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

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组织的建设及其领导浙江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

内容时限: 0000-1998

出版时间: 2007年05月

目录

封面
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
版权页
图片
-- 1954年3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右一)在绍兴东湖(左一为谭启龙)。
-- 1958年1月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视察杭州小营巷。
-- 198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左四)与中共浙江
-- 1993年1月4日,邓小平会见中共浙江省委新老书记(左二为李泽民)。
-- 1991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前左一)看望人民解放军驻浙某部“勤俭节约修埋连
-- 1998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浙江嘉兴农村视察(左四为张德江、左八
-- 1921年8月2日,中共一大会议因故从上海移址嘉兴南湖游船上续会。图为南湖游船。
-- 1921年9月,中共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农民协会——衙前农民协会在浙江萧山衙前成立。图为衙前农民协会旧址
-- 1922年8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史称西湖会议),作出在国民党改组的条件下,
-- 1922年9月,浙江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成立。图为第一任组长于树德(1894~1982)。
-- 1927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成立。左图为省委机关在杭州的旧址。上图为第一任省委书记庄文恭(1901~
-- 1928年5月,党领导的亭旁农民暴动曾建立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亭旁区革命委员会。图为亭旁暴动旧
-- 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枫林成立。图为永嘉五尺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 1935年3月,由刘英任政治委员、粟裕任师长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创建
-- 1935年11月7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泰顺白科湾小宫庙成立。图为小宫庙。
-- 1938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和东南分局的指示,粟裕率原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主力开赴抗日前线,刘英领导部
-- 1939年7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凤卧乡的冠尖和马头岗村召开。图为大会旧址之一马头岗村。
-- 1942年7月成立的中共浙东区委员会,领导浙东军民创建了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图为区委旧址——余姚梁弄
-- 1945年1月13日,办浙军区任长兴成立。8月,中共办浙区委员会成立,并形成了纵横百余公里的浙西敌后
-- 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创建的浙江东部和南部游击区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南方的7块游击根据地之一。
--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图为杭州市民自发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城。
--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图为宁波市民夹道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城。
-- 1950年5月19日,舟山群岛解放。图为人民解放军登陆作战解放浙江沿海岛屿时的情景。
-- 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一举解放一江山岛,迫使国民党军于2月8日与2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浙江省委产生过11位省委书记或代理书记,有9位牺牲,其中6位先后辆牲在浙江。
---- 张秋人(1898~1928)
---- 王嘉谟(1906~1927)
---- 徐英(1907~1930)
---- 卓兰芳(1900~1930)
---- 罗学瓒(1894~1930)
---- 刘英(1905~1942)
-- 1949年5月6日,新一届中共浙江省委成立,谭震林任书记。图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游行中的中共浙江
-- 1949年8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图为省政府主席谭震林(前排左三)在就职典礼上。
-- 1953年10月,中共浙江省委依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领导全省人民开展“三大改造”,到19
-- 1963年4月11日至17日,中共浙江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号召全党向着工业、农业、国防和
-- 1962年10月至1966年春夏,中共浙江省委在浙江城乡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此次运动中诸暨
-- 1968年3月24日,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成立。
-- 1976年10月,党中央胜利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图为杭州数万群众集会游行庆祝胜利。
-- 1978年5月25日至29日,中共浙江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动员全党为贯彻落实新时期的总任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浙江贯彻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率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获得粮
-- 1979年6月,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访问杭州。图为代表团在花港公园参观。
-- 1983年5月,印度共产党中央代表团访问杭州。图为代表团在三潭印月参观。
-- 198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海盐衬衫总厂改革创新的事迹。省委抓住这一契机发动全省大
-- 1983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中共浙江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大会号召全党为全面开创浙江社
-- 1988年12月22日至27日,中共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号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 1988年开始,冲哄浙江省委连续10年在农村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图为湖州市召开“农村基本路线教育十
-- 1993年12月19日至24日,中共浙江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提出了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
-- 1998年12月21日至25日,中共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大会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
