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坚持科学发展观,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本部县志断限内县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旨在存史、资政、教化和兴利。二、本志为1992年出版的新编《蒲江县志》(下称前志)的续志,断限时间为1986-2005年。本志在前志的基础上续主体、补遗缺、纠错误,对政区和自然环境只作概括性的记述。
内容时限:
1986-2005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
目录
封面
蒲江县志(1986-2005)
图片
--
蒲江县行政区划图
--
蒲江县城区图
--
蒲江县城鸟瞰
--
2003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同)良玉(左三)在省委书记张学忠(左二)、
--
1989年,省委书记杨汝岱(中)、市委书记吴希海(左一)在县委书记杜崇明(右一)陪同下视察蒲江
--
2005年11月19日,省委书记张学忠(前排左三)、省长张中伟(前排左二)在市委书记李春城(前排左一
--
2001年8月7日,市委书记王荣轩(右一),在县委书记李绍华(左一)陪同下视察蒲江农村工作
--
2004年3月28日,市委书记李春城(左二)在县委书记张俊围(左一)、县长舒刚(右一)陪同下考察蒲江
--
2008年2月26日,市长葛红林(前排右一)在县委书记施跃华(左二)、县长郭杨(二排右一)陪同下在蒲
--
成雅高速公路蒲江县城出口(1999年建)
--
蒲江客运中心(2004年5月建)
--
县乡公路
--
村社水泥路
--
土地整理后的沟渠
--
县集雨节灌工程示范片——长秋乡微型水利工程蓄水池
--
110千伏金马变电站(1994年建)
--
县城供水凋度台
--
县城天然气配气站
--
移动通信基站
--
绿色蒲江·天然氧吧
--
蒲江河县城段
--
县城世纪广场夜景
--
县城朝阳大道
--
县城桫椤路
--
县城电梯公寓——蒲东鼎城
--
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小区
--
花样年·大溪谷生态旅游住宅区
--
乡村健身路
--
石象湖生态风景区
--
朝阳湖
--
长滩湖
--
茶艺表演
--
2004年,成都市首届茶文化旅游节在蒲江县成佳镇举办
--
“橘子红了”采摘观光区一角
--
光明樱桃旅游节——樱桃采摘区
--
长秋山踏春赏花观光区
--
寻踪茶马古道
--
位于县城的成都·蒲江工业集中发展区
--
成都东骏激光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
成都嘉娜埔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青岛变压器集团成都双星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变压器
--
香港万事康(成都)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新丰棉纺厂生产一瞥
--
“中国·米花糖蛋苕酥之乡”系列产品展
--
四川绿菖茗茶业有限公司引进的日本寺田S-120全自动蒸青制茶生产线
--
成都巨丰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生产线
--
全兴矿泉水灌装生产线
--
全自动柑橘分级机
--
成都佳享食品有限公司无菌生产车间
--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
--
柑橘为主的“中华名果”基地
--
复兴乡红阳猕猴桃基地
--
水稻机械化收割
--
复兴乡土地整理项目区
--
蔬菜棚架栽培新技术
--
“川椒第一乡”——复兴乡辣椒交易市场
--
生猪规模养殖场
--
生态养鸭场
--
首届葡萄节一瞥
--
2005年,青(羊区)蒲(江县)对接签约仪式
--
2002年,蒲(江县)丹(棱县)结对签约仪式
--
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肯尼亚4国媒体关注县新农村建设
--
2005年,新两兰猕猴桃总局主席克瑞·格林利兹(右一)到蒲考察猕猴桃产业
--
2005年,外地党政代表团考察复兴乡土地整理
--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在蒲召开
--
县城污水处理工程签约仪式
--
50余位身价超过千亿的国内大企业(集团)CEO(高级管理官员)到蒲考察
--
四川中兴万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猕猴桃包装车间投产仪式
--
花样年蒲江生态体育公园签约仪式
--
庆祝建党83周年广场文艺晚会
--
党史、地方志编修成果
--
根雕艺术
--
广播电视数字化硬盘播出设备
--
竹编艺术
--
县城文庙大成殿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江幺妹灯
--
节日龙灯表演
--
节日高脚狮灯表演
--
全兴足球俱乐部蒲江训练基地(1999年建)
--
职工篮球运动会
--
群众趣味体育活动
--
秦国货币“半两钱”(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蜀后在四川流通。鹤山镇出土)
--
玉瑗(鹤山镇出土)
--
桥形币(鹤山镇出土)
--
柳叶剑(鹤山镇出土)
--
战国船棺(鹤山镇出土)
--
行草 邓永文
--
国画《牡丹》苏明刚
--
国画《雄风》张体才
--
行书 胡志良
--
行书 杨家学
--
剪纸《五牛图》郭琳
--
蒲江中学教学楼
--
县寿安中学校园一角
--
2005年建成的成都市第一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学校——大塘九年制学校
--
县职业中学外景
--
蒲江中学实验学校标准运动场
--
县医院住院大楼
--
标准化朝阳湖镇公立卫生院
--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考察县农村卫生工作
--
首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
--
卫生下乡
--
新生儿泳疗
--
县城驭虹农贸市场鸟瞰(摄于2005年)
--
农贸市场一角
--
综合超市商品琳琅满目
--
县城家电商场
--
县城手机专卖店
--
县城桫椤湾饭店
--
县城自行车商店
--
寿安镇柑橘交易会场
--
县城劳务中介所信息
--
兰花展吸引众多客商
--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蒲江雀舌
--
红豆腐
--
米花糖 蛋苕酥
--
中华名果——不知火
--
红心猕猴桃
--
老腊肉
--
脆皮肠
--
豆花饭
--
噜嗦血旺
--
花鲢鱼头火锅
--
刘烧鸡
--
鹤山镇五龙谷端午涉水节活动
--
2001年,县城开通证券营业业务
--
“农家乐”休闲
--
“慈善一日”捐款活动
--
县城河滨水吧休闲
--
农村产业工人下班
--
城乡就业培训
--
农民家居
--
农村居民办理养老保险
--
蒲江生态年货采购月
--
群众选购放心肉
--
发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
--
社区老年文艺队表演节目
--
群众健身骑游活动
--
社区农家书屋
--
被征地农民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
居民咨询银行卡使用知识
--
蒲江县地方志工作会议(摄于2005年1O月8日)
--
《蒲江县志(1986-2005)》复审验收会(摄于2010年7月2日)
--
《蒲江县志(1986-2005)》终审验收会(摄于2010年11月26日)
--
参加《蒲江县志(1986-2005)》终审验收会人员合影
蒲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蒲江县史志办公室
《蒲江县志(1986—2005)》编辑部
《蒲江县志(1986~2005)》复审人员
成都市地方志审查验收委员会《蒲江县志(1986—2005)》终审验收组成员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政区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境域概况
------
一、建置沿革
