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政法志

滕州市政法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力求思想性与著述性、资料性的统一,全面、系统、真实、准确地记述滕州政法的建立和发展,突出时代特点和政法特色。 二、本志为滕州市第一部《政法志》,上限1905年,下限2009年。为体现事件的完整性,某些史料适当上溯或下延。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目录

封面
滕州市政法志
《滕州市政法志》编纂委员会
《滕州市政法志》编审人员
图片
-- 滕州市地图
-- 2007年5月13日,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中)来滕检查指导政法工作
-- 2004年9月27日,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高新亭(右一)来滕州检查指导社会矛盾调处工作
-- 2008年11月11日,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柏继民(左二)来滕州检查指导司法行政工作
-- 2009年9月1日,山东省副省长黄胜(右一)来滕州检查指导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安全保卫工作
-- 2006年12月19日,中共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忠林(左一)检查司法行政工作
-- 2008年10月23日,中共滕州市委副书记、滕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刚(右一)在全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 2002年10月23日,中共滕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全君(前排左二)出席市公安局界河警务工作站落成
-- 2009年6月25日,滕州市政协主席刘新生(中)检查指导“法治滕州”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 2008年10月16日,时任中共滕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颜景焱(中)检查指导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 2009年2月14日,中共滕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彭庆国(右一)检查指导“打击制造贩卖假币、假发票犯
-- 2007年1月27日,中共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忠林(左三),中共滕州市委副书记、滕州市人民政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第二编 中共滕州市委 政法委员会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中共滕州市委政法委历任书记简介
------ 华传文
------ 马启廷
------ 孟庆启
------ 魏发堂
------ 孙传炳
------ 柴学志
------ 洪学栋
------ 王刚
------ 孙云飞
------ 杨位明
------ 颜景焱
------ 彭庆国
-- 第二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 一、机构与成员
------ 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任务、职责
------ 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会议制度
------ 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任务
---- 第二节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 一、基层基础建设
------ 二、基层治安防范
------ 三、基层“创安”活动
------ 四、“严打”斗争及专项治理
-- 第三章 社会矛盾排查调处
-- 第四章 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
-- 第五章 市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
-- 第六章 政法工作重要会议
---- 第一节 政法工作会议
---- 第二节 全市平安建设工作会议
第三编 公安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警察机构
----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沿革
-- 第二章 治安管理
---- 第一节 禁烟禁毒
---- 第二节 禁娼禁赌
---- 第三节 枪支和爆炸物品管理
---- 第四节 铁路护路
---- 第五节 特种行业管理
---- 第六节 打霸治痞
-- 第三章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一节 镇反肃反运动
------ 一、锄奸剿匪
------ 二、对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敌伪军政人员登记
------ 三、镇反运动
------ 四、肃反运动
------ 五、取缔会道门
---- 第二节“严打”活动
------ 一、专项战役和破案会战
------ 二、刑侦技侦
-- 第四章 经济犯罪侦察
-- 第五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交警组织
---- 第二节 交通管理设施
---- 第三节 交通值勤
---- 第四节 交通安全检查
---- 第五节 车辆管理与服务
---- 第六节 交通安全宣传
---- 第七节 交通事故处理
-- 第六章 巡警、巡防
---- 第一节 巡警
---- 第二节 巡防
-- 第七章 公安法制
-- 第八章 户政管理
---- 第一节 户口登记管理
---- 第二节 居民身份证管理
---- 第三节 暂住户口和租赁房屋管理
---- 第四节 重点人口管理
-- 第九章 外事、警卫
---- 第一节 出入境管理
---- 第二节 警卫
-- 第十章 监所管理
---- 第一节 看守所管理
---- 第二节 治安拘留所
-- 第十一章 公安消防
---- 第一节 消防组织
---- 第二节 消防设施及装备
---- 第三节 消防训练
---- 第四节 防火
-- 第十二章 国内安全保卫
---- 第一节 情报信息
---- 第二节 宗教侦察
---- 第三节 基层基础
-- 第十三章“110”、“122”报警服务
-- 第十四章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第四编 检察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检察机构
----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机构沿革
-- 第二章 反贪污贿赂检察
---- 第一节 经济检察(1961年-1996年)
----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检察(1997年-2009年)
-- 第三章 渎职侵权检察
---- 第一节 法纪检察(1955年-1996年)
---- 第二节 渎职侵权检察(1997年-2009年)
-- 第四章 刑事检察
---- 第一节 审查批捕
---- 第二节 审查起诉
---- 第三节 立案监督
---- 第四节 侦察活动监督
---- 第五节 审判监督
-- 第五章 监所检察
---- 第一节 看守所检察
---- 第二节 监狱检察
---- 第三节 监外执行罪犯的检察
---- 第四节 办理“两劳”人员及其亲属控告申诉案件
---- 第五节 办理被监管人员重新犯罪案件
-- 第六章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一节 来信来访和查处控告申诉案件工作
---- 第二节 案件复查
---- 第三节 举报工作
-- 第七章 民事行政检察
第五编 审判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审判机构