-- 1949年10月开始兴建的浙江麻纺厂不到10个月就建成投产。图为生产车间一角。
-- 1956年,中国第一台制氧机在杭州通用机器厂试制成功。图为试制成功的制氧机。
-- 1956年2月,省委决定筹建浙江钢铁厂(后改名为杭州钢铁厂),1957年7月29日,一号高炉动工兴建
-- 创建于1958年5月的巨化集团公司,经过40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最大的化工联合企业、中国最大氟化工基
-- 1957年4月,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开工建设,到1960年4
-- 创建于1975年5月的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亚太地区十大炼油厂之一、中
-- 1991年12月15日,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首期工程建成发电。图为已建成的首
-- 1992年6月,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动工建设,1998年,第一台机组投入发电
-- 1995年7月,国家重点工程东海平湖油气田获准开发。图为海上勘察平台。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浙江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上图为万向集团公司车间一角,中图为雅戈尔集团公司的西服工厂,
-- 1998年6月11日,金(华)温(州)铁路全线通车。图为火车奔向温州。
-- 1998年12月29日,浙江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沪杭甬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 宁波北仑港夜景
-- 杭州长话通讯枢纽大楼
-- 1993年,奉化滕头村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称号。图为滕头村外景。
-- 东阳蔡卢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 沈家门渔港
-- 义乌小商品城一角
-- 绍兴中国轻纺城一角
-- 杭州市庆春路证券交易市场
--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宁波经济开发区一角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
--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新浙江大学。
-- 至1998年底,浙江全省有高新技术企业354家,其中24家为国家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
-- 至1998年,浙江体育界获得144个亚洲冠军、94个世界冠军。图为中国第一个夺得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
-- 1994年,浙江成功举办中国越剧小百花节。图为越剧《五女拜寿》剧照。
-- 至1998年,浙江全省每千人拥有病床2.33张、医生1.5人,有44个卫生科研项目获国家奖,734个
-- 台州新农村一角
-- 湖州新农村
-- 中国第一个农民城——龙港镇
-- 城市新貌
---- 宁波市
---- 温州市
---- 杭州市
---- 湖州市
---- 嘉兴市
---- 绍兴市
---- 金华市
---- 台州市
---- 衢州市
---- 丽水市
---- 舟山市
-- 2007年2月12日,《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审稿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图为审稿会会场。
-- 2007年2月12日,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与参加《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审稿会的全体同志合影。
-- 浙江省行政区划图(1949年)
-- 浙江省政区图(1998年)
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编纂委员会
-- 第一任编纂委员会(1996.9~1999.4)
-- 第二任编纂委员会(1 999.4~2001.8)
-- 第三任编纂委员会(2001.8~2006.11)
-- 第四任编纂委员会(2006.11~2007.5)
《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编审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志》编纂人员

凡例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第一编 机构沿革
-- 概述
-- 第一章 浙江省省级党组织
----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的省级党组织
------ 一、中共浙江省委员会(1927.6~1929.4)
------ 二、省委撤销期间的其他省级党组织
------ 三、中共浙江省委员会(1938.9~1942.2)
---- 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的省级党组织
------ 一、中共浙江省委员会(1949.5~1956.7)
------ 二、中共浙江省第二届委员会(1956.7~1959.12)
------ 三、中共浙江省第三届委员会(1959.12~1963.4)
------ 四、中共浙江省第四届委员会(1963.4~1968.3)
------ 五、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1968.3~1971.1)
------ 六、中共浙江省第五届委员会(1971.1~1978.5)
------ 七、中共浙江省第六届委员会(1978.5~1983.11)
------ 八、中共浙江省第七届委员会(1983.11~1988.12)
------ 九、中共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1988.12~1993.12)
------ 十、中共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1993.12~1998.12)
------ 十一、中共浙江省第十届委员会(1998.12~ )
------ 附:1927年至1998年历任中共浙江省委负责人名录
-- 第二章浙江省地方党组织
---- 第一节民主革命时期的地方党组织
------ 一、省委建立前的主要地方党组织
------ 二、省委直辖的地方党组织
------ 三、省委撤销后的主要地方党组织
------ 四、省委(临时省委)重建后的直辖地方党组织
---- 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的地方党组织
------ 一、杭州地方党组织
------ 二、宁波地方党组织
------ 三、温州地方党组织
------ 四、嘉兴地方党组织
------ 五、湖州地方党组织
------ 六、绍兴地方党组织
------ 七、金华地方党组织
------ 八、衢州地方党组织
------ 九、舟山地方党组织
------ 十、台州地方党组织
------ 十一、丽水地方党组织
------ 十二、建德、临安地方党组织
-- 第三章 浙江省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党组织
---- 第一节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
---- 第二节 省政府党组
---- 第三节 省政协党组
---- 第四节 省法院党组
---- 第五节 省检察院党组
第二编 代表大会 代表会议
-- 概述
-- 第一章 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一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二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第三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第四次代表大会
---- 第五节 第五次代表大会
---- 第六节 第六次代表大会
---- 第七节 第七次代表大会
---- 第八节 第八次代表大会
---- 第九节 第九次代表大会
---- 第十节 第十次代表大会
-- 第二章 代表会议
---- 第一节 第一次代表会议
---- 第二节 第二次代表会议
---- 第三节 第三次代表会议
---- 第四节 第四次代表会议
---- 第五节 第五次代表会议
---- 第六节 二届一次代表会议
---- 第七节 二届二次代表会议
