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水利志

许昌市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许昌市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防洪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灌溉工作、水利科技、水利管理等。

内容时限: 0000-1997

出版时间: 2000年03月

目录

封面
许昌市水利志
图片
-- 许昌市水利工程位置图
--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许昌农业
-- 1995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由省、市领导陪同视察鄢陵县节水农业
-- 1999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由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马忠臣、省长李克强陪同视察
-- 1997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左四)视察长葛市节水农业
-- 1992年4月1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左一)视察长葛水利
-- 2000年3月25日坦桑尼亚总理苏马耶(中)由中共许昌市委书记孔玉芳(左四)陪同参观许昌市节水农业
-- 1997年10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秦仲达(左二)来许昌市考察省级节水灌溉
-- 许昌市水利局全体职工
-- 许昌市水利局领导成员
-- 《许昌市水利志》评审委员会委员暨编辑人员
-- 白沙水库
-- 纸坊水库
-- 北汝河大陈闸
-- 颍河化行闸
-- 白沙南干渠渠首
-- 白沙新北干渠渠首
-- 颍汝总干渠
-- 颖河禹州橡胶坝
-- 北汝河堤防
-- 清潩河堤防绿化
-- 黄淮海平原开发区旱涝保收田建设
-- 机井灌溉
-- 佛耳岗灌区配套
-- 平原打井
-- 山区水土保持工程
许昌市水利志领导组
许昌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许昌市水利志编辑室
《许昌市水利志》评审委员会
<许昌市水利志>评审委员会对<许昌市水利志>评审意见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貌地质
---- 一、地貌
---- 二、地质
-- 第二节 气候水文
---- 一、气候
---- 二、水文
-- 第三节 土壤植被
---- 一、土壤
---- 二、植被
-- 第四节 河流
---- 一、颍河
---- 二、双洎河
---- 三、清溟河
---- 四、清流河
---- 五、其它河道
第二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一、1949年前的几次大水灾
---- 二、1949年以来特大洪涝灾害
-- 第二节 旱灾
---- 一、1949年前的几个干旱期
---- 二、1949年以来特大旱年
-- 第三节 防汛抗旱
---- 一、防汛
---- 二、抗旱
第三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量
---- 一、地表水资源量
---- 二、地下水资源量
---- 三、水资源总量
---- 四、水资源利用
-- 第二节 水质
---- 一、水质现状
---- 二、污染源
---- 三、污染防治
-- 第三节 水能资源
---- 一、水能资源蕴藏量
---- 二、水能资源利用
第四章 治水方略
-- 第一节 方针
---- 一、国民经济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年10月-1957年)
---- 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年-1962年)
---- 三、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1963年-1965年)
---- 四、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年-1975年)
---- 五、第五个五年计划至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年-1995年)
-- 第二节 区划规划
---- 一、水利化区划
---- 二、粮食基地县水利建设五年规划(1986年-1990年)
---- 三、许昌市水利建设规划报告(1988年-1990年)
---- 四、许昌市水利建设发展规划纲要(1990年-2000年)
第五章 防洪工程
-- 第一节 河道治理
---- 一、颍河治理
---- 二、双洎河治理
---- 三、清溟河治理
---- 四、清流河治理
---- 五、其它河道治理
-- 第二节 水库工程
---- 一、大型水库——白沙水库
---- 二、中型水库
---- 三、小型水库
第六章 除涝治碱
