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县志

南澳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9

出版时间: 2000年10月

目录

封面
南澳县志
版权页
南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南澳县志》编辑部
《南澳县志》总纂编辑部
图片
-- 南澳县行政区划图
-- 南澳县地势地貌图
-- 后宅镇街道图
-- 清·亁隆四十八年南澳镇四澳全图
-- 南澳镇城廓公署图
-- 庆寿金漆贝雕画屏风
-- 1958年初秋,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胡耀邦(右一)莅岛,深入渔村了解渔民生产生活情况。
-- 1992年10月30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宋平(前右二)莅岛观察考察
-- 1993年8月2日,国务院特区办主任胡平(前)莅岛考察、指导工作。
-- 1994年3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菲(右一)莅岛考察、指导工作
-- 1995年2月3日,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右一)实地考察南澳鲍鱼工厂化生产现场。
-- 1995年3月15日,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左三)莅岛参观考察。
-- 1995年7月2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沛瑶(右二)莅岛视察。
-- 1995年9月16日,国务委员李贵鲜(前中)莅岛考察。
-- 1995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右一)视察南澳.图为他和战士们在一起。
-- 1995年11月30日,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前右三)莅岛考察。图为李德生参观郑成功招兵树。
-- 1995年12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前中)莅岛参观考察。
-- 1995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前右二)莅岛,视察110千瓦变电站。
-- 1997年2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前右二)莅岛视察,图为他同海岛群众亲切交谈。
-- 1998年3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前左二)莅岛考察。
-- 1999年10月3日,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均上将(右二)莅岛考察。
-- 1999年12月16日,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中)莅岛考察。
--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宋平题词。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题词。
--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词。
--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词
-- 国务委员李贵鲜题词
-- 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题词
--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菲题词
-- 原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朱森林题词
-- 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题词
-- 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题词
-- 秦牧题词
-- 1991年3月21日,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贺德輗、文化领事戴立昌、商务领事马宗荣和经济领事马泰德一行到南澳县进行公务访问
-- 1995年10月20日,丹麦副外长威尔克一行专程莅岛参观南澳风力发电项目
-- 1980年,加拿大大西洋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藻类学会秘书长陈钦明(前排左三)莅岛考察
-- 1991年11月19日,著名生物学家、美籍华人牛满江教授(左二)一行5人到向澳考察
-- 1950年6月2日,举行庆祝南澳县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大会
-- 1950年2月24日凌晨,南澳县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县政府
-- 海岛军民祭吊解放南澳和建设南澳而牺牲的烈士英灵
-- 2000年2月23日,中共南澳县委,县人民政府举行南澳岛解放50周年纪念活动
-- 一九五二年九月底,四十一军政委李丙令(中)与中南军区作战处长李福泽(左一),一二一师副参谋长刘存智(右一)一起部团收复南澎作战方案情况
-- 收复南澎岛牺牲烈士纪念碑.1957年南澳县人民政府建
-- 瞻仰邱安烈士墓.1952年10月20日,邱安在收复南澎战斗中牺牲,该墓为1955年海军汕头巡访区和南澳县人民政府建
-- 南澳抗日殉难者纪念碑.1995年5月24日建,同年9月3日落成
-- 莅岛参加南澳县解放50周年庆祝活动的市领导和解放南澳建设南澳有功之臣受到南澳县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 1954年6月25日~29日,南澳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县政府礼堂召开