---- 第八节 二届三次代表会议
---- 第九节 1982年代表会议
---- 第十节 1987年代表会议
---- 第十一节 1992年代表会议
---- 第十二节 1997年代表会议
---- 附:1949年至1998年中共浙江省委全体委员会议
第三编 组织建设
-- 概述
-- 第一章 基层组织
---- 第一节发展与分布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与分布
------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与分布
---- 第二节 整顿和建设
------ 一、后进基层党组织的整顿
------ 二、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与充实调整
------ 三、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创建与表彰
-- 第二章 党员队伍
---- 第一节 发展、结构与分布
---- 第二节 教育与管理
-- 第三章 干部
---- 第二节 管理
------ 一、管理体制与范围
------ 二、考察考核
------ 三、任免与调配
------ 四、档案管理
---- 第三节 领导班子建设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 一、领导班子组织建设
------ 二、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 三、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 第四节 干部教育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7年的干部教育
------ 二、新时期的干部教育
---- 第五节干部审查与落实干部政策
------ 一、干部审查
------ 二、落实干部政策
---- 第六节 党的知识分子工作
------ 一、发挥作用
------ 二、培养教育
------ 三、管理服务
------ 四、落实政策
---- 第七节 老干部
------ 一、构成
------ 二、政治、生活待遇
------ 三、发挥作用
------ 四、管理服务
第四编 宣传教育
-- 概述
-- 第一章理论工作
---- 第一节 理论教育
------ 一、干部理论教育
------ 二、高校理论教育
---- 第二节 理论宣传
------ 一、基本情况
------ 二、理论刊物
---- 第三节 理论研究
------ 一、研究机构建设
------ 二、理论研讨活动
------ 三、研究成果评奖
-- 第二章 党员教育
---- 第一节 教育内容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 二、党的基本知识和党性教育
------ 三、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
------ 四、形势与任务教育
------ 五、文化科技、专业技能和市场经济常识教育
---- 第二节 教育方法
------ 一、“三会一课”教育
------ 二、集中性教育
------ 三、先进典型教育
------ 四、办校办班教育
---- 第三节 整风式教育活动
------ 一、浙南、浙东整风学习
------ 二、50年代初的整党学习运动
------ 三、学习中共八大文件
------ 四、“双学”活动
-- 第三章 社会宣传
---- 第一节 党的基本路线宣传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纲宣传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
------ 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宣传
------ 四、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的基本路线宣传
------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宣传
---- 第二节政治运动宣传和形势任务教育
------ 一、土地改革运动宣传
------ 二、整风反右派运动宣传
------ 三、“五反”和“四清”运动宣传
------ 六、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 七、企业形势任务教育
------ 八、三项基本国策教育及普法教育
---- 第三节 爱国主义宣传
------ 一、抗日救亡宣传
------ 二、抗美援朝宣传
------ 三、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 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 第四节 先进典型宣传
------ 一、学习先进、模范
------ 二、学习大庆、大寨
------ 三、学习先进个人与集体
-- 第四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 第二节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一、创建文明村镇活动
------ 二、开展“刹、评、创”活动
------ 三、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 第三节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 第四节 创建文明行业活动
-- 第五章 对外宣传工作
---- 第一节 内容和形式
------ 一、主要内容
------ 二、形式和渠道
---- 第二节 对外交流
------ 一、新闻交流
------ 二、友好城市交流
------ 三、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外宣管理
------ 一、建立专项制度
------ 二、制定奖励办法
第五编 统一战线
-- 概述
-- 第一章对国民党的统战工作
----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
------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浙江的形成
------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巩固和发展
------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 第二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
------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浙江的实现
------ 二、浙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
---- 第三节 争取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投诚
------ 一、中共浙东工委(临工委)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策反工作
------ 二、中共浙南特委(地委)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策反工作
------ 三、中共中央上海局、华东局等在浙江的策反工作
-- 第二章 民主党派工作
---- 第一节 支持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 一、组织建设
------ 二、思想建设
---- 第二节 民主党派的重要活动
------ 一、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 二、参加各项政治运动
------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 二、恢复、发展和逐步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 第三章 工商统战工作
---- 第一节 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保护民族工商业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双重改造”
------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资产阶级分子的教育改造
------ 三、工商联早期活动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统战工作
------ 一、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
------ 二、恢复工商联
