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县志

恩平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恩平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2004年06月

目录

封面
恩平县志
版权页
恩平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届机构成员
《恩平县志》审稿机构人员名册
《恩平县志》特邀顾问名单
图片
-- 恩平县全图
-- 恩平县城区街道图
-- 恩平县公路交通简图
-- 恩平县河流分布图
-- 清未民初恩城概貌图
-- 恩平县图道光十三年(1834年)
-- 恩平县图道光十三年(1834年)
-- 恩平县党政机关办公楼
-- 恩城全貌
-- 锦绣恩城不夜天
-- 流光溢彩耀恩城
-- 天桥夜景
-- 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视察恩平题词
-- 中纺部长吴文英视察广联泰纺织厂,会见港商李长先生。
-- 原广东省省长梁灵光视察恩平
-- 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名作家吴有恒回故乡视察
-- 1985年11月,国务委员谷牧视察恩平
-- 原广东省第一书记任仲夷视察恩平教育事业
-- 1985年5月,全国侨联会副主席黄军军视察恩平侨乡
-- 国务委员张劲夫在原副省长凌伯棠和原江门市委书记黎子流陪同下视察广联泰纺织厂
-- 叶选平同志参观精艺通讯器材厂
-- 1949年10月22日,郑鼎诺、马平率五团部队进驻恩城,恩平全境解放。
-- 1949年11月28日,恩半县人民政府在恩城成德学校球场召开军民庆祝解放大会
-- 1928年中共恩平县委会旧址——冯燊故居
--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励英学校
--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中共恩平县委会旧址——郑锦波故居
-- 原恩平县民主政府旧址——吴有恒故居
-- 博物馆
-- 西汉至宋代陶器
-- 大田出土战国陶器
-- 恩城出土西汉陶器
-- 清、民国瓷器
-- 大田洞摩崖石刻,立于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年)。
-- 冯如纪念馆
-- 冯如像
-- 冯如楼
-- 青南湖
-- 恩平学宫——大成殿
-- 熙春古塔
-- 建国前华侨民居——炯成楼
-- 恩平民居
-- 岑氏祖祠
-- 民国初兴建的恩城大钟楼
-- 镇道君堂文澜水泥大道
-- 县道恩朗线路况
-- 省道圣贵线恩平路况
-- 恩平325国道
-- 广播电视微波塔
-- 程控电话微波塔
-- 程控电话机房
-- 邮电大楼
-- 恩平海关
-- 横板港
-- 建于清代的圣堂三山官路桥
-- 建于清代的江洲太平里四驳桥(古桥建筑)
-- 建国前恩城锦江木架桥
-- 1967年建成恩平大桥
-- 新恩平大桥
-- 110千伏变电站
-- 火力发电厂
-- 110千伏大槐变电站主控室
-- 自来水厂
-- 全国50家建材工业最佳效益企业之一的县第一水泥厂
-- 水泥一厂获得国家和省颁发的部分荣誉证书
-- 沙湖水泥厂
-- 荣获部、省优称号的乡镇水泥产品
-- 大槐水泥厂
-- 君堂水泥厂
-- 牛江水泥厂
-- 广平化工厂及其产品
-- 精艺通迅器材厂
-- 精艺通讯器材厂电子产品系列
-- 锦江糖厂生产的百合花牌白沙糖
-- 中外合资的牛江江鸿制革厂及生产的优质皮鞋
-- 飞利达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发光二极管系列
-- 塑花
-- 联合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离心脱水机
-- 君堂依城制衣厂
-- 县饮料工业公司产品
-- 恩平江美编织有限公司
-- 陶瓷工业城车间及产品
-- 恩平陶瓷工业城
-- 出口编织产品系列
-- 出口编织产品系列
-- 出口手袋产品系列
-- 成衣加工
-- 针织色布
-- 牛仔布料
-- 广联泰纺纱车间
-- 广联泰染整车间
-- 中央、省市领导视察广联泰
-- 广联泰织布车间
-- 二轻汽轮厂生产的衣车脚架
-- 二轻汽枪厂生产的汽枪
-- 二轻台板厂生产的工业衣车台板
-- 隆峯饮料厂生产的饮料系列
-- (恩昌)矿泉水车间
-- (恩昌矿泉水车间)产品
-- 恩昌矿泉水实业公司
-- 响水龙潭
-- 石山铭古
-- 玉带天池
-- 鳌峰松涛
-- 鳌峰公园——日晷仪
-- 百兽园
-- 石雕园
-- 恩城节日夜
-- 江洲榕荫
-- 锦江水库
-- 粤华大酒店
-- 粤华大酒店餐厅
-- 地方特色菜
---- 炆猪脚
---- 炒山坑螺
---- 野生簕菜
---- 山坑鱼仔
---- 糯米糍
---- 鸡爪芋苗
-- 银星海鲜大酒店
-- 侨联大厦
-- 鳌峰宾馆
-- 出口红江橙
-- 外销农产品
-- 恩城西门市场
-- 恩城锦江市场
-- 龙眼
-- 皇帝柑
-- 柑桔
-- 香蕉
-- 金银水果场
-- 良西木薯种植
-- 良西特产葛薯
-- 牛江水稻杂优制种
-- 平石优质水稻示范田
-- 茶叶精制加工
-- 茶场
-- 糖蔗种植
-- 河排林场杉林区
-- 速生丰产林
-- 杉木外运
-- 深水养蚝
-- 脆肉鲩养殖
-- 洪滘基围虾
-- 洪滘蚝场
-- 江门市“标兵文明村”——堡城村
-- 江门标兵文明村挂牌仪式
-- 江门市“标兵文明村”——横岗头
-- 获全国文明墟镇建设先进单位的沙湖镇
-- 石头村
-- 金山温泉浴区
-- 金山温泉
-- 电视大学
-- 恩平市机关幼儿园
-- 恩平学宫
-- 恩城镇第一小学
-- 恩平县第一中学
-- 独醒校友楼
-- 横陂中学
-- 冯如中学
-- 郁文中学科学馆
-- 江洲中学(岑维休学校)
-- 恩平华侨中学
-- 青少宫
-- 老龄门球赛
-- 全国甲级篮球邀请赛
-- 龙舟竞渡
-- 省跳伞队在恩平献艺
-- 梁秋仲(恩平籍)在保加利亚获世锦赛射箭冠军
-- 仙女下凡(省跳伞队女队员在恩平跳伞表演)
-- 举办第十届“三英杯”乒乓球赛
-- 体育场馆
-- 恩平县人民医院
-- 县人民医院的X光机
-- 恩平县中医院
-- 沙湖人民医院
-- 旅外侨领参加国宴
--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座机驾驶员梁汉一伉俪回乡观光
-- 张瑞芬青年时代照片
-- 我国第一个华侨女飞行家张瑞芬从美国回祖籍君堂黎塘探亲
-- 旅外乡亲组团回乡探亲观光
-- 前美国总统里根的成人教育顾问余显里回乡观光
-- 老红军郑锦波为年乐学校题词
-- 年乐学校(捐建学校)
-- 县政府向香港恩平同乡会赠送锦旗
