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区志 上册

昌都地区志 上册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昌都地区地理、政治、经济领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0

目录

封面
昌都地区志 上
《昌都地区志》编审机构及人员名单
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的题词
图片
-- 西藏昌都地区行政区划图
-- 昌都城关镇平面示意图
-- 1989年,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廖锡龙陪同副总参谋长何其宗看望昌都军分区部队战士
-- 1995年,西藏军区政委胡永柱冒雪看望昌都军分区某部官兵
-- 2000年10月,西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参观昌都地区50周年成就展览
-- 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自治区政协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
-- 2000年10月19日,昌都地区解放50周年庆祝大会开幕式文艺表演
-- 1950年10月,昌都战役中的人民解放军竹巴龙机枪阵地
-- 昌都战役中,藏族牧民给人民解放军带路
-- 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过江挺进昌都
-- 进军途中野外扎营
-- 1951年9月,昌都地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旧址
-- 1997年兴建的左贡县马曲河倒虹管引水工程
-- 昌都县面达林区
-- 20世纪90年代末昌都至邦达公路绿化带
-- 20世纪70年代新建的芒康县莽湖遂洞
-- 江达县邓柯乡通天河渡口
-- 2000年5月,长江上游昌都“天保工程”开工典礼在芒康召开
-- 20世纪90年代兴建的育苗生产基地
-- 1998年昌都地区农牧局引进的“高油115”栽种成功
-- 优良品种杂交玉米丰收在望
-- 昌都地区传统的耕地方式——“二牛抬杠”
-- 20世纪80年代昌都农民用上了拖拉机
-- 20世纪90年代末,芒康县曲孜卡乡村办的蔬菜大棚
-- 牧区
-- 20世纪80年代,昌都牧民用上了手摇牛奶分离器
-- 黑白花牛与昌都黄牛杂交的后代
-- 如梦原野
-- 昌都血碧拉山上的唐代柏树林
-- 20世纪B0年代,察雅边远山村群众用上自来水
-- 澜沧江畔芒康盐井古盐田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昌都邦达机场
-- 20世纪50年代,在悬崖峭壁上修筑的川藏公路
-- 怒江大桥
-- 川藏线37道班工人
-- 川藏公路上的盘山公路
-- 昌都移动公司办公大楼
-- 1998年建成的昌都第一高楼——17层的农行昌都支行大厦
-- 昌都邦达工贸公司大楼
-- 昌都客运车队
-- 乡村邮递员
-- 1950年10月兴建的西藏第一个气象台——昌都气象台
-- 1952年兴建的西藏第一个水文站——昌都水文站
-- 农牧区虫草交易
-- 执法检查
-- 昌都地区纳税大厅
-- 1967年投产发电的昌都电厂
-- 1984年四川省援建的昌都饭店
-- 1984年四川省援建的昌都地区群艺馆
-- 昌都县如意矿泉水厂生产车间
-- 昌都金融部门在街头开展业务
-- 昌都地区水泥厂
-- 1994年天津市援建的芒康县盐并松达电站
-- 中共昌都地委办公大楼
-- 昌都地区行署办公大楼
-- 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昌庆街
-- 1994年国家电力部援建的昌都中心变电站
-- 20世纪90年代末新建的昌都城关镇康乐新村
-- 党中央、国务院调拨的抗灾救灾物资到达灾区
-- 昌都地区公开招考国家公务员面试考场
-- 昌都地区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答辩考场
-- 政协昌都地区第五届五次会议
-- 履行人民代表的义务
-- 人民解放军帮助群众抢收庄稼
-- 外国游客在昌都
-- 昌都烈士陵园
-- 人民解放军抢险救灾
-- 乡村水电站青年管理人员培训班开学
-- 自治区副主席、昌都地委书记杨松和地区行署专员孟德利视察昌都人民广播电台康巴语机房
-- 丁青县农牧民小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学习
-- 地区师范学校的音乐课
-- 20世纪90年代末昌都地区农牧民扫盲班考试
-- 团员义务劳动
-- 西藏第一小学——昌都实验小学建校40周年庆典
-- 地区气象工作者在宣传介绍气象防雹知识
-- 昌都地区科普宣传活动
-- 丁青老艺人泽仁勇培创作的《格萨尔王》唐卡画
-- 地区群艺馆罗松西绕创作的唐卡画——《吞米·桑布扎》荣获西藏珠穆朗玛艺术金奖
-- 1昌都卓舞
-- 2地区民族歌舞团“三下乡”文艺演出
-- 3丁青热巴舞
-- 4芒康弦子舞
-- 联合国卫生组织人员为昌都儿童作健康检查
-- 边远农牧民看上了电视
-- 昌都传统体育项目——抱沙袋
-- 昌都人民最喜爱的篮球运动
-- 1998年,藏汉医务人员为患者作白内障复明手术
-- 藏医为患者诊脉
-- 昌都藏药净化和包装车间
-- 昌都藏药厂生产的属国家保护品种药品
-- 芒康民居
-- 类乌齐民居
-- 左贡县东坝民居
-- 牧区牛毛帐篷
-- 民族手饰——金戒指
-- 打制佛像
-- 旧西藏的刑具
-- 民居室内装饰
-- 昌都朵麦总管府旧址
-- 嫁日
-- 好日子
-- 老人
-- 牧区姑娘
-- 昌都姑娘
-- 农区姑娘
-- 老人
-- 农民
-- 芒康妇女
-- 康巴汉子
-- 苯教寺庙——丁青孜珠寺
--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祖寺——昌都县嘎玛寺
-- 藏传佛教达垅噶举派主寺——类乌齐查杰玛大殿
-- 芒康盐井天主教堂
-- 昌都寺跳神活动
-- 出土的骨针
-- 新石器时代的卡若遗址
-- 出土的石器
-- 远古时期的八宿拉鲁卡岩画
-- 称之为格萨尔王的铁制镀金马鞍
-- 雕刻于804年的察雅仁达摩崖造像
-- 1719年,康熙皇帝颁赐给昌都寺帕巴拉活佛的“阐讲黄法额尔德尼那门汗”铜印
-- 1794年,驻藏大臣松筠为边坝丹达庙题赠的匾额“苦难慈缘”
-- 1728年,四川提标中营发给三十九族多说土官的信牌
-- 1837年,驻藏官兵为左贡田妥寺题赠的“神恩远荫”匾额
-- 昌都卫生大队大队长王真(左)、副大队长卢璋
-- 藏族巨商邦达多吉(左)
-- 格萨尔说唱艺人卡察扎巴·阿旺嘉措
-- 地区公安处处长洛桑泽仁(左三)向领导汇报工作
-- 2003年10月24日,参加《昌都地区志》初审会的地区地方志编委会领导和地区志总编室部分人员合影
-- 原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在《昌都地区志》复审会上讲话
