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土地志

嵊州市土地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1.本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详今明古、求实存真、服务现实的原则,记述嵊州市土地的开发利用、制度变革、用地管理等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嵊州市土地志
题词
-- 袁长寿,中共绍兴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图片
--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
-- 旧城改造中利用江岸滩涂建设的新江滨路一瞥
-- 造田造地
-- 治江造田
-- 老江还田
-- 路堤结合节约耕地
-- 劈山造田
-- 层层梯田
-- 茶园
-- 桑园
-- 桃形李
-- 桃形李基地
-- 桔园
-- 竹笋园
-- 土地详查验收鉴定,中左一为绍兴市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陈长林。
-- 城关镇地籍调查验收。中为省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吴茂坤。
-- 清 户底
-- 清 户规
-- 左图为:民国2年私有不动产登记证、不动产移动契价监证费收据。
-- 下图为:民国18年杜家堡村土地陈报单
-- 建国后土地权证 附图
-- 硅藻土
-- 砩石
-- 黄沙
-- 花岗石
-- 保护耕地工作会议
-- 深入农村宣传
--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成果验收,中左一为绍兴市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周照火。
--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树标志
-- 在城隍山坡地上兴建的北门新村
-- 老江回填后建成的文化广场(中),剡园(下)。
-- 黄泽镇老街换新颜
-- 仙岩镇西鲍村改造旧村建设新村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
-- 行风建设
-- 成立乡镇土管所
-- 省档案局、十地管理局对嵊州市土地管理档案进行二级达标验收。右三为省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朱阿龙,右二为省档
-- 《嵊州市七地志》通过绍兴市图地管理局评审验收。上方右四为绍兴市图地管理局副局长杨炳法。
-- 在行风建设中,实行政务公开、窗口办文制度。
-- 清乾隆上江村戏出碑记
-- 清光绪竹溪村助(学)田碑记
-- 清光绪年间土地房产绝卖契约
-- 嵊州币地图
-- 嵊县地貌分区图
-- 嵊县水系图
-- 嵊州市交通旅游图
-- 嵊州土壤图
-- 嵊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土地资源
-- 第一节 境域梗概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地质土壤
-- 第四节 土地利用分类
-- 第五节 土地后备资源
-- 第六节 矿产资源
第二章 土地制度
-- 第一节 封建主义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所有制变革
---- 一、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 二、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
---- 三、农村自留地(山)制度
---- 四、国有土地全民所有制
-- 第三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一、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二、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
---- 三、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土地市场
---- 一、市场形成
---- 二、交易方式
---- 三、调控手段
-- 第五节 土地价格评估
---- 一、建国前土地价格
---- 二、建国后地价评估
---- 三、镇、乡基准地价
第三章 地籍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调查
---- 一、古代土地查丈
---- 二、民国时土地陈报
---- 三、建国后土地调查
-- 第二节 登记发证
---- 一、建国前土地登记发证
---- 二、建国后土地登记发证
-- 第三节 地籍档案
第四章 土地开源节 流
-- 第一节 开发土地
---- 一、开荒造田
---- 二、治江造田
---- 三、复垦还田
---- 四、开发丘陵
-- 第二节 节 约用地
---- 一、水利建设节约用地
---- 二、交通建设节约用地
---- 三、其他建设节约用地
-- 第三节 挖掘土地潜力
---- 一、旧城改造
---- 二、旧镇改造
---- 三、旧村改造
第五章 保护耕地
-- 第一节 耕地 人口
---- 一、耕地
---- 二、人口
--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
---- 一、保护面积
---- 二、保护措施
---- 三、保护责任
-- 第三节 提高耕地质量
---- 一、培养地力
---- 二、保持水土
---- 三、改善条件,
-- 第四节 增加耕地产出
---- 一、水田“三改”
---- 二、旱地改制
---- 三、中低产田改造
第六章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一节 用地类别
---- 一、国家建设用地
---- 二、集体建设用地
---- 三、私人建房用地
---- 四、开发区建设用地
-- 第二节 用地审批
---- 一、审批原则
---- 二、审批权限
---- 三、审批程序
-- 第三节 用地补偿
-- 第四节 计划用地
-- 第五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七章 地政监察
-- 第一节 土地法规
---- 一、土地法规实施办法
---- 二、土地法规宣传教育
-- 第二节 土地监察
---- 一、违法占地清查
---- 二、违法案件查处
---- 三、党政干部“三违”建私房清查处理
-- 第三节 创建“三无”乡镇活动
-- 第四节 土地信访
-- 第五节 调处纠纷
第八章 土地税费
-- 第一节 田赋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农林特产农业税
-- 第四节 土地征(使)用税费
-- 第五节 契税
第九章 土地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演变
---- 一、民国时机构
---- 二、建国后机构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一、市土地管理局
---- 二、乡镇土地管理所
---- 三、乡镇土地管理员
------ 附 局、科(股)、室、所主要领导人名单
-- 第三节 队伍建设
---- 一、队伍构成
---- 二、自身建设
------ 附 先进集体、个人名单
-- 第四节 档案管理
---- 一、档案储存概况
---- 二、档案管理制度
---- 三、档案利用效果
附录
-- 一、重要文告
-- 二、历史文萃
-- 三、土地宣传月文艺资料选载
-- 四、宣传标语
-- 五、其他
后记
《嵊州市土地志》名誉顾问、顾问、编纂委员会成员及修志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