-- 1956年6月2日~8日,中共南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 毛泽东主席批准赠给南澳军民两支半自动步枪
-- 1960年4月,毛泽东主席接见全国民兵代表.南澳县委副书记东成功、三营120炮连指导员谭爱民、青澳民兵营长许捷先代表南澳军民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
-- 1998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南澳县"双拥模范县"称号
-- 2000年2月23日,参加南澳县解放50周年庆祝活动的市、县领导,驻岛部队负责同志,当年解放南澳、收复南澎参加指战员、民工和遗属代表及有关人员合影
-- 1993年7月5日~7日,南澳县在县迎宾馆举办海岛开发试验区发展战略研讨会
-- 1996年初,国家绿化委员会批准南澳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图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奖杯
-- 1995年10月4日~6日,第七次全国海岛市县(区)长联席会议在青澳湾举行,国家有关部门和全国12个海岛市县(区)的120多名来宾出席了会议
-- 2000年3月24日~25日,市县领导深入基层调研
-- 1992年6月,深圳市鸿基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同南澳县签订投资建设环岛公路合同,图为双方的签字仪式
-- 1991年8月6日,泰国潮洲会馆暨十县同乡会慰问团莅岛,受到南澳县党政领导的热烈欢迎
-- 1983年5月,南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柯士奇(前排中)应泰国南澳同乡会筹备委员会主任林孝先等邀请,赴泰考察渔业
-- 建成的绍河珍珠养殖场
-- 岛外客户纷纷投资南澳建设项目,图为绍河海水珍珠养殖场奠基仪式.(1995.5.23)
-- 1991年11月14日,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中)一行在省、市、领导陪同下,到南澳岛考察
-- 1995年10月25日,广东省政协香港委员莅岛考察
-- 1992年12月,国际汉学家饶宗颐教授(左三)到南澳岛考察
-- 1997年11月21日,到汕头参加第九届国际潮团联谊会的台湾高雄市潮汕同乡会代表团一行24人,赴南澳岛寻根问祖、探亲访友、畅叙乡情
-- 海岛欢乐夜
-- 南澳县城旧貌(1980年摄)
-- 南澳县城新貌(1998年摄)
-- 南澳县人民政府机关办公大院
-- 隆澳中心市场
-- 隆澳市场一角
-- 龙滨路洪畔路段
-- 南澳县第三水厂(1991年建)
-- 南澳县第二制水厂(一九九○年建)
-- 南澳县黄花山水库(1959年建)
-- 南澳县圆墩水库(一九九○年建)
-- 1995年2月13日,南澳县举行环岛公路通车庆典仪式
-- 长山尾车轮渡码头(1991年建)
-- 旅游自驾出租车穿梭于各旅游景点间
-- 前江五千吨级码头一角
-- 110千伏金牛变电站(1994年建)
-- 金牛变电站调控台
-- 35千伏变电站外设施
-- 南澳建成了亚洲沿海最大风电场
-- 电信大楼(1994年建)
-- 邮政营业厅
-- 程控机房
-- 1994年,南澳邮电局万门程控电话扩容暨480路数字微波开通
-- 50年代始,南澳积极发展海水养殖,图为深澳猎屿湾海水养殖基地
-- 渔业生产是南澳传经基础产业之一,1987年,全县共有29.4千瓦以上渔船381艘,生产区域从近海逐步向中深海发展,图为前江渔港一角
-- 盐业生产是南澳基础产业之一,1990年,南澳发展了黑膜晒盐新技术,图为深澳盐场一角
-- 龙虾
-- 晒鱿鱼
-- 膏蟹
-- 鲍鱼
-- 紫菜
-- 石斑鱼
-- 桔红
-- 石榴
-- 包冬梨
-- 造船厂
-- 制衣厂
-- 汕头(鱼它)滨制药厂南澳分厂
-- 美味鱼片
-- 调味盐
-- 海藻保健饮料
-- 海岛晨鸥
-- 神奇宋井
-- 天然海滨浴场青澳湾
-- 叠石
-- 黄花山摩崖石刻一隅
-- 丞相石
-- 冬瓜石
-- 蛙石
-- 叠石岩寺
-- 深澳天后宫
-- 深澳关帝庙
-- 屏山岩
-- 清·南澳镇总兵府遗址
-- 迎宾馆
-- 青澳海湾宾馆
-- 月亮湾宾馆
-- 金叶大酒店
-- 银都大酒店
-- 象山石器
-- 象山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后宅镇东北面海边.考古学家根据象山石器推测八千年前南澳便有人类居住
-- 太子楼遗址
-- 猎屿铳城(上座)
-- 长山尾炮台
-- 郑芝龙坊
-- 虎屿龙门塔
-- 南宋丞相陆秀夫陵园
-- 雄镇关
-- 金山摩崖石刻
-- 清戌台澎故兵墓园
-- 县文化大楼
-- 南澳抗日纪念馆
-- 南澳海防史博物馆
-- 海防史陈列厅
-- 后宅镇中心小学
-- 黄花山希望小学
-- 后宅镇第一小学
-- 云澳小学
-- 一九九四年,庆祝第十届教师节暨教育基金募捐文艺晚会
-- 南澳中学,一九九七年,被授予汕头市一级学校称号
-- 南澳县第二中学
-- 云澳中学
-- 羊屿学校
-- 云澳中心卫生院
-- 南澳县认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连年来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计生多项指标
-- 南澳县卫生预防保健中心
-- 南澳县人民医院
-- 县城迎春街灯
-- 龙舞
-- 麒麟舞
-- 狮舞
-- 海鲜模型
-- 鱼舞
-- 车鼓舞
-- 花蓝游行(俗称"担炮桶")
-- 1992年南澳县举行迎春联欢节晚会,图为回乡参加联欢节活动的台港同胞与海岛群众一起观看文艺演出
-- 1998年10月1日~7日,来自泰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及国内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灯谜界代表110多人,在南澳岛参加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图为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场景
-- 一九九五年中秋谜会在青澳湾举行,共设六台灯谜同时开猜,图为其中一台灯谜开猜场景产