-- 2004年5月30日至6月2日,由老领导和自治区区内外专家组成的《昌都地区志》复审会在成都召开
-- 2005年2月23日,昌都地委、地区行署主持召开的《昌都地区志》终审会会场
-- 在《昌都地区志》终审会上,地委书记孟德利、行署专员维色在研讨志书
-- 2005年3月26日,《昌都地区志》通过自治区的评审验收
-- 昌都县城
-- 20世纪90年代末的昌都
-- 20世纪50年代初的昌都
-- 雪山下的村庄—八宿县然乌村
-- 丁青县城
-- 洛隆县城
-- 察雅县城
-- 边坝县城
-- 芒康县城
-- 左贡县城
-- 八宿县城
-- 江达县城
-- 贡觉县城
-- 类乌齐县城
-- 怒江
-- 金沙江
-- 澜沧江
-- 冰川雪山
-- 田园
-- 金丝猴
-- 藏马鸡
-- 鹦鹉
-- 血雉
-- 岩羊
-- 菠罗花
-- 雪莲
-- 盐井石榴
-- 雪山一支蒿
-- 大黄
-- 丁青虫草
-- 知母
-- 芒康松茸
-- 猴头菌
-- 贝母
-- 江达玉龙铜矿
-- 铬矿
-- 锡矿
-- 金矿
-- 银矿
-- 1957年,昌都地区解委会副主任帕巴拉·格列朗杰在北京向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敬献哈达
-- 1990年10月,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在庆祝昌都解放40周年庆典上讲话
-- 198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在昌都县小恩达村调研
-- 195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在昌都县生格村与群众促膝谈心
-- 1951年,十八军司令员张国华(左)和西藏地方政府和谈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右)从北京加到昌都,受到昌
-- 1994年7月8日,总书记江泽民为昌都邦达机场题写的场名
-- 1990年10月,在庆祝昌都解放40周年期间,胡锦涛和帕巴拉·格列朗杰等领导慰问地区公安干警
-- 1994年11月,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在察雅视察指导工作
-- 1995年5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西藏自治区领导、昌都地区党政军领导和首批
--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热地和自治区党委常委、昌都地委书记李光文在察雅听取扶贫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地理
-- 第一篇 建置沿革
---- 第一章 位置和境域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境域
---- 第二章 建置与区划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区划
---- 第三章 县情概览
------ 第一节 昌都县
------ 第二节 丁青县
------ 第三节 类乌齐县
------ 第四节 察雅县
------ 第五节 贡觉县
------ 第六节 江达县
------ 第七节 边坝县
------ 第八节 洛隆县
------ 第九节 八宿县
------ 第十节 左贡县
------ 第十一节 芒康县
--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区域地质
------ 第二节 地质演化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概况
------ 第二节 地貌类型
------ 第三节 地貌分区
---- 第三章 水文水系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湖泊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三节 气候分区
---- 第五章 土壤与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植物资源
------ 第三节 动物资源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地震
------ 第二节 山地灾害
------ 第三节 气候灾害
经济
-- 第一篇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发展历程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物价
------ 第三节 工商
------ 第四节 物资
------ 第五节 统计
------ 第六节 审计
-- 第二篇 农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农业机构
------ 第二节 农机机构
---- 第二章 农业所有制变革
------ 第一节 私有制
------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 第三节 农区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农业资源与区划
------ 第一节 农业资源
------ 第二节 农业区划
---- 第四章 农作物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其他作物
---- 第五章 农业技术
------ 第一节 耕作与栽培
------ 第二节 种子
------ 第三节 肥料
------ 第四节 植物保护
------ 第五节 农田建设
---- 第六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田机具种类
------ 第二节 农业机械效益
------ 第三节 农机供应与维修
------ 第四节 农机队伍与培训
-- 第三篇 畜牧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畜牧业所有制变革
------ 第一节 私有制
------ 第二节 个体、集体所有制
------ 第三节 牧区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畜牧业资源
------ 第一节 草场资源
------ 第二节 饲草饲料
------ 第三节 畜禽品种
------ 第四节 畜牧区划
---- 第四章 畜牧生产
------ 第一节 畜类
------ 第二节 禽类
------ 第三节 其他
------ 第四节 畜产品
---- 第五章 畜牧业技术
------ 第一节 饲养管理
