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县民政志

大理白族自治县民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如实地记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政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是大理州地方志之一。二、本志以记述1911年至1989年大理州民政工作实况为限,部份章节依史料追朔到秦、汉。详今略古,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民政工作。

出版时间: 1995年04月

目录

封面
题词
-- 大理州副州长马旭川题
-- 大理州党委书记李汉柏题
图片
-- 大理州民政局全体职工合影
-- 现任局长:王式远
-- 现任副局长:阮联申
-- 大理州民政局办公楼——大理市人民北路153号
-- 军队离退休干部在做健身操
-- 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纵七支队老战士解新民1988年10月病故追悼会场剪影
-- 州民政局局长王式远、副局长阮联申等领导向中央民政部部长崔乃夫汇报民政工作
-- 南涧县碧溪乡救灾扶贫互助储金储粮会成立纪念
-- 1992年,国家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在视察大理州民政工作时与州委书记钟振川、副州长舒自荣、州民政局局长王
-- 1988年春节,副州长佘战生率团慰问大理驻军赴老山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官兵
-- 1991年敬老节,祥云县民政局慰问县内沙龙乡敬老院的孤寡老人
-- 1989年大理州民政局表彰全州清理违法婚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 大理市大理办事处东门一行政村四社一等残废军人田树红安置后的新居
-- 云南省民政厅领导视察下关干休所
-- 祥云县西山烈士墓全景
-- 1988年全州“双拥”表彰大会会场剪影
-- 祥云县“中共云南省地下党委书记王德三”烈士墓
-- 1992年大理“全国救灾扶贫互助储金储粮研讨会”会场剪影
-- 大理市殡仪馆悼念厅、火化车间全景
-- 剑川县有奖募捐销售现场一瞥
-- 1991年全省社会福利奖券销售经验交流会在大理召开
-- 中央民政部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司司长王际桐在大理视察地名工作
-- 大理市下关福利院职工在编制篾箩
-- 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合影
-- 1986年清明节,大理市四小的学生到大理城十四军军部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
-- 1951年弥渡县弥城公社菜园管理区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们在娱乐
-- 1994年州长李映德在南涧县公朗镇查看灾情
-- 1993年南涧县公朗镇遭受特大洪灾,灾民们在抗灾救灾
-- 1959年红军战士王杰在祥云县烈军属荣复退伍军人积极分子代表会上发言
-- 1959年祥云县烈军属荣复退伍军人积极分子代表会全体代表合影
--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图
编纂委员会
编辑办公室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民政建制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一 中共大理州民政局党组、党总支委员会
---- 二 大理州民政局行政机关
---- 三 大理州县(市)民政局行政机关
-- 第二节 民政职能
-- 第三节 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疆域
-- 第三节 区划设置
---- 一 中华民国时期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四节 边界调整
---- 一 州
---- 二 县、市
-- 第五节 调解边界纠纷
第三章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 古代概况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四节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 一 农村群众自治组织
---- 二 城镇群众自治组织
第四章 优抚
-- 第一节 褒扬烈士
---- 一 纪念建筑物
---- 二 烈士传略
---- 三 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 拥军优属
---- 一 春节
---- 二 “八·一”
---- 三 平时
-- 第三节 群众优待
---- 一 减免
---- 二 代耕
---- 三 工分(或劳动日)
---- 四 现金
---- 五 入学、招工
---- 六 实物
-- 第四节 国家抚恤
---- 一 牺牲、病故
---- 二 伤残
-- 第五节 国家补助
---- 一 临时
---- 二 定期定量
-- 第六节 有偿扶持
-- 第七节 表彰先进
---- 一 出席全国
---- 二 出席省
---- 三 州先代会
第五章 支前
-- 第一节 抗日战争
-- 第二节 解放战争
-- 第三节 抗美援朝
-- 第四节 进军西藏
-- 第五节 剿匪、援老
-- 第六节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 第七节 军供站
---- 一 下关
---- 二 南涧
第六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一 复员
---- 二 退伍
---- 三 伤残病退伍
---- 四 军地两用人才
--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管理
---- 一 接收安置
---- 二 服务与管理
-- 第三节 地方退休干部安置
第七章 救灾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冰雹、霜、雪灾
---- 一 冰雹
---- 二 霜冻
---- 三 雪
-- 第四节 虫灾兽害
-- 第五节 地震灾
-- 第六节 火灾
第八章 救济
-- 第一节 春夏荒
-- 第二节 冬寒
-- 第三节 疫病
-- 第四节 精减退职老职工
-- 第五节 扶贫扶优
-- 第六节 储金储粮
-- 第七节 积谷
第九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古代孤老残幼供养
-- 第二节 五保户供养
---- 一、分散供养
---- 二、集中供养
-- 笫三节 社会福利院
-- 第四节 孤儿院
-- 第五节 荣复军人疗养所
-- 第六节 精神病养治院
-- 第七节 福利厂
---- 一 下关亚麻厂
---- 二 县(市)福利组
---- 三 大理市福利厂
-- 第八节 残废人事业
-- 第九节 收容遣送
-- 第十节 有奖募捐
第十章 婚姻登记
-- 第一节 宣传婚姻法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一 登记机关和登记人员
---- 二 结婚
---- 三 离婚
---- 四 复婚
---- 五 涉外婚姻
-- 第三节 清理违法婚姻
-- 第四节 婚事新办
-- 第五节 禁止拐卖妇女
-- 第六节 婚俗现状
第十一章 丧葬
-- 第一节 古代丧葬习俗
-- 第二节 改革土葬
---- 一 建立公墓
---- 二 理事会
-- 第三节 推行火葬
---- 一 殡仪馆
---- 二 组织与福利
---- 三 服务管理
---- 四 悼念仪式
---- 五 美化环境
-- 第四节 丧葬现状
第十二章 地名管理
-- 第一节 普查
-- 第二节 编写词条释文
-- 第三节 编辑地名书籍
---- 一 编篡县(市)《地名志》
---- 二 编辑《大理地名故事》集
-- 第四节 设置标志
-- 第五节 建立档案
-- 第六节 地名研究
第十三章 民政财务
-- 第一节 使用原则
-- 第二节 使用范围
-- 第三节 预算和管理
-- 第四节 民政经济
附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