------
二、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区划
------
一、政区设置
------
二、调整村、社区
--
第二章 镇(乡)概况
----
第一节 鹤山镇
----
第二节 寿安镇
----
第四节 大塘镇
----
第五节 成佳镇
----
第六节 朝阳湖镇
----
第七节 大兴镇
----
第八节 甘溪镇
----
第九节 复兴乡
----
第十节 光明乡
----
第十一节 白云乡
----
第十二节 长秋乡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与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一、地层
------
二、构造
----
第二节 地貌
------
一、地貌组合
------
二、地貌类型
--
第二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一、蒲江河
------
二、临溪河
------
三、南河及醴泉江溪流
----
第二节 水资源
------
一、地表水
------
二、地下水
------
三、水质
------
四、水能资源
--
第三章 土地
----
第一节 土壤
------
一、成土母质
------
二、土壤分布
------
三、农业土壤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温度
------
一、气温
------
二、水温
------
三、地温
----
第二节 降水
------
一、降雨
------
二、降雪
----
第三节 湿度与蒸发
------
一、湿度
------
二、蒸发
----
第四节 日照与辐射
------
一、日照
------
二、辐射
----
第五节 云、雾、气压、风
------
一、云
------
二、雾
------
三、气压
------
四、风
----
第六节 四季物候
------
一、植物物候
------
二、动物物候
--
第五章 动植物与矿产资源
----
第一节 动物资源
------
一、兽类
------
二、鸟类
------
三、鱼类
------
四、其他类动物
----
第二节 植物资源
------
一、树种
------
二、森林
------
三、药用植物
------
四、花卉苗木
------
五、古树名木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天气灾害
------
一、洪涝
------
二、干旱
------
三、冰雹
------
四、低温冻害
------
五、连阴雨
------
六、雷暴
------
七、风灾
----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三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构成与变动
----
第一节 人口总况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分布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一、人口性别构成
------
二、人口年龄构成
------
三、人口文化程度构成
------
四、姓氏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一、人口自然变动
------
二、人口机械变动
------
三、流动人口
--
第二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人口控制宣传教育
------
一、人口控制宣传
------
二、人口控制培训与教育
------
三、创建与帮扶活动
----
第二节 生育技术服务
------
一、计生技术服务网络
------
二、节育技术服务
----
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
------
一、生育政策
------
二、计划生育奖惩
------
三、计生基层管理
------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
五、计划生育协会
------
六、人口统计与信息化建设
第四篇 国土
--
第一章 土地利用与开发
----
第一节 土地利用
------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二、土地利用现状
----
第二节 土地开发
------
一、土地开发复垦
------
二、土地整理
--
第二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地籍管理
------
一、土地调查
------
二、土地登记
------
三、土地定级估价
----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
------
一、建设用地审批
------
二、建设用地补偿
----
第三节 土地管理费收入
----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
----
第五节 地质灾害防治
----
第六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七节 土地监察
第五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规划
----
第一节 县城规划
----
第二节 镇(乡)规划
----
第三节 村庄规划
--
第二章 县城与集镇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一、新区开发建设
------
二、旧城区改造
------
三、房地产业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第三节 农村聚居点建设
--
第三章 城建管理
----
第一节 建设管理
------
一、建筑工程管理
------
二、居民建房管理
----
第二节 市政设施及市容管理
------
一、市政设施管理
------
二、市容市貌管理
----
第三节 房产管理
------
一、公房管理
------
二、房屋产权产籍管理
------
三、房产交易市场管理
------
四、住房公积金管理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质量
------
一、水环境质量
------
二、大气环境质量
------
三、声环境质量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环境监督管理
------
一、环境监督
------
二、环境管理
------
三、环保宣传教育
----
第四节 污染控制
------
一、污染源调查
------
二、污染治理
----
第五节 生态建设
第六篇 改革开放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
一、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
二、土地经营权改革
----
第二节 计划与投资体制改革
------
一、计划体制改革
------
二、投资体制改革
----
第三节 企业经营体制改革
------
一、企业承包经营
------
二、企业产权改革
----
第四节 流通体制改革
------
一、商贸管理体制改革
------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
------
三、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
四、供销合作社改革
----
第五节 财政体制改革
------
一、县级财政体制改革
------
二、镇(乡)财政体制改革
------
三、农村税费改革
----
第六节 税务体制改革
------
一、税务管理体制改革
------
二、税收改革
------
三、税收征管改革
----
第七节 金融体制改革
------
一、金融管理改革
------
二、信贷改革
----
第八节 物价体制改革
----
第九节 用工与分配制度改革
------
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
二、机关事业单位用工
