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微山湖区的历史与现状,突出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为微山湖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起到“存史、资政、教化”作用。
二、记述空间因内容而异,涉及河流、水利功能等内容者,延伸至流域。时间上限不限,下限至2007年,为体现事件的完整性,某些史料适当上溯或下延。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目录
封面
微山湖志
微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微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微山湖志》审修
《微山湖志》编纂人员
图片
--
附图
--
微山湖流域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风景名胜
--
第一节 微山岛
--
第二节 万亩荷花
--
第三节 南阳岛
--
第四节 独山岛
--
第五节 龟山岛
--
第六节 二级坝风景区
--
第七节 韩庄水利枢纽工程风景区
--
第八节 北湖风景区
--
第九节 红荷湿地风景区
--
第十节 微子林景区
--
第十一节 微山湖文化园
--
第十二节 微山湖抗日英烈纪念园
--
第十三节 目夷园景区
--
第十四节 伏羲庙与伏羲陵
--
第十五节 夏镇泰山庙
--
第十六节 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纪念碑
--
第十七节 水上渔村
--
第十八节 沛城汉韵
--
第十九节 梁山伯祝英台合葬墓及墓志碑
--
第二十节 太白楼
--
第二十一节 仲子庙
--
第二十二节 峄山
--
第二十三节 鲁山林场
第二章 自然状况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位置流域
--
第三节 地质地貌
--
第四节 自然资源
--
第五节 形态特征
--
第六节 湖湾岛屿
第三章 湖泊形成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微山湖
--
第三节 昭阳湖
--
第四节 独山湖
--
第五节 南阳湖
第四章 水系水文
--
第一节 水系
--
第二节 水量水位
--
第三节 水温水质
--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
第五章 气候灾异
--
第一节 气候日照
--
第二节 温度
--
第三节 降水湿度蒸发
--
第四节 气压风
--
第五节 洪涝灾害
第六章 水产资源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水产动物资源
--
第三节 水生植物资源
第七章 矿产资源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煤炭开采
--
第三节 重点煤矿
--
第四节 稀土矿
第八章 渔民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渔村及渔民生活
--
第三节 渔民陆居和渔民教育
--
第四节 渔民习俗
第九章 捕捞渔业
--
第一节 渔船
--
第二节 鱼汛鱼期
--
第三节 渔具渔法
--
第四节 渔网、渔具制造
--
第五节 船舶修造
第十章 养殖渔业
--
第一节 养殖业的发展
--
第二节 鱼苗鱼种
--
第三节 科技兴渔
--
第四节 特种养殖名优水产品
--
第五节 渔场鱼种生产基地
第十一章 渔业综合管理
--
第一节 水产
--
第二节 渔船管理
--
第三节 渔政管理
--
第四节 水产资源保护
第十二章 河道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大运河
--
第三节 洸府河
--
第四节 泗河
--
第五节 白马河
--
第六节 城漷河
--
第七节 十字河
--
第八节 北沙河界河
--
第九节 梁济运河
--
第十节 洙赵新河
--
第十一节 万福河
--
第十二节 东鱼河复新河
--
第十三节 大沙河郑集河
--
第十四节 泄水河道
第十三章 湖泊治理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修筑堤防
--
第三节 泄水出口工程
--
第四节 闸坝
--
第五节 湖内疏浚
--
第六节 涝洼地治理
--
第七节 抗旱防汛
--
第八节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微山湖段)
--
第九节 水电部工程局
--
第十节 水利管理
第十四章 湖田
--
第一节 形成
--
第二节 类型与耕种
--
第三节 湖田纠纷
--
第四节 建立湖西工委、办事处
第十五章 航运港口电力
--
第一节 水上交通
--
第二节 港口渡口码头
--
第三节 航运建设与管理
--
第四节 湖区电力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
--
第三节 污染治理
--
第四节 环境监测
--
第五节 环境监理
--
第六节 生态湿地建设
第十七章 旅游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旅游规划
--
第三节 旅游项目建设
--
第四节 旅游服务
--
第五节 旅游节庆活动
第十八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
第二节 古城遗址
--
第三节 文物精华
--
第四节 汉画像石
--
第五节 汉墓群
--
第六节 微山岛汉墓及画像石
第十九章 微山湖运河
--
第一节 湖中运河
--
第二节 微山湖运河文化
--
第三节 运河名胜古迹
--
第四节 漕运新渠
--
第五节 运河古镇
--
第六节 老运河闸
第二十章 湖区风物风光风情风俗
--
第一节 风物风光
--
第二节 风情风俗
--
第三节 湖上渔猎
第二十一章 湖区革命斗争记略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湖区人民反压迫斗争
--
第三节 日寇在湖区的暴行
--
第四节 湖区抗日、反顽斗争
--
第五节 铁道游击队
第二十二章 人物
--
少康
--
微子
--
目夷
--
孟子
--
刘邦
--
张良
--
刘表
--
王粲
--
王叔和
--
仲长统
--
魏应
--
姜肱
--
张俭
--
王弼
--
姜琚
--
刘英儒
--
潘馥
--
刘安祺
--
孙风鸣
第二十三章 诗文选粹
--
第一节 诗歌
--
第二节 歌词
--
第三节 文赋
第二十四章 民间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故事
--
第二节 民谣
--
第三节 曲艺
--
第四节 音乐舞蹈
--
第五节 针绣工艺
第二十五章 周边城镇
--
第一节 济宁市
--
第二节 徐州市
--
第三节 枣庄市
--
第四节 兖州市
--
第五节 邹城市
--
第六节 滕州市
--
第七节 微山县
--
第八节 鱼台县
--
第九节 沛县
--
第十节 铜山县
--
第十一节 枣庄市薛城区
--
第十二节 枣庄市峄城区
第二十六章 微山湖自然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
--
第一节 微山湖自然资源调查
--
第二节 微山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第二十七章 大事记
附录
--
(一)重要会议
--
(二)临城劫车案
--
(三)微山湖[碑文]
--
(四)飓风记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