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保山市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卫生领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5
出版时间:
1993年11月
目录
封面
保山市志
主编
图片
--
保山市行政区划图
--
保山县图
--
保山市区远眺
--
距今500万年的猿人颔骨化石
--
太保山古碑林
--
蒲缥塘子沟旧石器遗址
--
明代贡品永子
--
战国青铜兵器
--
明代潞江安抚司钢印
--
明代熏炉
--
民国象牙微雕
--
馆藏文物徐悲鸿奔马图
--
中央首长胡耀邦与保山干部交谈
--
中央首长田纪云与农民共话丰收
--
中央首长王兆国视察金龙面条公司
--
中央首长郝建秀视察丝绸厂
--
政协全国副主席钱伟长在保山
--
中央首长李定在保山
--
保山坝区吨粮田基地一角
--
小麦丰收
--
引种包谷良种获高产
--
瘦肉型种猪
--
保山地区养鸡厂
--
东风糖厂
--
怒江糖厂用微机控制煮糖
--
罗明糖厂压榨忙
--
万亩茶园一角
--
闻名中外的小粒咖啡
--
茶叶咖啡大楼
--
地区烟叶复烤厂
--
永惠商号
--
基层烤烟收购站
--
西邑烤烟基地
--
攀月商场
--
保山百货大楼
--
工商人员正在工作
--
税务人员进行税法宣传
--
保山机场
--
昆畹公路一角
--
潞江东风大桥
--
保山总站客运大楼
--
交通警正在执勤
--
程控电话大楼
--
保山市兰花宾馆
--
新建的隆阳路
--
地区医院住院部
--
市防疫站工作人员
--
市医药大楼
--
市医院外科医生正在做手术
--
保山师专
--
地区师范民族语言班
--
保山第一中学
--
实验小学电化教学课
--
保山电视台机房一角
--
部分保山地方志书
--
保山市辖区刊印发行的部分报纸、刊物、书籍
--
全国诗书画影大赛
--
保山市温水游泳训练馆
--
保山地区民族文艺体育表演大赛
--
在中国艺术节中的永昌钹舞
--
保山市首届科技大会
--
保山驻军训练忙
--
保山花市一角
--
保山花市开幕式
--
花市中的药街
--
保山市花——兰花
--
名贵茶花——恨天高
--
富饶美丽的潞江坝
--
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蜂猴
--
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树蕨
--
高黎贡山鸟瞰
--
老营蓝桉基地
--
保山市工行营业部
--
中国银行大厦
--
保山市建行微机室
--
国家二级企业——保山百货站
--
丙麻电站
--
瓦窑电站
--
北庙水库大坝
--
保山地区砖瓦厂
--
效益显著的保山地区水泥厂
--
羊邑煤矿矿区
--
保山市老营木器加工厂
--
保山造纸厂
--
保山地区印刷厂激光照排车间
--
保山市红旗印刷厂彩印车间
--
名特产品——工农肥皂
--
名特产品——新华皮鞋
--
供不应求的东风-B12农用拖拉机
--
市丝绸厂织绸车间
--
多次获奖的民族筒帕
--
保山棉织厂编织车间
--
名特产品——甑子
--
名特产品——单晶冰糖及澄浆饵丝
--
名特产品——金龙面条
--
名特产品梨花饵丝厂家
--
市郊反季菜基地
--
白龙酒厂生产线
--
名特小吃——下村豆粉
--
名特产品——蒲缥甜大蒜
--
珍贵热带水果——龙眼
--
盛产于潞江坝的芒果
--
名特产品——米花团
--
名特产品——透心绿
--
建于唐代的卧佛寺
--
明代建筑玉皇阁
--
世界上最古老的铁索桥之一霁虹桥
--
《保山市志》部分编委领导和办公室人员
--
瓦房清代回族古墓群一角
--
清代大海子水碑
--
民国时期“松鹤牌”商标
--
滇西战役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及纪念碑
--
爱国华侨领袖梁金山先生
--
县城“五四”被炸惨状一角
--
抗战时期奔驰在滇缅公路上的华侨机工车队
--
梁金山先生捐资兴建的怒江惠通桥
--
在原中正中学操场庆祝抗战胜利
--
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县城升起
--
保山地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主席台一角
--
70年代末期召开的根治东河誓师大会
--
1959年兴建北庙水库工地一角
--
70年代在城区易罗池举行的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活动
凡例
目录
概 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地 理
--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山 水
----
第三节 土 壤
----
第四节 气 象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现行区划
--
第三章 市 镇
----
第一节 市 区
----
第二节 区(办事处)
----
第三节 人 口
--
第四章 资源与灾害
----
第一节 自然资源
----
第二节 自然灾害
第二编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农 业
----
第二节 工商业
--
第二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经济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审计监督
----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五节 技术监督管理
----
第六节 统计管理
--
第三章 生产生活
----
第一节 社会生产
----
第二节 人民生活
第三编 农牧业
--
第一章 农业体制
----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节 农 场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土 地
----
第一节 土地开发
----
第二节 土地耕作
----
第三节 农业区划
--
第三章 粮食作物
----
第一节 稻 谷
----
第二节 包 谷
----
第三节 小 麦
----
第四节 其 它
--
第四章 经济作物
----
第一节 甘 蔗
----
第二节 茶 叶
----
第三节 蚕 桑
----
第四节 蔬 菜
----
第五节 其 它
--
第五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品种