-- 雪茂学校(捐建学校)
-- 根存学校(捐建学校)
-- 县政协旅港同乡会赠纪念品
-- 郑鹤仪中学(捐建学校)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区域人口民族
-- 第一节 区域
-- 第二节 人口
-- 第三节 民族
第二章 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县城
-- 第四节 墟镇
-- 第五节 自然村与姓氏
第三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土壤
-- 第六节 自然资源
-- 第七节 自然灾害
第四章 经济综述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发展速度
-- 第三节 经济结构
-- 第四节 综合经济管理
第五章 农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 经营体制
-- 第四节 农业劳动力
-- 第五节 耕地
-- 第六节 农机具
-- 第七节 主要农作物
-- 第八节 农业技术
-- 第九节 种子
-- 第十节 肥料
-- 第十一节 植物保护
-- 第十二节 大槐华侨农场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森林状况
-- 第三节 山林权属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第五节 森林管理
-- 第六节 森林蓄积量及经营
-- 第七节 林业机构
第七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饲养
-- 第三节 繁殖
-- 第四节 疫病及防治
第八章 渔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水面分布
-- 第三节 水产资源
-- 第四节 养殖技术
-- 第五节 鱼苗生产
-- 第六节 捕捞
-- 第七节 鱼病防治
第九章 水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蓄、引、提水工程
-- 第三节 防洪排涝
-- 第四节 水利管养
-- 第五节 水利移民
-- 第六节 整治锦江河
第十章 土特产
-- 第一节 人工种养的动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
第十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三节 电力
-- 第四节 矿产
-- 第五节 建材
-- 第六节 陶瓷
-- 第七节 机电
-- 第八节 化工
-- 第九节 纺织、服装、刺绣
-- 第十节 酿造食品
-- 第十一节 印刷
-- 第十二节 家具
-- 第十三节 其他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陆路交通
-- 第三节 水路交通
-- 第四节 公路交通监理
第十三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第十四章 商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三节 商品购销
-- 第四节 饮食服务
-- 第五节 集市贸易
-- 第六节 对外贸易
第十五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县城建设
-- 第三节 村镇建设
--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第十六章 建筑安装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建安队伍
-- 第三节 建安设计
-- 第四节 建安设备
-- 第五节 建安施工
第十七章 旅游业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游业的经营
第十八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管理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监察
-- 第五节 公债、国库券
第十九章 税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商税
-- 第三节 农业税
第二十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储蓄
-- 第五节 保险
-- 第六节 侨汇
第二十一章 工商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监督
-- 第三节 查处违法经济活动
-- 第四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五节 经济合同、商标
第二十二章 物价
-- 第一节 机构 政策 范围
-- 第二节 监督检查
-- 第三节 价格变动
-- 第四节 商品比价
第二十三章 计量
-- 第一节 度量衡的演变
-- 第二节 计量技术监督
-- 第三节 计量器具的生产
第二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恩平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建国前县党组织的建立发展
-- 第二节 建国后党的组织机构
-- 第三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党员教育
-- 第五节 组织整顿和纪律检查
-- 第六节 宣传工作
--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
第二十五章 中国国民党恩平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党员
-- 第三节 党务
第二十六章 民主党派恩平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恩平县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恩平县委员会
第二十七章 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普选
--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八章 行政机关
-- 第一节 明、清地方行政机关
-- 第二节 民国地方行政机关
