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大洼县科技志是按新方志的体例要求,从科技管理、科技团体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以及工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方面,分门别类,横排竖写的。并按“横不漏项,竖不断条的原则以全县主要科学技术部门为重点,以科技应用为内容,逐项列题入志。撰记年限为自本世纪初期,迄至1985年末,各别事项追述到17世纪。做连续系统的记述,可使读志者从其事业,察其始末,知其兴替,窥其全豹。志书写作线索分为篇、章、节、目。全志共有13篇,54章,159节目。志前有序、凡例,科技大事记,志后有附录等。
目录
封面
大洼县科学技术志
序
凡例
大洼县科技志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科学技术管理
--
第一章 科学技术管理机构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委员会
----
第二节 企事业部门科技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科技管理工作
----
第一节 科技计划管理工作
----
第二节 科技成果管理
----
第三节 科技经费管理
--
第三章 科技情报管理
----
第一节 科技情报信息和科技咨询
----
第二节 科技图书资料管理
第二篇 科技政策、科技队伍和科研机构
--
第一章 科技政策
----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
----
第二节 科技人员职称晋升和评定工作
--
第二章 科学技术干部队伍
----
第一节 科技人员总数与分布
----
第二节 科技人员文化程度构成
--
第三章 科学研究机构和科技外事活动
----
第一节 县属农业科研机构
----
第二节 科技外事交流
第三篇 科技群团组织
--
第一章 学会、协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学会活动
--
第二章 县科协
----
第一节 县科协的任务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科协的活动
--
第三章 基层科协组织
--
第四章 科学技术普及
----
第一节 科普活动
----
第二节 农村科普
--
第五章 青少年科技活动
----
第一节 “三小”活动
----
第二节 竞赛活动
第四篇 标准计量、地震、气象
--
第一章 标准计量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计量工作
----
第三节 标准化工作
--
第二章 地震
----
第一节 地震概况
----
第二节 地震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地震预测预报工作
----
第四节 抗震救灾
--
第三章 气象
----
第一节 地理概况与气候
----
第二节 光资源情况
----
第三节 热资源情况
----
第四节 水资源情况
----
第五节 灾害天气
----
第六节 预测预报
第五篇 农业生产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一章 农业生产的沿革
----
第一节 农业生产概况
----
第二节 旱田区作物布局与耕作制度
----
第三节 水田耕作制度的变革
----
第四节 作物品种的更新
--
第二章 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
----
第二节 育秧保苗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施肥技术的改进
----
第四节 田间灌溉技术的发展
--
第三章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旱田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
第二节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
第三节 稻田灭草技术的发展
--
第四章 土壤普查与盐碱地改良利用
----
第一节 第一次土地勘查的成果
----
第二节 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
----
第三节 第三次土壤普查的结果
----
第四节 盐碱地改良利用
--
第五章 林业科技的发展
----
第一节 苗圃建设
----
第二节 树木品种的引进和更新
----
第三节 植树造林的进程
----
第四节 育苗造林技术与科研成果
----
第五节 林木病虫害防治
--
第六章 果树生产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一节 果树生产的发展
----
第二节 果园建设
----
第三节 果树品种的引进和更新
----
第四节 果树管理技术的改进
----
第五节 果树技术人材的培养
--
第七章 蔬菜生产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一节 蔬菜生产概况
----
第二节 蔬菜品种更新
----
第三节 蔬菜栽培方式的演变
----
第四节 蔬菜生产科研成果
--
第八章 芦苇生产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一节 芦苇生产概况
----
第二节 苇田分布及其生态变化
----
第三节 苇田基本建设
----
第四节 苇田管理技术
第六篇 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一章 畜禽饲养及其科研成果
----
第一节 畜禽品种资源
----
第二节 养猪
----
第三节 养牛
----
第四节 养马
----
第五节 养羊、养兔、养貂
----
第六节 养禽
--
第二章 兽医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
第一节 畜禽疫病防治
----
第二节 两种急性传染病的防治
----
第三节 兽医治疗技术的提高
--
第三章 饲料
----
第一节 饲料资源
----
第二节 水生饲料的养殖和利用
----
第三节 饲料加工
第七篇 渔业生产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一章 渔业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海水渔业
----
第一节 海水渔业资源
----
第二节 海水养殖业
----
第三节 纹蛤资源的保护利用
--
第三章 淡水渔业
----
第一节 淡水鱼类资源
----
