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农业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洛阳市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教育、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等。
内容时限:
0000-2002
出版时间:
2004年12月
目录
封面
洛阳农业志
版权页
洛阳农业志 编辑人员
图片
--
洛阳行政区图
--
洛阳市土壤图
--
洛阳市综合农业区划图
--
1960年4月22日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洛阳牡丹生产
--
1958年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洛南
--
1959年10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洛阳
--
1985年10月李鹏同志考察洛阳农贸市场听取群众意见
--
1992年7月朱锗基副总理在洛阳
--
1997年11月姜春云副总理考察偃师小麦高产栽培,现场听取技术人员汇报
--
1997年11月姜春云副总理在孟津视察旱地小麦模式化栽培
--
1997年扶贫工作被中共洛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
1998年农业综合开发被中共洛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
洛阳市农业局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
1995年农业统计工作被农业部评为先进单位
--
1998年农业统计工作被农业部评为先进单位
--
1999年包村扶贫工作被中共洛阳市委市政府评为“立功单位”
--
2000年基层站管理工作被河南省畜牧局评为先进单位
--
1996年全年超额完成各项任务被市政府评为一等奖
--
2000年市农业局办公室被市政府评为“三无一有”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
1993年河南省优质水果鉴评会洛阳市获得23项优质产品奖,占全省44个的52%
--
1994年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苹果获金奖
--
9023优质小麦展示田
--
栾川县大面积小麦地膜覆盖
--
珍珠果梨
--
孟津县小麦膜侧种植
--
旱地油葵
--
小麦新品系种子展示田
--
丰收的玉米
--
国色天香牡丹花
--
红提葡萄
--
优质苹果
--
红富士苹果
--
樱桃果
--
山萸肉果
--
樱桃挂满枝头
--
山萸肉干品
--
白土无核柿子
--
天麻鲜品
--
栾川板栗
--
黑核桃
--
油桃
--
黑木耳
--
香菇
--
精品香菇
--
夏洛来肉牛
--
梨木赞肉牛
--
豫西大白山羊
--
鹿
--
良种肉羊
--
白马寺种公牛站荷斯坦公牛
序
凡例
目录
洛阳农业发展综述
第一章 农业资源
--
第一节 土壤
----
一、土壤类型及分布
----
二、土壤养分
--
第二节 气候
----
一、热量
----
二、降水
----
三、光照
----
四、灾害性天气
--
第三节 水资源
----
一、黄河
----
二、洛河
----
三、伊河
----
四、涧河
----
五、伊洛河
----
六、北汝河
----
七、老灌河
----
八、白河
第二章 农业区划
--
第一节 伊、洛、汝、涧河川粮食高产区
----
一、自然特点和生产条件
----
二、生产现状
----
三、发展方向
--
第二节 北中部丘陵粮、经、果、牧区
----
一、自然特点和生产条件
----
二、生产现状
----
三、发展方向
--
第三节 中南部低山林、果、牧、粮区
----
一、自然特点和生产条件
----
二、生产现状
----
三、发展方向
--
第四节 西南部中山林、牧、矿、土特产区
----
一、自然特点和生产条件
----
二、生产现状
----
三、发展方向
第三章 粮食作物
--
第一节 小麦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二节 玉米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三节 红薯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四节 水稻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五节 大豆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六节 谷子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七节 高梁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八节 绿豆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概况
----
三、栽培技术
第四章 经济作物
--
第一节 油料
----
一、油菜
----
二、花生
----
三、芝麻
----
四、蓖麻
----
五、向日葵
----
六、油用红花
--
第二节 棉花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三节 烟草
----
一、栽培历史
----
二、栽培技术
----
三、采收与调制
--
第四节 果树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主要栽培品种
--
第五节 蔬菜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六节 食用菌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七节 牡丹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
第八节 中药材
----
一、栽培历史
----
二、发展现状
----
三、栽培技术
第五章 耕作制度
--
第一节 栽培制度
--
第二节 耕作方法
--
第三节 耕作技术
--
第四节 高效农业
--
第五节 旱地农业
----
一、旱地农业综合开发
----
二、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
第六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牧业生产
----
一、大牲畜
----
二、生猪
----
三、山绵羊
----
四、禽、兔、蜂
----
五、畜牧业产值
--
第二节 畜禽品种
----
一、地方品种
----
二、引进品种
--
第三节 品种改良
----
一、黄牛改肉牛
----
二、山牛改良
----
三、黄牛改奶牛
----
四、生猪改良
----
五、山羊改良
----
六、绵羊改良
----
七、蛋鸡改良
--
第四节 饲草饲料
----
一、饲料
----