-- 第一节 涝碱治理
-- 第二节 重点除涝配套
---- 一、除涝配套工程标准
---- 二、重点除涝配套工程
-- 第三节 旱涝保收田建设
---- 一、重点县旱涝保收田建设
---- 二、粮食基地县旱涝保收田建设
---- 三、黄淮海平原旱涝保收田建设
第七章 灌溉
-- 第一节 井灌
---- 一、井灌规划设计
---- 二、打井机具
---- 三、井型结构
---- 四、机井管理
---- 五、机井挖潜改造
---- 六、井泉建设领导机构
-- 第二节 自流灌溉
---- 一、大型自流灌区——白沙灌区
---- 二、中型自流灌区
---- 三、小型自流灌区
---- 四、几条自流灌渠的兴建与停废
-- 第三节 提灌站灌溉
---- 一、提灌站建设
---- 二、提灌站管理
-- 第四节 引水补源
---- 一、引汝补源工程
---- 二、河道建闸 蓄灌补源
---- 三、小型补源工程
-- 第五节 喷、滴、渗灌溉
---- 一、喷灌
---- 二、滴灌
---- 三、渗灌
-- 第六节 灌溉技术
---- 一、畦灌与沟灌
---- 二、渠道防渗
---- 三、低压管道输水
第八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治理状况
-- 第三节 治理典型
---- 一、灵泉寺水保工程
---- 二、青山岭水保工程
---- 三、柳树沟水保工程
---- 四、云盖山水保工程
---- 五、吴河小流域治理
---- 六、潘家河小流域治理
---- 七、棠梨山水源沟流域治理
第九章 供水
-- 第一节 城市供水
---- 一、许昌市区
---- 二、禹州市城区
---- 三、长葛市城区
---- 四、鄢陵县城区
-- 第二节 山区人畜饮水
---- 一、缺水情况与治理进展
---- 二、供水范围与标准
---- 三、人畜饮水工程
-- 第三节 氟病区改水
第十章 渔业
-- 第一节 渔业资源
---- 一、水域资源
---- 二、鱼类资源
-- 第二节 水产养殖
---- 一、苗种培育
---- 二、池塘养鱼
---- 三、水库养鱼
---- 四、网箱养鱼
-- 第三节 水产捕涝
-- 第四节 渔业科教
---- 一、渔业教育
---- 二、渔业科技
-- 第五节 渔业管理
---- 一、生产经营形式
---- 二、管理体制
第十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学研究与新技术
---- 一、科学研究
---- 二、自研新技术
---- 三、引用外地先进技术
-- 第三节 水利学会
---- 一、领导关系与办会宗旨
---- 二、学会组建沿革
---- 三、学术活动
---- 四、科普工作
---- 五、科技咨询
---- 六、表彰奖励
---- 七、学会经费
第十二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综合经营
-- 第三节 水利效益
---- 一、农业
---- 二、工业
---- 三、效益典型
第十三章 水政
-- 第一节 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治淮机构
---- 三、企事业机构
-- 第二节 法规
---- 一、关于解决水利纠纷问题的几项规定
---- 二、水利化标准
---- 三、河道堵口复堤质量标准的几项规定
---- 四、许昌地区河道管理办法
---- 五、确保水利资源和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通告
---- 六、农用机井验收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
---- 七、早涝保收田标准
---- 八、颍汝总干渠颍北段工程管理办法
---- 九、对《河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
---- 十、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水费征收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 十一、关于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规定
-- 第三节 财务
---- 一、经费
---- 二、工程实物与物资
---- 三、财务管理
-- 第四节 移民安置
---- 一、白沙水库
---- 二、佛耳岗水库
---- 三、纸坊水库
---- 四、大中型河道、灌渠工程
-- 第五节 教育
---- 一、举办短期培训
---- 二、举办学校
---- 三、选送干部进修
-- 第六节 人物
---- 一、人物小传
------ 曹操
------ 枣祗
------ 梁代槐
------ 杨水才
------ 范学海
---- 二、模范、先进人物名录
---- 三、受表彰的长期从事水利工作人员
-- 第七节 水事协议
---- 一、双洎河长葛与尉氏两县交界段防护协议
---- 二、鄢陵、扶沟两县边界水利工程协议
---- 三、扶沟、鄢陵两县边界治水问题协议
---- 四、鄢陵、西华两县边界水利问题协议
---- 五、禹县、郏县两县边界排水问题协议
---- 六、鄢陵、临颖两县边界水利工程协议
---- 七、禹县、襄城两县边界水利协议
附录
-- 1996年、1997年大事补记
-- 襄城县水利简介
编后记
版权页