第二节 淡水鱼类养殖
----
第三节 河蚌育珠
--
第四章 水产科研成果
----
第一节 淡水养殖科研项目
----
第二节 海水养殖试验成果
第八篇 水利灌溉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一章 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情况
----
第一节 水文地质情况
----
第二节 水资源情况
----
第三节 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农田水利开发建设概况
----
第一节 灌排工程设施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防洪排涝工程设施
----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与维修
--
第三章 田间灌溉管理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田间灌排渠系布置与改革
----
第二节 田阆灌溉管理技术
----
第三节 科学管理、计划用水
第九篇 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
--
第一章 农机管理体制韵沿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的变革
----
第二节 农机具的沿革
--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一节 农机具的发展
----
第二节 耕整地机械
----
第三节 播种机械
----
第四节 中耕除草机具的发展
----
第五节 施肥打药机械
----
第六节 收割、脱谷、扬场机械
--
第三章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化
----
第一节 推土机的应用
----
第二节 PDX-1.5型平地机
----
第三节 PS-2.0前置式铲抛机
----
第四节 清淤机械
----
第五节 WX207型抓斗武挖泥船
--
第四章 机务人员培训
--
第五章 农机修造技术的发展
--
第六章 农机科研成果
第十篇 工业交通技术的发展
--
第一章 工业生产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工业生产的发展
----
第二节 早期机械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铸造业的发展——大洼铸造厂
----
第四节 现代机械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二章 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大洼化工厂生产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化肥生产技术
----
第三节 甲醇生产技术
----
第四节 各项化工技术改造成果
----
第五节 磷肥生产技术及其应用
--
第三章 造纸工业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造纸工业建设
----
第二节 造纸工艺的改进
----
第三节 造纸新技术推广应用
--
第四章 乡(农场)镇工业与副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乡村副业生产技术
------
一、苇席编织
------
二、织草袋
------
三、纺草绳
----
第二节 乡(农场)镇工业
------
一、制砖业
------
二、特种焊结材料厂
------
三、沥青厂
------
四、西安酿造厂
------
五、东风电子仪器厂
--
第五章 粮谷加工、储藏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粮谷加工业的历史发展
----
第二节 粮谷加工设备的引进与更新
----
第三节 粮食仓储与监测技术
----
第四节 粮油产品质量检验技术
----
第五节 、储粮害虫及鼠类的防治
--
第六章 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公路技术改造
----
第四节 公路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公路运输
----
第六节 航运交通
第十一篇 城乡建筑与环保科技的发展
--
第一章 古建筑遗迹
----
第一节 寺庙建筑遗迹
----
第二节 清真寺、教堂建筑
----
第三节 古军事建筑
--
第二章 城乡房屋建筑
----
第一节 乡村房屋建筑结构的沿革
----
第二节 城镇房屋建筑结构
------
一、田庄台镇建筑规模
------
二、大洼镇建筑规模
------
三、其它四镇建筑规模
----
第三节 公共设施建筑规模
------
一、水利工程建筑规模
------
二、公路河流桥涵建筑规模
------
三、文化教育设施建筑规模
--------
(一)学校建筑
--------
(二)文化馆、剧场建筑
--
第三章 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建筑设计技术
----
第二节 建筑施工技术
----
第三节 建筑设计与工程质量检验机构
--
第四章 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环境污染状况
----
第二节 环境监测与治理
----
第三节 环保机构
第十二篇 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一章 医疗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医疗机构建设
----
第二节 医疗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临床科研工作的发展
--
第二章 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卫生防疫机构
----
第二节 防疫灭病
----
第三节 社会卫生
----
第四节 卫生监测监督
--
第三章 药品研制
----
第一节 西药研制
----
第二节 中药研制
----
第三节 各地区医院的药品研制
--
第四章 医疗技术力量的培养和提高
----
第一节 医疗技术交流
----
第二节 医务人员进修
----
第三节 办学、培训
第十三篇 科技人物
--
第一章 科技人物传略
----
战永权
----
王廷政
----
刘云成
----
吴荣昌
----
史守仁
--
第二章 中级以上科技人员名录
篇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