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史话

肃宁史话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书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事实求是地记述肃宁 的历史与现状,力求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增强 可读性。 二、上限起于事物的发端,下限止于2005年,个别事 物延伸至2006年。

内容时限: 0000-2005

出版时间: 2006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版权
编委会

凡例
目录
卷一 境域昔今
-- 历史沿革
-- 县城
-- 武垣兴衰
-- 肃宁古代洼淀
卷二 经济特产
-- 有“贡梨”之称的肃宁鸭梨
-- 别具口味的广梨
-- 两度鼎盛的肃宁桃
-- 誉满市场的王武庄黄瓜
-- 小磨香油和麻酱
-- 肃宁香肠
-- 河北留善寺小菜
-- 红火几百年的盐硝业
-- “土布”纺织业兴衰一
-- 传统造纸术在桥城铺
-- 方兴未艾的尚村皮毛业
卷三 文物景观
-- 出土文物
-- 历史名人遗物
-- 文物保护单位
-- 县境古墓知多少
-- 遍及城乡的庙宇
-- 林立城街的牌坊
-- 肃宁金石与刘铨福
-- 趣谈八景
-- 肃宁站广场
-- “天海字卷”碑
-- 九龙柱走进基尼斯
-- 文化艺术中心
卷四 战事
-- 后晋军与契丹军战于南阳务
-- 明末守城记
-- 义和拳运动在肃宁
-- 开挖交通沟
-- 拆城破线
-- 一二0师在肃宁三战三捷
-- 打狗运动
-- 坚壁清野与挖地道
-- 抵制顽美货
-- “百团大战”在肃宁
-- 捉放刘绳武的故事
-- 刀劈松普
卷五 闲话民俗
-- 生活习俗
-- 用品器具
-- 劳动生产
-- 商俗
-- 岁时节令
-- 婚丧祭祀
-- 游艺
-- 其他习俗
卷六 武术
-- 武术探源
-- 武术戏
卷七 世家选录
-- 教育世家
-- 中医世家
-- 杂技世家
-- 音乐世家
-- 武术世家
卷八 话说村名
-- 肃宁
-- 寨北与寨南
-- 牛军庄
-- 边寨与军庄
-- 达子房
-- 北曹家庄
-- 张家庄
-- 马家铺
-- 南李庄
-- 豆阎庄
-- 张大人庄
-- 殷家官庄与赵家官庄
-- 荆轲与新村
-- 师素
-- 寄子庄
-- 太师庄
-- 大史堤
-- 白牛堤
-- 务胜口
-- 子由口与幡杆
-- 紫洋口
-- 百道口
-- 河头店
-- 白洋与白洋辛庄
-- 海市
-- 谈论
-- 景口
-- 黄瓦口
-- 桥城铺
-- 龙泉
-- 寺阁庄
-- 白寺
-- 玉皇庙
-- 石宝
-- 官亭
-- 丰乐堡
-- 杏园
-- 芝兰
-- 曲吕
-- 加道
-- 南庄
-- 西北街
-- 大务刘八庄李公庄付村
-- 龙驹与泥马头
卷九 遗闻轶事
-- 刘完素轶事
-- 王九叙轶事
-- 冯嘉会轶事
-- 哈攀龙轶事
-- 朱成烈轶事
-- 刘春霖轶事
-- 刘占魁轶事
-- 画眉张轶事
-- 侯嘉宾轶事
-- 王琮谈鬼
-- 贺龙在湾里
-- 贺老总两会侯嘉宾
-- 将军磨
-- 铁娃娃
-- 移民趣闻
-- 明末肃宁多“流民”
-- 上任县长遭劫卸任县长潜逃
卷十 故事传说
-- 钩弋夫人与四月十八庙
-- 刘秀走国的传说
-- 杨六郎的传说
-- 魏忠贤的传说
-- 进士坊的传说
-- 冯嘉会与三世都宪坊
-- 白寺闻钟
-- 宋氏五女
-- 苗大姐之死
-- 张义之“孝”
-- 土匪县长曹志珍断案
-- 朱老总的神吉普
-- 贺老总和他的烟斗
-- 王怀贞战斗传奇
-- 神兵百道口
-- 石金奎弹唱退敌兵
-- 哥仨分家
-- 武垣神狐
卷十一 杂记
-- 早期中共肃宁党支部
-- 智倒教育局长杨濂
-- 肃宁县石印局
-- 肃宁抗日战争时期的小学教育
-- 两次抗洪纪实
-- 西是堤小学遭球形雷击
-- 日本孤儿在华四十年
-- 洋片艺人“大金牙”
-- 第一个将唐山大地震消息报告给中央的人
-- 说《蒸骨三验》
-- “活人坟”杂谈
-- 肃宁太监
-- 肃宁义仓和义仓管理
-- 记京九铁路在肃宁的定位
-- 肃宁明代移民初探
-- 武垣新考
卷十二 艺文辑录
-- 旧志序选
-- 诰敕选录
-- 历代碑、铭文选
-- 旧志诗选
-- 刘春霖诗文选
-- 当代诗词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