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药志》(1850-1990)

《天津医药志》(1850-199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医药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共包括中药、化学医药、医疗器械、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等4大门类。它是人类防病、治病、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专用物资。中国的医药源于传统的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为炎黄子孙的繁衍昌盛、兴旺发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药经历了漫长的实践和发展过程,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朝代,就设有医官,使用药物为人治疗疾病。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科学巨著《本草纲目》,就是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成就。

内容时限: 1850-1990

出版时间: 1997年07月

目录

封面
天津医药志
天津医药志编委会
编纂人员
图片
-- 1994年12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津与部分厂长、经理座谈时合影,天津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师春生、天津
-- 198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到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视察工作
-- 1985年12月19日天津市市委书记倪志福市长李瑞环观看药材公司北菜园仓库应用微机管理的展厅
-- 1994年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天津市市委书记高德占在力生药厂
-- 1984年5月17日,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齐谋甲在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开业典礼上讲话
-- 1992年10月天津市市委书记谭绍文参观医药工业新品精品展
-- 1994年6月27日天津市市委书记高德占到天津药业公司调研
-- 1995年,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向第43届世乒赛捐资158万元人民币。中美史克公司中方领导接过主
-- 1995年6月27日市长张立昌在天津市六中药制药有限公司调研
-- 市长张立昌参观天津市六中药制药有限公司养鹿场
-- 1990年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胡昭衡到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指导工作
-- 1990年7月12日天津市副市长李慧芬在“治理整顿医药市场动员大会”上作动员报告
-- 1991年6月12日首届全国制药机械新产品博览会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副市长李慧芬、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齐
-- 1992年天津市副市长张立昌参观天津工业精品博览会医药馆
-- 1994年6月6日天津市副市长李慧芬参加达仁堂制药厂建厂80周年厂庆活动
-- 1994年4月7日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齐谋甲在氨基酸公司视察
-- 1994年4月7日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齐谋甲在天津药业公司视察
-- 1989年5月天津市副市长李慧芬到天津市眼镜公司视察工作
-- 天津制药厂1958年以后陆续投产了抗生素盐酸四环素和氢化可的松、去氢可的松等激素类药品。1988年9
-- 1992年天津中药集团改制为全国医药行业首家股份制公司“天津中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老厂房
-- 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八五”期间改造后,建筑面积达12027平方米,年产量达2亿付丸剂
-- 天津市六中药制药有限公司1994年迁址重建,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图为六中药制药
-- 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创始人乐家后代乐训在达仁堂制药厂80周年厂庆大会上发言
-- 天津骨科器械、器材以品种全、质量优赢得用户,国内市场占有份额超过三分之一,成为医械行业的一大支柱。图
-- 天津市医疗电子仪器公司1992年投资452万元对厂房进行改造扩建,新楼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使生产
-- 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和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我国医药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
--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是天津市医药公司、天津市氨基酸公司与美国史克必成公司合资兴建的,一期工程于1
--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两次援助天津市医疗器械厂建成了节育器生产基地。1983年一期工程启动,当年投产,二期
-- 1986年5月中日合资的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竣工投产,总投资额785万美元,占地面积18500m2
-- 1992年氨基酸公司与立陶宛、俄罗斯三方共同出资600万美元兴建中外合作企业华立达公司,生产基因工程
-- 1994年11月16日天津市力生制药厂与日本田边制药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天津市副市
-- 1994年2月1日天津市力生制药厂与日本武田药品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670