----
第二节 饲 料
----
第三节 饲养管理
----
第四节 畜病防治
第四编 林 业
--
第一章 资源利用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用材林
----
第三节 经济林
--
第二章 节采种育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四旁植树
----
第三节 造 林
--
第三章 护林防火
----
第一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二节 森林火灾预防
----
第三节 贯彻《森林法》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林 权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投 资
第五编 水 利
--
第一章 灌溉工程
----
第一节 蓄 水
----
第二节 引 水
----
第三节 提 水
----
第四节 堰 闸
--
第二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东河治理
----
第二节 其他河道治理
--
第三章 管 理
----
第一节 饮用水管理
----
第二节 水土保持管理
----
第三节 工程管理
----
第四节 用水管理
----
第五节 水利投资
----
第六节 其他管理
第六编 工 业
--
第一章 重工业
----
第一节 能 源
----
第二节 冶 金
----
第三节 机 械
--
第二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 材
----
第二节 建 筑
--
第三章 食品工业
----
第一节 制 糖
----
第二节 制 茶
----
第三节 粮油副食品加工
--
第四章 纺织制鞋业
----
第一节 纺 织
----
第二节 缝 纫
----
第三节 制 鞋
--
第五章 化学工业
----
第一节 日用品生产
----
第二节 其他产品
--
第六章 印刷业
----
第一节 造 纸
----
第二节 印 刷
第七编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生产资料行业
----
第一节 建筑建材业
----
第二节 锻铸业
----
第三节 矿冶业(附制陶)
----
第四节 水电业
--
第二章 生活资料行业
----
第一节 食品加工业
----
第二节 竹木器加工业
----
第三节 名特产品
----
第四节 其他行业
第八编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 通
----
第一节 路 线
----
第二节 航 线
----
第三节 运 输
----
第四节 运 营
----
第五节 保 养
----
第六节 公路建设
----
第七节 公路养护
----
第八节 管 理
--
第二章 邮 电
----
第一节 邮 政
----
第二节 电 信
----
第三节 管 理
第九编 商 业
--
第一章 市 场
----
第一节 集 市
----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
第三节 粮油市场
--
第二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生产资料
----
第二节 农副产品
----
第三节 食品副食品
----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
----
第五节 医药用品
--
第四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五章 外 贸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组织调供
--
第六章 粮油经营
----
第一节 粮油征购
----
第二节 粮油供应
----
第三节 储存调运
--
第七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商业局
----
第二节 供销社
----
第三节 粮食局
第十编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税 务
----
第二节 财 政
----
第三节 金 融
----
第四节 保 险
--
第二章 税 务
----
第一节 税 制
----
第二节 税 种
----
第三节 糖 税
----
第四节 减免税
----
第五节 管 理
--
第三章 财 政
----
第一节 收 入
----
第二节 支 出
----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金库及预算会计制度
--
第四章 金 融
----
第一节 货 币
----
第二节 业 务
----
第三节 金融管理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市政建设
----
第二节 总体规划
--
第二章 风景园林
----
第一节 景点建设
----
第二节 花木园艺
----
第三节 管 理
--
第三章 农村建设
----
第一节 集 镇
----
第二节 乡 村
--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房 产
----
第二节 地 产
----
第三节 普 查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 染
----
第二节 治 理
----
第三节 管 理
----
第四节 环境卫生
--
第六章 管 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设计施工管理
第十二编 政 务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 政 府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直属机构
----
第三节 区(乡)政权
--
第三章 政 协
----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
第二节 提案及视察
----
第三节 其他工作
------
附:参议会
--
第四章 人事劳动
----
第一节 干 部
----
第二节 工 人
----
第三节 工 资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五节 劳动就业