-- 南澳县潮剧团演出剧照
-- 1993年,中国摩托艇超级明星大将赛在南澳青澳湾举行,图为在汕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场景
-- 二万多名群众观看摩托艇赛
-- 激烈精彩的比赛场面
-- 帆板键儿雄姿
-- 颁奖仪式
-- 1994年8月,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帆板比赛在南澳县青澳湾举行
-- 沙滩排球
-- 蒙古风情在海岛
-- 海岛风光吸引了从中央到地方新闻单位的青睐
-- 1986年12月10日,秦牧、吴紫风、杨越、张海鸥、黄雨、林紫、李新魁、陈历明、林坚文、王金光等学者、作家到南澳采风,得到了县领导的热情接待
--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李瑞英到南澳采访县委书记黄荣汉
-- 岛人著作
-- 海岛书面展览
-- 一九八六年,南澳县地方志编修人员在县礼堂接受培训
-- 一九九九年,《南澳县志》评审会
-- 2000年5月,南澳县领导与修志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置 沿革
-- 第一章建置 境域
---- 第一节建置
---- 第二节境域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民国以前的行政区划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 第三节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 第三章县城 乡镇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乡镇
第二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二章海域
---- 第一节岛屿
---- 第二节礁
---- 第三节潮汐
---- 第四节海浪
-- 第三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水域资源
---- 第二节水产生物资源
---- 第三节饵料与饲料资源
---- 第四节盐业资源
---- 第五节农作物资源
---- 第六节植物资源
---- 第七节畜牧资源
---- 第八节野生动物
---- 第九节矿产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概况
---- 第二节基本气候因子状况
---- 第三节灾害性天气
---- 第四节渔业气候
-- 第五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气象灾害
---- 第二节地震及异常现象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海域污染
---- 第二节大气污染
---- 第三节废弃物污染
---- 第四节环境保护与整治
---- 第五节自然环境的保护
第三篇人口
-- 第一章人口溯源
---- 第一节源流、民族与姓氏
---- 第二节人口迁徙
---- 第三节人口变化
-- 第二章人口密度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年龄构成
---- 第二节职业构成
---- 第三节文化构成
-- 第四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节制生育
---- 第二节优生优育
---- 第三节计划生育成果
第四篇经济综述
-- 第一章经济发展与效益
---- 第一节经济发展
---- 第二节经济效益
-- 第二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产业结构
---- 第三节流通结构
-- 第三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国民收入
---- 第二节人民生活
---- 第三节居民消费
第五篇经济管理
-- 第一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工商管理
---- 第四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商标管理
---- 第六节广告管理
-- 第二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物价管理
---- 第三节物价演变
---- 第四节商品差价、比价
-- 第三章计量 审计管理
---- 第一节计量机构
---- 第二节计量单位与计量制度的演变
---- 第三节计量管理
---- 第四节审计管理
第六篇渔业
-- 第一章海洋捕捞的历史及发展
---- 第一节明以前海洋沿岸采捞阶段
---- 第二节明清时期的海洋捕捞业
---- 第三节清末至解放前夕的海洋捕捞业
---- 第四节解放后海洋捕捞业的发展
-- 第二章捕捞区域和作业类型
---- 第一节捕捞区域
---- 第二节捕捞作业类型
-- 第三章水产养殖
---- 第一节海水养殖
---- 第二节淡水养殖
---- 第三节人工鱼礁
-- 第四章水产供销及加工
---- 第一节水产供销机构的设置及沿革
---- 第二节水产供销工作发展状况
---- 第三节水产品价格
---- 第四节水产品对外贸易
---- 第五节水产品保鲜设施
-- 第五章渔业基础设施
---- 第一节渔港、码头
---- 第二节渔船修造及渔业机械修配
---- 第三节渔业仪器设备
-- 第六章渔业管理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渔港监督
---- 第三节渔政管理
-- 第七章渔业经济体制变革
---- 第一节解放前渔业经济体制
---- 第二节解放后渔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人民公社
---- 第四节渔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第七篇盐业
-- 第一章盐业的发展及经济地位
---- 第一节盐业资源的开发
---- 第二节解放后盐业发展情况
---- 第三节盐业的经济地位
-- 第二章盐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 第一节盐田基础设施
