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运用志、述、记、传、图、表、录、考等.形式,采用语体文、记述体,横排竖写的方法。分全志为概述、大事记、自然条件、机构沿革、灾防、水利、电力、水产、人物、附录等章、节、目,并力求作到文字准确、通顺、朴实以及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相统一。
出版时间:
1994年06月
目录
封面
梓潼县水利电力志
《梓潼县水利电力志》编纂领导小组
《梓潼县水利电力志》审定组成员
图片
--
主管水电工作的县领导及水电局历届领导
--
水电局机关大门
--
奖状
--
水利电力志审定会一角
--
绵阳市水电局《梓潼县水利电力志》审定会全体人员
--
县政府召开人畜饮水工作会议
--
区水利水保管理站
--
水电局全体工作人员
--
国营渔种场
--
水电物资供应公司
--
东方红水库(珍珠湖)
--
关田坝水库(青龙湖)
--
宏仁埝
--
开化埝石渠灌溉
--
潼江中游(南门大桥段)
--
水土保持生物治理片
--
水库果园喷灌
--
水库网箱养鱼
--
青龙变电站
--
深埝渠电力提灌站
--
油房沟水库的机械化施工
--
施工中的小(二)型水库
--
连拱坝石河埝
--
重力坝石河埝
--
油房沟水库的机械化施工
--
施工中的小(二)型水库
--
梓潼县水库渠堰工程分布图
--
梓潼县电力及电灌站分布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貌
--
第二节 地质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植被
--
第六节 水文
----
一 降水
----
二 蒸发
----
三 径流
----
四 河流
------
(一)潼江河
------
(二)金天河
------
(三)双板河
------
(四)赤溪河
------
(五)马鸣河
------
(六)宝石河
------
(七)太平河
------
(八)石牛河
------
(九)大新河
----
五 水资源
------
(一)地表水
------
(二)地下水
------
(三)水能
------
(四)水质、水温、含沙量
第二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一 工科(房)、建设科
----
二 水利委员会
----
三 水利电力局
----
四 供电分局
--
第二节 下属单位
----
一 渔种场
----
二 东方红水库管理所
----
三 水电物资供应公司
----
四 区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
--
第三节 党团群组织
----
一 中国共产党
----
二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三 工会
----
四 妇女组织
----
五 民兵
----
六 水利电力学会
第三章 职工
--
第一节 职工队伍
--
第二节 技术力量
----
一 技术培训
----
二 技术人员
--
第三节 技术成果
第四章 灾防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防旱抗旱
--
第三节 水灾
--
第四节 防洪救灾
第五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一 冬、固水田
----
二 山平塘
----
三 土、石河埝
----
四 水库
------
(一)中型水库
------
(二)小(一)型水库
------
(三)小(二)型水库
------
(四)停建水库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一 人力提灌
----
二 水力提灌
----
三 机械提灌
----
四 电力提灌
----
五 喷灌
--
第四节 人畜用水工程
----
附:1894-1990年各类水利设施控灌面积通览表
第六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
----
一 管理体制、制度
----
二 工程维护
------
(一)岁修、维修
------
(二)工程观测
------
(三)蓄水保水
--
第二节 用水管理
----
一 水权
----
二 水规、制度
----
三 水费
----
四 科学用水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一 资金来源
----
二 资金他用
----
三 管理制度
--
第四节 综合经营
第七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水土治理
第八章 电力电灌
--
第一节 发电工程
----
一 小水电站
----
二 火电厂
--
第二节 输变电工程
----
一 35千伏输电线路
----
二 35千伏变电站
----
三 10千伏线路
----
四 低压配电线路
--
第三节 电力提灌站
----
一 电灌站概况
----
二 电灌站建设
----
三 电灌站效益
--
第四节 电力电灌管理
----
一 供用电管理
----
二 电灌站管理
----
三 安全用电管理
第九章 水产
--
第一节 水产资源
----
一 气候
----
二 水域
----
三 鱼类
----
四 饵料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一 鱼类繁殖
----
二 鱼种引进
----
三 鱼种场站
----
四 鱼种培育
----
五 成鱼养殖
----
六 鱼类防逃
----
七 鱼病防治
----
八 捕捞业
--
第三节 水产、渔政管理
----
一 管理人员
----
二 渔政管理
----
三 资源增殖和保护
----
四 技术培训
第十章 人物
--
第一节 传
----
王化隆
----
马广兴
----
严明友
----
史发树
----
先怀金
--
第二节 表
----
一 先进集体
----
二 先进个人
----
三 代表、委员名录
----
四 职工名录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