第十三编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党 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 会
----
第二节 农 会
----
第三节 妇 联
----
第四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五节 其他组织
第十四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 安
----
第一节 治 安
----
第二节 拘 留
----
第三节 消 防
----
第四节 城市交通管理
--
第二章 检 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其他检察
--
第三章 司 法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申诉复查
----
第四节 人民法庭
----
第五节司法行政
第十五编 军 事
--
第一章 役 政
----
第一节 兵 役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驻军
----
第四节 人 防
--
第二章 军事活动
----
第一节 抵卸缅军入侵
----
第二节 杜文秀义军围攻永昌城
----
第三节 永昌起义
----
第四节 杨震寰事件
----
第五节 抗日 始末
----
第六节 支援滇西抗战
----
第七节 “共革盟”事件
----
第八节 边纵“西进”部队过保山
----
第九节 剿 匪
----
第十节 运粮援藏
----
第十一节 抗美援朝
----
第十二节 三支两军
----
第十三节 援老挝筑路
第十六编 体育卫生
--
第一章 体 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二章 卫 生
----
第一节 接 种
----
第二节 传染病
----
第三节 保 健
----
第四节 医 药
----
第五节 节育工作
----
第六节 机 构
第十七编 教 育
--
第一章 沿 革
----
第一节 公 学
----
第二节 私 塾
----
第三节 管 理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教养活动
--
第三章 初等教育
----
第一节 小学校
----
第二节 中心小学——示范性小学
----
第三节 民族小学
----
第四节 儿童组织
--
第四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 中 学
----
第二节 专业学校
--
第五章 其他教育
----
第一节 高等教育
----
第二节 业余教育
--
第六章 教 师
----
第一节 队 伍
----
第二节 待 遇
----
第三节 教师培训
--
第七章 经 费
----
第一节 收 入
----
第二节 支 出
----
第三节 集资办学
----
第四节 勤工俭学
第十八编 科 技
--
第一章 科技工作
----
第一节 农业科技
----
第二节 工业科技
----
第三节 林业水利科技
----
第四节 医疗卫生科技
----
第五节 其它科技
--
第二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构组织
----
第二节 成果普及
第十九编 文 化
--
第一章 文化设施
----
第一节 文化馆(站室)
----
第二节 图书(博物)馆
----
第三节 书 店
----
第四节 文化团体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 学
----
第二节 戏 曲
----
第三节 音乐舞蹈
----
第四节 美 术
----
第五节 文艺演出
--
第三章 广播影视
----
第一节 广 播
----
第二节 电 视
----
第三节 电 影
--
第四章 文 献
----
第一节 历代文献
----
第二节 报 纸
--
第五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化 石
----
第二节 古遗址
----
第三节 古建筑
----
第四节古墓葬
----
第五节 石 刻
--
第六章 风景名胜
----
第一节 历史景观
----
第二节 新建园林
第二十编 社 会
--
第一章 民 族
----
第一节 汉 族
----
第二节 彝 族
----
第三节 白 族
----
第四节 傣 族
----
第五节 傈僳族
----
第六节 苗族
----
第七节 回 族
----
第八节 德昂族
----
第九节 佤 族
----
第十节 满 族
----
第十一节 民族工作
--
第二章 宗 教
----
第一节 基督教
----
第二节 其他宗教
--
第三章 习 尚
----
第一节 风 俗
----
第二节 族 姓
--
第四章 掌故遗闻
----
第一节 掌 故
----
第二节 遗 闻
--
第五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优抚(含慈善)
----
第二节 福利事业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第四节 社会服务
--
第六章 方 言
----
第一节 语 音
----
第二节 词 汇
----
第三节 语法及其他
人 物
--
一 人物传
----
郑 纯
----
吕 凯
----
张志淳
----
张含
----
张合
----
王宏祚
----
马 注
----
袁文典
----
袁文揆
----
杜文秀
----
刘树堂
----
林春华
----
段宇清
----
杨振鸿
----
张殿甲
----
张朝甲
----
杨勋丞
----
徐进
----
梁金山
----
兰 馥
----
张 笏
----
彭 黄
----
蒋 武
----
孟立人
----
王勉生
----
李清芬
----
王凤瑞
----
戈致中
----
李国清
----
赵锡光
----
张辅廷
----
杨 钊
----
王天生
----
王思科
----
罗存仁
----
马一三
----
李铭勋
----
孟循时
----
杨畅东
----
赵 丁
----
苏 非
--
二 人物表
----
(一)革命烈士表
----
(二)模范表
--
三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附 载
--
一 碑文
--
二 联诗辑选
--
三 文 录
--
四 地名对照
--
五 1986~1992年大事记述
--
六 保山市行政区划排列表
《保山市志》赞助单位名录
《保山市志》历届编委会及有关参与编审校核工作人员单位名录
《保山市志》各分志编撰一览表
后 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