------
三、企业用工
------
四、分配制度改革
--
第二章 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二节 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
第三节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一、基层民主选举
------
二、基层民主管理与监督
------
三、基层民主决策
------
四、基层组织建设
----
第四节 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
------
一、县级机构改革
------
二、镇(乡)机构改革
------
三、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五节 司法体制改革
------
一、公安改革
------
二、检察改革
------
三、审判改革
------
四、司法服务改革
--
第三章 文化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文化与广播电视改革
------
一、文化事业改革
------
二、广电事业改革
----
第三节 医疗卫生改革
------
一、医疗机构改革
------
二、医疗管理改革
----
第四节 养老保险
------
一、基本养老保险
------
二、综合社会保险
------
三、农村养老保险
------
四、征地“农转非”保险
------
五、退管服务社会化
----
第五节 工伤保险
----
第六节 失业保险
----
第七节 生育保险
----
第八节 医疗保险
------
一、公费医疗
------
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第九节 保险基金管理
----
第十节 住房制度改革
------
一、公有住房改革
------
二、住房公积金
--
第四章 开放开发
----
第一节 招商引资
----
第二节 对外交流合作
第七篇 经济总况
--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二节 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三节 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四节 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三节 产业布局
--
第三章 居民收入与消费
----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
------
一、农民收入
------
二、城镇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城乡居民消费
------
一、农民消费
------
二、城镇居民消费
第八篇 农村工作
--
第一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乡镇企业概况
----
第二节 乡镇企业管理
----
第三节 乡镇企业改革
--
第二章 农村小康建设
----
第一节 达小康工作
------
一、达小康规划
------
二、达小康建设
------
三、奔宽裕型小康
----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工作
------
一、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
------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
--
第三章 扶贫与移民安置
----
第一节 农村扶贫
------
一、扶贫规划
------
二、扶贫建设
----
第二节 移民安置
--
第四章 减轻农民负担
----
第一节 农民负担状况
----
第二节 农民负担监管
--
第五章 农业服务与管理
----
第一节 农技服务
----
第二节 农机服务
----
第三节 畜牧兽医服务
----
第四节 农村信息化服务
----
第五节 农村财务
----
第六节 农业执法
----
第七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一、农业产业化实施
------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选介
----
第八节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九篇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与劳动力
------
一、耕地
------
二、劳动力
----
第二节 肥料
------
一、有机肥
------
二、科学施肥
------
三、微肥与叶面肥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一、耕作机械
------
二、提灌机械
------
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
四、运输及其他机械
----
第四节 实施“三三工程”
------
一、改造“三低”
------
二、建设“三田”
------
三、开发“三荒”
----
第五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六节 生态农业建设
--
第二章 农业结构
----
第一节 粮经结构
----
第二节 种植养殖业结构
----
第三节 农产品结构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一、水稻
------
二、小麦
------
三、杂粮
----
第二节 油料作物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蚕桑
----
第五节 其他作物
--
第四章 生猪养殖
----
第一节 生猪良种推广
----
第二节 生猪饲养
----
第三节 生猪产业化经营
--
第五章 其他养殖
----
第一节 牛、羊、兔
------
一、牛
------
二、羊
------
三、兔
----
第二节 家禽
------
一、鸡
------
二、鸭与鹅
----
第三节 蜂业
----
第四节 渔业
------
一、鱼苗鱼种生产
------
二、成鱼养殖
------
三、成鱼江河捕捞
------
四、渔业管理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一、百丈水库干渠
------
二、团结堰
------
三、长滩引水渠与右干渠
------
四、河堰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一、水库
------
二、山平塘
------
三、山区微型水利工程
------
四、石河堰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一、机械提灌
------
二、电力提灌
------
三、喷灌
----
第四节 农村饮水工程
------
一、山区人畜饮水工程
------
二、坝丘区饮用卫生水工程
----
第五节 防洪与抗旱
------
一、防洪
------
二、抗旱
----
第六节 水土保持
------
一、水土流失治理
------
二、水土保持预防
----
第七节 水资源保护
----
第八节 水利管理
------
一、水利工程管理
------
二、农业用水管理与规费征收
--
第七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与经营区划
------
一、森林资源
------
二、森林经营区划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一、采种与育苗
------
二、义务植树与绿化达标
------
三、退耕还林工程
------
四、“天保工程”
----
第三节 经济林建设
------
一、竹类生产
------
二、“三木”药材基地
------
三、速生丰产林基地
------
四、花卉苗木生产
----
第四节 林副产品生产
------
一、天然产物提取
------
二、竹材加工
------
三、木材加工
----
第五节 森林保护
------
