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志

临西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临西县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6年10月

目录

封面
临西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临西县地图
-- 临西城区图
-- 一九四五年河西街示意图
-- 毛主席接见吕玉兰
-- 毛主席、周总理在会议上(后排右一为吕玉兰)
-- 邓颖超同志会见女劳模(右三为吕玉兰)
-- 彭真同志与吕玉兰亲切交谈
-- 李瑞环同志与吕玉兰亲切交谈
-- 吕玉兰在田间与社员学习中央文件
-- 时连松省长视察临西收棉工作
-- 中共临西县委员会
-- 县人民政府、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左:县委书记刘力
-- 右:县长焦生辰
-- 农资综合服务中心
-- 老干部活动中心
-- 变电站
-- 尖冢扬水站
-- 县火柴厂办公楼
-- 粮油加工厂
-- 东留善堌实业总公司
-- 东留善堌实业总公司产品
-- 县织染厂产品十色灯芯绒布
-- 县砂轮厂产品抛光砂轮
-- 县氮肥厂产品碳酸氢铵化肥
-- 县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
-- 织染厂织布车间
-- 县酱菜厂
-- 氮肥厂
-- 县第二油棉加工厂
-- 邮电大楼
-- 卫运词铁路桥(京九第一大桥)
-- 卫运河先锋大桥
-- 卫运河公路桥
-- 卫运河
-- 公路桥收费亭
-- 县河西汽车站
-- 县人民医院
-- 临西一中教学楼
-- 仓上小学育才亭
-- 人民商场
-- 中国人民银行临西县支行
-- 中国工商银行临西县支行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临西县支行
-- 中国农业银行临西县支行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临西县分公司
-- 书法 江山如画 李夫燕
-- 临西影剧院
-- 周惊湖书法
-- 吕玉兰画 荷花
-- 木刻 鞠躬尽瘁 李夫燕
-- 卢庆生画 疑是秋时挂满枝、雄翠图、老区映辉
-- 张凤山画
-- 洪官营清真寺
-- 洪官营清真寺大殿
-- 小芦 天主教堂
-- “四·二九”烈士纪念塔
-- 圣旨上(满文)下(汉文)
-- 文物:警釉双耳钵·唐、青秞小执壶·唐、石枕·唐、绿釉瓷钵·唐、
-- 文物:黄釉双系瓷罐·唐、黄釉瓷钵·唐、铜镜·宋、灰陶双耳三足釜·唐、青瓷钵·唐
-- 县志译稿人员合影
-- 县志编委会成员
-- 县志办公室成员

历届县志编纂委员会人员名单
凡例
目录
卷一概述
卷二大事记
卷三地理
-- 第一章行政区域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疆域变迁
-- 第二章建置
---- 异说附记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建县前
---- 第二节建县后
------ 附:宏毅县简况
------ 民国23年临清县城区图(河西部分)
------ 民国28年临清县行政区划图
------ 宏毅县行政区划图(1945年)
-- 第四章城镇乡村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乡镇
---- 第三节村
------ 附:废弃村名表
------ 附:1982年临西县村庄更名情况
-- 第五章地质
---- 第一节地质构造
---- 第二节地层及岩性
-- 第六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特征
---- 第二节地貌类型
-- 第七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光照
---- 第三节温度
---- 第四节降水
---- 第五节气压和风
---- 第六节地温和霜冻
-- 第八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九章土壤
---- 第一节类属分布
---- 第二节土体构型与表层质地
---- 第三节土壤肥力
---- 第四节土地资源
---- 第五节土地利用
------ 附: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 附:土壤分类系统表
------ 附:土壤类型分布图
------ 附:土地利用现状图
------ 附: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
-- 第十章生物
---- 第一节植被
---- 第二节植物
---- 第三节动物
-- 第十一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气候灾害
------ 附:1956年洪灾记实
------ 附:1963年洪灾记实
---- 第二节地质灾害
---- 第三节生物灾害
-- 第十二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规模
---- 第二节民族成分构成
---- 第三节计划生育
------ 附:明代临西移民考
卷四经济
-- 第一章农业
---- 第一节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节农业区划
---- 第三节农作物
---- 第四节农技农艺
------ 附: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消长情况
---- 第五节农作机具
---- 第六节农业机构沿革
-- 第二章林业
---- 第一节林木种类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附:植树节活动
---- 第三节果树和果园
---- 第四节林业科技
---- 第五节林政
---- 第六节病虫害及其防治
-- 第三章畜牧水产
---- 第一节畜禽种类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水产
---- 第五节管理机构沿革
-- 第四章水利
---- 第一节洪涝治理
---- 第二节农田灌溉
---- 第三节提水工具
---- 第四节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五节县外水利施工