------ 三、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四章 民族、宗教工作
---- 第一节 民族工作
------ 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三、民族进步和繁荣
---- 第二节宗教工作
------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二、宗教事务管理
------ 三、团结宗教界人士
-- 第五章 台港澳及海外工作
---- 第一节对台工作
------ 一、对台政策
------ 二、经贸合作
------ 三、文化交流
------ 四、台胞定居
---- 第二节侨务工作
------ 一、保护合法权益
------ 二、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 三、海外合作交流
---- 第三节 港澳工作
------ 一、争取港澳同胞的捐资投资
------ 二、安排港澳浙江籍知名人士
------ 三、与港澳社团的联谊活动
---- 第四节海外联谊组织
------ 一、浙江海外联谊会
------ 二、浙江省海外交流协会
------ 三、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
-- 第六章 党外知识分子和党外干部工作
---- 第一节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 一、吸收入党,参加革命
------ 二、团结教育,参加建设
------ 三、安排使用,发挥作用
------ 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第二节 党外干部工作
------ 一、党外人士的安排
------ 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
------ 三、省参事室和省文史馆
-- 第七章 拨乱反正 落实政策
---- 第一节 改正错划右派
---- 第二节 落实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
---- 第三节 原工商业者区别“三小”
---- 第四节 落实台胞台属政策
第六编 纪律检查
-- 概述
-- 第一章 执纪办案
---- 第一节 案件检查
---- 第二节 案件审理
------ 一、任务、范围和要求
------ 二、审理重点
---- 第三节纪律处分
------ 一、原则和程序
------ 二、处分党员的综合情况
---- 第四节 案件复查
------ 一、政治运动案件的复查
------ 三、新时期的案件复查
-- 第二章控告申诉
---- 第一节受理群众控告、举报
------ 一、控告、举报的处理工作
------ 二、控告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 第二节受理党员申诉
------ 一、党员申诉权利的保障
------ 二、党员申诉信访的处理工作
-- 第三章 党风建设
----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 一、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风状况进行教育
------ 二、典型教育
------ 三、其他教育形式与内容
---- 第二节 整党整风和纠风工作
------ 一、整党整风
------ 二、纠风工作
---- 第三节 制度建设
------ 一、党纪条规制度的制定
------ 二、条规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七编 政策研究
-- 概述
-- 第一章 党建研究
----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设研究
---- 第二节 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研究
---- 第三节 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制度改革研究
-- 第二章 经济政策研究
----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政策研究
------ 一、以土改、合作化为重点的农村政策研究
------ 二、以人民公社运动为重点的农村政策研究
------ 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重点的农村政策研究
---- 第二节工商业和经济规划研究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商业政策研究
------ 二、发展乡镇企业研究
------ 三、中长期规划研究
------ 四、省级重点调研课题研究
---- 第三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研究
------ 一、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研究
------ 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研究
------ 三、个体私营经济研究
------ 四、发展专业市场、健全市场体系研究
------ 五、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研究
---- 第四节 对外对内开放的政策研究
------ 一、对外开放研究
------ 二、对内开放研究
-- 第三章 意识形态研究
----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 一、“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纲要研究
----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一、以社教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二、农村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第三节 文化发展研究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文化发展研究
------ 三、跨世纪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 第四节 法制建设研究
------ 一、新时期法制建设研究
------ 二、依法治省研究
第八编 党校教学
-- 概述
-- 第一章 教学工作
---- 第一节 教学方针
------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
------ 二、十六字的教学方针
------ 三、拨乱反正阶段的教学方针
------ 四、重申“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
------ 五、新形势下新的教学方针
---- 第二节培训对象、班次、学制
------ 一、培训班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
------ 二、轮训班和理论班
------ 三、党校停办后和恢复初期的学习班
------ 四、拨乱反正阶段的读书班、理论班和轮训班
------ 五、正规化的学历班和短训班
------ 六、90年代的进修班、培训班、理论班、研究班
---- 第三节 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 一、配合党的中心任务的教学
------ 二、开展系统理论教学和轮训干部
------ 三、“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教学
------ 四、学习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有关文献的教学
------ 五、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教学
------ 六、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的教学
---- 第四节 教学方法和管理
------ 一、教学方法
------ 二、制度建设
------ 三、学员工作
-- 第二章 科研工作
---- 第一节科研工作方针和组织管理
------ 一、科研工作方针
------ 二、科研的组织和管理
---- 第二节科研活动与科研成果
------ 一、科研活动
------ 二、科研成果
---- 第三节 图书和情报资料
------ 一、图书馆创建与发展
------ 二、馆舍与馆藏
------ 三、管理与服务
-- 第三章 领导师资后勤
---- 第一节领导体制
------ 一、体制沿革
------ 二、党校系统的业务指导
---- 第二节 师资队伍
------ 二、职称评聘
------ 三、师资管理和培养
---- 第三节 后勤建设
------ 一、校园变迁和基本建设
