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人民医院志(1946-1993)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编写工作系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及市卫生局编志办公室、桂林市志办指导下开展的,力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医院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书断限时间,上起公元1946年,下迄公元1993年12月,历时48年。以编年体和记事本末体相结合,以类系事,横排纵写。为便于检索查阅,在概述和分科叙述之间,作适当重复,以保持志书的完整性。
内容时限:
1946-1993
出版时间:
1994年04月
目录
封面
桂林市人民医院志
《桂林市人民医院志》编写委员会
《桂林市人民医院志》编纂办公室
题词
--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题词
--
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孙隆椿题词
--
中共桂林市委书记张文学题词
--
桂林市卫生局局长朱名媛题词
--
桂林市人民医院院长侯忠亮题词
序言
凡例
图片
--
桂林市公立医院平面图
--
1993年12月桂林市人民医院平面图
--
医院大门
--
门诊大楼
--
全国优秀院长侯忠亮
--
桂林市名誉市民、医院名誉院长永野羲孝先生
--
老院长莫福庸(右)与副市长梁继光在日本合影
--
卫生部长陈敏章视察医院
--
医院领导合影
--
院志编纂办公室人员合影
--
计算机室
--
高压氧舱
--
全身CT
--
彩色多普勒
--
电子喉频闪仪
--
电子胃镜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内四病房
--
中国500所大型医院信息库证书
--
最佳服务单位
--
文明医院
--
一九九四年元旦全院职工合影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
第一章 医院位置
--
第二章 医院沿革
----
第一节 桂林市公立医院
----
第二节 桂林市公立医院附属机构
------
一、凤北分院
------
二、东江门诊部
------
三、巡迥医疗队
------
四、西南附廓区分院
----
第三节 桂林市立医院
----
第四节 桂林市立人民医院
----
第五节 桂林市人民医院
----
第六节 历任院级领导成员一览表
--
第三章 医疗管辖范围
--
第四章 规模与设施
----
第一节 人员
----
第二节 病床
----
第三节 房屋
----
第四节 设备
----
第五节 业务科室
第二篇 医疗、护理
--
第一章 门诊部
----
第一节 门诊概况
----
第二节 急诊室、急诊科
----
第三节 专科门诊
----
第四节 皮肤科
----
第五节 注射室
----
第六节 简易门诊
----
第七节 特诊室、院长诊室
----
第八节 咨询服务台
----
第九节 三里店门诊部
--
第二章 临床医疗
----
第一节 内科
------
一、内科概况(附全院历年病区工作指标)
------
二、神经、血液内科(内1科)
------
三、呼吸、心血管内科(内2科)
------
四、消化内科(内3科)
------
五、干部综合保健科(内5科)
------
六、泌尿、内分泌内科
----
第二节 外科
------
一、外科概况
------
二、普通外科(外1科)
------
三、骨科(外2科)
------
四、颅脑外科(外3科)
------
五、胸外科
------
六、泌尿外科
----
第三节 妇产科
----
第四节 小儿科
----
第五节 五管科
------
一、五官科概况
------
二、眼科
------
三、耳鼻喉科
------
四、口腔科
----
第六节 传染科
----
第七节 中医科
----
第八节 针灸科
----
第九节 理疗科
----
第十节 家庭病床科
--
第三章 医技
----
第一节 放射科
----
第二节 检验科
----
第三节 药剂科
------
一、概况
------
二、中、西药房
------
三、中心药房
------
四、药库
------
五、普通制剂室
------
六、中草药制剂室
------
七、无菌制剂室
------
八、质检工作
----
第四节 病理科
----
第五节 物理诊断科
------
一、心电图室
------
二、超声诊断室
------
三、脑电图室(附脑血流图室)
----
第六节 手术室、麻醉科
------
一、概况
------
二、业务开展
----
第七节 内窥镜室
----
第八节 高压氧舱
----
第九节 体外反搏室
----
第十节 微电脑营养咨询室
----
第十一节 激光室
--
第四章 护理工作
----
第一节 护理组织管理
------
一、护理指挥系统
------
二、护士长管理与培养
------
三、护士编制及护士素质
----
第二节 护理业务技术
------
一、医院护理技术发展情况
------
二、护士排班及岗位责任制
------
三、基础护理
------
四、专科护理
------
五、护理质量检查
----
第三节 护理临床管理
------
一、病房管理
------
二、药品、物资管理
------
三、供应室
------
四、责任制护理的试行
--
第五章 预防保健
----
第一节 保健科
----
第二节 流行病防治
----
第三节 健康检查
----
第四节 疾病普查
----
第五节 院内医疗保健
----
第六节 围产保健与母子预防保健保偿
--
第六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院内计划生育
----
第二节 院外计划生育
--
第七章 医疗事故
--
第八章 院外医疗活动
----
第一节 巡迥医疗队、卫生工作队
----
第二节 战地医疗队
----
第三节 援外医疗队
----
第四节 横向医疗联系
--
第九章 红十字会工作
第三篇 科研、教学、晋升
--
第一章 科研、论文
----
第一节 科研
----
第二节 论文
----
第三节 医学资料
--
第二章 医学教育
----
第一节 业务学习、学术活动
----
第二节 院外智力投资
----
第四节 医院办校
--
第三章 晋升工作(附高、中级职称人员名单)
第四篇 外事工作
--
第一章 外事病房
--
第二章 赠送医疗器械
--
第三章 出访、学习、工作
--
第四章 外事接待
第五篇 政事
--
第一章 共产党组织
----
第一节 党的建设和发展
----
第二节 组织状况
----
第三节 负责人更迭(列表)
--
第二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农工民主党
----
第二节 中国致公党
----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第四节 中国民主同盟会
--
第三章 共青团组织
--
第四章 工会
--
第五章 职工代表会
--
第六章 政治运动
--
第七章 知识分子政策
--
第八章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劳模、立功者(列表)
第六篇 管理
--
第一章 医院职能机构
--
第二章 制度沿革
--
第三章 医院改革
----
第一节 改革里程
----
第二节 改革方案
----
第三节 改革成果
--
第四章 行政管理
--
第五章 技术管理
--
第六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财务沿革
----
第二节 工资与工调
----
第三节 公费医疗管理
--
第七章 图书、病案、统计管理
----
第一节 图书管理
----
第二节 病案、统计管理
--
第八章 质量管理科
--
第九章 信息科
--
第十章 医疗器械科
----
第一节 医疗器械管理和维修
--
第十一章 总务管理
----
第一节 物质管理
----
第二节 水、电
----
第三节 食堂
----
第四节 汽车
----
第五节 锅炉房
----
第六节 被服管理
----
第七节 洗衣房
----
第八节 幼儿园
----
第九节 其它(通讯、电梯、太平间、花房、三废处理)
第七篇 其它
--
第一章 传
----
陆启庆
----
张德斌
----
于昌贵
--
第二章 大事记
--
第三章 1989年中层领导名册
--
第四章 1989年全院职工名单
第八篇 补志
--
第一章 医疗、教学、科研
----
第一节 新业务、新技术
----
第二节 业务培训
----
第三节 论文、汇编、著作
----
第四节 科研
----
第五节 技术扶贫工作
----
第六节 医疗事故
--
第二章 护理工作、预防保健
----
第一节 护理工作
----
第二节 预防保健
--
第三章 管理、外事工作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人事管理(附院领导、中层领导花名册及全院职工名单)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总务管理
----
第五节 外事工作
----
第六节 晋升工作
附:1990~1993年医院工作报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