一、封山育林
------
二、护林防火
------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
------
四、古树名木保护
----
第六节 林政管理
------
一、森林采伐管理
------
二、木材经营管理
------
三、林业用地管理
------
四、野生动物保护
------
五、林政执法
第十篇 茶业·水果业
--
第一章 茶业
----
第一节 茶树种植
------
一、茶树种植面积
------
二、茶树良种推广
------
三、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
----
第二节 茶叶制作与品牌
------
一、茶叶制作
------
二、茶叶品牌
----
第三节 茶叶市场
------
一、茶叶市场建设
------
二、茶叶购销
--
第二章 水果业
----
第一节 果树种植
------
一、柑橘
------
二、其他水果
----
第二节 果品基地建设
------
一、早熟蜜橘与脐橙
------
二、杂柑
------
三、猕猴桃
------
四、水果标准化生产
----
第三节 果品加工与营销
第十一篇 工业·建筑业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
一、工业增加值
------
二、工业利税总额
------
三、主要工业产品
------
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第二节 主要工业行业
------
一、食品饮料业
------
二、生物医药业
------
三、机械电子业
------
四、建材包装业
------
六、其他类企业
----
第三节 工业经济管理
------
一、工业企业管理
------
二、工业规划与指导
----
第四节 工业技术
------
一、工业新产品开发
------
二、工业技术改造
------
三、企业生产认证
------
四、工业新技术推广应用
----
第五节 工业开发区建设
--
第二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企业概况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建筑技术
------
一、建筑材料
------
二、施工技术
------
三、施工机具
第十二篇 能源
--
第一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
一、输电线路
------
二、变电站
------
三、小水电站
------
四、农村电网改造
----
第二节 电力生产与供应
------
一、电力生产
------
二、供电用电
------
三、电价
------
四、电费收入
----
第三节 电力管理
------
一、电力管理机构与农电体制
------
二、电力调度与用电监察
--
第二章 燃料
----
第一节 燃煤
----
第二节 天然气
------
一、供气设施
------
二、天然气供应
----
第三节 燃料油
----
第四节 沼气
第十三篇 商贸服务业
--
第一章 商业市场与网点
----
第一节 综合市场
----
第二节 特色商业街市
----
第三节 专业市场
------
一、松华废旧金属市场
------
二、成佳茶叶市场
------
三、复兴蔬菜市场
------
四、大塘木材市场
----
第四节 超市
--
第二章 商业经营
----
第一节 商业购销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一、粮油收购
------
二、农村粮油销售
------
三、城镇粮油供应
----
第三节 烟草专卖
------
一、专卖机构
------
二、专卖管理
----
第四节 食盐专营
----
第五节 农业生产资料与农副产品购销
------
一、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二、农副产品购销
----
第六节 对外贸易
--
第三章 仓储
----
第一节 粮油仓储
----
第二节 其他仓储
--
第四章 服务业
----
第一节 餐饮、娱乐、旅店业
------
一、餐饮业
------
二、娱乐业
------
三、旅店业
----
第二节 美发美容与保健
----
第三节 修理业
----
第四节 照相业
----
第五节 家政服务
----
第六节 婚姻、物业、劳务中介
----
第七节 租赁与托运业
------
一、租赁
------
二、托运
----
第八节 婚丧与礼仪服务
------
一、婚庆服务
------
二、丧葬服务
------
三、礼仪服务
----
第九节 电脑与文印服务
第十四篇 交通
--
第一章 交通建设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一、成雅高速公路蒲江段
------
二、川藏公路蒲江段
------
三、川西旅游环线蒲江段
------
四、县道
------
五、乡村公路
----
第二节 桥梁建设
----
第三节 交通站点建设
------
一、蒲江汽车站
------
二、蒲江客运中心
------
三、镇(乡)客运站
--
第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公路运输
------
一、班线客运
------
二、乡村客运
------
三、城市客运
------
四、货运
----
第二节 公路运输企业
----
第三节 水路运输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交通运输管理
------
一、公路运输市场管理
------
二、水上交通管理
------
三、运政执法
------
四、运政规费征收
------
五、交通安全管理
----
第二节 道路管理
------
一、路政管理
------
二、公路养护
----
第三节 交通稽查征费
第十五篇 邮政·通信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政设施
------
一、邮政营业网点
------
二、邮路
------
三、邮件运输、投递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一、特快专递
------
二、汇兑
------
三、函件包件
------
四、报刊发行
------
五、集邮
--
第二章 通信
----
第一节 电信
------
一、长途电话
------
二、市话
------
三、农村电话
------
四、宽带与信息网
------
五、电报
------
六、电信业务
------
七、公用电话
------
八、无线寻呼
------
九、小灵通
----
第二节 移动通信
------
一、移动通信基础设施
------
二、移动通信业务
第十六篇 旅游业
--
第一章 旅游资源及规划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一、自然景观资源
------
二、人文景观资源
------
三、生态旅游资源
------
四、红色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游规划
--
第二章 旅游开发建设
----
第一节 景区建设
------
一、朝阳湖、长滩湖、飞仙阁景区
----
第二节 旅游设施
------
一、旅游交通设施
------
二、宾馆饭店
----
第三节 特色旅游活动
------
一、“农家乐”旅游
------
二、樱桃节与茶文化节
------
三、花果同树旅游主题活动
--
第三章 旅游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旅游管理
------
一、景区生态资源保护
------
二、旅游行业管理
----
第二节 旅游宣传与招商
------
一、旅游宣传
------
二、旅游招商
----
第三节 旅游经营
--
第四章 石象湖生态风景区
----
第一节 景区开发
----
第二节 景区经营
第十七篇 金融业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金融管理服务机构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
第二章 金融业务
----
第一节 货币发行与流通
------
一、货币发行
------
二、现金流通
----
第二节 存款
------
一、储蓄存款