---- 第二节 人民法院机构沿革
---- 第三节 人民法院审判组织
-- 第二章 刑事审判
---- 第一节 反革命案件的审判
---- 第二节 普通刑事犯罪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的审判
----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
---- 第四节 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
-- 第三章 民事审判
---- 第一节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审判
---- 第二节 继承案件的审判
---- 第三节 债务案件的审判
---- 第四节 房屋纠纷案件的审判
---- 第五节 土地纠纷案件的审判
---- 第六节 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审判
-- 第四章 经济审判(商事审判)
---- 第一节 一般经济纠纷案件的审判
---- 第二节 破产案件的审判
-- 第五章 行政审判
-- 第六章 审判监督
---- 第一节 刑事案件的申诉复查
---- 第二节 告诉申诉审判工作
---- 第三节 审判监督丁作
-- 第七章 执行
-- 第八章 立案与信访
---- 第一节 立案
---- 第二节 信访
-- 第九章 司法警察
-- 第十章 司法技术鉴定
-- 第十一章 人民法庭
---- 第一节 法庭设置
---- 第二节 临时法庭
-- 第十二章 人民陪审员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陪审员工作
----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及条件
---- 第三节 21世纪后的人民陪审员工作
第六编 司法行政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司法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司法行政机构沿革
-- 第二章 法制宣传
---- 第一节 “一五”普法
---- 第二节 “二五”普法和“一五”依法治市
---- 第三节 “三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市
---- 第四节 “四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
---- 第五节 “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
-- 第三章 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
---- 第一节 社区矫正
---- 第二节 安置帮教
-- 第四章 公证
---- 第一节 公证机构与公汪发展
---- 第二节 公证业务范围
-- 第五章 律师
---- 第一节 律师机构
---- 第二节 律师业务纪实
----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
-- 第六章 法律援助
-- 第七章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司法所
---- 第二节 基层调解组织
---- 第三节 基层法律服务
---- 第四节 基层法律工作者协会
---- 第五节 企事业司法办公室
第七编 国家安全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职能
---- 第一节 国家安全局职能
---- 第二节 各科职能
-- 第三章 情报信息研判
-- 第四章 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 第五章 专案和专项侦察
第八编 民政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 乡镇街道政权建没
------ 一、乡镇街道历史沿革
------ 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工作
---- 第二节 村(居)民委员会建设
------ 一、村级建置沿革与村民委员会
------ 二、历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 三、农村政权建设
------ 四、农村民主建设和村民代表会议
------ 五、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建设
------ 六、区划调整
-- 第三章 扶贫救济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慈善事业
---- 第二节 孤幼收养
---- 第三节 敬老院
------ 一、农村敬老院
------ 二、光荣院
---- 第四节 社会福利彩票
---- 第五节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五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一、复员军人安置
------ 二、退伍(转业)军人安置
------ 三、伤残军人安置
----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人员安置
-- 第六章 优抚
---- 第一节 拥军优抚
------ 一、拥军
------ 二、优抚
---- 第二节 群众优待
------ 一、代耕
------ 二、优待劳动日
------ 三、现金实物优待
---- 第三节 抚恤补助
------ 一、同家抚恤
------ 二、国家补助
---- 第四节 烈士褒扬
-- 第七章 民间组织
---- 第一节 社会团体
---- 第二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
-- 第八章 婚丧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管理
------ 一、婚姻登记
------ 二、结婚登记机构
------ 三、婚姻登记档案管理
------ 四、出证制度
------ 五、离婚
---- 第二节 殡葬管理
-- 第九章 社会化服务
---- 第一节 社区服务
---- 第二节 社区中介服务
------ 一、婚介服务
------ 二、家政服务
第九编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残疾人代表大会
-- 第三章 残疾人康复
-- 第四章 残疾人劳动就业
-- 第五章 残疾人教育培训
---- 第一节 残疾人教育
---- 第二节 残疾人培训
-- 第六章 残疾人文体活动
第十编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市容管理
-- 第三章 规划执法
---- 第一节 居民自建住宅管控执法
----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项目监管执法
-- 第四章 户外广告管理
---- 第一节 户外广告审批管理
---- 第二节 户外广告升级改造和亮化
---- 第三节 小广告治理
-- 第五章 综合执法
---- 第一节 市政、绿化执法
---- 第二节 工商管理执法
---- 第三节 环保执法
---- 第四节 公安交通执法管理
---- 第五节 文化市场管理执法
---- 第六节 食品卫生管理执法
第十一编 党建工作
-- 第一章 政法系统党委
-- 第二章 政法系统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三章 政法系统各党委、党组
-- 第四章 党员发展工作
-- 第五章 党员教育
-- 第六章 班子建设
第十二编 政法队伍建设
-- 第一章 思想建设
-- 第二章 作风建设
-- 第三章 制度建设
-- 第四章 业务建设
-- 第五章 重要活动
第十三编 人物
-- 第一章 获国家级表彰的先进个人简介
---- 彭庆国
---- 李卫东
---- 彭云龙
---- 李贵峥
---- 常庆吉
---- 翟华栋
---- 满昌明
---- 司志强
---- 王洪建
---- 李庆厚
---- 续继营
---- 刘庆安
---- 牛家伟
---- 申洪恩
---- 李书云、焦裕海
---- 陈世连
---- 杜继泉
---- 廖国利
---- 刘树庆
---- 刘允珍
---- 聂存孝
-- 第二章 获省级表彰的先进个人名录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