六、本志编修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