------
二、单位存款
------
三、信用卡
----
第三节 贷款
------
一、贷款种类
------
二、贷款余额
----
第四节 保险业
------
一、财产保险
------
二、人身(寿)险
------
三、理赔
----
第五节 证券业
------
一、债券
------
二、股票
----
第六节 典当
--
第三章 金融管理
----
第一节 现金管理
----
第二节 金银管理
----
第三节 信贷管理
----
第四节 利率管理
------
一、基准利率
------
二、贷款浮动利率
----
第五节 金融监管
------
一、机构管理与任职资格审定
------
二、金融稽核
------
三、金融秩序整顿与金融风险防范
------
四、反假币
第十八篇 财政·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一、预算内财政收入
------
二、预算外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一、预算内财政支出
------
二、预算外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
一、财政预算管理
------
二、财政预算执行
------
三、财政决算管理
------
四、预算外资金管理
------
五、会计管理
------
六、财政监督
----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五节 政府采购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种
------
一、分税制前征收税种
------
二、分税制后征收税种
----
第二节 税收收入
------
一、分税制前税收收入
------
二、分税制后的国税收入
------
三、分税制后地税收入
----
第三节 税收管理
------
一、税务登记
------
二、税务征收管理
----
第四节 基金、附加费征收
------
一、基金征收
------
二、附加费征收
第十九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与投资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一、五年计划编制
------
二、年度计划编制
----
第二节 投资管理
--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主体准入管理
----
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
------
一、公平交易管理
------
二、商标广告管理
------
三、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三节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第三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
第一节 质量监督管理
------
一、质量管理达标活动
------
二、质量体系认证
------
三、企业名牌产品创建
------
四、质量监督检验
----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
一、农业标准化
------
二、工业标准化
------
三、服务行业标准化
------
四、代(条)码管理
----
第三节 计量监督管理
------
一、工业计量
------
二、商贸计量
------
三、医疗计量
------
四、计量器具检定
----
第四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第五节 质监行政执法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运行状况
----
第二节 价格与收费管理
------
一、价格调整与管理
------
二、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
第三节 价格监测与检查
----
第四节 价格鉴定与认证
--
第五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与培训
------
一、安全检查与事故查处
------
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
三、安全培训
----
第三节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
第四节 安全生产事故
------
一、安全生产事故统计
------
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选介
--
第六章 药品监督管理
----
第一节 医药生产
------
一、中药材种植
------
二、药品生产
----
第二节 药品销售
----
第三节 药品市场监管
--
第七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调查
------
一、专业统计调查
------
二、专项统计调查
------
三、抽样调查
----
第二节 统计服务与执法
--
第八章 审计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一、财政审计
------
二、行政事业财务审计
------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
------
四、企业财务审计
------
五、金融保险行业审计
----
第二节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
------
一、内部审计
------
二、社会审计
第二十篇 中共地方组织
--
第一章 党员与党组织
----
第一节 党员
------
一、党员状况
------
二、党员发展
----
第二节 党组织
--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党员代表产生
------
一、党员代表选举
------
二、党员代表构成
----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
------
一、第七次党代会
------
二、第八次党代会
------
三、第九次党代会
------
四、第十次党代会
------
五、第十一次党代会
--
第三章 中共蒲江县委
----
第一节 县委全委会
----
第二节 县委常委会
----
第三节 县委书记办公会议
----
第四节 县委重要决策
------
一、政治建设决策
------
二、经济建设决策
------
三、文化建设决策
------
四、社会建设决策
----
第五节 县委工作机构
--
第四章 纪检与监察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
一、党风党纪教育
------
二、廉政制度建设
------
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
四、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
第三节 反腐败工作
------
一、受理信访举报
------
二、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
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
四、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
第四节 监督检查
------
一、党纪监督
------
二、执法监察
------
三、效能监察
--
第五章 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基层组织建设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
------
二、企业党组织
------
三、机关(学校)党组织
----
第二节 党员管理
------
一、党员教育
------
二、党员登记与评议
------
三、党费收缴
----
第三节 领导班子建设
------