------ 第二节 畜种繁育改良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六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草场建设
------ 第二节 饲料生产和加工
------ 第三节 牧业机械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第四篇 林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
---- 第二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森林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三章 采伐利用
------ 第一节 森工企业
------ 第二节 采伐运输
------ 第三节 木材运储
------ 第四节 木材加工与综合利用
------ 第五节 木材销售
---- 第四章 营林生产
------ 第一节 采种、引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育林更新
---- 第五章 经济林木
------ 第一节 苹果
------ 第二节 梨
------ 第三节 桃
------ 第四节 核桃
------ 第五节 其他
---- 第六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防火
------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七章 管理
------ 第一节 伐区管理
------ 第二节 木材检验
------ 第三节 制止乱砍滥伐
------ 第四节 森林权属
------ 第五节 经费管理
-- 第五篇 交通运输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运输管理机构
---- 第二章 道路、桥梁
------ 第一节 古道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桥梁
---- 第三章 运输
------ 第一节 人畜运输
------ 第二节 汽车运输
------ 第三节 拖拉机运输
------ 第四节 航空运输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公路养护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 第三节 运政管理
-- 第六篇 水利电力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水利机构
------ 第二节 水文机构
------ 第三节 电力机构
---- 第二章 水利资源
------ 第一节 水量
------ 第二节 水能
---- 第三章 水利建设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提灌工程
------ 第四节 人畜饮水工程
---- 第四章 电力建设
------ 第一节 柴油发电
------ 第二节 水电建设
------ 第三节 电厂、电站
---- 第五章 供电
------ 第一节 变电站
------ 第二节 电网
------ 第三节 电价
---- 第六章 防汛抗旱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 抗旱救灾
------ 第三节 抗洪抢险
---- 第七章 水利电力管理
------ 第一节 水利管理
------ 第二节 水电管理
------ 第三节 电厂管理
-- 第七篇 工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101”工程指挥部
------ 第三节 工业企业
---- 第二章 工业所有制
------ 第一节 国有
------ 第二节 私营
---- 第三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采矿
------ 第二节 化工
------ 第三节 机械
------ 第四节 建材
------ 第五节 食品加工
------ 第六节 印刷
------ 第七节 皮革加工
---- 第四章 工业效益
------ 第一节 产值、产量
------ 第二节 投入、效益
---- 第五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生产管理
------ 第二节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安全管理
---- 第六章 工业技术和名优产品
------ 第一节 技术改造
------ 第二节 名、优、新、特产品
-- 第八篇 邮电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察木多邮局和电报分局
------ 第二节 西藏地方政府驻昌都电台
------ 第三节 昌都邮电局
------ 第四节 昌都地区邮政局、电信局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传输网络与设备
------ 第二节 业务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业务管理
------ 第四节 技术管理
------ 第五节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九篇 商贸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地直企业
------ 第三节 县属企业
---- 第二章 传统商贸
------ 第一节 商贩
------ 第二节 商贸组织
---- 第三章 国营商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民族贸易政策
------ 第三节 商品经营
------ 第四节 管理
----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五章 外贸
------ 第一节 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 第二节 经营
-- 第十篇 粮油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企业机构
---- 第二章 粮油收购
------ 第一节 粮食征购
------ 第二节 油脂收购
---- 第三章 粮油供应
------ 第一节 城镇供应
------ 第二节 农牧区供应
---- 第四章 粮油价格管理
------ 第一节 粮油购销价格
------ 第二节 粮油调拨价格
---- 第五章 调运、仓储与粮油加工
------ 第一节 粮油调运
------ 第二节 粮油仓储
------ 第三节 粮油加工
------ 第四节 粮油科技管理
-- 第十一篇 财政
