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市水利志(1979-2002)

南海市水利志(1979-2002)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南海市(县)水利发展的史实。记述的时间和地域界限是1979~2002年南海市(县)的行政区域范围,个别事件适当上溯下延。

内容时限: 1979-2002

目录

封面
南海市水利志
图片
-- 2002年南海市主要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 南海市水系图
-- 2002年南海市出入境水示意图
-- 2002年南海主要供水工程位置示意图
-- 2002年南海市堤围险段位置示意图
-- 2002年南海市防洪窦闸位置示意图
-- 2002年南海市主要排水站位置示意图
-- 2002年南海市小(二)型以上水库位置示意图
-- 2002年南海市主要灌溉站位置示意图
-- 1994年7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左三)视察佛山大堤花木洞段。
-- 1998年7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左二)、省军区司令员温玉柱(左一)等
-- 1996年12月18日,国家防汛防旱总指挥部工作组领队、国家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右一),广东省政府副
-- 1998年11月26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右三)、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薛建枫(右一)视察南海水行
-- 1998年7月3日,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右三)、省委副书记高祀仁(右二)、副省长欧广源(右四)、南海市
-- 2002年7月3日,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右三)、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少华(右四)、佛山市委副书记邓威楹(
-- 1998年7月1日,佛山市委书记林浩坤(右一)、市长梁绍棠(右二)、南海市领导在南海抗洪前线。
-- 2002年12月,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右一)、市长梁绍棠(右二),在南海市领导陪同下,视察南海水利工
-- 1996年7月22日,佛山市长梁绍棠(右一)、市委副书记邓威楹(左一)、市水利局局长李家平(左二)检
-- 1998年7月1日,佛山市委副书记邓威楹(右五)、南海市领导在南海抗洪前线。
-- 1992年8月,原省长刘田夫为南海市水电系统题词:“综合经营兴旺发达”。
-- 1993年11月,国家水利部授予南海市水电系统“全国水利综合经营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 1996年8月31日,国家水利部授予南海市“全国水利经济十强县”称号。
-- 樵桑联围沙头堤段全长9.25公里,从1998年度开始,全堤按50年一遇洪水加高2米的设防标准完成达标
-- 佛山大堤小塘堤段长10.4公里,其中曾于1994年6月洪水出现险情的大凼段长200米。全堤段已整治加
-- 桂城堤围与市政建设和环境美化结合:堤路合一按标准培修加固、植树种草绿化、装设路灯。图为佛山大堤(内堤
-- 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四乡联围桂城段
-- 桂城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军桥至石(啃)桥全长3.4公里的河堤公园,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 黄岐泌联围堤路结合
-- 樵桑联围西樵龙湾基险段从1989年起有计划逐年进行整治,现全长1356米已完成达标加固。
-- 樵桑联围九江铜鼓滩险段整治工程,始于1991年12月逐年分期施工,2001年3月,全长800米已得到
-- 佛山大堤罗村米步凼堤段全长1252米,1989年冬开始分期进行整治加固,2002年工程按计划完成。
-- 始建于1959年的北村水闸(旧貌)
-- 1994年新建的北村水(船)闸(新貌)
-- 重建前东海水(船)闸旧貌
-- 樵桑联围东海水(船)闸重建工程1997年10月20日动工,1998年5月8日竣工。水闸3孔,每孔净宽
-- 官山水(船)闸工程灌注混凝土
-- 重建前的官山水(船)闸旧貌
-- 官山水(船)闸重建工期(一期)1996年5月28日动工,1997年7月竣工。建成排水闸3孔,每孔净宽
-- 1955年3月建成的里水水口水闸(旧貌)
-- 水口水闸重建工程于1999年12月28日动工,2000年10月28日建成。重建水闸分6孔,每孔净宽9
-- 西樵太平水船闸枢纽工程1999年12月30日动工,2001年3月20日竣工。
-- 丹灶界牌引水工程2000年10月16日动工,2001年5月19日竣工。水闸2孔,每孔净宽4米。以引水
-- 丹灶界牌引水工程施工人员以“建筑施工要向用户负责、向社会负责、向历史负责”精神,严格掌握工程质量。
-- 平洲黄(掠)水闸改建工程2001年11月25日动工,2002年6月竣工。水闸3孔,每孔净宽5.5米。
-- 平洲三洲水闸排水站工程2001年10月25日动工,2002年7月竣工。水闸3孔,每孔净宽6米;排水站
-- 黄岐白沙水闸排水站工程2000年12月1日动工,2001年12月1日竣工。水闸2孔,每孔净宽5米;排
-- 东风水库属南海规模最大的水库,集雨面积10.85平方公里,总库容1024万立方米
-- 赤坎水库(仙湖)旅游业
-- 园田化的大沥围田区
-- 小塘飞鹅岭电动灌溉站
-- 里水里水村“三面不见土”排灌渠
-- 和顺万顷洋现代化水利园区
-- 九江上西鱼塘整治机械化施工
-- 九江上西村实施‘金瓯工程”改造的3000亩鱼塘
-- 结合村容村貌整治的里水河涌
-- 1996年9月20日,依据《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水法规,清拆了南庄罗格围长400米的柏塑堤段内
