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尔光村史志

苟尔光村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苟尔光村史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该村嘉绒藏民从半农奴到主人的历史变迁,客观真实地记载了该村解放六十多年的巨大变化。

内容时限: 640-2013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图片
编纂人员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 一、大事记年
-- 二、中华民国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
概述
第一编 村域建置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屯治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民国以前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三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水文
---- 第四节 气候
---- 一、短期(两天以内)部分
---- 二、中长期(三天以内)部分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低温洪涝
---- 第二节 冰雹风灾
---- 第三节 干旱灾情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植被
---- 第二节 土壤土质
---- 第三节 分类分布
---- 第四节 土壤分析
第三编 村名地名
-- 第六章 历代村名
---- 第一节 清代
---- 第二节 当代村名
-- 第七章 古今村名
---- 第一节 历史地名
---- 第二节 新地名
---- 第三节 地名与历史变迁
第四编 人口
-- 第八章 人口
---- 第一节 历代人口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九章 耕地、林地、草山
---- 第一节 耕地面积
---- 第二节 林地
---- 第三节 草山面积
---- 第四节 规划与变化
第五编 族称姓氏、宗教习俗
-- 第十章 族称姓氏
---- 第一节 古代主要姓氏考
---- 一、房名姓称
---- 二、汉姓氏的传入
---- 第二节 现代姓氏
-- 第十一章 宗教活动
---- 第一节 神山崇拜
---- 第二节 宗教派别
---- 第三节 自然崇拜
---- 第四节 宗教节庆
---- 第五节 民间活动
-- 第十二章 民风民俗
---- 第一节 嘉绒藏族的礼俗
---- 一、常规礼俗
---- 二、风土民俗
---- 三、饮食习俗
---- 四、禁忌习俗
---- 第二节 石碉建筑
---- 第三节 民居建筑
第六编 经济
-- 第十三章 原始农耕狩猎
---- 第一节 原始农耕
---- 第二节 原始畜牧
---- 第三节 原始狩猎
-- 第十四章 农业经济演变
---- 第一节 农耕习俗
---- 第二节 土改前农业经济结构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农业合作社
----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
---- 第六节 体制改革
-- 第十五章 耕作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品种更新
---- 第三节 耕作技术
-- 第十六章 畜牧业经济演变
---- 第一节 牲畜畜种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第三节 养殖管理
---- 第四节 产品加工
-- 第十七章 林业
---- 第一节 山林面积
---- 第二节 资源分布
---- 第三节 经济林木
---- 第四节 退耕还林
---- 第五节 产品储销
---- 第六节 林权与管理
-- 第十八章 粮食
---- 第一节 产量
---- 第二节 粮食购销
---- 第三节 粮食作物
---- 第四节 加工
-- 第十九章 经济作物
---- 第一节 大麻、亚麻
---- 第二节 蔬菜瓜果
第七编 水利电力
第八编 工业
第九编 金融、商业
第十编 交通邮电
第十一编 村镇建设
第十二编 党政社团
第十三编 治安消防调解
第十四编 兵事历史
第十五编 教育文化
第十六编 村规民约
第十七编 历史人物
-- 一、更卓扎巴
-- 二、绒敦、释迦坚赞
-- 三、斯大鹏
-- 四、擦余阿盖
-- 五、莎间崩
-- 六、胥仲臣
-- 七、邱国喜
第十八编 现代人物
-- 第二十章 干部
---- 第一节 历任老干部
---- 第二节 历任脱产干部
-- 第二十一章 其他人员
---- 第一节 参军人员
---- 一、古代藏族姓氏
---- 第二节 其他脱产人员
---- 二、石碉文化考释
---- 第三节 获奖人员
---- 第四节 救援军测队
---- 第五节 学历学位
---- 第六节 参加维稳人员名单
---- 第七节 流落红军名单
附录
-- 苟尔光村古战场
---- 一、乾隆征金川遗址
---- 二、红军战场遗址
---- 三、解放军战场
-- 屯枪锅庄
-- 点兵歌
-- 《金川琐记》
---- 卷一人文景观
---- 卷二自然地理
---- 卷三资源
---- 卷四物产
---- 卷五宗教
---- 卷六民俗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