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书院教育史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河南书院教育事业的历史以及各市、地历代书院发展的历史。
出版时间:
1991年09月
目录
封面
河南书院教育史
版权页
目录
第一章 河南书院教育简史
--
第一节 唐朝至北宋初叶河南书院的起源及其教育制度的形成
----
一、河南书院起源于官方设立
----
二、河南书院作为教育制度的演变过程
----
三、河南书院教育制度的形成
----
四、五代与北宋初叶河南书院培养人才例举
--
第二节 宋代河南的书院及其兴衰
----
一、河南书院教育的兴盛时期
----
二、宋代河南书院与官学的主要区别
------
(一)院址的选择强调天人合一,把自然环境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
------
(二)书院初兴有纪念先贤、推重学统、加强教导的作用
------
(三)书院藏书、刻书盛行,是名符其实的文教活动中心
------
(四)书院院生可以流动,不受地域、学派限制,体现了“门户开放”的教学原则
----
三、宋代河南书院培养人才例举
------
石介
------
赵瞻
------
韩缜
------
张载
------
范纯仁
------
杨时
------
游酢
------
邵伯温
------
江端友
------
李唐
------
尹焞
------
贺铸
------
晁端礼
------
崔醇
------
许凱
------
向镐
------
许翰
------
朱敦儒
------
赵师使
------
邵博
------
曾几
------
滕康
------
种师道
------
李璆
------
傅察
------
陈与义
------
康与之
------
张九成
------
王竞
------
刘彧
------
韩元吉
------
曹勋
------
赵彦端
------
周必大
------
郦权
------
孟宗献
------
王(磵)
------
王世赏
------
陈鹄
------
张子和
------
吕大钧
------
吕大临
------
吕希哲
--
第三节 元明时期河南的书院教育
----
一、元代与明初河南书院概况
----
二、明朝中、后期河南书院的兴衰起伏
----
三、明朝中、后期河南书院培养人才例举
------
王鸿儒
------
王廷相
------
李梦阳
------
何瑭
------
崔铣
------
孟洋
------
戴冠
------
王崇庆
------
何景明
------
李濂
------
卢柟
------
王教
------
苏祐
------
娄枢
------
高叔嗣
------
周显宗
------
刘绘
------
马汝漳
------
陈棐
------
高拱
------
姚翼
------
李蓘
------
张九一
------
朱睦桔
------
沈鲤
------
张卤
------
吕坤
------
范守己
------
李本固
------
李化龙
------
孟化鲤
------
王惟俭
------
马之骏
------
吕维祺
------
李雨商
------
王铎
------
薛所蕴
------
史可法
------
张缙彦
------
周亮工
------
乔腾凤
------
彭而述
------
侯方域
------
焦贲亨
------
肖家芝
--
第四节 清代初叶河南的书院教育
----
一、孙奇峰在辉县百泉书院的讲学活动及其对发展河南书院教育的重大影响
------
孙奇逢
------
全轨
------
吕履恒
------
刘体仁
------
窦遴奇
------
杜越
------
王余祐
------
汤斌
------
张沐
------
耿介
------
冉觐祖
------
费密
------
刘榛
------
宋犖
------
郑康
------
李灼然
------
窦克勤
----
二、河南各级地方官兴复、新建书院
----
三、清朝初叶河南各级书院培养人才例举
------
周在浚
------
李之铉
------
杜知耕
------
张伯行
------
吕谦恒
------
宋至
------
景日昣
------
李孚青
------
李宏志
------
窦容邃
------
刘青霞
------
王珻
------
高岑
------
陈履中
------
王尔鉴
------
吴士功
------
乔履信
------
万邦荣
--
第五节 清代中叶河南的书院教育
----
一、清代中叶河南最高学府~大梁书院
----
二、清代中叶河南省的道、府、州、县书院
--
第六节 清代末叶河南书院的改良
----
一、清末河南书院概况
----
二、清末河南书院改良
------
(一)太平军对旧教育的冲击与院生的反洋教斗争
------
(二)清末有识之士对河南书院教育的改革活动
------
附表:清末河南各级书院一览表
第二章 河南书院教育史志资料选编
--
光绪二十年明道书院章程
--
光绪二十二年续定明道书院章程二十条
--
续定明道书院章程八条
--
明道书院始末记
--
辉县百泉书院创立始末
--
道光六年百泉书院学约十条
--
南阳诸葛书院创立始末
--
朱阳书院记
--
清代固始诂经精舍月课章程
--
固始诂经精舍经费支发章程
--
清代上蔡县书院的建置与规条
--
改修昆阳书院创建考场记
--
复问津书院并建叶公祠记
--
商城文峰书院膏火条规
----
附:商城文峰书院《晓示生员卧碑》
--
文修书院碑记
--
新建书院碑铭
--
新建义学(即“求谦书院”)记
--
(长葛县)王公书院碑
--
(长葛县)大中丞书院碑
--
伊阳紫逻书院条规
--
伊阳紫逻书院章程
--
详定淇县绿筠书院章程
--
新建凤台书院碑记(摘要)
--
(浮丘书院)山高水长
--
重修商水书院碑记(摘要)
--
邵杰重修(项城)莲溪书院记(节选)
--
乐昌书院碑记
--
创修陉山书院碑
--
书院诗词
----
与客论苏门山
----
游嵩阳观汉封三柏
----
小沧浪
----
虹阳书院落成诗
----
莲溪晴空
----
过内黄书院
----
书院
--
朱阳书院诗选
----
窦克勤诗
----
窦振起“和前韵”
----
朱堪“和前韵”
----
朱培“和前韵”
----
赵士林“和前韵”
----
谢衡玉“和前韵”
----
窦容端“和前韵”
----
窦容恂“和前韵”
----
窦容庄“和前韵”
----
游朱阳书院
----
窦克勤“四绝”
----
朱阳书院偶书
----
窦容恂诗
----
游朱阳书院
----
寄题朱阳书院呈窦静庵太史
----
辛未除日朱阳书院独坐二首
第三章 河南各市、地历代书院兴废简况
--
郑州市
--
开封市
--
洛阳市
--
新乡市
--
安阳市
--
焦作市
--
平顶山市
--
鹤壁市
--
濮阳市
--
许昌市
--
漯河市
--
三门峡市
--
周口地区
--
商丘地区
--
驻马店地区
--
南阳地区
--
信阳地区
第四章 河南书院教育各人
--
戚同文
--
许衡
--
邵雍
--
程颢 程颐
--
杨东明
--
孙奇逢
--
耿介
--
汤斌
--
张沐
--
冉觐祖
--
吕履恒
--
张伯行
--
窦克勤
--
叶知几
--
郭鉴庚
--
蒋湘南
--
李棠阶
--
苏源生
--
余履齐
--
高剑中
--
梁元太
--
王(泇)
--
蒋仲仁
--
李时灿
--
王锡彤
--
曹培元
--
张维忠
--
耿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