------ 二、办学经费
第九编 群团 信访
-- 概述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工人运动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工会作用
------ 一、发动和组织职工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 二、参与和支持企业改革工作
---- 第四节 教育与保障
------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
------ 二、保障和改善职工生活
------ 三、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 第二章 农会
---- 第一节 农民运动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一、浙江省农民协会筹备会
------ 二、浙东农民协会总会筹备会
------ 三、浙江省农民协会委员会
------ 四、浙江省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
------ 五、浙江省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
---- 第三节 农民教育
------ 一、扫除文盲
------ 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三、农民业余技术教育
------ 四、农民中等专业教育
------ 五、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 第三章 青年团
---- 第一节 青年运动
---- 第二节 青年作用
------ 一、在巩固新生政权中的助手作用
------ 二、在社会改革中的先锋作用
------ 三、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击队作用
------ 四、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 第三节 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
------ 一、教育青年
------ 二、服务青年
------ 三、培养人才
------ 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 五、实施希望工程
-- 第四章 妇联
---- 第一节 妇女运动
---- 第二节 妇女作用
------ 一、参与废除旧制度
------ 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 第三节 教育与保障
------ 一、妇女教育
------ 二、权益保障
-- 第五章 信访工作
---- 第一节 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信访的受理和办理
---- 第三节 反映民情 服务群众
---- 第四节 检查指导完善制度
第十编 经济发展
-- 概述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经济政策的贯彻与实施
------ 一、征粮、减租、土地改革
------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三、发展农村人民公社
------ 四、农业学大寨运动
------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六、发展乡村工业
------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
------ 八、减负与扶贫
------ 九、农业现代化建设
---- 第二节 农业经济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 一、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 二、农业互助合作化
------ 三、人民公社化
------ 四、农村经营机制变革
---- 第三节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 一、农产品产量产值
------ 二、农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
------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四、农业科技教育
------ 五、乡镇企业
------ 六、农业服务组织
------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
------ 八、农民生活
-- 第二章 工 业
---- 第一节 工业经济政策的贯彻与实施
------ 一、接管官僚资本企业,恢复和发展生产
------ 二、1949年至1957年的工业发展思路
------ 三、工业“大跃进”
------ 四、工业调整
------ 五、夺煤大会战与“小而全”工业体系建设
------ 六、大力发展基础工业与轻纺工业
------ 七、工业学大庆运动
------ 八、工业治理整顿
------ 九、优化工业结构
---- 第二节 工业经济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 一、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 二、手工业合作化
------ 三、发展城镇集体工业
------ 四、城乡集体企业的改制
------ 五、国有企业的改制
------ 六、发展非公有制企业
---- 第三节 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 一、工业增长状况
------ 二、多种所有制工业发展状况
------ 三、交通、电力、邮电发展状况
-- 第三章 财贸
---- 第一节 财贸经济政策的贯彻与实施
------ 一、商业
------ 二、财税
------ 三、金融
---- 第二节 财贸经济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 一、改造资本主义商业
------ 二、粮、棉、油统购统销
------ 三、商业关系的两次调整
------ 四、“大跃进”后财贸战线的政策调整
------ 五、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 六、改革计划管理体制
------ 七、发展商品交易市场
------ 八、治理整顿,进行财贸经济的调整
------ 九、宏观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
---- 第三节 财贸经济发展水平
------ 一、商业
------ 二、财税
------ 三、金融
------ 附:(一)1950年至1998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
------ (二)浙江省若干年份工业生产总值与成分结构
第十一编 改革开放
-- 概述
-- 第一章 农村改革
---- 第一节 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 一、改革粮食购销体制
------ 二、改革农副土特产品购销体制
---- 第三节完善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一、培育农业积累机制,建立农业发展基金
------ 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制度改革
---- 第四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改革
------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提高
------ 二、经营机制改革
---- 第五节 小城镇改革
-- 第二章 企业改革
---- 第一节 放权让利和两步利改税
------ 一、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
------ 二、实施“利改税”
---- 第二节 两权分离和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三节 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四节 抓大放小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 第五节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
-- 第三章 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
---- 第一节 调整和改革商品购销体制
------ 一、价格结构调整
