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岳阳市岳阳楼区志》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
方志书质量规定》,存真求实,全面系统地记述岳阳楼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系岳阳楼区首轮志书。全志通贯古今,记述上限尽可能追溯史实、事物之发端;
下限迄止2012年。为保持事件的完整性,个别事件的记述时间下延。
三、岳阳楼区行政区域几经变动。为便于识别,除在各个时期标明当时的行政区划名
称外,还以“城区”和“境内”代替各个时期的行政区划名称。1996年4月建立的岳阳
楼区简称“楼区”。
四、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索引、后记等部分组成,并附有照片
和图表。以志为主、以事分类、以时为序、横排竖写。共设22篇 ,篇 下设章 、节 、目。
首列总述、大事记总摄全志;各分志随后,专记选介随篇 ,人物附录殿后。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用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同一段同一年号出现两次以
上的只括注首次。志内所称“解放前后”,系指岳阳楼区政府驻地的解放前后,即1949
年7月20日。“建区后”系指岳阳楼区成立后,即1996年4月后,凡20世纪中的年代
均省去“20世纪”,只标其年代。
六、文体为语体文,记述体,力求叙述简洁、清楚,志中各种名称,$$$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
括注简称,再次出现时用简称。“XX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属部;“省委”“市
委”“区委”分别指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岳阳市委、岳阳楼区委;“省政府”“市政府”“区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目录
封面
--
版权
《岳阳市岳阳楼区志》(1746-2012)编纂委员会
图片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建制
----
第一节 区域位置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区划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土壤
----
第六节 动植物资源
--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风灾
----
第四节 冰灾
第二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状况
----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第四节 人口构成
----
第五节 人口普查
--
第二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优生优育
第三篇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统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三节 统计管理
----
第四节 物资管理
--
第二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商品价格
----
第四节 监督检查
--
第三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地籍地政管理
----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
----
第四节 土地征用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五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金融审计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
第四节 行政事业与社会保障审计
----
第五节 经贸与农林水审计
----
第六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计量管理
----
第二节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质检执法
--
第七章 食品药品监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专项整治
第四篇 工业
--
第一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
第二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企业
----
第二节 区街企业
----
第三节 乡镇企业
----
第四节 工业园建设
--
第三章 工业生产
----
第一节 工业企业门类
----
第二节 产品产量
第五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综述
----
第一节 生产关系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条件
----
第三节 农业区划与产业结构及调整
----
第四节 农村经营管理
----
第五节 新农村建设
----
第六节 机构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油料作物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蔬菜生产
----
第五节 土壤肥料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品种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
第三节 新技术运用与推广
--
第四章 水产业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养殖
----
第三节 捕捞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堤垸
----
第二节 防汛抗旱
----
第三节 工程建设
--
第六章 农机农具
----
第一节 农具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第七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木资源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业管理
第六篇 财政·税务·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监管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税收征缴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保险
第七篇 旅游·商贸
--
第一章 旅游
----
第一节 景区景点
----
第二节 服务与设施
--
第二章 国内贸易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济结构与行业分布
----
第三节 粮油供应
----
第四节 市场
----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
----
第六节 名优特产
--
第三章 外经外贸
----
第一节 对外贸易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第八篇 交通·邮政通讯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水运
----
第三节 铁路
----
第四节 装卸搬运
--
第二章 邮政通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第九篇 城区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城市规划
----
第二节 道路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供水排水
----
第五节 电力
----
第六节 路灯燃气
----
第七节 公共交通
----
第八节 环境卫生
----
第九节 园林绿化
--
第二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房屋建设
----
第二节 交易管理
----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四节 房产管理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环境状况
----
第三节 环境监测与调查
----
第四节 环境治理
第十篇 中共地方组织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二章 重要会议
----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重要会议
--
第三章 重要活动纪略
----
第一节 借(征)粮支前
----
第二节 剿匪反霸斗争
----
第三节 “三反”“五反”运动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五节 “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
第六节 整风整社
----
第七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八节 纠正冤假错案
----
第九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
第十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第四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党员
----
第二节 基层组织
----
第三节 干部工作