二、草场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一、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
二、畜禽传染病
----
三、畜禽寄生虫病
----
四、畜禽中毒病
----
五、普通病
----
六、动物疫病防治措施
第七章 渔业
--
第一节 古代渔业
--
第二节 渔业资源
----
一、水域
----
二、鱼类
----
三、其它水生物
--
第三节 体系建设
----
一、鱼种配套体系
----
二、鱼苗、鱼种繁殖
--
第四节 渔业生产
----
一、养殖
----
二、生产技术
----
三、捕捞
--
第五节 管理
----
一、经营管理
----
二、水产品销售
----
三、渔政管理
第八章 蚕业
--
第一节 历史演变
--
第二节 植桑
----
一、桑树品种
----
二、蚕种
----
三、养蚕设施
--
第三节 蚕业生产
----
一、蚕业政策
----
二、蚕业管理
第九章 农场
--
第一节 管理机构演变
--
第二节 农场类型
----
一、企业场
----
二、事业场
第十章 农技推广
--
第一节 良种
----
一、良种基地
----
二、主要农作物品种与推广
--
第二节 种植技术
----
一、土壤改良
----
二、科学施肥
----
三、抗旱栽培
----
四、间作套种
----
五、宽窄行种植
----
六、地膜覆盖栽培
----
七、红薯脱毒技术
----
八、保护地栽培
--
第三节 植物保护
----
一、病虫草鼠害
----
二、病虫测报
----
三、植物检疫
----
四、天敌利用
--
第四节 温饱工程
----
一、栽培技术组装配套
----
二、集约化技术推广
--
第五节 农技体系建设
----
一、良种体系
----
二、农技体系
----
三、植保体系
第十一章 结构调整
--
第一节 调整种植业结构
----
一、种植结构
----
二、农产品品质结构
--
第二节 调整畜牧业结构
----
一、畜种结构
----
二、畜禽品种结构
----
三、产业化经营
--
第三节 渔业调整
第十二章 产业化经营
--
第一节 产业化组织类型
----
一、按利益连结方式划分
----
二、按组织形式划分
----
三、按产业划分
--
第二节 主导产业与主导产品
----
一、优质粮食生产
----
二、畜牧养殖业
----
三、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
----
四、花卉苗木业
----
五、中药材
----
六、优质烟叶
--
第三节 产业化龙头企业
----
一、洛阳君山制药有限公司
----
二、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
----
三、洛阳生生乳业有限公司
----
四、洛阳阿新奶业有限公司
----
五、洛阳市高航有限公司
----
六、上戈苹果开发有限公司
----
七、洛阳立丰牛业有限公司
----
八、洛阳永泰畜牧业有限公司
----
九、洛阳华以牡丹集团有限公司
----
十、河南先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十一、洛阳市中药三厂
----
十二、宜阳县荣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十三、洛阳百合轻工业有限公司
----
十四、孟津县食用油脂厂
----
十五、洛阳市环林园艺有限公司
----
十六、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
第十三章 农机
--
第一节 农机具演变
--
第二节 农机具推广
第十四章 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一、土地改革
----
二、互助组
----
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五、人民公社
----
六、农村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经济管理
----
一、农村财务管理
----
二、农民负担管理
----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
----
四、农村审计
第十五章 农业教育
--
第一节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一、组织机构与办学体系
----
二、教育层次与专业设置
----
三、教学与管理
--
第二节 农业科技文化教育
----
一、农民文化教育
----
二、农民科技教育
----
三、农民职称
第十六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演变
--
第二节 技术职称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第十七章 特产
--
第一节 种植
----
一、洛阳牡丹
----
二、山萸肉
----
三、银条
----
四、香菇
----
五、山乡大蒜
----
六、杜仲
----
七、黑木耳
----
八、芦笋
----
九、嵩胡
----
十、金秋小米
--
第二节 养殖
----
一、洛阳肉牛
----
二、伏牛白山羊
----
三、河南奶山羊
----
四、黄河鲤鱼
----
五、陆浑银鱼
----
六、豫西脂尾羊
----
七、梅花鹿
----
八、蝎子
--
第三节 林果
----
一、上戈苹果
----
二、嵩县银杏
----
三、猕猴桃
----
四、孟津梨
----
五、白土无核柿
----
六、核桃
----
七、板栗
----
八、宜阳大枣
----
九、峪里牛心柿
----
十、金珠果梨
----
十一、葡萄
----
十二、樱桃
----
十三、油桃
--
第四节 加工
----
一、春都食品
----
二、巨尔乳品
----
三、洛阳粉条
----
四、久久龄维他醋
----
五、洛宁竹编
----
六、嵩县槲叶
第十八章 人物·集体荣誉
--
第一节 人物简介
----
史友民
----
李福聚
----
马荣华
----
高超
----
胡永
----
黄锁
----
许新皎
----
白彦
----
辛鸿江
----
郑子平
----
刘秋贤
----
宋长安
----
周子信
----
王长忠
----
郝宝贵
----
王康红
----
李世欣
----
张法政
----
孙书杰
----
徐龙欣
----
苗欣欣
----
白群发
----
乔文祥
----
马永兴
----
朱海峰
----
周梦蛟
--
第二节 洛阳农业局历史沿革及历任领导
--
第三节 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十九章 农业文化
--
第一节 传说
--
第二节 民歌、儿歌
----
一、老歌谣、儿歌
----
二、新歌谣、儿歌
--
第三节 农谚
----
一、天气、节令、物候
----
二、农事活动
----
三、林业
----
四、畜牧
----
五、勤俭持家
----
六、社会公德
--
第四节 歇后语
--
第五节 顺口溜
第二十章 大事记
附录
编后记
附:各章节编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