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龙泉驿区商业·供销志》与其他县的商业、供销部门志不同。是区商业局、区供销联社两个部门之志。含商业、供销、医药、畜牧四个系统和社会商业及归口管理的集体商业。1958年,国有商业并入供销社;1961年11月,商业局设立后与区供销社两个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25年至1986年9月,始分署办公.故职能机构和业务机构、均以供销社为基础。
目录
封面
成都市龙泉驿区商业·供销志
送成都市供销合作社
《成都市龙泉驿区商业·供销志》领导小组及工作人员名录
《成都市龙泉驿区商业·供销志》审稿部门及人员名录
图片
--
成都市龙泉驿区行政区划图
--
成都市龙泉驿区商业局·供销联社直属企业分布示意图(1988年)
--
成都市龙泉驿区基层供销社分布图(1988年)
--
古驿新颜
--
区供销联社办公楼
--
商业局办公楼
--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中)视察西河副食品厂
--
成都市市长王荣轩(中)视察净菜基地
--
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
--
建社卅周年座谈会
--
1988年先进集体、个人表彰会
--
十佳门市颁奖仪式
--
建社卅周年庆典演出
--
百货大楼门市
--
医药公司门市
--
物资交流会
--
植保
--
农业咨询
--
商业局、供销联社厉届主任、副主任合影
--
脐橙生产合作社成立
--
编委审议志稿
--
龙喜牌方便大头菜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
名小吃:冯兔丁
成都市龙泉驿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成都市龙泉驿区商业局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商业成分
--
第一章 私营商业
----
第一节 建国前全区私营商业
------
一、商会、行帮、同业公会
------
二、劳资关系
----
第二节 建国后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私营商业
------
二、“一五”时期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个体商业
------
一、六十年代的个体商业
------
二、七十年代的个体商业
------
三、八十年代的个体商业
--
第二章 国营商业
----
第一节 建区前国营商业的建立与撤并
----
第二节 建区后设立的商业局
----
第三节 商业局、供销联社分设
----
第四节 局属各专业公司、厂
------
一、龙泉驿区百货公司
------
二、龙泉驿区五金交电化工公司
------
三、龙泉驿区糖酒公司
------
四、龙泉驿区食品公司
------
五、龙泉驿区饮食服务公司
------
六、龙泉驿区酿造厂
------
七、龙泉驿区医药公司
------
八、龙泉驿区中药材公司
--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合作社
----
第二节 建国后供销合作社
------
一、建区前龙泉驿区供销社
------
二、建区后供销社
------
三、供销社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区联社直属各专业公司
------
一、龙泉驿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
二、龙泉驿区日用杂品废旧物资公司
------
三、龙泉驿区土产公司
------
四、龙泉驿区对外经济贸易公司
----
第四节 基层供销杜
------
一、大面供销合作社
------
二、洛带供销合作杜
------
三、西河供销合作社
------
四、石灵供销合作社
------
五、洪河供销合作社
------
六、柏合供销合作社
------
七、山泉供销合作社
------
八、界牌供销合作社
------
九、黄土供销合作社
------
十、文安供销合作社
------
十一、天峨分社(原大兴公社供销社)
------
十二、茶店分社(原茶店公社供销社)
------
十三、西平分社(原西平公社供销社)
------
十四、万兴分社(原万兴公社供销社)
------
十五、清水分社(原清水公社供销社)
------
十六、长安分社(原长安公社供销社)
------
十七、龙泉分社(原龙泉公社供销社)
------
十八、平安综合经营部(原平安公社供销社)
------
十九、长松综合经营部(原长松公社供销社)
------
二十、义和综合经营部(原洪安公社供销社)
------
二十一、双溪综合经营部(原两河公社供销社)
--
第四章 集体商业
----
第一节 合作化后合作店组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合作商店
第二篇 集贸市场与商业网点
--
第一章 集贸市场
----
第一节 地理交通物产资源
----
第二节 各历史时期商业和市场概况
----
第三节 五镇七场
------
附:五镇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主要市场变化
--------
一、龙泉镇
--------
二、洛带镇
--------
三、大面镇
--------
四、西河镇
--------
五、柏合镇
------
附表一:原有集镇
------
附表二:各场镇赶场日期变化情况表
------
附表三:无场镇公社新建之供销社
--
第二章 商品流通
----
第一节 商品输出、输入
----
第二节 流通形式
------
一、贩运商(行商)