-- 1992年3月天津中药集团公司在泰国投资开办的天津同仁堂御膳厅开业
-- 天津药业公司激素药品技术改造工程是国家“七五”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5621万元,建筑面积8280平方
-- 天津市河北制药厂VB2发酵车间建于1975年,于1980年完成技术改造。建筑面积2477米2,发酵能
-- 天津市中央制药厂氟哌酸原料药于1986-1987年进行中试生产建设,并投资696万元进行改造,使年产
-- 天津市制药工业公司于1984年投资825万元兴建津北药厂输液车间,建筑面积2300m2,1986年7
-- 天津市第六中药厂1973年从德国引进药品自动包装生产线
-- 天津市力生制药厂1984年从意大利引进胶囊灌装机,年生产能力达到2亿粒
-- 天津市力生制药厂1983年从美国和意大利引进注塑机,年生产能力达3000万套
-- 天津市中央制药二厂1987年从意大利引进MARK-IV软胶丸机组一套
-- 1985年澳大利亚援助天津市医用高分子制品厂一次性使用塑料输血袋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图为投产前澳
-- 天津市乐仁堂制药厂1988年从天津市轻工包装厂购进丸剂灌装机,使年产量达到477.4万袋
-- 1984年,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建成产品检测中心,引进上百万元的先进检测设备,检测水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 天津市中央制药厂药物研究所陆续研制成功了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尼莫地平、阿替洛尔、马来酸噻吗洛尔等
-- 天津市中央制药厂于1987年投产原料药诺氟沙星
-- 天津市中央制药厂于1985年研制成功尼莫地平原料药及其制剂。尼莫地平新制剂“尼达尔”体外溶出度及体内
-- 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1974年研制成功眼明注射液,75年建成投产,为国内独家产品
-- 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高级工程师刘崇洁等同志研制的注射用细胞色素丙1968年正式投产,并多次获得国家、
-- 天津市河北制药厂锅炉房采用微机控制,于1991年11月始建,1992年10月完成,控制Shlzo-1
-- 天津市达仁堂制药二厂建于1982年,主要生产京万红烫伤膏、牛黄清心丸等50多个品种。其中京万红烫伤膏
-- 天津市六中药制药有限公司速效救心丸自1982年投产以后,先后获国家经委金龙奖、天津市优质产品、国家医
-- 天津市医疗电子仪器公司1989年投资100万元建成换能器车间,年产56单元换能器1500支,开发的新
-- 天津市医疗电子仪器公司科研设计所研制完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SC280型B超,SC480型B超、遥测
-- 天津市医疗电子仪器公司除了开发比较高档的B超外还开发了适应于中小规模医院的SC-200、SC-100
-- 天津市医疗器械二厂从1975年开始生产无油气体压缩机系列无油泵、加热减压流量计等系列产品,销售范围遍
-- 天津市医药净化工程设备厂曾于1977年以来完成毛主席纪念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净化工程而享誉全国。图
-- 天津市氨基酸公司高级工程师吴连元从1979年开始研制氨基酸输液,当年就研制出国内第一支氨基酸输液——
-- 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厂长曹惠民1991年被评为全国第四届优秀企业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2年
-- 天津中药集团公司中药制剂专家、高级工程师章臣桂先后主持参加了板蓝根干糖浆剂、速效救心丸等产品的研制,
-- 天津中药集团公司长期以来培养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药材鉴别技术人员,严格把住了中药材质量关。图为享受
-- 天津中药集团河西公司保健站大夫、副主任药师徐升耀同志坚持为患者义务诊病被誉为雷锋式的医务工作者,19
-- 天津制药厂生产的盐酸四环素于1981年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验收,成为我国首家打人美国市
-- 天津市药材公司北菜园仓库1983年进行改造,改造后的仓库吞吐量达3万吨,存储量达2万吨,库房面积达8
-- 天津医药工贸集团公司北草坝恒温恒湿库建于1992年,该库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仓储能力800吨,各
-- 1993年11月日中医药市场访华团全体代表访问中美史克公司
-- 1993年11月30日台湾医药界代表团来津参观访问洽谈
-- 天津医药工贸集团公司前身为天津市医药公司,始建于1950年,是科、工、贸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该公司经
-- 乐仁堂药店于1967年改为新中国药店,建筑面积200平方米。1997年1月扩建至400平方米,经营品
-- 光辉药店始建于1915年,营业面积220平方米,经营中西成药、医疗器械等3000余种商品,连续多年被
-- 天津中药集团公司1983年获国家质量金奖的产品:藿香正气软胶囊、牛黄降压丸、天津感冒片
-- 天津中药集团公司1987年获国家银质奖的产品
-- 天津中药集团公司生产的部分名优产品
-- 1988年5月中共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委员会召开的党代会会场
-- 1991年8月1日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厂长(经理)书记会议”会场
-- 1987年6月18日共青团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委员会召开共青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场
-- 1987年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庆祝建党六十六周年表彰大会会场
-- 天津市药科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59年,1988年7月与天津市制药学校合并后改为天津市药科中等专业学
-- 迁址重建后总投资170万元,占地47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设有中药、西药、医药商品经营等11个
-- 天津市医药职工大学成立于1981年12月,开设药学、制药、医药经营等5个专业,主要为天津市医药系统培