---- 第二节盐业服务设施
-- 第三章盐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整治旧盐田
---- 第二节围海建造新盐田
-- 第四章盐业生产
---- 第一节盐田、生产类型及设施
---- 第二节原盐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
---- 第三节原盐生产工艺技术的变革
---- 第四节生产品种、质量及产量
---- 第五节海盐化工生产
---- 第六节自然灾害
-- 第五章原盐收购 储运与销售
---- 第一节原盐收购与管理
---- 第二节原盐仓储
---- 第三节原盐销售
-- 第六章盐业生产体制变革
---- 第一节解放前盐田占有情况
---- 第二节解放后盐业生产体制变革
-- 第七章盐业行政机构沿革及盐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隶属关系与盐政管理
第八篇农业
-- 第一章农业基本概况
---- 第一节解放前农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二章农业生产
---- 第一节农业生产条件
---- 第二节农作物布局
---- 第三节粮食作物
---- 第四节林业
---- 第五节水果业
---- 第六节畜牧业
第九篇水利电力
-- 第一章水利工程建设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第二节小(二)型水库
---- 第三节小型塘库
---- 第四节引洪工程
---- 第五节治涝工程
---- 第六节灌溉、供水工程
---- 第七节围垦工程
-- 第二章电力工程建设
---- 第一节水电
---- 第二节输变电工程
-- 第三章水利电力建设规划与实施
---- 第一节工程勘测、规划与设计
---- 第二节工程经费
-- 第四章水电工程管理与三防工作
---- 第一节工程管理
---- 第二节三防工作
-- 第五章机构设置及管理
---- 第一节水利行政机构
---- 第二节县水库管养所
---- 第三节供电公司
---- 第四节水电管理所
---- 第五节自来水公司
第十篇工业
-- 第一章工业的发展
-- 第二章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章工厂 企业
---- 第一节南澳县鱼露
---- 第二节南澳县农机修理制造厂
---- 第三节南澳县造船厂
---- 第四节南澳县印刷厂
---- 第五节南澳县渔网厂
---- 第六节南澳县针织厂
---- 第七节南澳县机绣厂
---- 第八节云澳五金制品厂
---- 第九节南澳县服装厂
---- 第十节南澳县海洋生物制品厂
---- 第十一节汕头海洋植物保健食品饮料厂
---- 第十二节南澳县塑料绳缆厂
-- 第四章出口供货企业
第十一篇交通 邮电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公路
---- 第二节乡道
---- 第三节古驿道
-- 第二章桥梁
---- 第一节公路桥
---- 第二节行人桥
-- 第三章航道
---- 第一节航标
---- 第二节港口、码头
-- 第四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陆上交通运输
---- 第二节水上交通运输
---- 第三节装卸搬运
-- 第五章邮电机构沿革
-- 第六章邮政业务
-- 第七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 第八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固定资产
---- 第二节计划、财务管理
第十二篇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市政建设
---- 第二节公共事业建设
---- 第三节住宅建设
---- 第四节工业、企业、商业建设
---- 第五节环境卫生
---- 第六节园林绿化
-- 第二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云澳镇
---- 第二节深澳镇
---- 第三节隆东乡龙地中心村
---- 第四节乡村人口与基本建设
---- 第五节农村住宅
-- 第三章城乡建设管理
---- 第一节房地产管理
---- 第二节房屋普查
---- 第三节基建计划管理
---- 第四节基建程序管理
---- 第五节建设用地管理
---- 第六节市政设施管理
-- 第四章建筑业
---- 第一节解放前建筑业
---- 第二节解放后建筑业
---- 第三节勘测、设计
---- 第四节建筑施工
---- 第五节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三篇对外经济贸易商业
-- 第一章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外资引进
---- 第三节对外贸易
-- 第二章商业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市贸易
---- 第三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四节商品购销
---- 第五节管理机构
第十四篇粮油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解放前的粮食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的粮食机构
-- 第二章粮食征购
---- 第一节明清时期的田赋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田赋
---- 第三节解放后的粮食征购
-- 第三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解放初期的粮食购销
---- 第二节“大跃进”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粮食购销
----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粮食购销
---- 第四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粮食购销