------ 二、日用工业品购销、批发体制改革
---- 第二节流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
------ 一、经营机制改革
------ 二、现代流通企业的建设
----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 一、商品市场
------ 二、要素市场
-- 第四章 各项配套改革
----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 三、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 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
------ 五、女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
------ 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
------ 七、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省级经济管理体制和调节机制的改革
------ 一、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
------ 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 三、金融体制改革
------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 一、科技体制改革
------ 二、教育体制改革
-- 第五章 对外开放
---- 第一节 对外开放格局
------ 一、港口开放
------ 二、宁波、温州、杭州的对外开放
------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
------ 四、经济开发区
------ 五、金华、衢州、丽水的对外开放
---- 第二节 对外贸易
------ 一、对外贸易口岸建设
------ 二、国际市场的开拓
------ 三、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 第三节 利用外资
------ 一、外商直接投资
------ 二、对外借资
------ 三、国际证券投资
---- 第四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 一、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
------ 二、对外技术援助
------ 三、海外企业
第十二编 文化建设
-- 概述
-- 第一章教育科技
---- 第一节 教育
------ 一、革命根据地教育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
---- 第二节 科学技术
------ 一、科技工作方针
------ 二、科教兴省战略
------ 三、科学技术进步
-- 第二章 体育 卫生
---- 第一节体育
------ 一、革命根据地体育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
---- 第二节 卫生
------ 一、革命根据地卫生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卫生
-- 第三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及国统区文艺
------ 一、浙南根据地文艺
------ 二、浙东根据地文艺
------ 三、浙西根据地文艺
------ 四、国统区内受中共领导与影响的文艺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
------ 一、贯彻文艺工作方针
------ 二、文艺发展与繁荣
-- 第四章 报刊 出版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报刊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报刊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报刊
------ 三、省委各部门报刊(1998年)
------ 四、市(地)委机关报(1998年)
---- 第二节 出版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版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三节 广播电视
------ 一、广播电视工作方针
------ 二、广播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 三、电视事业的创建与发展
第十三编 军 事
-- 概述
-- 第一章 组织体制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一、浙东工农革命委员会
------ 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政治委员会
------ 三、中共浙江军区(省军区)委员会
------ 四、中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委员会
------ 五、中共浙江省委人民武装委员会
------ 六、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临时党委会
------ 七、浙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
---- 第二节 武装组织
------ 一、主要武装组织
------ 二、其他武装组织
-- 第二章 革命根据地
---- 第一节 浙东革命根据地
------ 一、抗日战争时期浙东根据地
------ 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根据地
---- 第二节 浙南革命根据地
------ 一、红十三军浙南游击根据地
------ 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浙南根据地
------ 三、抗日战争时期浙南根据地
------ 四、解放战争时期浙南根据地
---- 第三节 浙两革命根据地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西根据地
------ 二、抗日战争时期浙西根据地
-- 第三章 重要战事
---- 第一节 农民武装暴动
------ 一、奉化暴动
------ 二、宁海亭旁暴动
------ 三、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县联合暴动
------ 四、兰溪暴动
------ 附:浙江中共组织领导下的农民武装起义一览表
---- 第二节 红十三军转战浙南
---- 第三节 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浙西
---- 第四节 浙南三年游击战争
---- 第五节 皖浙赣独立团转战浙西
---- 第六节 浙东抗日游击战争
---- 第七节 浙西三次反顽自卫战役
------ 一、第一次反顽自卫战役
------ 二、第二次反顽自卫战役
------ 三、第三次反顽自卫战役
---- 第八节 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游击战争
---- 第九节 解放战争时期浙南游击战争
---- 第十节 解放沿海岛屿
------ 一、解放舟山群岛
------ 二、解放洞头列岛
------ 三、解放一江山岛
---- 第十一节 剿匪作战
-- 第四章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 第一节民兵
------ 一、民兵组织
------ 二、民兵军事训练
------ 三、民兵武器管理
------ 四、民兵政治教育
------ 五、民兵重大作用
---- 第二节预备役
---- 第三节人民武装工作改革先进县
-- 第五章 国防动员
---- 第一节 支前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招收飞行学员
---- 第四节 战时兵员动员准备工作
---- 第五节 交通战备
---- 第六节 人民防空
---- 第七节 军事工业
---- 第八节 全民国防教育
------ 一、领导机构
------ 二、教育方针和内容
------ 三、建章立法
------ 四、教育形式
第十四编 政法工作
-- 概述
-- 第一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保卫新生人民政权
------ 一、剿匪反霸
------ 二、保卫土地改革
------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
------ 四、第二次社会镇反
------ 五、肃反运动