-- 中共天津市管理局委员会党校校长邢伯祥在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讲课
-- 天津市医药职工大学召开的三好生表彰大会暨艺术节开幕式
-- 天津市药科中等专业学校中药标本室存有各种中草药标本865种,蜡叶标本4000多份、2300个规格。图
-- 天津市药科中等专业学校每两年组织一次田径运动会。图为运动会开幕式
目录
综述
第一编 中药工业
-- 第一章 中成药工业
---- 第一节 中成药生产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中成药工业的形成和发展
------ 一、天津市中药制药厂
------ 二、达仁堂制药厂
------ 三、乐仁堂制药厂
------ 四、同仁堂制药厂
------ 五、天津第五中药厂
------ 六、天津第六中药厂
------ 七、达仁堂制药二厂
-- 第二章 饮片工业
---- 第一节 中药饮片的由来
---- 第二节 饮片工业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三节 中药饮片的生产管理
---- 第四节 改进工艺,提高质量
---- 第五节 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机械化水平
------ 一、中药饮片生产的机械化
------ 二、十年动乱中排除干扰求发展
------ 三、拨乱反正,迅速发展
------ 四、深化改革,开创新局面
---- 第六节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 一、搞好基础工作,加强质量管理
------ 二、健全制度,提高经济效益
-- 第三章 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第一节 加强科学研究
---- 第二节 深化技术改造
------ 一、技术改革促进了技术进步
------ 二、更新引进设备,实现生产现代化
------ 三、新工艺的应用
---- 第三节 名牌骨干产品
------ 一、藿香正气水
------ 二、银翘解毒片
------ 三、牛黄解毒片
------ 四、小儿金丹片
------ 五、牛黄降压丸
------ 六、牛黄清心丸
------ 七、安宫牛黄丸
------ 八、活络丹(大活络丹)
------ 九、京万红烫伤膏
------ 十、养阴清肺糖浆
------ 十一、天津感冒片
------ 十二、海马补肾丸
------ 十三、伤湿祛痛膏
------ 十四、养血生发胶囊
------ 十五、速效救心丸
-- 第四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统一质量标准
---- 第二节 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 第三节 认真贯彻卫生标准
---- 第四节 运用现代科学提高产品质量
---- 第五节 全面质量管理
-- 第五章 中药工业的配套工厂
---- 第一节 包装厂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节 中药机械厂
------ 一、艰苦创业
------ 二、提高管理水平
------ 三、提高产品质量
------ 四、开发新产品
第二编 化学医药工业
-- 第一章 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天津化学医药工业的产生
---- 第二节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恢复和发展
---- 第三节 制药工业的调整改组
---- 第四节 试办医药“托拉斯”
---- 第五节 在曲折中前进
---- 第六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一、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 二、在企业整顿基础上开展企业升级
------ 三、加快科技进步,扩大对外开放
------ 四、双增双节,多种经营,横向联合
-- 第二章 品种开发
---- 第一节 化学原料药
------ 一、抗生素类药物
------ 二、合成类抗菌药
------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 四、维生素类药物
------ 五、激素药物
------ 六、心血管系统药物
------ 七、生物化学药物
------ 八、抗寄生虫病药物
------ 九、消化系统药物
------ 十、呼吸系统药物
------ 十一、抗肿瘤药
------ 十二、血液系统用药
------ 十三、药剂附加剂
------ 十四、医药中间体
------ 十五、其他品种
---- 第二节 药品制剂
------ 一、抗生素分装
------ 二、大输液
------ 三、针剂
------ 四、片剂
------ 五、胶囊
------ 六、软胶丸
------ 七、散剂
------ 八、糖浆
------ 九、口服液
------ 十、干糖浆
------ 十一、酊水
------ 十二、软膏
------ 十三、膜剂
------ 十四、丹丸
------ 十五、其他
---- 第三节 配套工业
------ 一、药用玻璃制品
------ 二、制药机械
------ 三、包装材料
-- 第三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
------ 一、50年代的药品质量管理
------ 二、60年代的药品质量管理
------ 三、70年代的药品质量管理
---- 第二节 整顿药厂
------ 一、“大跃进”后的整顿药厂
---- 第三节 开展产品创优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 一、产品创优
------ 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推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
-- 第四章 科技进步
---- 第一节 科学技术成果
------ 一、化学原料药主要科技成果
------ 二、药物制剂主要科技成果
---- 第二节 装备更新
---- 第三节 中外合资与技术交流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第五节 科技情报
---- 第六节 科研机构
-- 第五章 行业管理
---- 第一节 行业规模
------ 一、医药部门主管的制药厂
------ 二、其他部门主管的制药企业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 一、天津药业公司
------ 二、天津市河北制药总厂
------ 三、天津市中央制药厂
------ 四、天津市新新制药厂
------ 五、天津市氨基酸公司
------ 六、天津市力生制药厂
------ 七、天津市中央制药二厂
------ 八、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