---- 第五节食油的购销
-- 第四章粮油储运
---- 第一节粮油调运
---- 第二节粮油储存和仓库建设
---- 第三节粮油仓储管理
-- 第五章粮油加工
---- 第一节粮油加工业的发展
---- 第二节国营粮油、饲料的加工
---- 第三节粮油食品的加工
-- 第六章粮油的经营
---- 第一节粮油商品的流通
---- 第二节粮油贸易的盈亏
---- 第三节固定资产
第十五篇财政 税务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财政管理
---- 第五节债券发行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政与税收
---- 第二节税务管理
---- 第三节税务机构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金融业务
第十六篇政党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南澳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四节党员教育
---- 第五节纪检工作
---- 第六节宣传工作
---- 第七节统战工作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南澳县区党部
---- 第一节组织概况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节县党部历任负责人
第十七篇政权 政协
-- 第一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人民代表的产生
---- 第二节南澳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南澳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人大常委会的主要活动
-- 第二章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 第一节县级政府机构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节信访工作
-- 第三章参政议政机关
---- 第一节南澳县参议会
---- 第二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澳县委员会
第十八篇群众团体 华侨和台港澳同胞
-- 第一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妇女联合会
---- 第三节共青团
---- 第四节农(渔、盐)民团体
---- 第五节工商业团体
---- 第六节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七节青年联合会
-- 第二章华侨和台港澳同胞
---- 第一节出岛过洋概况
---- 第二节华侨和台港澳同胞的分布与职业
---- 第三节对台贸易
---- 第四节华侨、台港澳同胞与桑梓建设
---- 第五节侨务与对台工作
第十九篇军事
-- 第一章驻军
---- 第一节明、清时期驻军
---- 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
---- 第三节解放后驻军
-- 第二章海防
---- 第一节明、清时期海防
---- 第二节民国时期海防
---- 第三节解放后海防
-- 第三章战事
---- 第一节明朝以前战事
---- 第二节明、清时期战事
---- 第三节民国时期主要战事
---- 第四节解放后战事活动
-- 第四章兵祸 匪患
---- 第一节明、清时期盗贼及兵祸
---- 第二节民国时期海盗及兵祸
---- 第三节解放后兵祸
-- 第五章军事设施
---- 第一节明、清时期军事设施
---- 第二节民国时期军事设施
---- 第三节解放后军事设施
-- 第六章兵役
---- 第一节明、清时期兵役制度
---- 第二节民国时期兵役制度
---- 第三节解放后兵役制度
-- 第七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国警(保)卫团队
---- 第二节人民武装部
---- 第三节人民武装委员会
-- 第八章民兵军民联防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政治工作
---- 第三节民兵训练
---- 第四节军民联防
第二十篇政法 民政
-- 第一章政法
---- 第一节公安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审判
---- 第四节司法行政
-- 第二章民政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经费
---- 第二节拥军、优抚
---- 第三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节赈灾救济
第二十一篇劳动 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第三节劳动管理
---- 第四节劳动保护与保险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状况
---- 第二节干部来源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工资、福利
第二十二篇教育
-- 第一章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一节解放前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解放后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的建立
----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设置
-- 第三章学校教育
---- 第一节小学教育
---- 第二节中学教育
---- 第三节职业教育
---- 第四节师范教育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成人文化教育
---- 第二节业余教育
