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交通志

息县交通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息县《交通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记述全县交通事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与发展史实;重点反映建国后交通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本《志》本着实事求是和详今略古的精神,上限1949年2月息县解放,下限截止1984年底,大事记叙述和有些数字统计至1985年,书至搁笔。

目录

封面
息县交通志
修志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
题词
-- 信阳地区交通局局长黄开友题词
-- 息县县长缪中荣题词
-- 题词附图
-- 息县交通局局长李敬爱题词
图片
-- 息县交通图
-- 息县交通局办公大楼
-- 息县大埠口淮河漫水钢板桥(位于县城南)
-- 息县华埠淮河公路桥
-- 息县陡河沿(范楼)淮河公路桥
-- 息县汪湖公路桥(位于夏庄南)
-- 刘桥(位于夏庄东)
-- 息县包信间河公路公路桥(位于包信南头)
-- 息县公路管理段正门
-- 息县公路管理段办公楼
-- 何营公路养护道班(位于县城西)
-- 公路段车队
-- 养护工人正在罗淮路中段紧张施工近影
-- 养护工人正在罗淮路中段紧张施工近影
-- 压路机正在施工
-- 范楼南公路绿化
-- 夏庄陈楼公路绿化
-- 息县汽车队正门
-- 息县汽军队停车场之一角
-- 息县汽车队大修车间
-- 息县汽车队新购东风140型汽车
-- 息县汽车站候车室大楼
-- 息县交通局运输管理所
-- 红车
-- 小平头车
-- 畜力太平车
-- 高脚架子车
-- 胶轮马车
-- 息县搬运公司办公大楼
-- 息县搬运公司停车场之一角
-- 息县搬运车队新购黄河汽车
-- 息县航运公司正门(位于南关外)
-- 息县新建造150吨水泥机驳船停泊在淮滨港
-- 木制帆船
-- 息县交通局监理站工作人员
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第一章 大事记
第二章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机构沿革(附表一)
-- 第二节 局属机构(附表一、二)
-- 第三节 中共党组
-- 第四节 群团组织
第三章 公路
-- 第一节 交通简述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一 干线公路
------ (一)国道(息县境)
------ (二)省道
-------- 1、罗山至淮滨公路
-------- 2、息县至包信公路
---- 二、县道
------ (一)息县至寨河公路
------ (二)患县至油坊店公路
------ (三)马集至包信公路(息县境)
---- 三 乡道(附表一、二)
-- 第三节 桥涵
---- 一 大桥(100米以上附照片)
---- 二 中小桥涵(附表一、事二、三)
-- 第四节 公路段与道班(附表一、二和照片)
-- 第五节 公路养扩
---- 一 简述
---- 二 养护(附表一至六)
---- 三 管理
---- 四 养护机械(附表一)
-- 第六节 路政管理
-- 第七节 公路绿化
-- 第八节 民工建勤
-- 第九节 养路费征收(附表一、二)
-- 第十节 公路标志
-- 第十一节 中修罩面(附表一)
-- 第十二节 规章制度和经济责任制
第四章 公路运输
-- 第一节 机动车辆
-- 第二节 客、货运输
-- 第三节 县车队
---- 一 机构(附表一、二)
---- 二 车辆(附表三)
---- 三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四 维修保养及设备更新
---- 五 规章制度和经济责任制
---- 六 货运价格
-- 第四节 客运
---- 一 车站的演变(附表一、二)
---- 二 客车
---- 三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四 客运路线与里程(附营运图)
---- 五 规章制度与经济责任制(附表一)
---- 六 农村客运
---- 七 客运价格(附表一)
-- 第五节 社会机动车辆
---- 一 机关和企事业车队(附表一)
---- 二 专业户和个体户车辆
---- 三 轮式拖拉机
第五章 运输市场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演变(附表一至三)
-- 第二节 计划运输、三统管理
-- 第三节 管理费收缴与使用
第六章 民间运输
-- 第一节 建国前民间运输状况
---- 一 民间运输组织与分布
---- 二 主要运输工具类型
---- 三 运价标准和计算方式
-- 第二节 建国后民间运输
---- 一 县搬运公司
------ 1、建置沿革(附表一、二)
------ 2、民主改革
------ 3、工具变革(附建国前后工具照片)
------ 4、支援生产救灾
------ 5、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 6、力资
------ 7、规章制度与经济贵任制
---- 二 交通运输社
---- 三 农村搬运站
-- 第三节 渡口运输
---- 一 渡口的形成与分布
---- 二 渡船的数量与吨位
---- 三 渡口的管理
第七章 航运
-- 第一节 建国前后航运状况
-- 第二节 航运站、船民公社体制演变(附表一至二)
-- 第三节 支援刘、邓大军抢渡淮河
-- 第四节 水运工具
-- 第五节 河道畏船民主改革
-- 第六节 航线与船民
-- 第七节 航运运价的调整与变革(附表一、二)
-- 第八节 抗洪抢险与生产救灾
-- 第九节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第十节 规章制度和经济责任制
第八童 安全监理
-- 第一节 监理站(附表一)
-- 第二节 工作性质和基本任务
-- 第三节 年审年检
-- 第四节 安全宣传教育
-- 第五节 对驾驶员的管理
---- 一 对驾驶员的培训
---- 二 技术考核
-- 第六节 监理人员守则与奖罚制度
---- 一 监理人员守则
---- 二 奖罚制度
-- 第七节 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处罚违章肇事
---- 一 开展安全竞赛活动
---- 二 违章肇事处理(附表一和事例)
第九章 交通企业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管理制度与经济责任制
-- 第三节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第四节 交通工厂
第十章 杂记
-- 第一节 先进集体、劳动模范
---- 一 出席地区以上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
---- 二 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简介
-- 第二节 科技干部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