---- 第一章 机构、体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二章 收入
------ 第一节 农牧业税收
------ 第二节 工商各税收入
------ 第三节 企业收入
------ 第四节 补助及其他收入
---- 第三章 支出
------ 第一节 基本建设支出
------ 第二节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 第三节 工交、商贸支出
------ 第四节 行政支出
------ 第五节 三项资金支出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预、决算管理
------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 企业财务管理
------ 第五节 基本建设投资管理
------ 第六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七节 财政监督管理
-- 第十二篇 税务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二章 税收
------ 第一节 税制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章 税务管理
------ 第一节 征收管理
------ 第二节 发票管理
------ 第三节 税务行政复议
------ 第四节 税务监督检查
------ 第五节 税法宣传
-- 第十三篇 金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 保险
---- 第二章 货币流通
------ 第一节 地方币
------ 第二节 中央货币
---- 第三章 存储
------ 第一节 银行存款
------ 第二节 储蓄种类
---- 第四章 信贷及基本建设拨款
------ 第一节 民间借贷
------ 第二节 工商业贷款
------ 第三节 农牧业贷款
------ 第四节 乡镇企业贷款
------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贷款
------ 第六节 基本建设拨款
---- 第五章 管理
------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
------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第三节 结算
------ 第四节 金银收兑
---- 第六章 代理业务
------ 第一节 代理国库业务
------ 第二节 国债发行
------ 第三节 其他代理业务
---- 第七章 保险业务
------ 第一节 机动车辆及责任保险
------ 第二节 企业财产保险
------ 第三节 家庭财产和雇主责任保险
---- 第八章 农牧区金融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存款与贷款
-- 第十四篇 手工业与乡镇企业
---- 第一章 管理机构及企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
---- 第二章 民族手工业
------ 第一节 从业人员及产值
------ 第二节 金属加工
------ 第三节 纺织加工
------ 第四节 木制生活用品
------ 第五节 皮革加工
------ 第六节 绘画雕刻
------ 第七节 制陶
------ 第八节 酿酒
------ 第九节 盐加工
------ 第十节 竹编制品
---- 第三章 企业门类
------ 第一节 种养业
------ 第二节 加工制造业
------ 第三节 采矿业
------ 第四节 建材、木材、机修业
------ 第五节 建筑业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经营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安全管理
------ 第四节 收益分配
-- 第十五篇 城建与环保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昌都城关镇建设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昌都城关镇规划
------ 第三节 城市布局与用地
------ 第四节 市容
------ 第五节 市政设施
------ 第六节 文化体育设施
------ 第七节 商业农贸设施
---- 第三章 建置镇与乡村住宅建设
------ 第一节 建置镇
------ 第二节 县府驻地镇建设
------ 第三节 乡村住宅建设
----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
------ 第一节 地政管理
------ 第二节 房产管理
------ 第三节 建设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质量
------ 第二节 环保措施
政治
-- 第一篇 中共昌都地委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地区党代会
------ 第二节 县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党务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宣传
------ 第三节 纪律检查
------ 第四节 统战
------ 第五节 政法协调
------ 第六节 党校教育
------ 第七节 党史征编
-- 第二篇 人大昌都地区工委
---- 第一章 机构与职能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职能
---- 第二章 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 第一节 建立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二节 行使政治自治权
------ 第三节 享有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
------ 第四节 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第三篇 地县行政机构
---- 第一章 地区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
------ 第二节 昌都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
------ 第三节 昌都专员公署
------ 第四节 昌都地区革命委员会
------ 第五节 昌都地区行政公署