-- 第五章教育经费及学校设施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设施
-- 第六章教育制度与教学研究
---- 第一节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二节升学制度
---- 第三节教学与教学研究
---- 第四节学校体育与卫生
---- 第五节勤工俭学
-- 第七章教师队伍
---- 第一节队伍状况
---- 第二节师资培训
---- 第三节待遇
-- 第八章人才输送
---- 第一节解放前学校输送人才情况
---- 第二节解放后学校输送人才情况
---- 第三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情况
第二十三篇科技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科技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三节科技活动
---- 第四节地震测报
---- 第五节科技成果获奖项目
-- 第二章医疗 卫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疫病防治
---- 第三节医疗
---- 第四节妇幼保健
---- 第五节公共卫生
---- 第六节药政
---- 第七节医疗制度
-- 第三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竞赛活动
---- 第四节体育场地
---- 第五节体育培训
第二十四篇文化
-- 第一章文化事业机构和设施
---- 第一节文化馆、官、站
---- 第二节图书馆、室
---- 第三节博物馆
---- 第四节书店
---- 第五节剧团、宣传队
---- 第六节影剧院
---- 第七节电影放映单位
---- 第八节民间文化团体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第二节戏曲
---- 第三节音乐、舞蹈
---- 第四节美术、书法、摄影、灯谜
-- 第三章著述
---- 第一节古今著述书目
---- 第二节散文选辑
---- 第三节历代诗词选辑
---- 第四节灯谜作品选
-- 第四章报刊 通讯
---- 第一节新闻报刊
---- 第二节新闻通讯
-- 第五章广播 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第二十五篇文物 名胜
-- 第一章文化遗址
---- 第一节古生活遗址
---- 第二节古生产遗址
---- 第三节兵防与军政活动遗址
-- 第二章古建筑墓葬
---- 第一节古塔、古井、牌坊、楼阁
---- 第二节墓葬、纪念碑
-- 第三章碑记 石刻
---- 第一节碑记、石匾
---- 第二节摩崖石刻
-- 第四章收藏文物
-- 第五章南澳八景
第二十六篇宗教 民俗 方言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基督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二章民间习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社会礼仪习俗
---- 第三节岁时节令习俗
---- 第四节文化娱乐习俗
-- 第三章方言
---- 第一节南澳方言背景
---- 第二节南澳方言语音系统
---- 第三节南澳方言词汇特点
---- 第四节南澳方言语法特点
---- 第五节南澳方言语料举例
第二十七篇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吴平
---- 许朝光
---- 陈瑸
---- 陈豹
---- 杨瑞
---- 黄标
---- 黄琮
---- 洪名香
---- 释仁智
---- 陈顺
---- 曾伯崇
---- 释怡光
---- 蔡盖清
---- 郑则保
---- 章吟春
---- 徐海
---- 陈戊
---- 吴品三
---- 释纯保
---- 李居甲
---- 吴承绵
---- 林陶
---- 林荣光
---- 章声敬
---- 黄绍宗
---- 柯宝才
---- 邱安
---- 林小发
---- 柯仰兴
---- 释纯鉴
---- 释妙理
---- 王俊先
---- 林财来
---- 林奕明
---- 陈子谷
-- 第二章明、清时期南澳籍人在外供职官员名录
---- 一、文、仕、宦
---- 二、都督、提督
---- 三、总兵
---- 四、副将
---- 五、参将
---- 六、游击
---- 七、都司
---- 八、守备
-- 第三章历代科举中举名录
---- 一、进士
---- 二、武进士
---- 三、举人
---- 四、武举人
-- 第四章烈士英模名录
----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蔡盖清
------ 陈戊
------ 郑则保
------ 黄楮
------ 谢如
------ 吴和尚
------ 黄振
------ 袁柱
------ 黄振库
------ 黄振明
------ 杨潮
------ 余留
------ 陈岩
---- 二、抗日战争时期
------ 陈永宸
------ 李居甲
------ 吴承绵
----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蔡桔
------ 吴炳坤
------ 柯宝才
------ 柯仰兴
------ 柯振成
------ 蔡木泉
------ 杨应发
------ 杨松宜
------ 杨枥枷
------ 林良杰
------ 林华
------ 杨清祥
------ 曾和安
------ 陈春
------ 郭助化
------ 林小发
------ 陈永传
------ 王俊先
------ 林财来
续记
-- 一、1988~1999年大事记
-- 二、1988~1999年南澳县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三、1988~1999年南澳县五套班子领导人名录
-- 四、1994年南澳县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 五、南澳县文物保护单位表
附录
-- 一、重要文件选编
-- 二、古文献选录
-- 三、历代修志记略
新县志编纂始末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