------
二、庙会
------
三、物资交流会
------
四、桃花会
--
第三章 商业网点
----
第一节 商业供销合作商店的网点、人员变化
----
第二节 批发零售收购网点
----
第三节 各基层社下伸的购销网点
----
第四节 农村服务店
----
第五节 农村代购代销店
----
第六节 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
--
第四章 横向经济
----
第一节 农工商联合经理部
----
第二节 各种形式的联营联办
----
第三节 联营联办的效应
------
一、两个效益都较好的项目
------
二、效益差导致亏损的项目
第三篇 产供销业务
--
第一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一、管理机构及人员
------
二、技术指导和技术力量
----
第二节 帮助社队发展副业生产
------
一、贯彻政策指导生产
------
二、发展生产建商品生产基地
----
第三节 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
第四节 在资金上扶持
------
一、预购定金
------
二、扶持生产基金
--
第二章 主要产品的产销
----
第一节 果品的产销
------
一、果品生产历史沿革
------
二、果品生产、经营状况
------
三、主要品种的产销
--------
桃子
--------
梨子
--------
葡萄
--------
洞庭枇杷
--------
苹果
--------
樱桃
--------
柑桔
--------
柠檬
--------
果蔗
--------
地瓜
--------
其它果品
----
第二节 外贸及轻工原料的产销
------
蕃茄
------
青豆
------
海椒
------
茉莉花
------
其它品种
----
第三节 大宗品种
------
棉花
------
烤烟
------
晒烟
------
草帽
------
草席
------
干姜片
------
大头莱
----
第四节 养殖业的产销
------
生猪
------
菜羊
------
家禽 家兔 鲜蛋
------
鲜鱼
----
第五节 蔬菜的产供销
----
第六节 中草药材的产销概况
--
第三章 收购
----
第一节 机构网点人员
----
第二节 农副产品收购
------
一、分类管理
------
二、执行奖售政策
------
三、收购业务几次较大的变动
------
四、不同时期的收购办法
------
五、开展“小秋收”运动
----
第三节 畜产品的收购与管理
----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
------
一、对废旧物资的管理
------
二、收购办法
--
第四章 农业生产资料的组织与供应
----
第一节 化学肥料
------
一、经营品种变化
------
二、经营方式和办法
------
三、多渠道经营
----
第二节 化学农药药械
------
一、经营概况
------
二、技术培训与推广
----
第三节 土化肥土农药
------
一、土杂肥及土化肥
------
二、土农药
----
第四节 农具
------
一、旧式农具
------
二、新式农具
------
三、半机械化农具
------
四、铁、塑、石代木农具
------
五、其它农具及器材
----
第五节 耕牛
------
一、经营与管理
------
二、保护
------
三、放宽
--
第五章 生活资料的供应
----
第一节 供应业务发展变化梗概
------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
二、三年灾害和国民经济调整
------
三、十年文革至拨乱反正
------
四、改革开放的十年
------
附表一:历年总购总销、纯购纯销统计表
------
附表二:历年生活资料主要品种销售统计表
----
第二节 经营形式
------
一、座店经营
------
二、为国营商业和上级社代销
------
三、为国营商业代批发
------
四、为社员优惠供应
------
五、办物交会推销
------
六、送货下乡
------
七、增设摊点扩销
------
八、为用户送货上门
----
第三节 商品分配
------
一、供应政策和措施
------
二、各种票证与票证管理
----
第四节 自营业务议购议销
----
第五节 饮食服务的经营变化
----
第六节 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
第四篇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民主管理
----
第一节 社员代表大会及常设机构
----
第二节 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委员会
----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二章 计划统计
----
第一节 计统机构及人员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一、建区前计划管理
------
二、建区后的计划管理
----
第三节 统计工作
------
一、建区前统计工作
------
二、建区后的统计工作
--------
附表一:区商业供销系统历年购进销售统计表
--------
附表二:被评定技术职称,师以上的统计人员名录
--
第三章 财务会计
----
第一节 概况
------
一、财会机构及人员
------
二、资金变化
------
三、基本建设
------
四、盈亏状况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一、对采购商品的管理