一、领导班子成员选拔配备
------
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
------
三、思想政治与作风建设
----
第四节 干部队伍建设
------
一、干部教育培训
------
二、干部监督
------
三、后备干部队伍
----
第五节 人才管理
--
第六章 宣传工作
----
第一节 理论教育
------
一、县委中心组学习
------
二、党建教育
------
三、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第二节 专题教育活动
------
一、“三讲”教育活动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第三节 社会宣传
------
一、思想政治宣传
------
二、经济建设宣传
------
三、文化科技宣传
----
第四节 对外宣传
----
第五节 新闻报道
----
第六节 县内报刊
--
第七章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一节 落实统战政策
----
第二节 经济统战工作
----
第三节 民主党派与党外人士工作
----
第四节 民族工作
----
第五节 宗教工作
------
一、宗教管理
------
二、宗教活动场所选介
----
第六节 港台与侨务工作
------
一、港台工作
------
二、侨务工作
--
第八章 政法工作
----
第一节 执法督查督办
----
第二节 维护社会稳定
----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九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创建活动
------
一、创建文明单位
------
二、创建文明城镇
------
三、创建文明行业
------
四、创评农村“三户”
----
第二节 公民道德建设
----
第三节 文明新风
------
一、讲文明树新风
------
二、尊师重教
------
三、捐资助学
------
四、扶贫济困
------
五、见义勇为
--
第十章 直属党务工作
----
第一节 县委办公室综合工作
------
一、县委办公室文秘工作
------
二、县委办公室信息工作
------
三、县委办公室后勤服务
----
第二节 目标管理督查
------
一、目标管理
------
二、目标督查
----
第三节 党史工作
------
一、党史征编
------
二、党史宣传教育
----
第四节 政策研究
----
第五节 保密工作
------
一、保密宣传
------
二、依法治密
----
第六节 档案工作
------
一、档案接收与管理
------
二、档案编研利用
------
三、基层建档
------
四、档案执法监督
----
第七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八节 党校(行政学校)工作
------
一、党校干部培训
------
二、党校函授教学
------
三、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第二十一篇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人民代表
----
第一节 人民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构成
----
第三节 人民代表视察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一、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二、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三、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四、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五、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六、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镇(乡)人民代表大会
------
一、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二、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第三章 县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常委会组成
----
第二节 常委会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常委会会议
----
第四节 常委会工作
------
一、工作监督
------
二、法律监督
------
三、人事任免
------
四、指导镇(乡)人大工作
------
五、县人民代表工作
第二十二篇 地方人民政府
--
第一章 县政府
----
第一节 县政府届次
----
第二节 县政府机构
----
第三节 县政府会议制度
------
一、县政府全体会议
------
二、县政府常务会议
------
三、县长办公会议
----
第四节 县政府重要施政
----
第五节 县政府为民办实事
----
第六节 镇(乡)政府
------
一、镇(乡)政府建置
------
二、镇(乡)机构设置与编制
--
第二章 直属政务
----
第一节 县政府办公室综合工作
----
第二节 信访工作
------
一、信访制度
------
二、信访接待与办理
----
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
------
一、蒲江公众信息网
------
二、电子政务
------
三、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
第四节 地方志工作
------
一、志书编纂
------
二、年鉴编纂
------
三、地情资料开发与理论研究
----
第五节 法制工作
----
第六节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七节 气象服务
----
第八节 防震减灾
------
一、防震减灾机制
------
二、地震监测预报
------
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
第九节 人民防空
第二十三篇 地方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章 县政协委员
----
第一节 政协委员产生
----
第二节 政协委员构成
--
第二章 历届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政协全体会议
------
一、第二届政协全体会议
------
二、第三届政协全体会议
------
三、第四届政协全体会议
------
四、第五届政协全体会议
------
五、第六届政协全体会议
------
六、第七届政协全体会议
----
第二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
----
第三节 政协主席会议
--
第三章 政协工作
----
第一节 政协工作机构与办事机构
----
第二节 政协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
------
一、政协参政议政
------
二、政协民主监督
------
三、政协办实事
----
第三节 政协提案工作
----
第四节 文史征编
----
第五节 政协重要活动
第二十四篇 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
第一章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
----
第一节 民主党派
------
一、民进支部
------
二、民建
----
第二节 工商联
------
一、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
------
二、工商联组织建设
------
三、商会活动
--