---- 第六节边界水利纠纷
------ 附:山东省临清县与河北省清河县关于边界水利问题的协议
------ 附:山东省临清市与河北省丘县关于边界水利问题的协议
------ 附:馆陶县与临清县关于临馆渠复堤问题的协议
------ 附:历史水利纠纷记事
------ 附:会勘水灾永杜争执文
------ 附:1963年境内卫运河防洪记实
-- 第五章工业
---- 第一节经营体制
---- 第二节生产门类
---- 第三节棉花加工
---- 第四节企业管理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六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企业构成
---- 第二节产业构成
---- 第三节重点企业
---- 第四节管理体制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七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桥梁
---- 第三节交运工具
---- 第四节公路运输
---- 第五节津渡水运
---- 第六节交通管理
---- 第七节交通机构
-- 第八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邮电质量管理
---- 第五节邮电业务经营
-- 第九章电业
---- 第一节电网建设
---- 第二节电力供应
---- 第三节电力管理
---- 第四节发电设施
-- 第十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城市建设
---- 第二节公产房建设和管理
---- 第三节村镇建设
---- 第四节机构及建筑队伍
---- 第五节土地征用
---- 第六节环境保护
-- 第十一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地籍管理
---- 第二节建设用地
---- 第三节监督监察
---- 第四节机构设置
-- 第十二章商业
---- 第一节经营体制和机构
---- 第二节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 第三节物资经营及资料购销
---- 第四节棉花购销
---- 第五节饮食服务
---- 第六节集市贸易
------ 附:白庄轴承专业市场
---- 第七节外贸
---- 第八节经营管理
-- 第十三章税务
---- 第一节税务体制
---- 第二节解放前的赋税
------ 附:民国22年(1933年)临清捐项名称
---- 第三节解放后的税收
---- 第四节税收减免
---- 第五节稽征管理
---- 第六节税务机构
-- 第十四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财务管理与监察
------ 附:国家规定的现行专项控制商品
---- 第四节乡镇财政
---- 第五节债券
---- 第六节财政机构
-- 第十五章金融
---- 第一节货币
---- 第二节信贷
---- 第三节储蓄
---- 第四节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五节结算
---- 第六节基建拨款与贷款
---- 第七节保险
---- 第八节金融机构
-- 第十六章粮棉油管理
---- 第一节粮油购销
---- 第二节粮棉油储运
---- 第三节票证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十七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查处投机倒把
------ 附:摇鞍镇供销社日杂门市部倒卖假久效磷案
---- 第四节企业管理
---- 第五节个体经济管理
---- 第六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七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十八章计量管理
---- 第一节计量演变
---- 第二节计量业务
---- 第三节质量监督检验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十九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市场物价
---- 第二节物价管理
---- 第三节管理机构
-- 第二十章审计
---- 第一节审计业务
---- 第二节审计种类
---- 第三节审计方法
---- 第四节审计机构
-- 第二十一章统计
---- 第一节统计调查
---- 第二节统计整理
---- 第三节统计分析
---- 第四节统计监督
---- 第五节统计机构
-- 第二十二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计划编制
---- 第二节计划的检查考核与修改
---- 第三节计划管理机构
卷五政治
-- 第一章中共临西县党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员
---- 第三节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委历任领导人
---- 第五节纪律检查
---- 第六节统一战线
---- 第七节信访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人民代表选举
---- 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人大常委会
-- 第三章政府
---- 第一节县级政府
---- 第二节政府所属机构设置
---- 第三节区乡村级政权设置
---- 第四节侨务
-- 第四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历届委员会会议
---- 第二节政协组织
---- 第三节政协工作
-- 第五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青年组织
---- 第三节少年组织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农民组织
---- 第六节工商组织
---- 第七节文化组织
---- 第八节其他组织
-- 第六章公安司法
---- 第一节治安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审判