---- 第二章 县级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昌都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察雅县人民政府
------ 第三节 芒康县人民政府
------ 第四节 江达县人民政府
------ 第五节 贡觉县人民政府
------ 第六节 洛隆县人民政府
------ 第七节 类乌齐县人民政府
------ 第八节 左贡县人民政府
------ 第九节 八宿县人民政府
------ 第十节 丁青县人民政府
------ 第十一节 边坝县人民政府
------ 第十二节 行署派出机构
-- 第四篇 昌都地区政协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政协地区机构
------ 第二节 政协各县机构
---- 第二章 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政协昌都专区第一届委员会
------ 第二节 政协昌都专区第二届委员会
------ 第三节 政协昌都地区第三届委员会
------ 第四节 政协昌都地区第四届委员会
------ 第五节 政协昌都地区第五届委员会
------ 第六节 政协昌都地区第六届委员会
------ 第七节 政协昌都地区第七届委员会
---- 第三章 履行职能
------ 第一节 献计献策
------ 第二节 视察调研
------ 第三节 提案建议
------ 第四节 文史资料编辑
-- 第五篇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共青团昌都地委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团务活动
------ 第四节 少先队工作
---- 第二章 昌都地区妇联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妇女儿童工作
------ 第四节 “双学双比”活动
---- 第三章 昌都地区工会办事处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工会工作
------ 第四节 工会财务
---- 第四章 其他团体
------ 第一节 农协、贫协
------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三节 地区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篇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机构与编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编 制
---- 第二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
------ 第二节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 第三节 劳动保险
---- 第三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来源及调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四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工资待遇
------ 第二节 福利待遇
-- 第七篇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平叛与镇反
------ 第三节 四类分子改造及摘帽
------ 第四节 政治和刑事侦察
------ 第五节 治安管理
------ 第六节 户籍管理
------ 第七节 消防管理
------ 第八节 交通管理
------ 第九节 监所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复查纠正冤假错案
------ 第七节 申诉审判
------ 第八节 实施地方性法律法规
------ 第九节 执行与赔偿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律师业务
------ 第四节 公证业务
------ 第五节 民事调解
------ 第六节 劳动教养
-- 第八篇 军事
---- 第一章 机构与驻军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驻军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藏军驻昌都部队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节 人民武装自卫队
------ 第四节 人民武装委员会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征兵机构
------ 第二节 兵役制度
------ 第三节 退役
---- 第四章 治军
------ 第一节 藏军
------ 第二节 绿营军
------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 第五章 战事纪要
------ 第一节 清代战事
------ 第二节 民国战事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战事
---- 第六章 昌都战役
------ 第一节 战役部署
------ 第二节 战役经过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后勤保障
------ 第五节 藏军第九“代本”起义
-- 第九篇 政事纪要
---- 第一章 元明清民国时期
------ 第一节 元、明时期
------ 第二节 清朝、民国时期
---- 第二章 昌都解放初期
------ 第一节 以战促和的昌都战役
------ 第二节 推动和平谈判
------ 第三节 宣传、执行"十七条协议"
---- 第三章 平息叛乱和民主改革时期
------ 第一节 平息武装叛乱
------ 第二节 民主改革
---- 第四章 稳定发展时期
------ 第一节 稳定发展农牧民个体所有制
------ 第二节 支援对印自卫反击战
---- 第六章 改革开放时期
------ 第一节 拨乱反正
------ 第二节 落实政策
------ 第三节 改革开放
------ 第四节 稳定社会局势
-- 第十篇 受援工作
---- 第一章 受援工作综述
------ 第一节 受援工作沿革
------ 第二节 受援政策与措施
---- 第二章 人财物援助
------ 第一节 人才援助
------ 第二节 项目援助
------ 第三节 资金援助
------ 第四节 物资援助
---- 第三章 援助效益
------ 第一节 社会效益
------ 第二节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