-- 第三节 建国前人民政权
-- 第四节 建国后行政机关
第二十九章 议政机关
-- 第一节 县参议会
-- 第二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恩平县委员会
第三十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工商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第五节 青少年组织
-- 第六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八节 其他群众团体
第三十一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审判
-- 第四节 司法
第三十二章 军事机构
-- 第一节 历代军事机构
-- 第二节 建国后军事机构
第三十三章 驻军与军事设施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军事设施
第三十四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民间组织的地方武装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地方武装
-- 第三节 中共领导的地方武装
第三十五章 兵役制度和征兵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征兵
第三十六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政治教育
-- 第三节 军事训练
-- 第四节 装备与管理
-- 第五节 主要活动
第三十七章 重要兵事纪略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兵事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兵事
-- 第三节 共和国成立后兵事
第三十八章 教育
-- 第一节 科举、书院、学堂、私塾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职业教育
-- 第四节 业余教育
-- 第五节 教师队伍
-- 第六节 教育经费
-- 第七节 教育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
第三十九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学普及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第四十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文化事业单位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四节 民间文学
-- 第五节 戏剧 民歌
-- 第六节 报刊
-- 第七节 广播 电视
-- 第八节 县志 著述
-- 第九节 文物 古迹
-- 第十节 风光名胜
第四十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疾病防治
-- 第三节 医疗卫生
-- 第四节 药品制剂与药品检验
-- 第五节 医疗费管理
-- 第六节 公共卫生
-- 第七节 计划生育手术
第四十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群众体育
-- 第五节 竞赛与成绩
-- 第六节 人才培养与输送
-- 第七节 体育协会
第四十三章 华侨 港澳台胞
-- 第一节 分布
-- 第二节 社团
-- 第三节 侨务工作
-- 第四节 华侨对家乡建设的贡献
第四十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支前与优抚
--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与扶持
-- 第四节 扶持老区建设
-- 第五节 赈济
-- 第六节 社会福利
-- 第七节 婚姻管理
第四十五章 劳动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管理制度
-- 第四节 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
-- 第五节 职工技术培训
-- 第六节 职工工资
-- 第七节 工人退休、退职
第四十六章 人事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干部来源
-- 第三节 干部编制
-- 第四节 干部管理
-- 第五节 工资福利
第四十七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生活
-- 第二节 农民生活
-- 第三节 衣、食、住
第四十八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节日
-- 第二节 择偶结合
-- 第三节 婚俗
-- 第四节 丧葬
-- 第五节 其他习俗
第四十九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基督教、天主教
第五十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特殊词汇
-- 第四节 语法
-- 第五节 歇后语
第五十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莫如士
---- 莫如善
---- 陈元璞
---- 吴济之
---- 王兴
---- 莫象年
---- 郑珊
---- 曾萼
---- 冯奎显
---- 吴松
---- 梁元桂
---- 冯嘉谷
---- 郑荣辑
---- 吴优名
---- 冯如
---- 唐琼昌
---- 温德尧
---- 郑润霖
---- 江润
---- 梁启常
---- 庄陶如
---- 胡荣梓
---- 岑发琛
---- 伍瑶光
---- 沈鸿英
---- 吴汝让
---- 岑泽鎏
---- 何燕耀
---- 伍和
---- 梁菊东
---- 吴星楼
---- 郑振秀
---- 黄志恒
---- 吴宽
---- 郑芷腴
---- 吴达夫
---- 吴允恭
---- 冯镜予
---- 伍坚生
---- 吴荣楫
---- 吴岳鹏
---- 梁柱生
---- 冯燊
---- 吴廷捷
---- 郑正能
---- 岑维休
-- 第二节 人物表
附录
-- 一、前《恩平县志》序选
-- 二、文献选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