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县志

临海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临海县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89年05月

目录

封面
临海县志
图片
-- 街心公园
-- 巾山旭日
-- 东湖新貌
-- 巾山千佛塔
-- 牛头山水库打坝
-- 方山龙头桔林
-- 蟠毫名茶
-- 草编工艺
-- 桃渚石柱峰
-- 桃渚将军岩
-- 桃渚武坑仙人担
-- 桃渚南门坑海滨(浪淘沙)
-- 桃渚抗倭古城一角
-- 连盘珊瑚岩
-- 临海城全貌
-- 桃渚城明代摩崖石刻
-- 王士琦墓前石雕
-- 台州医院
-- 大石车灯
-- 古书画
-- 朱洗塑像
-- 老干部活动中心
-- 草席之乡—邵家渡
-- 全省最高水头电站—岩竹峰
-- 快乐牌电饭煲
-- 临海石政区图
-- 城关平面图
-- 临海县境五里方图

凡 例
概 述
目录
第一编 大事记
第二编 建置
--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附一:沿革表
---- 附二:临海县治考略
-- 第二章 城乡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宋代城坊乡里
---- 第二节 元明城坊与都图
---- 第三节 清代乡庄
---- 第四节 民国乡保甲
---- 第五节 解放后乡村(社队)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发展及其变动
---- 第二节 分布
---- 第三节 构成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第三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山脉水系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水系
-- 第三章 水文气象
---- 第一节 水文
---- 第二节 气象
-- 第四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三节 菌藻植物
-- 第六章 矿藏
-- 第七章 水、涂、滩资源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第四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党的早期组织和活动
---- 第二节 县委组织沿革及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历届党代会及历任领导人
---- 第四节 基层组织和党员
---- 第五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六节 宣传工作
---- 第七节 统一战线
-- 第二章 民主党派和工商联
---- 第一节 民主党派
----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农民协会
---- 第五节 科协
---- 第六节 其他群众团体
-- 第四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他
---- 第一节 国民党
----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民主社会党
---- 第四节 青年党
-- 第五章 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简况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提案处理和调查视察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代议机构
-- 第六章 政府机构
---- 第一节 清以前县衙署及职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政府
----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七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会议
---- 第三节 政协工作简述
-- 第八章 公安司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法院
---- 第四节 司法行政
-- 第九章 民政
---- 第一节 基层选举
---- 第二节 拥军优属
---- 第三节 复退安置
---- 第四节 灾贫救济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移民安置
---- 第七节 婚姻登记
---- 第八节 殡葬改革
-- 第十章 人事劳动
---- 第一节 干部
---- 第二节 职工
---- 第三节 安置就业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第五节 职工福利
---- 第六节 离休退休
第五编 经济
-- 第一章 国民经济
---- 第一节 经济发展
---- 第二节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人民生活
-- 第二章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农业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农作物
---- 第三节 农业技术
---- 第四节 农业机具
---- 第五节 农技及农工商
---- 第六节 农林渔牧场
---- 第七节 农业劳模
-- 第四章 土特产
---- 第一节 柑桔
---- 第二节 茶叶
---- 第三节 蚕桑
---- 第四节 其他水果
--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造林营林
---- 第三节 森林保护
---- 第四节 林技推广
---- 第五节 林工商
-- 第六章 畜牧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家禽
---- 第三节 养蜂
---- 第四节 经济动物
---- 第五节 饲料饲草
---- 第六节 畜种改良及疫病
-- 第七章 渔业
---- 第一节 水产资源
---- 第二节 海洋捕捞
---- 第三节 咸、淡水养殖
---- 第四节 渔业技术改革
---- 第五节 渔港与渔业管理
-- 第八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库堰坝
---- 第二节 河道涵闸
---- 第三节 海江塘防洪坝
---- 第四节 机电灌溉
---- 第五节 围涂治滩
---- 第六节 工程管理
-- 第九章 工业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机械电子
---- 第三节 食品
---- 第四节 轻纺
---- 第五节 化工医药
---- 第六节 工艺美术
---- 第七节 皮塑
---- 第八节 建材
---- 第九节 其他工业
---- 第十节 名优产品
-- 第十章 能源
---- 第一节 电力
---- 第二节 煤炭石油
---- 第三节 柴草与沼气
--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城关镇