------ 九、天津市华津制药厂(3526厂)
------ 十、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 十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 第三节 隶属变动
第三编 医疗器械工业
-- 第一章 医疗器械工业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医疗器械的起始
---- 第二节 专业生产工厂的诞生
---- 第三节 行业的形成
---- 第四节 建立公司统一领导
---- 第五节 行业的发展
---- 第六节 合资企业
------ 一、康乐产业有限公司
------ 二、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 三、华康医疗保健有限公习
-- 第二章 注重科学研究开发新产品
---- 第一节 科学研究机构
------ 一、建立机构
------ 二、科研成果
---- 第二节 医疗器械工业的创新产品
------ 一、骨科器械
------ 二、节育器械
------ 三、X线机
------ 四、净化设备
------ 五、医用光学设备
------ 六、医院设备
------ 七、诊断设备
------ 八、其他
-- 第三章 供应特种需要,支援内地建设
---- 第一节 供应军需
---- 第二节 抗震救灾
---- 第三节 支援内地建设
-- 第四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
---- 第三节 企业整顿
---- 第四节 企业管理转轨变型
---- 第五节 开展多种经营
------ 一、创办新兴集体企业
------ 二、开展多种经营
-- 第五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加强
---- 第二节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六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基本建设的起步
---- 第二节 扩大建设规模
第四编 中药商业
--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天津中药商业
---- 第一节 天津中药商业的起步
---- 第二节 早期的中药商业
------ 一、中药商业的发展
------ 二、有关行业的兴起
---- 第三节 “七·七”事变后的中药商业
------ 一、中药商业畸形繁荣
------ 二、敌伪统治时期处境维艰
------ 三、抗战胜利后的中药商业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中药商业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天津中药商业
---- 第二节 公私合营
------ 一、维持与改造相结合
------ 二、全行业公私合营
-- 第三章 社会主义中药商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中药材的经营
------ 一、按计划组织货源
------ 二、加强地区协作
------ 三、加强管理,统一经营
---- 第二节 药材培植和收购
------ 一、药材培植场的建立
------ 二、支援西藏,开拓药源
------ 三、工业合成申药材
---- 第三节 南药进口
---- 第四节 中药饮片
---- 第五节 中成药的经营
---- 第六节 零售药店的调整
------ 一、机构网点的调整
------ 二、经营与服务
-- 第四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统一计划,分级管理
---- 第二节 企业内部计划管理
------ 一、统一计划,分口管理
------ 二、综合平衡
------ 三、专项计划
---- 第三节 统计工作
------ 一、统计目录
------ 二、统计分析和信息反馈
------ 三、计算机的应用
---- 第四节 调查研究和市场预测
-- 第五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稳定市场平抑药价
---- 第二节 整顿中成药价格
---- 第三节 中药价格的统一管理
---- 第四节 贯彻药价从低方针
---- 第五节 中药材价格的变动
---- 第六节 进口药材价格
-- 第六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 一、商品资金的筹集
------ 二、专用资金的筹集
---- 第二节 财产管理
-- 第七章 仓储管理
---- 第一节 仓库建设
---- 第二节 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 一、加强商品验收入库
------ 二、商品在库管理
------ 三、特殊中药材的储存管理
------ 四、执行商品出库制度
---- 第三节 提高商品养护技术
------ 一、中药材贮藏
------ 二、科学养护
------ 三、气调养护
------ 四、防治仓虫
------ 五、保管养护科学化
---- 第四节 搬运机具的改进
-- 第八章 药材货栈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概况
---- 第二节 公私合营的药材货栈
------ 一、第一次建立药材货栈
------ 二、再次建立药材货栈
------ 三、第三次建立药材货栈
第五编 医药商业
--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医药商业的由来
---- 第二节 医药商业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章 国营医药商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国营医药商业的建立
---- 第二节 国营医药商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对私营医药工商业的改造
------ 一、对私营医药工业的改造
------ 二、专对私营批发商的改造
------ 三、全行业公私合营
---- 第四节 曲折中前进
------ 一、“大跃进”中的失误
---- 第五节 历史新时期的医药商业
-- 第三章 药品经蕾
---- 第一节 支持生产扩大收购
------ 一、工商衔接收购计划
------ 二、支持工业生产
------ 三、发展工商联合
------ 四、医药行业外的收购
---- 第二节 药品供应
------ 一、调拨供应
------ 二、对市场和医疗单位的供应
---- 第三节 药品下乡
------ 一、开展成药下乡
------ 二、多种供应方式
---- 第四节 新药特药和急救供应
------ 一、新药特药的经营和发展
------ 二、急救药品的供应
---- 第五节 特殊药品的供应