----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
----
第五节 党校工作
--
第五章 思想建设
----
第一节 党员教育
----
第二节 新闻工作
----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
----
第三节 纠风工作
----
第四节 案件查处
----
第五节 落实政策
--
第七章 统一战线
----
第一节 统战对象
----
第二节 统战宣传
----
第三节 落实统战政策
----
第四节 合作共事
----
第五节 侨务工作
----
第六节 民族宗教工作
--
第八章 综合党务
----
第一节 政策研究
----
第二节 机要保密
----
第三节 机关党务
----
第四节 督查
----
第五节 机关事务管理
第十一篇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区、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二节 工作委员会和工作机构
--
第三章 行使权力
----
第一节 决定重大事项
----
第二节 人事任免
----
第三节 监督工作
----
第四节 议案建议办理
----
第五节 代表联络工作
第十二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沿革与设置
----
第二节 基层政府
--
第二章 施政方式
----
第一节 区长分工责任制
----
第二节 依法行政
----
第三节 调查研究
----
第四节 目标管理
----
第五节 办理议案提案
--
第三章 政事纪要
----
第一节 发展地方工业
----
第二节 实施“科技兴区”“教育强区”
----
第三节 控制人口
----
第四节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
----
第五节 招商引资
--
第四章 综合政务
----
第一节 安全生产工作
----
第二节 信访工作
----
第三节 史志档案
第十三篇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政协委员会议
----
第一节 岳阳市委员会
----
第二节 南区委员会
----
第三节 岳阳楼区委员会
--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二节 专门委员会
----
第三节 工作组
----
第四节 政协委员联络小组
--
第三章 职能行使
----
第一节 政治协商
----
第二节 民主监督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
第四节 提案办理
----
第五节 文史征研
----
第六节 “三胞”联谊
第十四篇 其他党派·群众团体
--
第一章 民主党派·工商联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岳阳楼区总支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岳阳楼区支部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岳阳楼区支部
----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岳阳楼区总支
----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岳阳楼区支部
----
第六节 中国致公党岳阳楼区支部
----
第七节 中国九三学社岳阳楼区支社
----
第八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 文学艺术联合会
第十五篇 武装
--
第一章 机构驻军
----
第一节 军事机构
----
第二节 驻军
--
第二章 重大战事
----
第一节 清朝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清代兵役
----
第二节 民国兵役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
--
第四章 民兵人防
----
第一节 民兵
----
第二节 人防
--
第五章 军民共建
----
第一节 国防教育
----
第二节 拥政爱民
第十六篇 法治
--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综合治理
----
第二节 维稳工作
----
第三节 防范和处理邪教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五节 安全保卫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检察
----
第三节 反渎职侵权检察
----
第四节 刑事检察
----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六节 监所检察
----
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 法院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案件执行
----
第七节 审判监督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帮教
----
第四节 律师公证
----
第五节 基层法律服务
----
第六节 普法工作
第十七篇 编制·人事·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
--
第一章 编制
----
第一节 行政单位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
----
第三节 考核奖惩
----
第四节 任免培训职称评定
----
第五节 军转安置
----
第六节 落实离退休待遇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救助
----
第三节 优抚安置
----
第四节 社会事务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七节 老龄工作
----
第八节 民间组织管理
--
第四章 劳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工资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五节 劳动调配
----
第六节 劳动执法监督
----
第七节 劳动争议仲裁
--
第五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失业保险
----
第三节 工伤保险
----
第四节 医疗保险
----
第五节 生育保险
第十八篇 文化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团体
----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学
----
第二节 艺术
----
第三节 戏剧
--
第三章 新闻出版图书
----
第一节 印刷发行
----
第二节 图书
--
第四章 媒体网络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电影
----
第四节 报刊
----
第五节 网站
--
第五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代建筑
----
第二节 古墓
----
第三节 古塔
----
第四节 古城址
----
第五节 革命遗址
----
第六节 石刻与文物
--
第六章 文化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市场
----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第十九篇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旧式教育
----
第二节 基础教育
----
第三节 中等专业学校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
第五节 学制与课程
----
第六节 教研
----
第七节 教师
----
第八节 教育管理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研机构与学术团体
----
第三节 科学普及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第二十篇 医疗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疾病预防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第四节 临床医疗
----
第五节 医疗院所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场馆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第三节 竞技体育
第二十一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居民可支配收入
----
第二节 居民消费支出
----
第三节 衣食住行
--
第二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岁时习俗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词汇
----
第二节 语法
----
第三节 歇后语俗语俚语
--
第四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四节 天主教
----
第五节 伊斯兰教
第二十二篇 乡、街道办事处概况
--
梅溪乡
--
郭镇乡
--
城陵矶街道
--
望岳路街道
--
洞庭街道
--
岳阳楼街道
--
吕仙亭街道
--
东茅岭街道
--
金鹗山街道
--
枫桥湖街道
--
站前路街道
--
五里牌街道
--
三眼桥街道
--
洛王街道
--
王家河街道
--
奇家岭街道
--
专记社区建设
人物
--
一、传记
--
二、名表
--
三、名录
附录
--
一、文献辑存
--
二、诗文选编
--
三、民间故事
索引
--
说明
--
目与子目索引
--
人物索引
--
表格索引
--
图照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