---- 第二节 杜桥镇
---- 第三节 建筑业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第五节 房地产
---- 第六节 土地管理
-- 第十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陆路
---- 第二节 水路
---- 第三节 桥梁渡口
---- 第四节 运输
---- 第五节 监理与管理
-- 第十三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电沿革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讯
-- 第十四章 商业
---- 第一节 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三节 粮油购销
---- 第四节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
---- 第五节 土特产采购供应
---- 第六节 副食品采购供应
---- 第七节 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
---- 第八节 金银饰品销售
---- 第九节 饮食服务
---- 第十节 对外贸易
-- 第十五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工商行政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计量管理
-- 第十六章 财政税收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税收
---- 第四节 管理与监督
---- 第五节 审计
-- 第十七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业沿革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存款
---- 第五节 金银兑换
---- 第六节 公债、保险、金库
第六编 军事
-- 第一章 县地方武装
---- 第一节 解放前地方武装
---- 第二节 人民武装
-- 第二章 驻军防务
---- 第一节 古代防务设施
---- 第二节 古代军事机构及驻军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驻军防务
---- 第四节 解放后驻军及机构
---- 第五节 人民防空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兵役
---- 第二节 解放后兵役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建
---- 第二节 训练
---- 第三节 重大活动
-- 第五章 战事
---- 第一节 古代战事
---- 第二节 现代战事
---- 第三节 剿匪
第七编 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专业职业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教师队伍
---- 第七节 经费与设施
---- 第八节 历史上著名学校
---- 第九节 驻县省地属学校
-- 第二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电影放映
---- 第二节 戏剧
---- 第三节 图书博物
---- 第四节 文化馆(站)
---- 第五节 文学创作
---- 第六节 美术书法
---- 第七节 摄影
---- 第八节 音乐舞蹈
---- 第九节 民间文艺
---- 第十节 文物胜迹
---- 第十一节 档案事业
-- 第三章 新闻
---- 第一节 广播电视
---- 第二节 新闻报道
-- 第四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第二节 科技人员
---- 第三节 科技成果及应用
---- 第四节 科普工作
---- 第五节 驻县地属科技事业
---- 第六节 部分科技论文题目
-- 第五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
---- 第二节 中西药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卫生管理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医学教育
---- 第七节 公费医疗与统筹医疗
---- 第八节 驻县地区及驻军医疗机构
-- 第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团体
---- 第二节 设施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群众体育
---- 第五节 竞赛
---- 第六节 田径纪录
---- 第七节 人才培养
-- 第七章 风景名胜
---- 第一节 城关风景名胜区
---- 第二节 桃渚风景名胜区
---- 第三节 其他风景名胜一览表
第八编 社会
-- 第一章 风俗
---- 第一节 小叙
---- 第二节 生产习俗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第四节 礼仪习俗
---- 第五节 岁时习俗
---- 第六节 社会习俗
-- 第二章 宗教信仰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基督(耶稣)教
---- 第四节 天主教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临海话的语音
---- 第三节 临海话的词语
-- 第四章 歌谣
-- 第五章 民间传说
第九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任旭
---- 灌顶
---- 郑虔
---- 杨蟠
---- 徐中行
---- 陈公辅
---- 陈良翰
---- 陈骙
---- 谢深甫
---- 陈(老日)卿
---- 陈孚
---- 泰不华
---- 陈基
---- 陶凯
---- 宗泐
---- 陈璲
---- 陈选
---- 蔡潮
---- 冯光奴
---- 金贲亨
---- 项思教
---- 何宽
---- 王宗沐
---- 秦鸣雷
---- 王士性
---- 王士琦
---- 杨时照
---- 陈函辉
---- 冯(更生)
---- 侯嘉潘
---- 王世芳
---- 宋世荦
---- 洪颐煊
---- 王郁兰
---- 周郇雨
---- 黄瑞
---- 金满
---- 杨哲商
---- 王文庆
---- 程文槎
---- 郭凤韶
---- 秦龙
---- 陈学西
---- 张崇德
---- 吴先清
---- 林炯
---- 谢升标
---- 陈懋森
---- 戈阳
---- 陆翰文
---- 陆汉贤
---- 周煦华
---- 项士元
---- 杨镇毅
---- 朱洗
---- 王素常
---- 凌金兰
---- 屈映光
---- 徐灵光
---- 胡步川
---- 王观澜
---- 卢文迪
---- 周至柔
--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第十编 丛录
-- 第一章 现存历代著作目录
---- 第一节 古籍书目
---- 第二节 现代书目
-- 第二章 修志
---- 第一节 历代县志纪略
---- 第二节 修志始末
本届修志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