------ 一、麻醉药品的供应
------ 二、毒药限制性剧药的供应
------ 三、精神药品的供应
---- 第六节 计划生育药械的供应
------ 一、增加生产品种
------ 二、做好供应服务
-- 第四章 医疗器材的经营
---- 第一节 医疗器材的由来和发展
---- 第二节 医疗器材商业的建立
------ 一、支持生产,增加品种
------ 二、为生产筹粮备草
------ 三、协助工业开发品种
------ 四、组织进口
---- 第三节 市场供应
------ 一、三级经营
------ 二、装备公社卫生院
------ 三、经营中的失误
---- 第四节 历史新时期的经营
---- 第五节 修配服务
------ 一、商品维修
------ 二、培养技术队伍
-- 第五章 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的经营
---- 第一节 旧中国和建国初期的经营概况
------ 一、旧中国的经营概况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业概况
---- 第二节 国营商业的建立
------ 一、建立化学试剂商店
------ 二、玻璃仪器商店的建立
---- 第三节 曲折的发展历程
------ 一、经营中的失误
------ 二、发展中的曲折
---- 第四节 新时期的发展
-- 第六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商品流转计划
------ 一、计划管理体系的演变
------ 二、计划的编制与检查
---- 第二节 商品流转统计
---- 第三节 市场调查
-- 第七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财会工作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一、财务计划的编制与检查
------ 二、资金管理
---- 第三节 重大的财产损失
-- 第八章 价格管理
---- 第一节 稳定市场价格
------ 一、实行牌价供应
------ 二、利用价格控制私营工业生产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三节 下放价格管理权限
-- 第九章 商品储存和运输管理
---- 第一节 仓储管理
------ 一、仓储的发展
------ 二、商品储存
------ 三、商品养护
------ 四、仓库的安全管理
------ 五、机械化操作
---- 第二节 商品运输
------ 一、运输工作的发展
------ 二、合理运输
------ 三、安全运输
-- 第十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质量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 第十一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企业整顿
------ 一、医药站企业整顿
------ 二、市公司企业整顿
---- 第二节 经理负责制
----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第六编 教育
-- 第一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普及文化
---- 第二节 岗位培训
---- 第三节 文化技术补课
---- 第四节 中级工培训
---- 第五节 领导职务培训
------ 一、厂长经理培训
------ 二、车间主任培训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培训
------ 三、班组长培训
---- 第六节 专业培训
---- 第七节 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培训
-- 第二章 学校
---- 第一节 天津市中药学校
---- 第二节 天津市制药学校
---- 第三节 天津市医疗器械技工学校
---- 第四节 天津市医药管理局职工大学
---- 第五节 天津市医药管理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第六节 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干部学校中共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委员会党校
---- 第七节 厂办学校
------ 一、天津制药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 二、中央制药厂技工学校
------ 三、新新制药厂技工学校
------ 四、力生制药厂技工学校
------ 五、其他厂办教育
---- 第八节 七·二一大学
---- 第九节 其他医药专业教育
第七编 党群组织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一、机构沿革
------ 二、领导体制
------ 三、组织工作
---- 第二节 纪律检查
------ 一、纪检机构
------ 二、纪检工作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一、群众宣传
------ 二、理论教育
---- 第四节 干部工作
------ 一、干部队伍
------ 二、老干部工作
---- 第五节 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一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工会组织建设
---- 第三节 职工思想教育
---- 第四节 劳动竞赛
---- 第五节 技术协作
---- 第六节 文娱体育活动
---- 第七节 关心职工生活
-- 第三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共青团的组织建设
---- 第二节 青年政治思想工作
---- 第三节 发挥青年在建设中的突击作用
------ 一、组织青年突击队
------ 二、开展青年革新竞赛
---- 第四节 活跃青年文化生活
附录
-- 附表1:1949-1990年天津市医药工业总产值表
-- 附表2:天津市医药管理局1980-1990年主要财务指标表
-- 附表3:天津市医药工业获国家级、部级、市级优质产品奖品种表
-- 附表4:中共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书记、成员任职时间表
-- 附表5:中共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任职时间表
-- 附表6:天津市医药管理局局长、副局长、总工程师任职时间表
大事记
-- 一、中药
-- 二、化学医药工业
-- 三、医疗器械工业
-- 四、医药商业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