------ 六、打击反革命破坏,整治治安灾害
------ 七、暂时经济困难时期的社会治安
------ 八、特赦、宽释和安置罪犯
---- 第二节 公检法“瘫痪”与恢复
---- 第三节 保卫经济建设 维护社会秩序
------ 一、恢复和整顿政法机关
------ 二、加强和改革政法工作
------ 三、纠正冤假错案
------ 四、整顿社会治安秩序
------ 五、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
------ 六、打击走私贩私活动
------ 七、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 八、查禁黄赌毒专项斗争
------ 九、“严打”专项斗争和重点整治
------ 十、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 第二章 依法治省
---- 第一节 法制建设
------ 一、依法治省的决策
------ 二、地方立法
------ 三、执法监督
------ 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 五、依法治理
---- 第二节普法宣传
------ 一、早期普法教育工作
------ 二、“一五”普法教育
------ 三、“二五”普法教育
------ 四、“三五”普法教育
---- 第三节 综合治理工作
------ 一、组织落实
------ 二、网络建设
------ 三、工作责任制
---- 第四节 枫桥经验
-- 第三章 队伍建设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一、司法改革运动
------ 二、干警录用与清退
------ 三、检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四、领导班子建设
---- 第二节 教育与管理
------ 一、思想政治教育
------ 二、业务培训
------ 三、立功创模
------ 四、警务工作
------ 五、内部整治
---- 第三节 法学研究
------ 一、学术活动
------ 二、重点课题研究
第十五编 顾委工作
-- 概述
-- 第一章调查研究与建议
---- 第一节 党建调研与建议
---- 第二节 经济工作调研与建议
---- 第三节 文化教育调研与建议
-- 第二章 承担省委委托的任务和重大社会活动
---- 第一节 省委委托的工作
------ 一、参与指导整党工作
------ 二、参与省级机关机构改革工作
------ 三、参与城市规划审批工作
------ 四、参与太湖流域勘察工作
------ 五、参与咨询工作
------ 六、参与支援宁夏发展经济的工作
------ 七、参与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后的清理清查工作
---- 第二节 重大社会活动
第十六编 党史研究
-- 概述
-- 第一章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
---- 第一节文字资料
---- 第二节 图像、报刊资料
-- 第二章 党史编纂研究
----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的研究
------ 一、浙南革命根据地
------ 二、浙东革命根据地
------ 三、浙西敌后抗日根据地
------ 四、闽浙皖赣游击根据地
---- 第二节 重要党史课题的研究
------ 一、大革命时期重要课题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要课题
------ 三、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课题
------ 四、解放战争时期重要课题
------ 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要课题
------ 六、其他重要课题
---- 第三节 主要党史人物的研究
------ 一、牺牲的9位省委书记(代理书记)
------ 二、知名党史人物
---- 第四节 党组织发展沿革的研究
---- 第五节 综合性的党史研究
------ 一、编写浙江党史大事记
------ 二、编写浙江党史
------ 三、编写《当代浙江简史》
------ 四、编辑《浙江人民革命史画册》
---- 第六节 党史学术研讨活动
------ 一、全省性的党史学术活动
------ 二、全国性的党史学术活动
------ 三、有关大专院校、群众团体开展党史学术活动
-- 第三章 党史宣传教育
---- 第一节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党的历史
------ 一、编写出版党史书刊
------ 二、拍摄党史电影、电视专题片
------ 三、举办多种展览
------ 四、协助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 第二节 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党史人物的纪念日宣传党的历史
------ 一、浙江解放40周年纪念活动
------ 二、建党70周年纪念活动
------ 四、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 五、中共浙东区委成立暨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50周年纪念活动
------ 六、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55周年纪念活动
------ 七、刘英牺牲50周年纪念活动
------ 八、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
------ 九、红军挺进师人浙与浙南(含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创建60周年纪念活动
------ 十、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暨改革开放20周年纪念活动
---- 第三节 党史为现实服务
------ 一、为经济建设服务
------ 二、为党的建设服务
------ 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十七编 人 物
-- 概述
-- 人物传略
---- 贺威圣(1902~1926)
---- 金佛庄(1897~1926)
---- 邵飘萍(1886~1926)
---- 谢文锦(1894~1927)
---- 汪寿华(1901~1927)
---- 宣中华(1898~1927)
---- 安体诚(1896~1927)
---- 杨眉山(1885~1927)
---- 胡焦琴(女,1902~1927)
---- 张佐臣(1906~1927)
---- 何赤华(1898~1927)
---- 钱兆鹏(1907~1927)
---- 王嘉谟(1906~1927)
---- 贝介夫(1903~1927)
---- 沈乐山(1900~1928)
---- 赵济猛(1904~1928)
---- 董子兴(1899~1928)
---- 王一飞(1898~1928)
---- 张叔平(1897~1928)
---- 叶天底(1898~1928)
---- 张秋人(1898~1928)
---- 马东林(1906~1928)
---- 赵晋先(?~1928)
---- 沈资田(1892~1928)
---- 卓恺泽(1905~1928)
---- 郑复他(1904~1928)
---- 沈定一(1883~1928)
---- 季步高(1906~1928)
---- 蒋友谅(1904~1928)
---- 严汝清(1904~1929)
---- 杨白(1903~1929)
---- 金贯真(1902~1930)
---- 包定(1901~1930)
---- 沈素(1905~1930)
---- 王金姆(1895~1930)
---- 罗学瓒(1894~1930)
---- 曹素民(1901~1930)
---- 裘古怀(1905~1930)
---- 邱福祥(1906~1930)
---- 徐英(1907~1930)
---- 李立卓(1892~1930)
---- 陈文杰(1903~1930)
---- 邵李清(1901~1930)
---- 卓兰芳(1900~1930)
---- 潘心元(1903~1930)
---- 柳苦民(1897~1930)
---- 柔石(1902~1931)
---- 殷夫(1910~1931)
---- 袁世钊(1901~1931)
---- 龙大道(1901~1931)
---- 何达人(1907~1931)
---- 沈本厚(1907~1931)
---- 曹珍(1901~1931)
---- 卓崇德(1900~1931)
---- 杨贤江(1895~1931)
---- 李硕勋(1903~1931)
---- 王国桢(1900~1931)
---- 赵胜(1900~1931)
---- 林去病(1905~1932)
---- 曾志达(1906~1932)
---- 雷高升(1901~1932)
---- 郑馨(1901~1932)
---- 朱绍玉(1903~1932)