---- 第四节司法行政
-- 第七章劳动人事
---- 第一节职工
---- 第二节干部
---- 第三节机构设置
-- 第八章民政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补助
---- 第三节抚恤
---- 第四节烈士褒扬
------ 附:临西县光荣院记
---- 第五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六节救灾救济
---- 第七节社会福利
---- 第八节婚姻登记
---- 第九节管理机构
卷六军事
-- 第一章兵制
---- 第一节旧时兵役制
---- 第二节人民政权兵役制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旧时驻军
---- 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
----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驻军
---- 第四节解放战争时期驻军
---- 第五节建国后驻军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地方武装
-- 第四章地方武装机构
---- 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前
---- 第二节新中国建立后
-- 第五章民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
---- 第二节民兵活动
---- 第三节民兵训练
---- 第四节民兵作用
-- 第六章人防战备
---- 第一节人防工程
---- 第二节防空演习
---- 第三节机构沿革
-- 第七章主要战事
-- 第八章兵祸匪患
-- 第九章县人民武装部
---- 附:过境军队
卷七文化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学塾
---- 第二节学前教育
---- 第三节初等教育
---- 第四节中等教育
---- 第五节业余教育
---- 第六节特种教育
---- 第七节教师队伍
---- 第八节教学研究
---- 第九节考试制度
---- 第十节教育经费
---- 第十一节勤工俭学
---- 第十二节教育行政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科技机构
---- 第二节科技组织
---- 第三节科技队伍
---- 第四节科技知识普及
---- 第五节科技管理
---- 第六节科技研究与应用
---- 第七节气象能源防震
-- 第三章医药卫生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第二节医疗队伍
---- 第三节医药和药政
---- 第四节防疫
------ 附:本县几种主要传染病的调查防治
---- 第五节妇幼保健
---- 第六节卫生经费
---- 第七节公费医疗
---- 第八节爱国卫生
---- 第九节管理机构
-- 第四章体育
---- 第一节学生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农民体育
---- 第四节体育设施
---- 第五节运动会
---- 第六节体育队伍
---- 第七节体育机构
-- 第五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事业机构与设施
---- 第二节文化种类
---- 第三节文艺团体
---- 第四节文艺创作
---- 第五节电影
---- 第六节图书
---- 第七节档案
---- 第八节宣传报道
---- 第九节文化市场管理
---- 第十节史志
---- 第十一节谱牒
---- 第十二节文物
卷八社会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附:1943年灾荒记实
---- 第二节职工生活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三章风尚习俗
---- 第一节岁时节俗
---- 第二节礼仪习俗
---- 第三节衣食住行
---- 第四节生活用具
---- 第五节迷信陋习
---- 第六节禁忌
---- 第七节民间信仰
---- 第八节美德良风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临西话概况
---- 第二节临西话的语音系统
---- 第三节分类词表
---- 第四节语法特点
---- 第五节标音举例
卷九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王彦超
---- 李本固
---- 邢泰吉
---- 孙维统
---- 崔伸
---- 吴兆熊
---- 张东瀛
---- 车震
---- 吴继高
---- 孙宝贤
---- 郝孝哲
---- 李春
---- 张乾一
---- 苏金城
---- 龚慎思
---- 鲍传荣
---- 张金堂
---- 张干民
---- 张存恪
---- 关守智
---- 孟昭礼
---- 孙景濂
---- 傅美文
---- 杨宏明
---- 修一辙
---- 赵文普
---- 王宏
---- 孙冠军
---- 周惊湖
---- 乔云岚
---- 郭华轩
---- 孙毅民
---- 崔绳先
---- 邵希增
---- 江琴堂
---- 邢希圣
---- 修蓉泉
---- 胡东皓
---- 陈先木
---- 任维祺
---- 李悌光
---- 张用晦
---- 李家权
---- 赵景江
---- 修林凤
---- 吕玉兰
---- 谭定华
---- 孙明远
-- 第二章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学者名人
---- 第一节省级劳动模范
---- 第二节临西籍在外地工作的部分工作人员
---- 第三节临西县副高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卷十附录
-- 修志始末
-- 临清历代修志记略
-- 临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征集编纂县志资料的通告
-- 十个为什么
-- 李跋
-- 方跋
-- 编纂机构及其人员名单
--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表格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