-- 2000年5月22日,全市民兵预备役防汛抢险实战演练比赛。
-- 2002年5月1日,官山水系实现自动化调控。以官山水(船)闸为控制中心,通过光纤连接西樵官山、三多、
-- 2003年5月,位于石(啃)水闸的区域性、大范围综合自动化工程——四乡联围自动化调控系统投入试运行。
-- 2002年1月15日,市水利局与武汉大学合办硕士研究生班开学。
-- 1999年11月15日,南海市企业转换机制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南海市水利水电工程公司转制改组为由政府、集
《南海市水利志》编纂领导小组
《南海市水利志》审稿小组
《南海市水利志》编纂室
出版说明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专记
第一章 水系水资源
-- 第一节 水系
---- 一、西江
---- 二、北江干流
---- 三、北江支流
-- 第二节 水资源
---- 一、地表水资源
---- 二、地下水资源
---- 三、水质污染
第二章 机构
-- 第一节 市(县)机构
---- 一、“三防”总指挥部
---- 二、工程防汛指挥机构
---- 三、水电(水利)局
-- 第二节 局属机构
---- 一、南海(县)水电综合经营总公司
---- 二、南海(县)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 三、南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 四、南海(县)水利学会
---- 五、南海(县)水政监察大队
---- 六、南海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
-- 第三节 基层机构
---- 一、镇(区)“三防”指挥所
---- 二、镇(区)水电(水利)所(分局)
---- 三、市(县)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第三章 水旱风灾害
-- 第一节 洪(涝)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风灾
---- 一、台风
---- 二、龙卷风
---- 三、强雷雨风暴
第四章 防洪排涝工程
-- 第一节 堤围
---- 一、防御标准与达标
---- 二、重要堤围和险段
-- 第二节 涵闸
-- 第三节 排水站
---- 一、排水标准
---- 二、主要排水站
---- 三、重点排水系统
第五章 灌溉工程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提水工程
---- 一、官窑叶边灌溉站
---- 二、大沥谭边提水系统
第六章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第一节 渠系整治
---- 一、田间排灌系统
---- 二、防渗渠道、地下暗渠
-- 第二节 整治中低产田和鱼塘
---- 一、中低产田改造
---- 二、鱼塘整治
第七章 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
-- 第一节 勘测
-- 第二节 规划
---- 一、阶段性规划
---- 二、水系规划
---- 三、单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三节 设计
---- 一、堤围
---- 二、涵闸
---- 三、机电排灌站
---- 四、水库
---- 五、农田水利
第八章 水利工程施工
-- 第一节 施工管理
---- 一、项目法人责任制
---- 二、招标投标制
---- 三、建设监理制和质量管理
---- 四、合同管理制
---- 五、安全管理
-- 第二节 施工技术
---- 一、新技术
---- 二、新材料
---- 三、新工艺
---- 四、重点工程施工
第九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水行政管理
---- 一、水利执法
---- 二、水资源管理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一、工程维修、养护
---- 二、河道堤坝目标管理
---- 三、观测与控制运用
-- 第三节 用水管理
---- 一、水库供水
---- 二、涵闸引水
---- 三、河道取水
---- 四、供水、用水
-- 第四节 水利规费征收
---- 一、水费
---- 二、水利劳动积累工
---- 三、水资源费、河砂采砂管理费、河道管理范围占用费
第十章 防汛防旱防风
-- 第一节 防汛
---- 一、设防标准
---- 二、汛前检查、物资储备
---- 三、抗洪抢险预案
-- 第二节 防旱
---- 一、水库蓄水
---- 二、临时抗旱行动
-- 第三节 防风
---- 一、台风暴潮预报
---- 二、防风预案
第十一章 抗灾抢险
-- 第一节 抗洪(涝)
-- 第二节 抗旱
-- 第三节 风灾抢险
第十二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技术队伍
---- 一、学历构成
---- 二、专业技术职称队伍
-- 第二节 培训教育
---- 一、专业技术培训
---- 二、职工技能培训
-- 第三节 学术交流
---- 一、专题学术交流
---- 二、编印《水利技术参考资料》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一、水利科技
---- 二、优秀工程项目
-- 第五节 信息化建设
---- 一、三防信息化指挥系统
---- 二、工程自动化调控系统
第十三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 一、政企分离
---- 二、转制
-- 第二节 经营项目
---- 一、承包工程
---- 二、生产工业制品
---- 三、机电维修、安装及器材供应
---- 四、种养业
---- 五、旅游服务业
---- 六、仓库、店铺出租
-- 第三节 经营效益
第十四章 人物
-- 第一节 获奖个人
-- 第二节 先进人物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