---- 应修人(1900~1933)
---- 沈泽民(1902~1933)
---- 胡阿林(1901~1933)
---- 郑秾(1894~1933)
---- 沈干城(1896~1934)
---- 高定中(1906~1934)
---- 楼其团(1906~1934)
---- 陈寿昌(1906~1934)
---- 潘漠华(1902~1934)
---- 梁柏台(1899~1935)
---- 钱壮飞(1896~1935)
---- 王维信(?~1935)
---- 宗孟平(1907~1935)
---- 刘文生(?~1935)
---- 徐阿宝(1900~1935)
---- 刘汉南(?~1935)
---- 方志富(1910~1935)
---- 黄文玉(1897~1935)
---- 杨金山(1908~1935)
---- 王屏(1912~1935)
---- 朱宝芬(?~1935)
---- 柯勤发(1906~1935)
---- 黄富武(1908~1935)
---- 夏曦(1901~1936)
---- 李重才(1906~1936)
---- 洪家云(1909~1936)
---- 郑宗毓(1908~1936)
---- 李得钊(1905~1936)
---- 罗烈生(1908~1936)
---- 胡煌(1909~1936)
---- 严忠良(1914~1937)
---- 杨干凡(?~1937)
---- 许信煜(1914~1937)
---- 邱老金(1894~1937)
---- 赵礼生(1907~1937)
---- 蒋微笑(1904~1937)
---- 林炯(1900~1937)
---- 关英(1905~1938)
---- 宣侠父(1899~1938)
---- 唐公宪(1891~1938)
---- 俞秀松(1899~1939)
---- 瞿乃臧(?~1939)
---- 朱镜我(1901~1941)
---- 林环岛(1904~1941)
---- 金维映(女,1904~1941)
---- 叶挺鹏(1889~1941)
---- 汪光焕(1912~1942)
---- 张麒麟(1912~1942)
---- 王明扬(1913~1942)
---- 刘英(1905~1942)
---- 张贵卿(1908~1942)
---- 郑明德(女,1925~1942)
---- 朱程(1910~1943)
---- 陈洪(1906~1943)
---- 李敏(女,1924~1944)
---- 韦一平(1909~1945)
---- 王文祥(1906~1945)
---- 朱宝庭(1880~1947)
---- 张龙驹(1919~1947)
---- 朱克靖(1895~1947)
---- 阮英平(1913~1948)
---- 金丁亥(1891~1950)
---- 毛杏表(1911~1950)
---- 邵桂根(1901~1951)
---- 金鼎(1901~1951)
---- 杨思一(1901~1957)
---- 周一光(1920~1958)
---- 黄敬(1912~1958)
---- 陆思采(1905~1959)
---- 刘清扬(1906~1959)
---- 王子如(1896~1961)
---- 沙可夫(1903~1961)
---- 沈选千(1899~1962)
---- 林枫(1907~1963)
---- 沙文汉(1908~1964)
---- 庄文恭(1901~1965)
---- 陈雨笠(1907~1966)
---- 陶勇(1911~1967)
---- 张寅仲(1901~1967)
---- 邵力子(1882~1967)
---- 何思敬(1896~1968)
---- 张琴秋(女,1904~1968)
---- 金子明(1915~1968)
---- 寿松涛(1900~1969)
---- 范文澜(1893~1969)
---- 吴晗(1909~1969)
---- 朱义本(1907~1969)
---- 张彦(1918~1970)
---- 施存统(1899~1970)
---- 管容德(1901~1971)
---- 邵荃麟(1906~1971)
---- 刘达云(1907~1971)
---- 宣坤松(1909~1971)
---- 廖政国(1913~1972)
---- 华岗(1903~1972)
---- 周子祯(1904~1972)
---- 应焕贤(1904~1972)
---- 戴邦定(1902~1972)
---- 杨之华(女,1900~1973)
---- 郑嘉治(1916~1973)
---- 华林(1893~1973)
---- 王仲良(1899~1974)
---- 胡识因(女,1893~1974)
---- 梁茂康(1900~1975)
---- 冯雪峰(1903~1976)
---- 刘先胜(1901~1977)
---- 顾作之(1900~1977)
---- 陈望道(189l~1977)
---- 傅彬然(1899~1978)
---- 余光生(1906~1978)
---- 吴兆莘(1901~1978)
---- 胡公冕(1888~1979)
---- 王建安(1908~1980)
---- 陈之一(1903~1980)
---- 沈雁冰(1896~1981)
---- 王起(1917~1981)
---- 陈兆龙(1903~1981)
---- 王观澜(1906~1982)
---- 于树德(1894~1982)
---- 张以民(1905~1982)
---- 徐洁身(1900~1982)
---- 何克希(1906~1982)
---- 陈仲雷(1900~1982)
---- 李逸民(1904~1982)
---- 郑丹甫(1910~1983)
---- 谭震林(1902~1983)
---- 粟裕(1907~1984)
---- 周建人(1888~1984)
---- 邱相田(1916~1984)
---- 吴仲超(1902~1984)
---- 林维先(1912~1985)
---- 陈育中(1902~1985)
---- 胡愈之(1896~1986)
---- 吴亮平(1908~1986)
---- 石西民(1912~1987)
---- 周贯五(1902~1987)
---- 姚醒吾(1897~1988)
---- 吕雄(1903~1988)
---- 胡岩岁(1908~1988)
---- 栗彬成(1918~1988)
---- 潘念之(1902~1988)
---- 王必成(1912~1989)
---- 王蕴瑞(1910~1989)
---- 马青(1908~1989)
---- 曾如清(1914~1989)
---- 居天籁(1906~1989)
---- 杨志泛(1932~1989)
---- 宿士平(1909~1989)
---- 陈向明(女,1921~1989)
---- 南萍(1918-1989)
---- 莫显耀(1919~1989)
---- 王亚璋(女,1904~1990)
---- 张翼翔(1914~1990)
---- 钱钧(1905~1990)
---- 钟期光(1909~1991)
---- 钱三强(1913~1992)
---- 龙潜(1913~1992)
---- 连柏生(1908~1992)
---- 汪大铭(1919~1993)
---- 朱人俊(1916~1993)
---- 顾德欢(1912~1993)
---- 顾玉良(1904~1993)
---- 刘亨云(1913~1993)
---- 沈图(1918~1993)
---- 钱之光(1900~1994)
---- 陈志蔚(1919~1994)
---- 夏衍(1900~1995)
---- 张崇文(1906~1995)
---- 张俊升(1905~1995)
---- 龙跃(1912~1995)
---- 谢仁安(1913~1995)
---- 王林鹤(1931~1995)
---- 熊应堂(1911~1996)
---- 张凡(1916~1996)
---- 严济慈(1901~1996)
---- 朱辉(1909~1996)
---- 霍士廉(1909~1996)
---- 毛齐华(1903~1997)
---- 刘毓标(1908~1997)
---- 顾春林(1912~1997)
---- 周林(1912~1997)
---- 王槐秋(1913~1997)
---- 金祖敏(1934~1997)
---- 金善宝(1895~1997)
---- 徐梅坤(1893~1997)
---- 冯文彬(1910~1997)
---- 瞿孟邻(1911~1997)
---- 谢文清(1907~1998)
---- 金明(1913~1998)
---- 邢子陶(1912~1998)
---- 陈修良(女,1907~1998)
---- 王裔山(生卒年不详)
---- 李凡林(牛卒年不详)
---- 张静三(生卒年不详)
---- 俞伯良(生卒年不详)
---- 姚阿宝(生卒年不详)
---- 沈显庭(生卒年不详)
丛 录
-- 中共浙江省委主要文献目录
--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系统表(1927.7~1929.4)
-- 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省委组织沿革表(1938.5~1942.2)
--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系统沿革表11949.5~1998.12)
-- 浙江省各市、县第一个党组织建立时间表
-- 浙江省各市、县解放日期表
索 引
-- 一、机构
-- 二、会议
-- 三、事件
-- 四、人物
-- 五、表格
编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