------
二、对供应商品的管理
------
三、对资金的管理
------
四、财产管理
------
五、定额管理
------
六、费用管理
------
七、基建管理
------
八、“三清报损”
------
九、利润分配
------
十、经营责任制
----
第三节 会计核算
------
一、记帐办法演变
------
二、会计制度的颁发与执行
------
三、会计核算
------
四、基础工作
----
附表一:龙泉驿区商业供销历年财务四项指标实现情况表
----
附表二:1979年与1988年自有资金变化情况表
----
附表三:各公司销售、利润1979年与1988年对比变化
----
附表四:各供销社销售、利润1979年与1988年对比变化
----
附表五:商业局、供销社系统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名录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工作概况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一、管理体制与职能
------
二、各个时期的物价政策
------
三、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物价调整
--
第五章 人事劳资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一、建区前后人员变化概况
------
二、劳动计划和劳动组合
------
三、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工资
----
第三节 职工福利
------
一、职工食堂
------
二、职工住宿
------
三、医药费和患病期间待遇
------
四、劳动保护
------
五、困难补助
------
六、各种补贴
------
七、奖金
------
八、互助储金
------
九、文体活动
------
十、老龄工作
----
第四节 职工教育培训
------
一、建区前教育培训概况
------
二、建区后的教育培训工作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
第六章 安全保卫
--
第七章 仓储与运输
----
第一节 仓储
------
一、仓库建设
------
二、仓储管理
----
第二节 运输
第五篇 商办工业
--
第一章 概貌
----
一、建国前工业生产
----
二、建区前供销社办工业
----
三、建区后商办工业
----
四、商业流通体制改革
----
五、经验、教训
--
第二章 现有各厂发展史
----
第一节 商业局属工业
----
第二节 供销社系统工业
------
一、洛带供销社酿造厂
------
二、大面供销社酿造厂
------
三、柏合供销社酿造厂
------
四、洛带供销社糖果厂
------
五、洪河供销社花茶厂
------
六、龙泉驿区成型煤加工厂
------
七、大面供销社蜂窝煤厂
----
第三节 商科联办工业
------
一、成都市西河副食品厂
------
二、四川电热毯总厂
第六篇 土特产名小吃
--
第一章 名特产品
----
第一节 水蜜桃
----
第二节 洞庭枇杷
----
第三节 硃砂樱桃
----
第四节 毛家山梨
----
第五节 巨蜂系葡萄
----
第六节 脐橙
----
第七节 柏合寺草帽
----
第八节 二荆条海椒
----
第九节 二黄姜
----
第十节 走马岭柴胡
----
第十一节 天府牌电热毯
----
第十二节 龙喜牌天府大头菜丝
--
第二章 风味食品
----
第一节 刘鸡肉
----
第二节 拌兔丁
----
第三节 黄凉粉
----
第四节 担担面
----
第五节 牛肉酸辣粉
----
第六节 鄢鸭子
----
第七节 腐皮肉丝
----
第八节 窝子油糕
----
第九节 蜀东牌桃片
----
第十节 芝麻酥条
----
第十一节 长丰牌川味火腿
----
第十二节 蜀风牌香味西式火腿
第七篇 党团群组织建设
--
第一章 党组织
----
第一节 建区前的党组织
----
第二节 建区后的党组织
----
第三节 商业、供销分设后的党组织
----
附表一:龙泉驿区商业供销历届党组织负责人任职情况表
----
附表二:区商业供销党总支部各代表年度党员人数表
----
附表三:基层党组织历任负责人任职情况表
------
附:洛带供销社党支部1954年至1975年负责人任职情况表
----
附表四:区商业供销系统历年被授予先进党支部名录
----
附表五:区商业供销系统1982-1991年优秀共产党员名录
--
第二章 共青团组织
----
附:局、社机关1971-1988年共青团组织负责人任职情况表
--
第三章 工会组织
----
附表一:区商业供销工会工作委员会历届负责人任职情况表
----
附表二:各基层工会历届负责人任职情况表
----
附表三:被授予先进工会单位名录
----
附表四:出席市以上工会积极份子名录
--
第四章 妇女组织
--
第五章 民兵组织
----
附录一:区商业供销系统历任区以上各届人大代表名录
----
附录二:区商业供销系统历任区以上政协委员名录
第八篇 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章 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第三章 落实各次政治运动政策
附录
--
一、光荣榜
----
表一:区商业供销系统被省、市授予先进集体名录
----
表二:区商业供销系统被省、市授予劳模、先进个人名录
----
表三:区商业供销系统出席区先进集体、个人统计表
--
二、违纪职工处理
编后记
附:各公司、基层社、科室为修志提供资料情况表
勘误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