第二章 人民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二、工会组织建设
------
三、工会工作
----
第二节 共青团
------
一、团员代表大会
------
二、共青团组织建设
------
三、共青团工作
------
四、少年先锋队工作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一、妇女代表大会
------
二、妇联组织建设
------
三、妇联工作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学)会
------
一、科协组织
------
二、科协学术活动
----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
------
一、残联机构
------
二、残联工作
----
第六节 红十字会
------
一、红十字会组织
------
二、红十字会活动
第二十五篇 检察·审判
--
第一章 检察
----
第一节 检察机构与队伍
------
一、检察机构设置
------
二、检察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一、审查批捕
------
二、审查起诉
------
三、侦查监督
------
四、审判监督
------
五、检察技术
----
第三节 贪污贿赂检察
------
一、惩治贪污腐败
------
二、预防职务犯罪
----
第四节 渎职侵权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与申诉检察
----
第七节 民事与行政检察
----
第八节 司法警察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审判机构与队伍
------
一、审判机构设置
------
二、审判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一、民事纠纷调解
------
二、婚姻家庭案件
------
三、债务与损害赔偿案件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一、经济合同案件
------
二、企业破产案件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告诉申诉审判
----
第七节 审判案件执行
第二十六篇 公安·司法行政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案件侦查
------
一、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
二、刑事案件
------
三、禁毒
------
四、拐卖人口案件
------
五、经济犯罪案件
----
第二节 内部保卫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一、公共秩序管理
------
二、创建安全文明社区
------
三、特种行业管理
------
四、枪支和爆炸物品管理
------
五、保安服务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一、户籍管理
------
二、身份证管理
------
三、暂住人口管理
----
第五节 道路交通管理
------
一、车辆管理
------
二、交通标志管理
------
三、机动车驾驶员管理
----
第六节 接处警服务
----
第七节 监所管理
----
第八节 消防工作
--
第二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人民调解
------
一、调解组织
------
二、调解工作
----
第二节 法律服务
----
第三节 律师事务
----
第四节 公证业务
----
第五节 依法治县
----
第六节 实施普法
----
第七节 安置帮教
第二十七篇 军事
--
第一章 人民武装工作
----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建设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整组与军事训练
------
一、民兵整组
------
二、民兵军事训练
----
第四节 民兵参建参治
------
一、民兵参建
------
二、民兵参治
----
第五节 民兵武器管理
----
第六节 国防教育
--
第二章 驻蒲部队与武装警察
----
第一节 驻蒲部队
----
第二节 驻蒲武装警察
----
第三节 拥政爱民
第二十八篇 民政
--
第一章 群众自治组织
----
第一节 村(居)委会建设
------
一、村(居)民自治
------
二、民主选举村组干部
----
第二节 村务公开
----
第三节 社区建设
--
第二章 社会救助
----
第一节 灾害救助
----
第二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三节 贫困助学与医疗救助
--
第三章 优抚与安置
----
第一节 “三属”与残疾军人抚恤
----
第二节 义务兵家属优待
----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补助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五保”供养
------
一、敬老院建设
------
二、“五保”人员供养
----
第二节 福利彩票与福利企业
------
一、福利彩票发行
------
二、民政福利企业
----
第三节 百岁老人优待
--
第五章 老龄工作
----
第一节 老龄组织建设
------
一、老龄工作网络
------
二、县老干部活动馆
----
第二节 老年活动
--
第六章 民政事务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
----
第三节 殡葬管理
------
一、推行火化
------
二、公墓与烈士陵园
----
第四节 地名管理与勘界
------
一、地名管理
------
二、勘界
----
第五节 拥军优属
第二十九篇 人事·劳动
--
第一章 干部管理
----
第一节 干部编制管理
----
第二节 干部录用、调配、任免
------
一、干部录用
------
二、干部调配
------
三、干部任免
----
第三节 干部考核奖惩与培训
------
一、干部考核奖惩
------
二、干部培训
----
第四节 推行公务员制度
----
第五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
--
第二章 工资福利与职称管理
----
第一节 工资管理
------
一、行政事业工资
------
二、企业工资
----
第二节 职工福利
----
第三节 职称管理
--
第三章 劳动
----
第一节 就业服务与管理
------
一、就业培训
------
二、职业技能鉴定
------
三、劳动安置
------
四、劳务输出
------
五、劳务职业介绍
------
六、就业管理
------
七、劳动工资管理
----
第二节 劳动保护
------
一、伤残鉴定
------
二、劳动监察
------
三、劳保设施
----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
------
一、劳动合同鉴证
------
二、劳动调解仲裁
第三十篇 教育
--
第一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义务教育
------
一、小学教育
------
二、特殊教育
------
三、初中教育
----
第三节 高中教育
--
第二章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 成人文化教育
----
第三节 成人学历教育
--
第三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教育督导
----
第二节 “支教”工作
----
第三节 教育经费
----
第四节 勤工俭学
----
第五节 办学条件
------
一、校舍建设
------
二、教学设备
----
第六节 治理教育收费
----
第七节 社会力量办学
--
第四章 素质教育与教学研究
----
第一节 素质教育
----
第二节 教学研究
--
第五章 招生与考试
----
第一节 小学、初中招生与考试
----
第二节 高中招生考试
