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教育体育志(1986~2005)

宜城教育体育志(1986~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因在本志断限内宜城撤县设市,且市教委与市体委合并组建市教育体育局,故定书名为《宜城教育体育志》。 二、本志上限为1986年,下限为2005年。为保持资料的完整性,个别章节适当上溯或下延。 三、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横分门类,纵述历史。 四、本志采用公元纪年。

内容时限: 1986-2005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目录

封面
宜城教育体育志
宜城市教育体育志编纂委员会
宜城市教育体育志编辑室
图片
-- 宜城市中小学布局图
-- 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图为该院副院长、宜城一中七五届毕业生、
-- 原湖北省副省长韩南鹏1989年视察孔湾中学
-- 2005年,副省长郭生练(左一)视察宜城一中
-- 2004年4月,省教育厅厅长路钢(左一)在宜城市调研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 2004年教育部体艺卫司司长杨责仁(右二)在实验小学调研
-- 2004年3月,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安丽(左一)在宜城市教体局局长余大水(右一)的陪同下,视察郑集镇楚都
-- 1997年,原湖北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未定昌(左二)莅临宜城市郑集镇楚都中学检查指导工作。
-- 教体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工作。从左至右:李保东、罗富才、王宪奎、聂万昌、杨金朗
-- 宜城县1986年9月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
-- 宜城市2001年9月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计委、省人事厅联合授予“湖北省‘两基’工作先进市”荣誉称
-- 宜城一中1999年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 2002年,市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
-- 宜城市幼儿园在全国第六届校园春节 联欢晚会上文艺表演获三等奖。
-- 宜城一中校园一角
-- 转点重建的宜城一中教学楼
-- 新建成的宜城一中
-- 市职业高中校园一角
-- 新建的宜城二中
-- 新扩建的宜城三中
-- 宜城一中转点重建工程于2005年8月竣工(图为该校人工草塑胶田径场)。
-- 城关中学实验楼
-- 市二中微机室
-- 市职业高中教学楼
-- 城关中学全貌图
-- 刘猴中学理化生实验室
-- 市三中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 市三中学生在美术教室上课
-- 市幼儿园园景
-- 市实验小学教学楼
-- 流水镇初级中学教学大楼
-- 流水镇黄冲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寝室一角
-- 2005年落成的流水中学学生食堂
-- 流水镇黄冲小学学生读书园地
-- 汉江中学科技活动室
-- 2004年城关中学学生沈俊(右一)获国家专利证书
-- 汉江中学学生制作的生物标本
-- 汉江中学科技手抄报
-- 市职业高中学生在实验室学习汽车驾驶
-- 龙头中学田径队正在训练
-- 龙头中学输送到八一现代军事五项运动队的王小康(左二)回母校时与教练的合影
-- 1999年落成的宜城市体育馆
-- 2004年落成的宜城市游泳馆
-- 市体育馆内景
-- 2004年湖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划船比赛在宜城鲤鱼湖举行
-- 湖北宜城国际铁人三项赛开幕式现场
-- 原襄樊市委书记田承忠(右一)为湖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划船比赛获奖运动员颁奖
-- 湖北宜城国际铁人三项赛比赛现场(一)
-- 湖北宜城国际铁人三项赛比赛现场(二)
-- 实验小学花样跳绳节 目在北京冬令营活动中获一等奖
-- 实验小学花样跳绳在湖北卫视演出
-- 2005年11月13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一片蓝天下”栏目播放了宜城实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录像。
-- 实验小学课外兴趣小组自己编排的舞蹈《小蚂蚁》
-- 市幼儿园于1994年12月被评为襄樊市示范幼儿园。图为该园庆”六一”文艺展演
-- 宜城运动员(左一)参加襄樊市第十二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100米决赛
-- 市一中运动员在跳高比赛中
-- 宜城市中小学学生在囊樊市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上表演团体操
-- 全国优秀教师王传平200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考察时留影
-- 市一中骨干教师张保华在课堂上
-- 市一中特级教师黎里安在辅导学生
-- 湖北省优秀教师张玉高在课堂上
-- 市一中聘请的外教正在向教师讲课
-- 美国外教(右二)与一中学生交流
-- 2005年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左三)在市二中考察时与学生合影
-- 张自忠将军的孙子张庆隆(左三)在城关中学参加“张自忠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后与获奖学生合影
-- 2000年4月,王集镇槐树小学成立以陈华轩烈士命名的“陈华轩小组”
目录
凡例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篇 教育机构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市(县)机构