----
第三节 大、中专招生考试
--
第六章 教职工队伍
----
第一节 教职工管理
------
一、教职工编制与调配
------
二、民办教师管理
----
第二节 教师培训
------
一、教师学历培训
------
二、教师非学历培训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第三十一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科技工作网络
----
第二节 民办科研机构
----
第三节 科技队伍
------
一、科技人员职称评定
------
二、科技人员培训
--
第二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科技项目管理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管理
----
第三节 “十亿工程”与“金桥工程”
------
一、“十亿工程”
------
二、“金桥工程”
----
第四节 科技经费
--
第三章 科普活动
----
第一节 科技宣传
----
第二节 科普示范与讲、比竞赛
------
一、科普示范
------
二、科普讲、比竞赛
------
三、青少年科技活动
--
第四章 科技服务
----
第一节 科技咨询服务
------
一、科技窗口服务
------
二、科技队伍服务
------
三、科技咨询论证
----
第二节 优势科技项目及产品展销
--
第五章 科技建设与成果
----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建设
----
第二节 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
第三节 争创科技进步先进县
----
第四节 新品种、新技术试验与推广
----
第五节 科技成果鉴定与获奖
第三十二篇 文化·体育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化馆站建设
----
第二节 文学艺术创作
------
一、文学创作
------
二、影视创作
------
三、歌曲创作
------
四、书画摄影创作
------
五、民间文艺
----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四节 地方特色文化
------
一、幺妹灯
------
二、川剧座唱
------
三、民间灯会
------
四、民间雕塑
------
五、民间收藏
----
第五节 艺术培训
----
第六节 电影发行与放映
----
第七节 图书发行与阅览
------
一、图书发行
------
二、图书阅览
----
第八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文物
----
第一节 文物发现
----
第二节 文物保护
------
一、文物状况
------
二、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节 文物研究
--
第三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电事业发展
------
一、广播
------
二、电视
----
第二节 广电事业管理
----
第三节 广播电视宣传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一、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二、学校体育活动
------
三、业余体校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一、体育组织
------
二、职工体育
------
三、农民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一、主办和承办体育赛事
------
二、参加体育竞赛
----
第四节 体育设施
----
第五节 发行体育彩票
第三十三篇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医疗卫生管理
----
第一节 医政管理
----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
------
一、医疗机构设置与从业人员
------
二、医院简介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
第四节 合作医疗与少儿互助金
----
第五节 医德医风建设
--
第二章 医疗业务
----
第一节 门诊与住院
----
第二节 医疗新技术应用
--
第三章 卫生防疫与保健
----
第一节 预防接种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
一、血吸虫病防治
------
二、碘缺乏病防治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一、孕产妇系统管理
------
二、妇女病普查
------
三、儿童保健
------
四、婚姻保健
----
第五节 初级卫生保健
----
第六节 卫生监测监督
----
第七节 爱国卫生
------
一、创建卫生县城
------
二、建设卫生单位
------
三、改水改厕
------
四、健康教育
第三十四篇 社会风情
--
第一章 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二章 习俗
----
第一节 礼仪习俗
------
一、婚嫁
------
二、孕产
------
三、寿诞
------
四、丧葬
------
五、庆贺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一、服饰发型
------
二、饮食
------
三、家居
------
四、休闲
------
五、岁时节令
----
第三节 生产习俗
----
第四节 宗教信仰
------
一、道教
------
二、佛教
------
三、基督教
------
四、天主教
----
第五节 陋习与禁忌
------
一、陋习
------
二、禁忌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方言特点
------
一、语音
------
二、词汇
------
三、语法
----
第二节 俗语
------
一、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语
------
二、表示行为、动作的词语
------
三、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词语
----
第三节 谚语
------
一、气象、农事谚语
------
二、生活谚语
----
第四节 歇后语
----
第五节 流行新词语
第三十五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张俊夫
----
雷震
----
周鼎铭
----
董华轩
----
杨昌龄
----
杨显名
----
王海平
----
董宋珩
----
刘亚雄
----
张绍良
----
李继先
----
胡世远
----
詹汉文
----
李浩东
----
张光汉
----
李泽轩
----
李寿民
----
袁家华
----
刘兴祥
----
张黎群
----
李谨力
----
谭有林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万本根
----
龚登明
----
曾省权
----
杨继瑞
----
王建祥
----
吕火明
----
杨大文
----
刘翔
--
第三章 人物名录
附录
--
前志纠误
--
前志增补
----
一、五面山狙击歼敌记
----
二、“镇反运动”记
----
三、蒲江县参加四川省玉溪河工程建设记
--
县委、县政府文件节录
--
诗文楹联辑录
--
历史考证
----
一、蒲江茶马古道考
----
二、唐代巂州迁蒲江考
----
三、惠民监铸铁钱考
--
民间轶事
----
一、土匪当县官
----
二、蒲江打猎队
----
三、农民杀粮差
----
四、赵梦九横行
----
五、陈万清单干
--
传统生活、生产用具照片
索引
《蒲江县志(1986—2005)》总纂人员分工
《蒲江县志(1986—2005)》主要供稿人员
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