---- 第二节 镇(办)机构
-- 第二章 督导机构
---- 第一节 政府督导室
---- 第二节 教育督导办公室
-- 第三章 党的组织
---- 第一节 市(县)教委、教体局党委
---- 第二节 镇(办、区)党总支
-- 第四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妇委会
---- 第三节 团委
---- 第四节 关工委
---- 第五节 老区教育研究会
---- 第六节 体育总会
---- 第七节 老体协
---- 第八节 太极拳协会
第二篇 学校教育
-- 第一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幼儿教育的管理
---- 第三节 教育实施
---- 第四节 幼儿园选介
-- 第二章 九年义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布局
----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三节 教育实施
---- 第四节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第三章 高中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三节 教育管理
---- 第四节 教育实施
---- 第五节 智育水平
-- 第四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初级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三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第二节 其他成人教育机构
-- 第六章 特殊教育
-- 第七章 教育考试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考试实施
第三篇 社会教育
-- 第一章 科普教育
---- 第一节 组织管理
---- 第二节 教育实施
---- 第三节 成果推广
-- 第二章 普法教育
---- 第一节 组织管理
---- 第二节 教育实施
-- 第三章 扫盲教育
---- 第一节 组织管理
---- 第二节 教育实施
---- 第三节 检查验收
第四篇 教师队伍
-- 第一章 教师队伍的发展变化
-- 第二章 教师地位
---- 第一节 教师参政议政
---- 第二节 表彰优秀教师
---- 第三节 职称评定
---- 第四节 民办转公办
---- 第五节 代课教师
---- 第六节 离退休教师管理
-- 第三章 工资与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福利
-- 第四章 教师培训
---- 第一节 学历培训
---- 第二节 专业文化合格考试
---- 第三节 普通话考试考核
---- 第四节 中小学继续教育
---- 第五节 骨干教师培训
---- 第六节 校长岗位培训
-- 第五章 教师管理
---- 第一节 政治思想管理
---- 第二节 工作管理
---- 第三节 组织管理
第五篇 教育经费与办学条件
-- 第一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渠道
---- 第二节 经费支出
---- 第三节 经费管理
-- 第二章 办学条件
---- 第一节 “一无两有”
---- 第二节 校舍规范化
---- 第三节 危房维修改造
---- 第四节 配套设施
第六篇 教学研究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人员构成
---- 第三节 职责
-- 第二章 教研实施
---- 第一节 常规教研
---- 第二节 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改研究
---- 第四节 高中教研
第七篇 乡镇教育
-- 第一章 鄢城街道办事处
-- 第二章 南营街道办事处
-- 第三章 小河镇
-- 第四章 雷河发展区
-- 第五章 刘猴镇
-- 第六章 孔湾镇
-- 第七章 郑集镇
-- 第八章 流水镇
-- 第九章 板桥店镇
-- 第十章 王集镇
第八篇 教育改革
-- 第一章 教育体制
---- 第一节 分级办学、分工管理
---- 第二节 政府负责 以县为主
-- 第二章 “三教”统筹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 改革实施
-- 第三章 用人制度
---- 第一节 教师聘任
---- 第二节 干部选拔
-- 第四章 素质教育
---- 第一节 实施
---- 第二节 考核与评价
第九篇 体育工作
-- 第一章 体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贯彻法律法规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职工体育
---- 第三节 农村体育
----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 第五节 伤残人体育
-- 第三章 竞技体育
----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
---- 第二节 业余训练
---- 第三节 竞赛
---- 第四节 人才输送
-- 第四章 场地设施建设
---- 第一节 公共体育设施
---- 第二节 乡村体育设施
---- 第三节 学校体育设施
---- 第四节 体育场地普查
-- 第五章 体育彩票
---- 第一节 即开型体育彩票
---- 第二节 电脑体育彩票
第十篇 教育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黄开茂
---- 赵正华
---- 邓勤才
---- 李厚甫
-- 第二章 人名录
---- 常建亚
---- 杨立豪
---- 吴梅峰
---- 胡家全
---- 王传平
---- 李均志
---- 吴德泉
---- 黄庭堂
---- 任少兰
---- 宋德兰
---- 逯成国
---- 罗运生
---- 胡纯德
---- 孟成秀
---- 龚开香
---- 杨士牛
---- 吴调安
---- 邱光永
-- 第三章 人物表
要文辑存
编后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